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番外(一) 一些日常(工作/跨年/見……

第25章 番外(一) 一些日常(工作/跨年/見……

(1)工作

市博物館項目的設計單位加上于洲的名字後, 于洲開始頻繁接到一些設計公司HR的電話,給他開出了不錯的薪資條件。

于洲挑選了兩家聊得還不錯的公司面試,在其中一家遇到了同樣來面試的前同事。

前同事曾經與他關系不錯, 見到他很驚訝,又有些尴尬,打了聲招呼後就欲言又止。

于洲:“你離職了?”

前同事點頭:“出了你那件事, 我和佳佳她們幾個都覺得挺膈應的。再加上我們組的氛圍不是很好, 我就離職了。”

她歉疚道:“不好意思啊, 當時不了解情況, 沒幫你說話。”

于洲說:“沒關系,本來也不關你們的事。”沒有義務為他出頭。

前同事微微一笑:“那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吧,市博物館項目,業主單位追究公司的違約責任,扣了一大筆違約金。你前組長被公司開除了, 聽說現在還沒找到工作。”

于洲聞言一讪, 當初組長威脅他,鬧大了就別想在這行混下去。

如今他的作品光明正大地署着他的名字,也不愁新工作。組長卻在這行混不下去了。

“謝謝, ”于洲勾起唇角, 對前同事道謝,“确實是個好消息。”

前同事跟着笑起來:“你面試完了嗎?一起吃個飯吧,以後說不定又是同事了。”

于洲:“好啊, 我請你吧。”

于洲最終選擇了這家建築設計事務所入職,地點離傅敬言的公司不遠。

Advertisement

巧合的是,這家事務所在于洲入職前,中标了明溪村度假村項目的設計單位。

于洲入職後,領導聽說他是明溪村人, 問他是否願意跟進這個項目。

“雖然設計方案在你入職前已經定稿,但開工後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跟進。你是本地人,更熟悉情況,不知道你願不願你加入?”

于洲猶豫:“我現在加入,其他同事會有意見吧?”

“這你不用擔心,他們參與設計的項目獎金已經發放到位了。後續跟進我安排了兩個人對接,其他已經去忙其他項目了。”領導說,“你加入進來,項目收尾後也會有一筆獎金。”

于洲點頭:“明白了,我可以跟。”

他沒有透露自己其實出過一版度假村項目的初步設計,但他從傅敬言那了解到,他們采納了他的部分設想,給設計單位提出了相應的設計要求。

所以他也想知道,自己的設想最終實現了多少,最終設計有沒有比他更加完善和出彩的地方。

他對自己的設計有信心,但從不會自鳴得意、固步自封,永遠渴望接觸更新更好的想法。

大概是因為他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業,又尚未因為工作的枯燥和壓力對它失去興趣,所以熱情投入,盡情享受,收獲的快樂總體要比不快樂多。

(2)和好

所有事情都向好的一面發展,于洲的心态逐漸輕松起來。

跳出自怨自艾的怪圈,意識到自己這段時間的過于消沉和悲觀。還用這種消極的态度對待傅敬言,簡直好不講理。

而傅敬言說會等他拾起重新開始的勇氣,就真的一直在等待。

父親蘇醒後,于洲本以為傅敬言會提出和好或複合,沒想到對方卻好像忘了這件事,只字不提。

雖然他們每天都沒斷聯系,周末也經常見面,但傅敬言似乎記着他說過不想在家人面前暴露的話,舉止格外有分寸。

于洲等啊等,沒動靜,于是決定主動出擊。

他先向奶奶和父親坦白了他和傅敬言的關系,又給他們打了“預防針”,暗示自己要帶傅敬言回來見家長。

那天,幾個大學生很自然地認為他和傅敬言是朋友。于洲突然就不想等待時機了。

和好為什麽一定要靠嘴說出來?

我們和好吧。那是小學生才會說的話。

他只要牽起傅敬言的手,無需其他言語,傅敬言就能明白他的意思,将他的手握得更緊。

(3)見家長1.0

于洲那天把傅敬言帶回家,正式以男朋友的身份見家長。

事發突然,于洲以為傅敬言沒有準備,沒想到對方不但應對自如,重新做了自我介紹,還回到車上,拎下來好幾個禮盒。

“這個是給奶奶和阿姨的燕窩,給叔叔的茶葉。”

于洲都驚呆了,事後和傅敬言約會的時候,問起他什麽時候準備的。

傅敬言說:“本來是給你家裏人準備的新年禮物,沒想到提前派上了用場。”

“但是作為初次見家長的禮物,好像輕了一點,我改天補上。”

于洲:“……”不愧是J人,時刻都有準備。

“補就不用了,”于洲對傅敬言說,“你今年回海市過年嗎?”

“不回的話,我們家想邀請你一起過年。”

傅敬言想起前幾天父母那通電話,“今年可能得回去一趟。”

于洲點頭:“也是,都回國工作了,這麽近,沒道理不回家過年。”

傅敬言想說其實不是這個原因。如果僅僅是回家過年,他已經好幾年沒回去,不差今年。而且他父母可能有自己的新年社交活動,回家也不一定團聚在一起。

他這次回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父母對于洲表現出了好奇和關注。

于洲毫不知情,問他:“那我要不要給你父母準備一份新年禮物,你幫我帶回去?”

傅敬言沒想到他會主動提起與自己父母接觸,怔了下,随後問:“如果他們收到禮物,邀請你來家裏做客,你願意來嗎?”

于洲猶豫,看向他:“你父母……會很難相處嗎?”

傅敬言:“和你父母相比,可能會更嚴肅一點。”

于洲張了張唇,皺起眉毛:“怎麽辦?我已經開始緊張了。”

(4)元旦

于洲和傅敬言和好沒多久就是新年。

此時于洲為了方便上班搬回了市裏住,周末回明溪村陪伴奶奶和父母。

今年的元旦不臨周末,只有一天假,于洲父親問他要不要回家來,于洲心虛地說:“我和傅敬言去跨年。”

于康民直嘆兒大不由爹,“去吧去吧,出門注意安全,跨年夜哪裏人都多。”

“知道了。”

當天下午于洲準點下班,傅敬言開車來接,兩人一起去吃晚餐。

市民公園有無人機表演和煙花秀,導致市中心人山人海,馬路堵得水洩不通。

于洲和傅敬言比預定時間更晚一些抵達餐廳,坐下時已經是饑腸辘辘。

“本來還想去市民公園湊湊熱鬧,現在完全不想去了。”于洲一邊吃一邊感嘆,“這個好吃,你嘗嘗。”

傅敬言接受他的投喂,随後說:“不用去那邊也可以看。”

于洲:“?”

傅敬言:“我家就在市民公園附近,最佳視野。”

于洲:“……”差點忘了,蔡晏給傅敬言提供的房産,是未來地産蓋在市民公園旁邊的大平層。

可惡的有錢人!和詭計多端的男朋友!

但于洲沒帶怕的,跟傅敬言回了家。

他們在落地窗前擁抱親吻,欣賞無人機表演和煙花秀。

在極致歡愉的時刻,互道新年快樂。

(5)見家長2.0

傅敬言沒有在于洲家過年。

他在年初三從海市到南榕,上于洲家拜年,代表他父母邀請于洲到海市做客。

兩個城市相隔不遠,高鐵三個小時。

于洲一上車就習慣睡覺,往傅敬言頭上一靠,一路睡到站。

出了高鐵站,傅敬言的父母派了司機來接站。于洲才陡然清醒,開始緊張起來。

他和傅敬言坐在後座,小聲問他父母的習慣和喜好,問自己該怎麽表現比較好。

傅敬言聽他問得越來越“冷門”,就差問他是左腳先進門好還是右腳先進門好,連忙握住他的手輕聲安慰:“不用緊張,你平時的樣子就很好。”

于洲看了前排的司機一眼,說:“第一次見面,我還是向表現得好一點。”

傅敬言卻說:“沒關系,見面之後你覺得他們不好相處,以後我們就不來了。”

司機:“……”

于洲:“……”

“你這樣,我已經找到一個和他們不好相處的理由了。”

傅敬言:“?”

不過傅敬言這麽說,于洲還真的不那麽緊張了。

傅敬言的父母雖然有些嚴肅,但并沒有想象中那麽難相處。

他們待于洲很客氣,也沒有于洲擔心的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态。美中不足的就是太客氣,好像不知道怎麽和兒子的男朋友相處。

甚至他們對傅敬言都有幾分生疏,不會像于洲的家人一樣,體貼入微地噓寒問暖,更不會不停地夾菜讓他多吃點。

于洲都有點擔心傅敬言是不是自己長大的。

吃完午飯,于洲被傅敬言帶去客房休息,問到這個問題。

傅敬言想了想說:“可能是我從小就有自己的想法,大部分時候已經附和他們的預期,所以他們沒有過多地關心和幹預過。”

偶爾有一些他們不滿意的,想幹預的時候,傅敬言已經有了自己獨立做主的能力,不再受他們幹涉。

“好吧。”于洲嘗試理解這種家庭關系,“你沒有覺得不開心就好。”

傅敬言:“小時候也想過,我們家的相處模式為什麽和別人家不一樣,後來意識到,不一樣也不是什麽壞事。”

于洲看向他,張開手臂擁抱住他。

“以後我們兩個的家,你想要什麽樣的相處模式都可以。”

傅敬言彎起唇角,親了下他的臉頰:“這樣就很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