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普通人
第44章 普通人
第二局,立海一方的二傳對位主攻由二門變為加藤。
【是昨天的卷發。】八神忖思。【接應位,是有什麽獨特的進攻方式嗎?不可能加一個防守保障吧?】
加藤揉揉蜷曲的頭發,輕輕跳跳,活動了下肩膀。
【狀态不錯。】
白色球衣的自由人上川在後排朝場下的水野比手勢,嘚瑟。【看看,我們都上場了,就你還在坐板凳。】
水野氣得朝他比劃拳頭。
【兩個幼稚鬼。】加藤別過頭看向青神一邊。
八神這人,因為向井的話,他一開始的印象不太好。但八神似乎和幸村關系親近,這證明他沒有向井說的那麽不堪。
第二局首發站位:
森井MB——藤原WS——本多SS
八神S——近藤WS——立花MB
——網——
浪川WS——石田MB——向井S
加藤WS——西田MB——竹中WS
嘟——
Advertisement
立海竹中跳發,近藤加塞速攻。上川起球,“掩護!”
“All right!”向井傳平快球,石田快攻得分。
“打得好!”
【0:1】
“加油加油立海大!上啊上啊立海大!”
“青神、青神。Lets go!青神。”
在八神的發球加持下,青神連得三分後,總算被浪川擊破順勢。加藤上前排,二傳發球。
“來了,那個奇葩主攻。”觀戰的天童揉揉頭發,想起昨天不怎麽美妙的情形。
“掩護!”向井踩在進攻線上等待球的下落。青神這邊也在判斷二傳的選擇。
右翼背快?還是浪川的高球?
向井傳向4號位,前排三點中唯一沒有進行助跑的加藤。
加藤蹬地收腹,随後在空中如海豚出水一般,将腿部力量由腰腹帶動,傳遞至肩膀,由手臂的抽揮正正拍在擊球點上。
太一的瞳孔倒映着飛速旋轉的色彩,右臂因排球的沖擊力向後晃動,傳來刺痛和麻痹感。排球飛到了場外。
“噢!”加藤雙手握拳轉身,毫不客氣地與夥伴擊掌。
“哎呦。”挺疼。
牛島的表情些微變化,帶着點欣賞和欽佩,“無需助跑的進攻。”
打排球的人都清楚,助跑是攻手的雙翼,運用助跑的速度、慣性,他們跳得更高,擊球速度更快。可是立海這個奇葩卻不用助跑,速度和旋轉仍然十足充分。
“沒有雙翼也可以飛翔。”
“很讨厭吧!”天童接下濑見的感慨,“完全不清楚他擊球的時機和方位,想跳就跳,還能打時間差,不像其他人因為助跑有線路和時機可循。”
話音剛落,加藤一人時間差甩掉攔網,扣球得分。立海士氣大振。
“這麽厲害?明明沒有助跑,扣球的力量看起來和充分助跑也沒多大差別。”青神看臺上的部員們也在讨論。
“并沒有那麽神奇。”幸村看一眼啧啧驚嘆的青神排球社員,“相比頂尖的排球攻手,肯定是不夠看的,助跑對于排球也肯定不可或缺。”
“但是……”看上去幹脆利落,騰空使力的時候體态也說不出地流暢。
像魚一樣。
“加藤之所以突出,主要是他的核心力量運用充分。”
“核心力量?”
“就是你身體的中間環節,腰腹部、髋部那塊。”丸井熱心解說,“它是整體發力的核心,你從腿腳帶起的力量,通過核心進行傳遞和帶動,使手臂的揮動更具力量。”
“無論排球還是網球,很多人的擊球主要只依靠肩、臂用力,實際上事倍功半。運用核心調動全身,轉體發力,才是最正确的擊球方法,也最專業。力量才用得出來。”幸村淡淡地說。
“加藤的核心爆發力也不錯,所以在普通水準看來,确實有無需助跑的資格。但也僅此而已。”幸村的意思很明确了,因為高校級別的水準不是很專業。所以加藤這樣有着準職業級技巧的進攻才顯得綽綽有餘。
場上,立海乘勝追擊,連得4分反超。青神一方顯得一籌莫展。
“如果他原地起跳能有這樣的力量,一人攔網攔不住。”藤原很快看出加藤的特殊性。“起跳時機、方位,因為無需慣性,沒有助跑,他反而更自由。”
太一補充,“而且他那個旋轉很詭異,側旋和上旋的轉速太快了,一手起球很容易失控甩飛。”
這是個大難題啊,大家一邊思考一邊期待着八神的應對方法。
八神還未開口,森井說:“高度。”
“咦?”
“11號的扣球力量确實讓他有除去雙翼的資本。但是他的打點和正常攻手相比,還略低一點。”森井解釋,“我們沒必要害怕。如果傳給11號,那就穩健一些,稍微延長判斷時間,根據他的起跳進行選擇性攔網。”
“以及,降低攔網效率預期值,以給防守一個速度、旋轉緩沖作為主要目标。”
八神點頭,給了森井一個「英雄所見略同」的眼神。
“确實。”立花一秒理解。
【但是,加藤不僅僅是特殊的進攻利器,正是因為加藤的特殊,讓他能成為一個誘餌。】教練佐藤默默想着。
因為加藤是接應位,他在前排時,立海始終保持三點攻,充分利用強輪的大好得分時機。并且立海的進攻節奏也因為加藤發生了變化。對于已經适應立海第一局節奏的青神來說,不是好事。
【13:15】
【14:15】青神在立海弱輪追分。
【14:16】
【14:17】比分又漸漸拉開。
大原起身,青神第二局第一次申請暫停。他們需要更長時間的冷靜。
立海這邊的氣氛比較輕松。
“照這個比分第二局能贏诶。”
“加藤厲害呀!”
“加油加油——追平之後還有第三局。”
卷發被揉搓,後頸的冰涼讓加藤精神一振。他笑着接過水壺,任由肩膀被拍打揉捏。
國中的時候,他還不敢想象今天這樣的待遇。
“今天就到這裏,以上。”
“嗷……”夕陽被遮住大半,天色暗沉沉的。大家「顫顫巍巍」地往社辦走,水野和幾個部員大大咧咧地倒在地上。
“走啦,還要去沖個澡。”
“腳軟,走不動。”
網球是最考驗個人能力的運動,哪怕團體。如果排球是需要團隊默契的乘法,網球則是實實在在的加法。它不需要「玄妙」的團結、配合,只決定于個人實力。強則強,弱則弱。
所以網球部不需要考慮每個部員之間的關系、情感、默契度,只需要選拔出最強的八個人就行了,只有這八個人才有資格在正式比賽露面。
而加藤,不在這八個人當中,或者說,他被幸村考量作為預備人選的資格都沒有。
水野也是一樣,上川也是一樣。
這就是前三年的立海大附中網球部。激烈的部內競争,長達五六個小時的晨訓部活。
和幸村一屆的他們,着實幸運,因為跟着體會到三年全國巅峰的榮耀。同樣不幸,因為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很普通。
“川北市少年網球大賽冠軍,加藤彥義!”
“天才少年,連續兩年贏得市U12網球大賽優勝。”
國小的時候,加藤在市裏的網球圈比較出名,朋友、熟人、親戚也知道「加藤打網球很棒」這一特長。
“加藤君真厲害,小小年紀就上了雜志,還有照片。”
“哪裏哪裏,只是小雜志而已啦。”
“很出色了,不像我家那個,練了三年棒球,連學校的社團正選都不是。”
“我家的要是能拿個市裏的前三,我就高興得合不攏嘴了。”
那個時候,加藤也覺得自己十分優秀,非常有天賦。雖然他在縣賽沒能出線,也只是在四強略遜對手一籌而已。
他甚至考慮要不要進軍職業網球,夢想着憑借自己強大的實力大殺四方,全縣、全國、世界,大滿貫。如果加倍努力,說不定能實現呢?
所以,加藤選擇去臨市的私立立海大附中,那裏的網球部是全縣最強的。他真的有在為自己的夢想鋪路。
然而有些人的夢想是坦途,加藤的夢想之路剛起步就遇上了泥石流,把路堵得死死的。
國中剛入部的新生選拔賽上,九個出線名額,加藤被淘汰了。
第一份落差将12歲的加藤打擊得暈頭轉向。他沒想到在同一年齡裏,他連前九名都排不上。
那在整個網球部呢?
第二份落差在第一次全體積分賽,加藤以18勝24敗排在中下游。尤其是跟幸村的那一場,加藤以「黃金蛋」完敗。不僅是【0-6】,還是【0:24】。他在比賽後當場趴在地上哭成了個誰都勸不動的傻比,滾燙的淚水滴落在地形成一灘水漬。
然後他的心态一潰千裏,比賽亂打一氣連連慘敗。直到幸村都看不下去,和他私聊了一會兒。加藤才理智回籠。
就在加藤以為自己已經得到「升華」,不會再出現心理波動的時候,他遇到了第三份打擊。
幸村當部長後對部訓的時間和內容都進行了改變,也會「壞心眼」地,「随心所欲」地加訓。在加藤眼中這何止「加倍努力」,每次他都像燃燒了靈魂去完成指标。
可即便往死裏努力,全體選拔賽上,他依舊處于中游水平。而不是國小時所想的「努努力大殺四方」。
再怎麽努力,對于他的現狀也沒有一絲改變。加藤在被窩裏默默哭了好幾夜,緩緩接受自己「社團普通部員」的普通定位。
他的心思一直很細膩,也想了很多事情。比如他現在也成為鄰居嘴裏「練了幾年網球連社團正選都不是」的男孩……
這份心酸在網球大賽開賽後才些許改變。加藤發現他們立海的正選打比賽和砍瓜切菜一樣輕松,對手們的最強水準甚至比不過他。
關東大賽的對手強了一點,但加藤自信他也有概率獲勝。全國大賽上,加藤覺得他和一些校隊正選的技術不相上下。
加藤碎得稀爛的玻璃心又波動了。如果不是在立海,他在其他學校有正選甚至王牌水準。這一想法讓他既難受,又覺得可恥。
但慢慢地,加藤也想開了。
就算他去了其他學校,成為正選、甚至王牌,又能怎樣?哪怕是全國隊伍的王牌,在他眼裏也沒有贏下幸村的可能,而據幸村說,他目前的水準不達職業。
也就是說,就算是被人吹捧的、「出色」的全國隊伍王牌,在網球這項運動,最終結局也逃不脫「普通」或者「業餘」。
加藤只是身處全國冠軍隊伍裏,過早地體驗到自己的普通而已。
大概這很倒黴。
加藤跨過「巨大落差」這道坎,接受自己的普通,也學會了平常心。他更專注于網球本身而非勝利帶來的衍生品。
他知道自己大概沒有成為正選的機會了,雖然在心底仍然抱有一絲希冀。他不想成為一個蹭取榮譽的人,正選努力得到的全國優勝,不是他親身上場贏來的……這樣別扭的自尊心。
但是他在部裏太普通了,天賦、努力、熱情、自信自尊,大家都有。他有時會幻想和正選的隊友們并肩戰鬥的情景。幸村做場下指導的時候不像其他學校教練那麽高高在上,他會站起來給自家選手遞水,一邊拿着白板和藹地談話……
直到退部、升學,他們的體育課教練,也是排球部教練,推薦加藤進排球部,并且承諾按正常計劃訓練,他很大可能成為正選。
加藤回家想一晚上,同意了。他知道自己很普通,不是缺了自己就會讓網球界媒體痛心疾首的驚世奇才。
去排球部體驗一把正選的滋味也不錯。
耳邊的聲音嘈雜,加藤掃了眼上川和水野。
他倆也是懷着同樣的心情加入排球部的吧?
當加藤真正站上比賽場時,他出奇地緊張起來,明明在國中時見識過更大的場面,雙腿卻不住地顫抖、發軟。
後援隊鼓足了勁兒喊口號,擦肩而過的隊友拍肩擊掌,笑着調侃他的緊張或者柔聲安撫。當他扣球得分後,場邊還會欣喜地喊出他的名字,為他加油。到了場下,有替補給他後頸冰敷、遞水,教練站在那對圍成一圈的球員們進行指導……
做了三年的旁觀者,加藤終于在另一片天地成為參與者。
每一分勝利,隊友、觀衆、場下,加藤都會得到滿溢的正反饋。他在被需要,他在與夥伴們并肩作戰。當勝利後大夥勾肩攔腰圍在一起呼喊時,加藤甚至産生一種夢幻感——
他不可或缺,不再普通。
可是加藤已經在冰冷的現實裏沉浸了太久,他知道自己始終是個普通人,網球、排球,都一樣。
他也清楚,自己原地起跳扣球的特殊技巧有被對手化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