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收信
崇新學校。
一大早, 被盛朝輝招來的教育月刊編輯部的新員工,盛朝輝的表弟劉新春就帶着人, 拉着一車的教育月刊來到校門口, 給學校送書。
他到校的時候,正是學生來上學的時間,瞧見那堆在板車上的一疊疊的書, 學生們一個個高興極了,打量個不停:“是教育月刊!”
“又有書可以看了!”
“不知道這次有沒有像《拇指姑娘》一樣的故事!”
……
這些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多眼巴巴地看着那些教育月刊,卻也有人立刻看向送自己來讀書的父親:“爸,我也要教育月刊, 你去給我買一本吧!”
當初學校讓學生訂購教育月刊的時候,絕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訂, 畢竟那時候他們從沒聽過這本雜志。
起初見這雜志遲遲沒有送來, 他們還笑話那些訂閱的,但當上一期的教育月刊發下來,這些人卻只剩下對訂閱的人的羨慕了。
這本雜志,比他們想象的有趣多了!
條件不好的學生, 只能等別人看完了,再借別人的書看,但條件好又受家裏寵愛的學生,他們就開始纏着自己的父母去買了。
“行, 等下晚上我就去給你買!”當父親爽快地說道。
“要是晚上買不到怎麽辦?上個月我們我們不就過了好多天才買到?”那學生又道:“爸,你現在就去買吧!”
當父親的無奈, 只能同意了。
一大早還要繞路去買書……早知道他當初就花錢訂一年了,他們家又不缺這一個大洋!
當然了,有些父母無奈,卻也有些父母心情不錯。
一個之前曾抱怨學校騙錢的父親,這會兒就非常高興。
這書挺好的,訂對了!
姚宏也到了學校。
看到那些書,他就覺得心裏憋屈。
學校讓訂教育月刊的時候,他是想訂的,也回家跟自己的奶奶說了,但他奶奶不肯給錢,不許他訂。
現在,班裏很多人有書讀,他卻什麽都沒有。
他又拉不下臉跟人借來看,以至于都一個月過去了,還沒有看過第一期。
班上其他人考試考得比他好,興許就是因為他們都看了這書。
姚宏滿心不忿,看到穆昌玉穿着漂亮的衣服,背着漂亮的書包走進學校,就更不忿了。
那穆家之前明明那麽窮,現在卻比他過得好了那麽多……憑什麽?
當然了,他雖然不忿,但也只是心裏想想,并不敢去找穆昌玉的麻煩。
他怕穆瓊或者穆昌玉把他家的事情說出來。
不過,等他畢業找到好工作,就再不用怕了!
姚宏這麽想着,埋頭進了學校。
穆昌玉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姚宏,她這會兒正跟自己的同學說話。
穆昌玉她們班的同學,家境基本都不錯,但也有家境不好的。
有個女生家裏就沒什麽錢,而她能來讀書,是因為他們家就只有四個女兒,沒有兒子。
他父親在接連生了四個女兒都沒有兒子,妻子的肚子還沒了動靜之後,就開始努力培養四個女兒,送她們上學,如此一來,她們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教育月刊這種書,她們家是沒有閑錢去買的,這女生就跟穆昌玉借書,然後帶回家,和自己的姐妹合作将書抄下。
這樣她們就能反複看了。
而她現在跟穆昌玉說話,就是希望穆昌玉看完之後,能借給她。
“我已經看過了,給你。”穆昌玉大方地把穆瓊早幾天就給了她,她已經看完教育月刊給了那個同學。
“昌玉,謝謝你。”那女生感激道。
“不用謝。”穆昌玉道。
她們一起來到教室裏,那女生立刻就拿出教育月刊和裁小的白紙抄了起來,至于穆昌玉,她卻是拿出四年級的書看了起來。
“昌玉,你怎麽在看四年級的書?”穆昌玉的同桌趙熙芸好奇地問。
“我想跳級。”穆昌玉道。
“跳級做什麽?”趙熙芸不解:“那也太累了!”
“太慢了,要是不跳級,等我考大學,都已經二十幾歲了!”穆昌玉道。
趙熙芸被驚住了:“你要考大學?”
“嗯,我哥讓我考大學。”穆昌玉道:“我自己也想考!”
趙熙芸羨慕地看着穆昌玉:“你哥對你真好。”
穆昌玉點了點頭。
開始讀書之後,她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她的哥哥對她很好。
別人的父親,甚至都沒有她哥哥來得好!
至于她自己的父親……算了,她根本就沒有父親!
哥哥對她這樣好,她一定不能讓哥哥失望……穆昌玉這麽想着,低下頭,又學習起來。
她最初開始學習的時候,就是自學居多,現在還挺适應的。
趙熙芸卻是拿出了教育月刊。
她直接就往後翻,先看了傅懷安翻譯的童話,然後就哭了:“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太可憐了,比昌玉你給我看的流浪記裏的豆豆還要可憐……嗚……”
她哭了一會兒,但很快就振作起來,然後就開始看前面的內容,而這一看……卻越來越激動了:“這次的教育月刊,比之前的更好看!它這裏介紹了大象!上面還有大象的圖片!還有這道題……用一筆畫出的四條直線連上九個點……這要怎麽連?”
這一期的教育月刊增加了幾篇科普性的文章,又增加了一些趣味數學題什麽的,都是很有意思的,不僅學校裏的學生看得很喜歡,就連一些成年人,也同樣很喜歡。
傅蘊安就挺喜歡的。
出于對穆瓊的支持,他今天一次買了數百本教育月刊,但一本都沒有是給傅懷安,留下自己看的之後,他就将剩下的全都寄給了自己的大哥。
這樣的書,該讓他老家的孩子們看看。
傅蘊安雖然喜歡這書,但大致翻了翻就放下了。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去歐洲那邊找研究員的事情進行的并不順利,倒是在國內找到了幾個研究員,也提煉出了一些青黴素。
但批量生産卻還做不到。
此外,他還要忙醫院的開設,忙生意上的事情,都沒什麽時間去找穆瓊。
傅蘊安正忙着,外面有人進來了:“三少,又有天幸的信!”
如今往外地寄信,郵寄速度非常慢,比如從上海給北京寄信,基本上要十來天才到,甚至更久。
但在上海本地寄信,速度還是很快的。
“拿來給我看看。”傅蘊安道。
很快,一個非常厚的牛皮紙信封就被放在了傅蘊安面前。
傅蘊安剪開信封,從中取出厚厚的一疊紙來。
怎麽這麽多的紙?天幸錯将寄給希望月報的稿件寄到他這裏來了?
傅蘊安這麽想着,目光落在自己面前的稿紙上。
天幸的字一如既往的好看,只是今天的字,不像之前一樣寫地完美,稿紙上還有塗改的痕跡。
這份稿紙,他應該是寫了直接寄過來的,不曾修改謄抄。
傅蘊安這麽想着,往下看去,然後越看,表情越凝重。
天幸在這份稿紙裏,寫了如今歐洲正在發生的戰争的起因,以及會造成的影響還有後果。
他一開始看開頭的時候,只覺得敬佩,敬佩天幸能把國際形式看得那麽透徹,但看到後來……
他悚然而驚。
天幸利用已知的情況,推測出了這場戰争的走向,而他覺得天幸寫的,是極有可能發生的。
天幸到底是誰?他知道青黴素的制作方法也就算了,竟然還對國際形勢有這麽清晰的認識!
上面寫的有些事情,便是他這個一直跟國外聯系緊密的人,都不知道的!
還有那些分析,沒有很高的政治素養以及軍事才能,肯定寫不出來!
從字裏行間,能看出天幸學識淵博,而他的年紀,估計也不小了,不然肯定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傅蘊安對這位不願透露出真實姓名的先生,充滿了敬仰之情。
“孫大林,你把二少叫回來。”傅蘊安道。
他說完,就拿出筆,然後開始抄寫天幸寄來的信。
這信,他要抄兩遍,一遍寄給他的大哥,一遍自己反複看。
就算後面的預測也許是錯的,這篇文章也足夠發人深省。
傅蘊安正在抄信的時候,穆瓊卻是又寫好了厚厚的一封給霍二少的信,然後寄了出去。
這次的信裏,他寫了的對即将到來的軍閥割據時代的猜測。
這個時代非常混亂,而軍閥之間的戰争,不僅讓很多百姓死亡,還在消耗着國力。
軍閥們從百姓身上搜刮來許多錢財,然後為了讓自己更強大,就用這錢來訓練士兵,從國外購買武器武裝士兵,等士兵武裝起來,他們又開始想着要擴張自己的地盤,多弄些百姓地盤來,好搜刮更多的錢。
連年征戰下來,百姓窮了,還損失很多人口,這個本就千瘡百孔的國家,情況自然越來越糟。
穆瓊知道自己無力阻止,就算他把自己寫的文章發出去,那些軍閥也不會在意,但他可以寫給霍二少——霍二少的父親,好歹算是個不錯的軍閥。
霍二少本身,也非常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