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洋人的包子

這天,穆瓊先把報紙拿出來,在燭光下給朱婉婉和穆昌玉念了報紙,順便解釋了一下意思,然後才繼續教她們認字。

朱婉婉和穆昌玉在北京住過,雖然不怎麽出門,但因為要跟負責采買的人說話,多少能聽懂一些國語,學起來倒是并不艱難。

就是穆瓊能教她們的時間實在太短……總共學了不到兩個小時,朱婉婉就不讓穆瓊再教了:“瓊兒,你明天還要去做事,早點睡吧。”

穆瓊并不拒絕。

他現在還在長身體,可不能睡少了。

朱婉婉惦記着穆瓊明天還要早起工作,特地讓穆瓊早點睡,但比之之前,他們到底睡得晚了……一個不慎,他們第二天全都睡過了頭,穆瓊都沒趕上第一班電車。

“老板,不好意思,我遲到了。”穆瓊一到店裏,就主動承認了錯誤。

陳老板看了穆瓊一眼,嘆氣:“這麽多人,就你住得最遠……算了,你以後幹脆就上午十點上工吧。”

他們店十點前沒什麽生意,讓穆瓊晚點過來其實也沒什麽……他一開始讓穆瓊早點到,其實是想讓穆瓊負責店裏的采買。

“謝謝老板。”穆瓊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意外之喜,挺高興的。

“對了,現在還早,你就先給我講講這報紙吧,等講完了,晚上你可以把報紙帶回去。”陳老板拿出兩份報紙來,一份是申報,另一份則是價格比申報便宜一半的大衆報。

雖然穆瓊來晚了一點,但這會兒也就九點左右,時間還早。

穆瓊拿着報紙,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後就開始給陳老板講。

申報上的內容挺多的,就連廣告都有二十幾個,但裏面沒有任何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消息。

陳老板明顯有些失望,又似乎松了一口氣。

講完了申報,穆瓊就開始講大衆報。

Advertisement

申報的內容很正經,大衆報就偏向于娛樂了,上面還刊登了連載的小說,其中就有被報童大力推薦的文達先生的小說。

這小說已經連載過不少,穆瓊看到的這段,是一個人被當地官員欺壓,活不下去,一怒之下殺了官差,又想去殺那官員……而在去的路上,他碰到了另一夥人,并加入他們的隊伍……

文章的背景放在明末,雖然穆瓊只看到了中間的一部分,卻也已經發現,這小說跟明清時期的通俗小說風格一樣,情節還很像一部名著。

它也算是白話文,但白話的并不徹底,新文化運動之後,一般将這類小說稱為通俗文言文,當然了,相對于文言文,它已經很好理解了。

并且能有這樣的文筆,作者的功底絕對不差。

穆瓊将自己看的這一段講了出來。

穆瓊在現代看過許多小說,自己也寫過很多,自然不覺得這小說寫得多好,但陳老板和店裏聽他講故事的人,卻都聽得如癡如醉。

“那當官的太可惡了!”

“他們就要去殺那當官的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把人殺了!”

“老板,你明天再買這個報紙吧。”

……

等穆瓊講完了,店裏的人議論紛紛起來。

穆瓊也挺希望陳老板能繼續買報紙的。

他多看點,才能知道這時候的人寫的小說都是什麽樣子的,才好自己動手寫。

他腦子裏有很多可以寫的故事,之所以遲遲沒有動筆,就是因為對這個時代,他還是不夠了解。

原主的記憶他雖有,但原主長到這麽大一直在讀書,其實知道的不多,有些原主印象不深的事情,他還記不起來。

“行了,明天我會繼續買的,你們快去幹活!”陳老板瞪了一眼圍在穆瓊身邊的廚子和小王:“沒看到客人來了?”

小王和廚子連忙去了廚房,穆瓊也道:“老板,我去門口了。”說完,他放下報紙,就小跑着去了門口。

他們西餐館這天的生意依舊不錯,穆瓊琢磨着一天下來,陳老板應該能賺二十個銀元左右。

這錢不算多,但也不少,只是陳老板一直不太高興。

這挺正常的,穆瓊代入陳老板想想,覺得自己的兒子要是在國外生死未蔔,那邊還在打仗,他肯定也高興不起來。

穆瓊不會安慰人,能做的也就是好好工作。

日子就這麽過了四五天。

因為陳老板讓穆瓊可以晚點過去,穆瓊早上起得也就不那麽早了,但他也不會太晚過去,一般早上九點左右,他就會來到西餐館,然後先給陳老板講報紙,再開始一天的工作。

前些天陳老板的精神一直不太好,但今天,他卻打起精神來。

西餐館新招的三個員工,已經把西餐館的工作做熟了,廚子做漢堡的手藝也已經練了出來,他們打算在今天推出他們的新産品。

店門口早早地就挂上了穆瓊畫的一張廣告,上面一個巨大的漢堡看着就格外誘人,此外,醒來的幫工裏面那個特別會說的,還在門口扯着嗓子喊着:“走過路過的都來看看啊!我們店新推出了漢堡!這是美國傳來的國外的包子!”

這人姓李,名叫李光明,今年也就十八歲。他的性子很活潑,不像小王或者廚子那樣面對穆瓊的時候畏畏縮縮的,反倒跟穆瓊聊得不錯,穆瓊對他的印象挺好。

就是偶爾,也會覺得很可惜。

因為生活環境的緣故,李光明的眼界很窄,還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他們常常沒辦法順暢交流。

陳老板給店裏除穆瓊之外的兩個跑堂都做了西裝,當然了,他們也跟穆瓊一樣,只有在店裏的時候才能穿。

這會兒,李光明就穿着西裝。只是他雖然穿了西裝,整個人卻還是特別接地氣,渾身上下沒有一點這時的人推崇的洋氣。

穆瓊則跟他完全相反,他随便一站,就會讓路過的人覺得他很時髦。

他用英文跟人推銷漢堡的時候,還差點被當成是外國人。

不管是接地氣的李光明,還是穆瓊,他們都吸引了很多顧客進店。之前兩角一份炸豬排不便宜,現在漢堡的價格就實惠多了。

中間放了煎雞蛋和肉末醬的漢堡三個銅元,雖說成年男人吃不飽,用來哄孩子卻已經足夠,此外,放了炸豬排和鹵豬排的漢堡,買的人也很多。

來租界玩的人,大多手頭并不寬裕,還都拖家帶口的。

一家子三四個人,若是都到店裏坐下來吃,要花小洋六七角,人再多點,一個大洋就花出去了……舍得這麽花的人實在不多。

但買個漢堡就不一樣了。

花一毛錢買個漢堡,給幾個孩子分着吃也是可以的,至于大人……他們也就不吃這洋人的包子了,還是花銅元買幾個上海的肉包子更實在。

西餐館前幾天的生意就很好,而今天更好了。

廚子和小王兩個人在廚房裏忙得不可開交,胖乎乎的廚子累得直喘氣,而小王,他都沒空去嫉妒兩個新來的跑堂能穿西裝了。

不過,他們雖然忙,倒也沒出錯,所有的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條的,畢竟他們店裏賣的東西,總共也就沒幾樣,很多東西還早就準備好了。

就說漢堡,面包和醬料是早就備好的,有人要買先在豬排上塗上醬料,然後用面包把豬排一夾,拿張紙包上,就能遞給客人了。

忙到後來,穆瓊都被陳老板叫到裏面幫着做漢堡了——在有新産品的情況下,李光明吆喝的威力比穆瓊一個個推銷的威力大多了,現在店裏甚至已經排起了長隊。

如此一來,穆瓊也就不需要在外面待着了,只要在裏面賣“洋人的包子”就行。

而穆瓊賣了一會兒,又被陳老板支使着去買雞蛋買肉——他們店裏的食材,又不夠賣了!

絕大多數人都喜歡湊熱鬧,看到“正宗西餐館”門口排了長隊,有些人就會跟着排,如此良性循環之下,買漢堡的人自然越來越多。

穆瓊拎着剛買來的兩大包東西從黃包車上下來,就一頭沖進西餐館,他先将東西送進廚房,接着又開始幫廚子捶打豬排,做面包……

至于陳老板,他這時候就一心一意地收錢了。

銀角子和銅元他看看成色就會收下,至于銀元,他收了之後會拿出另一枚早就準備好的銀元跟它相互敲擊,靠聽聲音來辨別真假。

這年頭假幣很多,做生意的人不得不小心小心再小心,不然稍不留神,就要收到質地不純的銀元了,本地人管這種銀元,叫做夾銅洋钿。

今天西餐館的生意,真的格外得好,雖然中間穆瓊去補了一次食材,但賣到後來,他們還是把所有的東西都賣光了。

陳老板只能跟後面來的顧客道歉,然後滿臉不舍地關了店門,順便又把招工啓事挂了出去。

心情不好了很多天的陳老板,這會兒心情終于好了,他甚至直接拿了兩枚銀元給穆瓊,當做獎勵。

至于其他人,則每人分到了兩角錢。

沒人不滿,畢竟這洋人的包子,是穆瓊想出來的。

給了獎勵之後,陳老板就去數錢算賬了,廚子這時候卻遇到了“麻煩”:“老板,店裏已經沒什麽吃的了……我們的晚飯怎麽辦?”

之前太忙了,他沒空煮飯不說,現在店裏幾乎什麽菜都沒剩下。

“晚飯啊……這樣吧,我請你們下館子去。”陳老板今天格外大方,一揮手,就帶着穆瓊等人去了附近的一家中餐館。

那中餐館地方不大,雖然天還亮着,但裏面還是顯得暗沉沉的。這裏沒有菜單,來吃飯的人直接往裏走,進了廚房能看到案板上堆着各種食材,然後上面有的食材都能讓廚子做,甚至有些菜,比如梅幹菜燒肉紅燒豬大腸之類,廚子直接就是煮好了放在那裏的。

陳老板進去之後,點了一個白切雞,一盤糖醋魚,又要了一碗梅幹菜燒肉,讓廚子切了一碗豬大腸,還點了一個炒青菜,要了一份番茄湯。

點完,他問穆瓊:“你還要點什麽?”

陳老板差不多把店裏的葷菜都點了,穆瓊看了看就道:“老板,已經夠了,再多吃不完。”

陳老板就沒有再點菜,但要了一壺米酒。

穆瓊聽到陳老板要一壺酒,沒想太多。

他以為就是古裝劇裏面那種小瓷壺裏的一壺,這麽一壺酒,在他看來陳老板一個人就能吃完。

結果……拎上來的,竟然是一個放在煤爐上燒水的,很大的銅水壺。

這麽一個壺裏的一壺水,估計能灌滿兩個熱水瓶……當然了,現在裏面裝的不是水,是溫過的米酒。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