第17章 朋友

所謂的過塑機臺,就是中間一臺過塑機,前面一張大臺子,後面一張小矮臺拼成的組合。

過塑就是将要過塑紙張頁夾在塑封膜的中間,使塗膠面面對資料頁,然後将塑封膜合上,從前向後送入塑封機中加熱,經前後膠輥對壓後,從後面出料口出來,從而達到塑封的目的。過塑機臺只需要六個人,分別為兩人套塑封膜;一人送紙張到機器內;一人接過塑好的紙張,發現有氣泡的,要馬上趁熱撕開塑封膜,重新返工;另一個人則是擺放過好的紙張,順便給輥筒盒加膠水及把輥筒上塊狀的膠水挑出來。

黃音被安排到小矮臺上接過好的紙張,過塑機的傳動帶很慢,一分半鐘才出來一張過好的,返工的也不多,紙張很輕,很輕松就可以收起來。與第一天的緊張忙碌相比,黃音今天可算是很悠閑的。

被安排為擺放紙張和加膠水的黃國萍,半天才要動一下,比黃音還清閑,于是兩個人開始閑聊。

她是個很漂亮的姑娘,四肢纖細,小臉蛋,長着一雙鳳眼,上下嘴唇都很薄,一頭烏黑順直長發披在身後,笑的時候露出一口小米牙。唯一的遺憾是臉上長了一些雀斑,拉低了姿容。她很喜歡把衣服束進腰裏,昨天這樣,今天也一樣,白色的T恤束進灰白格子的半身裙中,小細腰不足盈盈一握。黃音由此想起“楚王好細腰”,覺得這個女孩如果生在楚王時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

黃國萍還是個話痨,總是說個不停。一天下來,黃音就從她口中知道她的全部情況:父親是萍鄉煤礦的工人,一次塌方時壓壞了左腳,現在休養在家,母親是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有個哥哥,也在深圳打工。她讀書成績還可以,但初中畢業後父母就不給錢她讀書了,要她出來打工,幫忙賺錢給她哥娶媳婦。去年,她哥把她帶出來,又找人把她介紹進廠。現在每到發工資那天,他哥就會來找她拿錢。她截留了一些加班費,準備零花,被她父母知道了,經常寫信來罵她,要她盡快把截留的錢寄回去。

也許覺得黃音是個很好的聽衆,黃國萍把自己掀個底朝天,說着說着還流淚了。相比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母,黃音覺得黃國萍的父母、哥哥幹的簡直不是人事,非常同情她,也想着法兒安慰她。于是,兩人很快就熟悉起來,彼此都把對方當成是朋友。

從此後,兩人就經常一起上下班,一起吃飯。

包裝部的管理人員設置為一個主管,一個副主管,兩個大組長(分管日班和夜班的所有人),還有十多個組長。

和黃音現在一起工作的兩百多人屬于大組長阿玲所管轄,她是個三十出頭的四川人,長相普通,不過皮膚很白,很喜歡說“格老子”,特別是在罵人時。她老公是印刷部雙色機的機長之一,夫妻兩人在這個公司六年前開廠時就來了,屬于元老級別的員工。

剛來的員工屬于機動人員,哪裏需要哪裏去,基本每個組長都可以管理新員工。這些組長每個人管理3個臺面,樣平臺除外,常給黃音按排工作的組長叫趙雲瓊,是廣西桂林人,長臉長發,很高,也很和善,對黃音印象很好。

黃音是上班的第三天才看見部門主管和副主管的,他們都是香港人,頭兩天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不在部門裏。

主管是個四十多歲的老姑娘,一雙眼睛深邃有神,瞪人的時候帶着凜冽的殺氣,部門裏的人都很怕她。最有特色的是她兩百多斤的高大身材,屁股特別特別大,足有上百斤重的樣子,如果她從你的前面走過,那你的注意力就只有那個上下左右擺動的大屁股。部門裏的人都叫她“大家姐”,其他部門的人私下裏都稱呼她為“肥婆”。

副主管是大家姐的小跟班,主管到哪副主管就到哪,在她因為下屬沒做好,大發脾氣時,副主管總在後面和稀泥。這個近五十歲的男人也有些胖,不過相比大家姐,就不夠看了。他兼着部門文員的職務,總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在大家眼中沒什麽存在感,大家都稱他為“葉生”。

一周後,黃音結束了打雜的尴尬,正式分到第九臺,組長就是趙雲瓊,也是她強烈要求大組長阿玲把黃音分給她的。因為知道黃國萍和黃音要好,趙雲瓊索性連她也一起要了過來,也完結了黃國萍一年多在部門裏到處機動的流浪生活。九臺是部門裏的過膠臺之一,除了黃音外,其他都是熟手,連黃國萍也曾在過膠臺幫過忙的。

浩誠廠的業務基本都是國外訂單,訂單中最多的是英國的筆記本、卡片、書籍,都需要精美的小包裝盒包裝,而這裱糊包裝盒就是包裝部最主要的工作之一,當然也是最多的工作,單單這項就占了八個臺面。

Advertisement

包裝盒的制作方法是把啤機部制作好的硬紙板底盒四角粘好,然後裱糊上已經印刷好、過油磨光過并啤好的銅版紙封套。

過膠臺都有一部小型的過膠機,兩個女孩分坐機器兩邊,把封套沒有印刷面的那邊在過膠機上裹上均勻的膠水,放到桌面上給同臺的工友裱糊到底盒上。一個臺的分工是一個粘底盒,兩個過膠,五個裱糊,一個擺放裱好的底盒。

九臺過膠機左邊的是個廣東化州女孩,叫阿嬌,頭上披散的長發直達屁股下面,是整個部門頭發最長的一個人。右邊的是個湖南懷化女孩,大大咧咧的,很對得起她男孩一樣的名字:李國慶。

裱糊的人裏裏有個圓臉,大眼,小鼻子,小嘴,一頭齊耳卷發的女孩,非常可愛,像足了圖畫中的洋娃娃。她來自江西贛州,今年剛好18歲,名叫何珍。也許是合眼緣,自黃音來九臺後,她就總沖着黃音笑。另外四個裱糊的女孩分別是來自廣東湛江的招娣、來娣兩姐妹,河南廊坊的張小琴和黃國萍。

擺成品的是廣西欽州女孩孫娜,一頭濃密烏黑的頭發用一個絲帶束在腦後,前面的劉海都快要遮着眼睛了,中等個,總是低着頭,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

黃音開始的時候是粘底盒,不過孫娜擺在卡板上的底盒總是垮掉,好不容易成功擺放到二十層,雜工拉走時也會傾倒下來,趙雲瓊就把她們兩個的工作掉了個。

擺盒子是很輕松的活,每個裱盒的人每小時能裱好十個左右,她們裱好一個後就推給黃音,黃音檢查底盒和封套之間沒有氣泡就可以擺放了。不過,把B5複印紙大小的盒子橫四豎五地擺放到1米的正方形卡板上,還是需要耐心和技巧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