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宮宴後
第22章 宮宴後
“諸位先生,對本王現在的處境可有什麽良策?”
司徒晁躲在誠郡王府裏,向自己招募的幕僚虛心求教,司徒晁素來禮賢下士,這麽多年苦心經營,倒是招了不少能人異士供他驅使。只是他給麾下的人立了規矩,為首的是賀家派來輔佐他的謀士,算是他的謀主,先生名諱不知,都只尊稱他為“大先生”。
其他人都唯大先生馬首是瞻,因大先生是他母族推薦過來的,雙方的大致利益是一致的,所以深得他的信任,所提議的計策基本都能幫他安然渡過難關。這次的“釜底抽薪”之計,就是大先生獻計的。
說實話,如果不是賈赦,換一個人,大先生的計策都萬無一失,但重生回來的賈赦不按常理出牌,提前和親随互換了身份,而那親随又是武功高強,在五六個人的包圍之下都能逃出生天,并奪走了那群殺手手中的佩刀。
可以說賀家幫三皇子做的醜事、像這種滅口的事情也不少,但基本沒有人能查到他們的蛛絲馬跡,這群殺手是賀家人暗中培養的,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全身漆黑,沒有一點象征自己身份的衣飾在。
但唯有一把樸刀是賀家的鐵匠鋪找專人打造的,而這樣的雖然動作隐秘,但賀家自做的鐵器都會在刀把的末端打上一枚暗色的三瓣梅花,這個印記雖然不起眼,一般人也不太會關注這種一眼看過去平平無奇的樸刀。
只是這個負責僞裝的親随不是一般人,他平時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刀具,但因為囊中羞澀,他收集寶貝的重要渠道就是做任務,他的不少藏品都是打敗對手之後才得來的。
而他得到這把樸刀之後,習慣性地把玩了幾下,然後就發現了刀把的不對勁,看到這一株不太尋常的梅花。他将自己的發現和這柄樸刀給了賈赦,幾人一合計,雖然不知道這三瓣梅花印記屬于什麽勢力。
他們現在能做的就是讓那位最高的統治者知道這件事,這樣無論是背後的人怎麽謀算的,只要大家都上了明路,形不成敵在暗我在明的态勢,他們就可以守株待兔,抓住那些人的把柄。
所以今天在酒宴上公然叫嚣的人跳出來了,而聖上的計劃可不僅于此,賈赦等人見識不足,但他們這些老一輩的人是知道的,這三瓣梅花是西嶺賀家的印記,西嶺位于京城和金陵之間,直隸總督管轄範圍內,算是當地的第一世家,也是最頑固不化的代表之一。
因為他們信奉血脈的親緣,想要把三皇子推上皇位,自己做皇親國戚,代代榮華富貴享受不停。
賀家的意思老皇帝自然知道,但他知道現在就算他看好四皇子,四皇子也沒有任何上位的可能,四皇子司徒晟非嫡非長,前面有素有賢名的三皇子司徒晁擋着,賀家自然不會過多關注這個沒有多大競争力的皇子來,在他們看來,皇位已經是屬于三皇子的了,所以他們也漸漸大膽起來。
只是現在還沒有直接處理他們的能力,他叫來三皇子敲打一番,是想要看他的兒子是否和他是一條心,只是可惜了,一把樸刀就讓司徒晁方寸大亂。
這個兒子明顯是知情的,老皇帝心中是失望的,但終歸是他的兒子,他老了,已經沒有了當年以沉默逼死太子的魄力了。老皇帝嘆息了一聲,擡手讓戴權通知三皇子的母妃淑妃一聲,今晚要去儲秀宮中用餐,讓她早些準備。
淑妃賀氏收到消息後有些驚喜,自從晁兒封王建府出宮之後,聖上就很少來儲秀宮了,就算來後宮,也是找那些剛進宮的、家世清白的嫔妃、昭儀。
Advertisement
她們這些“人老珠黃”的後妃們只能住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裏等着不知道聖上什麽時候會想起她們。所以賀氏很是開心,連忙讓自己的大宮女們給自己梳妝打扮,又親自洗手做湯羹,做好了聖上喜歡的四菜一湯,滿是期待地望向宮門口,等着聖上到來的消息。
老皇帝傍晚的時候就來到了儲秀宮,賀氏忙伺候皇帝用餐,老皇帝臉色如常,絲毫看不出來因為三皇子和賀家煩心。
待到氣氛正好,賀氏突然不着痕跡地問了一句,“前幾天,陽兒來給我請安,我就想着陽兒今年已經及笄了,正想找個機會和聖上提一嘴這個事情。”
司徒陽,算是賀氏的養女,老皇帝子嗣單薄,膝下現在活着五位皇子,三位公主,司徒陽是聖上的第二個女兒,從小便撫養在淑妃宮裏,所以淑妃也把司徒陽當親女兒看待。眼下賀家的青年才俊想要重返朝堂,來競選公主驸馬便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就算沒有選上,只要能夠嶄露頭角,便能被聖上注意到。這不得不說淑妃想得是比較簡單了,單憑賀家做的一切,這輩子,只要老皇帝還活着,他就不會允許賀家觊觎他的權力,瓜分他的利益。
皇帝伸筷子的動作一頓,然後放下了筷子,饒有興趣地問道:“不知愛妃有什麽好主意?”他雖然眉頭舒展開來,但眼神卻深沉了起來。他不喜歡在這種時候還要費心思和人周旋,但淑妃的背後是賀家,他只能讓她耍點無傷大雅的小心思。
“臣妾打算辦個‘群英會’,邀請當下适齡的青年才俊來參加,會上由陽兒出題,聖上做評委如何?”淑妃這麽提議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她知道晁兒如今在府中內省,也可以借這件事請聖上放晁兒出府。
“愛妃言之有理,就按照這樣來辦吧,但陽兒是朕的女兒,要大辦這個‘群英會’還是要找個皇子、王爺來操持才可以。”老皇帝估計賣了個關子,淑妃聽到這句話喜形于色,這分明是說到了淑妃的心坎上。
但老皇帝下一句話就讓淑妃的臉色僵了起來。
“老四也很久沒回來了,現在老三需待在自己的王府裏思過反省,正巧老四的母妃也要過壽辰了,就讓他回來一趟,身為陽兒的兄長,操持陽兒的‘群英會’也是合情合理,再說老四雖然文采比不上老三,但是識人、看人的眼力不差,你就多和老四府上走動走動,讓各府有意的俊才提前準備才是。”
淑妃心有不甘,自己的提議非但沒有讓老三出府,反而偷雞不成蝕把米,讓聖上有理由想起了老四,真是可恨!
正當她揚起笑臉準備再提幾句老三的好的時候,就見聖上擺了擺手,戴權便帶人上來伺候聖上更衣,把她攔得嚴嚴實實的,她只好在宮女的服侍下起身,“恭送皇上。”端着優美的身形,送老皇帝出了儲秀宮。
第二日,各府的夫人就接到了通知,說是下月十五即将舉辦“群英會”,其意在為瑞陽公主招婿,請各府夫人入宮一敘。當下家裏有适齡公子的府裏都意動了。
當然除此之外,像是榮國府的史氏自然也是心動了,自從王家出事之後,王氏就在榮國府成了隐形人,賈政向來聽史氏的話,膽小怕事,一見王子騰做出那樣的事情,登時對王氏滿是嫌棄,甚至當着王氏的面說道:
“還好珠兒從小養在母親那裏,與你這個毒婦接觸甚少,以後,我斷不會讓珠兒知道他的母親是一個這樣惡毒的人,等你腹中的血脈生下,我就會奏請父母親休妻。斷不會讓你連累了榮國府。”
賈政冷冰冰的話語讓王氏陷入了癫狂,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誰?都是為了賈政、為了二房、為了珠兒,二哥與大哥做的事情為何都會怪罪到她的頭上?
一時之間她也顧不得自己的肚子,只是尖叫着撲過去撕咬賈政,要把這個冷了心肝的男人咬死才解氣。
面對突然瘋魔的王氏,賈政下意識地飛起一腳,正好踹在了王氏的肚子上,然後王氏慘叫着蜷縮在地上,痛呼出聲,聽到消息趕來的賈代善和史氏看了一眼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二兒子,趕忙叫人來善後。
也是王氏的身體強健,雖然賈政是個弱不禁風的讀書人,但七八個月的肚子被踹一腳也難保會有什麽後果。
史氏可是盼望着王氏能把孩子生下來,賈政子嗣不豐,但王氏占着嫡妻的位子,她生下的孩子就是嫡子,就算王氏以後沒了,賈政再娶,這頭兩個孩子始終是越不過去。
賈代善提溜着知道自己闖下大禍的賈政去了書房。讓史氏善後,如何能讓所有人不知道賈政今日的所為呢?
今日各府收到将要為公主擇婿的消息,史氏一涉及賈政的事情就有些拎不清,竟想和賈代善商量着看看能不能将賈政也納入那個‘群英會’的名單裏,畢竟現在賈政才是榮國府的襲爵人,加上賈赦差事辦得不錯,得了聖上青睐,能不能為自己的政兒掙得一份尚主的榮耀?
賈政就是聽到史氏的這番話才急着去找王氏撇清關系。至于他心中到底想不想要這個孩子留下,就誰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