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求醫》完結

從全國各地, 乃至國外送來上海,給傅蘊安或者霍英的信件有很多。

這些信件已經分過類了, 要緊的被放在一邊, 統共不過三四封,傅蘊安拿過那些信,先看起來。

他看信很快, 一邊看,一邊還寫了兩封回信,讓手下人寄出去。

而這些信裏的最後一封,是他母親寄來的信。

傅蘊安将之打開,然後就看到了用娟秀的筆跡寫出來的……咄咄逼人的話。

這信不是他母親寫的, 畢竟他的母親不識字,但裏面的那些話, 毫無疑問是他的母親說的。

這信應該是在他二哥來他這裏之前就寄出的, 信裏通篇都是對他們三兄弟的不滿和控訴。

他的母親覺得他大哥不聽話,竟然沒有幫着她把二姨太趕走,還護着媳婦兒不許她“教育”。

他的母親也覺得他二哥不聽話,竟然不願意給她錢花, 還不肯娶她安排好的女人。

他的母親更覺得他太不聽話,竟然待在上海,都不回去看她,也不結婚生子。

傅蘊安看過就算了。

在國外待了那麽多年, 他們兄弟幾個全都變了,但他們的母親卻一點沒變。

将信放在一邊, 傅蘊安看向那些不怎麽要緊的信。

這些信有不少,他一一看過,然後目光停留在了其中一封信上。

這封信上的收信地址寫的龍鳳鳳舞的。

傅蘊安看過很多好看的毛筆字,但這麽漂亮的鋼筆字,卻極少見到。

Advertisement

但他還是看過的,甚至非常熟——這是天幸的字。

而這上面的落款,也是很大的“天幸”兩字。

天幸給他二哥寫信做什麽?

傅蘊安有些疑惑,他将信抽出來打開,先很快看了一遍,然後又慢慢地看了一遍。

《我在百年後》是一部小說,他很清楚這一點,自然沒有将其中寫到的東西當真,只覺得天幸這人,學識應該很豐富。

如若不然,他不可能知道細菌這樣的東西。

但讓傅蘊安沒有想到的是,天幸在這封信裏,竟說他寫在小說裏的藥物是真實存在的,他還知道這種藥的制作方法。

這信裏的那個賺錢的法子,傅蘊安其實沒太在意。

如今國內什麽都缺,不管開什麽工廠其實都能賺,但再這麽賺,錢最多的還是那些手上有槍的人。

而這些手上有槍的人,他們想盡辦法要多買一些槍……因而軍火生意,才是最賺錢的。

他手上,就有這麽一門生意,自然也就不缺錢。

但這種藥不一樣。

若是真的能擁有這樣一種藥物,那……

傅蘊安的心跳猛地加快。

他曾經很有野心。

他剛出生就被親生父母送到傅家做養子,而傅家雖不曾短缺他的吃食,但對他并不親近,只一心讓他讀書,好給他們掙來臉面……

他記事很早,很清楚地記得,自己不過三四歲,就必須要認許多字,若是認不出就沒飯吃,還要被打手心。

起初他曾哭鬧過,後來發現沒用就不哭鬧了,再後來無意中得知自己并非傅老爺傅夫人親生之後,更是連暗自垂淚都沒有過。

他怕自己會被丢掉,只能每日苦讀,哪怕手疼的不行,依舊懸腕練字。

就這樣慢慢長大,他的親生父親找來了,說要把他接走。

傅家并不願意,畢竟他當時已經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很是為傅家争光,但當他的親生父親帶來很多金銀和士兵,傅家卻忙不疊地把他交了出去,沒多久,便又有了別的養子。

那時,他清晰地認識到,一個人只有足夠強,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他回到霍家的時候只有八歲,當時,他的父親顧不上他,他的母親跟他又不親近……但他并不在意。

在他的大哥二哥死活不肯讀書的時候,他仿佛黏在了凳子上一樣,認真學習自己能學到的一切。

只要他足夠強,別人就不可能抛棄他,只會是他抛棄別人。

如此這般過了沒多久,他就成了他父親的驕傲,他父親不管去哪裏,都願意帶着他。

那讓他見識到了很多東西。

後來出國,他因為不安藏匿了一些金銀,不想正是靠着這些,讓他們一家子不曾餓死。

在國外,他看了很多書,對自己的未來也有了諸多想法,他發誓要做一個人上人。

但這種想法持續了沒幾年。

他十五六歲的時候,突然發現自己喜歡男子,而這讓他迷茫起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

那段時間他很痛苦,不能接受自己是個異類,學醫也是為此。

開始學醫之後,見多了生老病死,他的心總算慢慢平靜,原先的野心也開始沉寂。

但他的眼光還在。

他知道這樣一種藥物意味着什麽。

他之前就覺得這個天幸不簡單,現在這樣的感覺更甚。

這人到底是誰?他這麽做又是為了什麽?

傅蘊安非常疑惑,他拿着信,又将信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

這封信裏,天幸沒有透露自己的絲毫信息,也不曾提什麽要求,只說霍二少要是看到了信,又有意合作,就去希望月報刊登一則小告示,倒時自然會繼續聯系。

他提這樣的要求,應該是希望收信的人去了解一下《我在百年後》。

自己……似乎什麽都不用付出?

傅蘊安毫不猶豫地決定按着上面寫的去做。

能寫出那樣的文章來的天幸,應該不會哄騙他……當然,不排除天幸自己也被人哄騙了,拿個莫名其妙的方子當了真的可能。

正月初七,平安中學就開始新學期的學習了。

學生到校的第一天都很興奮,相互間交流着自己在新年裏經歷的種種事情。

這天不會正式上課,但要收學費,分發課本。

平安中學的學費不貴,但也要不少,很多學生一時半會兒都是交不出來的,只能先交一兩個大洋,然後按月慢慢交。

而魏亭并不在意這些,他照舊給這些交不出學費的學生發嶄新的課本。

各類的課本、習字本等,發到每個學生手裏的,就價值一個多大洋了,再加上其他的開支,新學期開學要好大一筆錢。

穆瓊有些擔心魏亭缺錢,不想魏亭道:“這些書都是傅蘊安弄來的,花費不多,他又送來不少錢,現在學校不缺錢。”

這麽一來……穆瓊就只擔心傅蘊安會缺錢了。

不過,他跟傅蘊安雖然認識,但并不熟,倒也不好去問傅蘊安的財務狀況。

這個學期,學校按照穆瓊的要求購買了一本不錯的英文教科書分發給學生,而穆瓊自己,也照着這本教科書,開始備新學期的課。

結果,他正在備課,傅懷安來了:“穆老師,我們班有本書中間漏頁了!”

傅懷安拿來的是一本英文教科書,穆瓊接過一看,發現這本書中間果真缺了幾頁。

“你把書放在這裏,拿一本新書過去。”穆瓊指着辦公室裏剩餘的書道。

書籍印刷裝訂出錯這種事情并不少見,因而他們是多拿了一些書的,到時候多餘的或者損壞的,都會重新退給出版社。

傅懷安拿了書回去,沒一會兒竟然又來了。

“還有書有問題?”穆瓊問道。

“不是……穆老師,這是我翻譯的文章,你看看吧!”傅懷安将那本安徒生童話,還有幾張寫滿字的稿紙給了穆瓊。

放假期間,他試着翻譯了一個故事,就是寫一個拇指大的姑娘的那個。

他自己翻譯的并不好,但昨天他哥給他找的老師給他詳細講了這個故事的意思。

然後今天上午閑來無事,他就按照這個老師講的,寫出一個非常不錯的故事來!

穆瓊有些驚訝地看着自己手上的文章。

寒假的時間不長,還有走親戚之類的活動,因而他雖然給傅懷安布置了這樣一個任務,但他其實并不指望傅懷安能給出什麽成果來。

不想……傅懷安竟真的給了他一份翻譯稿。

傅懷安翻譯的是拇指姑娘。

他并沒有完全按照原文翻譯,但整個故事翻譯的很完整,文筆也不錯,就是字很醜。

看到穆瓊看得很認真,傅懷安有些不好意思:“這個故事我其實看不太懂,所以找別人解釋了一下……”

“你翻譯的挺好。”穆瓊道。

傅懷安說他找人解釋了一下,他立刻就想到了傅蘊安。

不過,雖然傅蘊安給他解釋了這個童話的意思,但明顯傅懷安沒有照着解釋來翻譯……傅懷安給他的翻譯稿裏,插入了很多他自己的想法,很有傅懷安本人的特色。

比如裏面的拇指姑娘,覺得什麽都看不見的鼹鼠沒見識什麽的……

不僅如此,這文的文風還很像他……估計是傅懷安最近總看他寫的小說的緣故。

“真的?”傅懷安有些驚喜。

“是真的,我覺得這個故事可以刊登出來……”穆瓊又問。

“這個故事還能刊登?!”傅懷安欣喜萬分。

“當然可以。”穆瓊道:“不過你最好再修改一遍,裏面有錯字,還有一些地方不太通順。”這故事估計是傅懷安趕工趕出來的,有些粗糙。

“我一定好好修改!”傅懷安激動道,又有些不自信地問:“它真的能刊登出來?”

“能。”穆瓊道:“他可以刊登在我做主編的教育月刊上,刊登的時候,會說明這故事的原作者是安徒生,翻譯是你。”

穆瓊是真的覺得這個故事可以刊登,并且很适合刊登在教育周刊上。

他年幼時看過很多童話,當時沒什麽感覺,但等他長大,重新去看,卻發現這些童話其實有別的意思。

尤其是安徒生寫的童話。

就說這篇《拇指姑娘》,看似講述了一個拇指小人的歷險,可實際上……拇指姑娘在這個故事裏,逃了兩段她不喜歡的婚姻,然後終于找到了幸福。

尤其是鼹鼠的那一段。

田鼠給拇指姑娘弄了個包辦婚姻,讓她嫁給有錢的鼹鼠,但拇指姑娘不願意過沒有自由和陽光的生活。

她在自己處境很糟糕的情況下,還幫助燕子,最終也通過燕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自由。

穆瓊覺得,這種故事,讓民國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看看挺好的。

傅懷安聽說可以刊登,就興奮起來了,但興奮了一會兒,他又露出糾結來:“我是不是應該……起個筆名?讓別人知道我翻譯這種小女孩才看的故事,多不好意思!”

他是挺喜歡這個新奇的故事,但他二哥說的話卻也沒忘了……

他二哥說,這些都是給小女孩看的!

“你覺得這是給小女孩看的故事?你知道這本書的原作者生活在哪個國家,哪個年代,他經歷過什麽,又為什麽要寫這麽一個故事嗎?”穆瓊問。

傅懷安全都不知道,他只是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而已。

穆瓊簡單介紹了一下安徒生,又把自己對這篇小說的理解說了,最後道:“現在國內,很多女性都任由父母家人安排她們的人生,這個故事興許能讓她們覺醒。就算它不能改變那些成年人的思想,但它也可以在孩子的心裏種下一顆種子。”

還真是這麽一回事!傅懷安頓時激動了,也覺得自己厲害極了。

他翻譯的這個故事,原來用處這麽大!

“所以,這個故事你要好好翻譯,翻譯完了,你還可以翻譯一下裏面其他的故事,比如這篇《皇帝的新衣》,又比如這篇《醜小鴨》。”穆瓊翻開那本安徒生童話,指了其中好幾個故事。

傅懷安連連點頭,激動地回去修改他翻譯的故事去了。

等傅懷安走了,盛朝輝立刻就道:“穆瓊,你真打算在我們的教育月刊上刊登他翻譯的作品?”

穆瓊點了點頭。

“他能翻譯好?”盛朝輝滿臉的不敢置信。

“他的故事寫得挺好的,還很有童心。”穆瓊道。因為這時大家普遍還用文言文的緣故,翻譯英文作品的時候,是不會逐字逐句去翻譯的,有時候更像是作者重新寫了一遍。

因着這個,甚至還有完全不懂英文的人,在聽了朋友講述的國外的故事之後,将之“翻譯”出來,最後賣得非常好的事情發生。

而傅懷安寫的故事雖然稚嫩,但确實不錯。

“等他改好了,我倒是要看看!”盛朝輝道。

“那當然,畢竟你也是教育月刊的主編。”穆瓊道,教育月刊現在就他和盛朝輝兩個編輯,而他們都是主編。

這天上午,穆瓊一直待在學校裏備課,但吃過飯,他卻離開了,去了大衆報編輯部。

《求醫》即将完結,《流浪記》的稿子,也該給他們了。

穆瓊将《流浪記》開頭的一萬多字給了李榮華,然後,就得到了一個漲稿費的好消息。

李榮華把他的稿費,從千字三元漲到了千字四元。

穆瓊并不意外。

大衆報如今的銷量,幾乎全靠他的小說撐着。

他的小說是隔日刊登的,而沒有刊登他的小說的那些報紙,賣掉的量就只有刊登了他的小說的報紙的一半。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榮華肯定會想辦法留住他這尊財神爺。

穆瓊并沒有客氣,他現在挺缺錢的……他打算攢錢在租界買個房子。

穆瓊把《流浪記》的稿子給李榮華之後沒過幾天,《求醫》就完結了。

《求醫》連載了兩個月,看哭了無數人,而現在,它終于完結了。

就跟當初《留學》完結的時候一樣,報童賣報的時候一直嚷嚷着:“樓玉宇大作《求醫》完結,快來買快來看啊!”

“治病難,求醫難,寫出了咱老百姓的心聲的好故事!大家快來看啊!”

……

報童才喊了沒幾聲,立刻就被人給圍住了。

他手上的大衆報被搶購一空,倒是口袋裏,多了許多銅元。

作者有話要說:

最早将安徒生童話帶給我國讀者的是文學家劉半農,他在1914年翻譯了一篇《皇帝的新衣》,譯名為《洋迷小影》

合集的話,這會兒還沒人翻譯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