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通信

《我在百年後》裏描寫的救災場景, 觸動了很多人的心。

以小見大,一個能這樣救災的國家, 必然是強大的。

而願意這樣幫助別人的百姓, 必然是自己也過的幸福的。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生活,如何不讓人神往?

當然, 能看到的并不只這些。

裏面動用的直升機,還有挖掘設備,探測設備……雖然只有寥寥幾句描寫,卻也讓人大開眼界。

這個時候已經有飛機了,但還很不穩定, 而民國的普通百姓,更是完全不知道飛機的存在的, 現在看到裏面寫坐了飛機去救援……他們少不得向往不已。

人類竟然還能在天空中自由翺翔?

震旦大學的教授李衍一一大早就看到了希望月報, 他當即叫來自己的妻子兒女,讀給他們聽,又道:“真希望我們的國家,将來當真能如此。”

他的妻子未出嫁前就讀過書, 嫁給他之後,更是看了不少書,學了很多東西,如今每天都會寫點詩, 寫點文章。

她聽了這篇文章之後,唏噓不已:“若能生在那樣的地方, 便是做個貧家子,也比在這裏坐擁千萬家産來的好。”

李衍一聞言,長嘆了一聲。

魏亭也很早就看到了希望月報:“這天幸,當真是充滿了想象力!不過他寫的這飛機,跟我知道的飛機,可不大一樣。”

至于報販蔡松山……他立刻就打包了許多希望月報,然後坐上了火車。

他要去北京賺錢去!

絕大多數人,看過這一期的希望月報之後都是給予好評的,便是中間有那麽一個“男人和男人,女人和女人都能結婚”的細節,也沒太當回事,只當是天幸為了表達百年後的自由和平等。

這樣的事情他們并不贊成,但看完這三萬字的文章之後,他們着眼點絕不在這麽幾句話上。

但有些人,還就是跟他們不一樣。

上海的平和弄,住着一位老學究。

這位老先生是清朝的秀才,他運氣不太好,苦讀幾十年好不容易考上了秀才,正摩拳擦掌想去考舉人呢,大清沒了!

大清怎麽能沒了呢?

他一直盼着京城的小皇帝,能重新把大清給弄回來。

再不濟,別人當皇帝也好……不管是誰想當皇帝,他都是贊成的,之前那消息鬧的沸沸揚揚的時候,他還想去北京支持一下。

最不濟,重開科舉,讓他可以考舉人考進士也好啊!怎麽能弄出些亂七八糟的小學中學大學來,把祖宗傳下來的科考給弄沒了?

這位老先生,如今每日裏,都會罵一罵那些鬧革命的人。

這希望月報,他是每月都會買的,而但凡買了,就要罵上一罵。

這百年後,實在是太不像樣!

這女人,竟然露着胳膊就在外面跑步!

這老太太,竟然在公園裏跳舞!

這裏面的女人,竟然出來工作!

……

就連護士給主角打個針,他都能罵幾句“不知廉恥”——良家女子,哪能去碰別的男人的身體?

而如今這一篇……

“男人和男人結婚?女人和女人結婚?這實在荒唐!”這位老先生氣急敗壞的,當即拿出紙筆,飛快地寫起文章來,發誓要好好譴責一番這文章,譴責一番這文裏的人。

這老先生,并不是第一個這麽做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這麽做的。

說起來,在這個國家,男人和男人在一起,其實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大家也不以為奇。

不說別的,就說這會兒,捧戲子之類的事情,便是常見的。

前不久,還出了一位男子千辛萬苦捧紅一位戲子,結果那戲子投入他人懷抱,他最後寫文章在報紙上大罵那戲子的事情。

大家看到之後,對他并無譴責,反倒是同情的。

而這的前提是……他家中有妻室兒女。

一個男人和別的男人在一起不見得會受到譴責,但他若是為了戲子不娶妻,那所有人都會覺得他瘋了。

總之就是,你可以玩,但你要結婚生子。

至于窮人之間結契兄弟之類……日子掙紮在溫飽線上的老百姓,其實是不那麽講究禮教的。

書香門第的小姐,失了名節可能就要沒了命,但鄉下地方,給口吃的,興許就能睡了人家黃花大閨女。

而且此時男多女少,富人不愁娶妻,窮人卻多的是娶不到妻子的,在貧困的地方,只要是個女的,就算是傻子,就算特別醜,就算是拖兒帶女的寡婦,也不愁嫁不出去。

失了名節又算什麽?

那是因為沒法子。

但凡有法子……絕大多數人的腦海裏根深蒂固的有那麽一個想法,那就是必須要有兒子。

自己沒兒子,過繼一個收養一個,總之要想辦法有個兒子。

當然,實在太窮連老婆都娶不起,那也沒辦法,就只能對侄子好點,巴望着侄子将來給自己養老了。

正因此,很多人都覺得這天幸寫的百年後,簡直瘋了。

而且,男人和男人結婚也就算了,大不了外頭養個女人,生個孩子……這女人跟女人結婚,算什麽?

家裏沒個男人,像話嗎?

一時間,不少人逮着這情節罵。

這些人罵的東西,穆瓊完全不知道。

這年頭又沒有網絡,除非有人當面罵,不然他是聽不到的。

當然了,有些小報紙,會刊登這樣批評的文章,但那種小報紙,他根本不會去看。

他忙得很,連希望月報都沒翻過。

魏亭給平安中學訂了好幾份的希望月報,這會兒他們的辦公室裏的人,除了他都在看這雜志。

他則在備課。

結果,備課備到一半,穆瓊聽到盛朝輝道:“這希望月報,竟然被霍二少買下了……霍二少還真是財大氣粗,聽說他已經花了幾百萬買機器辦工廠了,竟然還有錢買雜志。”

“有這回事?”穆瓊好奇地擡起頭來。

“有啊!”盛朝輝道:“這希望月報上面,還刊登了一則霍二少的啓示。”

穆瓊聽到盛朝輝的話,當即翻開自己桌上的希望月報,然後果真在第一頁上看到了盛朝輝說的啓示。

這第一頁,先是希望月報方面表示,這月刊,今後将歸霍英所有,下面,則有一則霍英刊登的啓示:“天幸先生,您寫的文章發人深省,在下有要事與您相商,盼來信告知地址。”

“天幸投稿之時不說明身份,連稿費都不要,霍二少這是親自出面來找他了?”盛朝輝道:“霍二少很看重天幸啊。”

穆瓊卻知道,霍英絕不是為了《我在百年後》找他的。

他應該是為了他寫的那些,關于第一次世界大戰,關于接下來幾年國內的形勢的分析來找他的。

其實,寄出那兩封信之後,穆瓊是有點後悔的,怕信最後落到別人手上,但仔細一想,他又放松下來。

這裏頭寫的,通篇都是他的猜測,他還只說形勢,而不指名道姓地說誰可能會上位之類的話,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別人看到了,也只會覺得天幸厲害,卻不至于懷疑他什麽。

當然了,想要找他,這是不可避免的。

現在,霍二少不就想要找他?

穆瓊将希望月報放在一邊,考慮要不要跟霍二少通信。

他是想跟霍二少在信裏好好聊聊的,這樣就算不能改變這個國家的未來,也能多幫一些人,讓一部分百姓好過一點,或者為他們的國家多争取一點利益。

另外,他也想知道青黴素研究的怎麽樣了,能不能批量生産。

但是,他不想讓任何人知道他就是天幸,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這樣的話,要怎麽通信就是個問題。

穆瓊正發愁,就看到傅蘊安來了。

“傅醫生。”衆人紛紛跟傅蘊安打招呼。

魏亭近來都在忙着大學的事情,時常不在,他的辦公桌也收拾幹淨空着。傅蘊安在魏亭的辦公桌前坐下,道:“你們忙,我是來看醫院的工程進度的,順便過來坐坐。”

他說着,還拿出幾份英文雜志放在桌上。

醫院的修建雖然重要,但現在就是在蓋房子而已,應該不用傅蘊安每天來盯着?穆瓊不解地看向傅蘊安。

對上穆瓊的視線,傅蘊安笑笑,然後跟穆瓊要了一張紙:“我原是帶着幾本雜志,打算一邊監工一邊看書的,不想看到其中一篇醫學論文非常有用,就想馬上翻譯出來。

原來是這樣。穆瓊道:“有用的醫學知識,是該快些翻譯出來。”

兩人說了兩句,傅蘊安就開始看着雜志翻譯起來。

後來,穆瓊去上課,他又拿着雜志,坐到了教室最後。

學校裏的老師學生都沒覺得奇怪。

穆瓊的課講得很好,便是魏亭也是贊不絕口的,因而學校裏的老師有時候也會來聽聽,學習他的講課方法,至于朱婉婉,更是一節不落天天來聽。

最近盛朝輝正在重新學英文,只要有空也同樣會來聽。

在這樣的情況下,傅蘊安來聽課并不突兀。

穆瓊心裏惦記着回信的事情,更是沒多想。

傅蘊安聽過一節課,就離開了,而穆瓊,倒也想出了一個可以跟霍英通信的法子來。

而這,還要跟這時候有些地方,地址不明确說起。

就算是在現代,一些城中村之類的地方,幾棟幾單元之類的編號也是沒有的,便是有也不好找,一些人寫快遞地址,只能寫附近小賣部的地址,這年頭就更不用說了。

一般來講,寄信寄到村裏,都是一股腦兒放到村長那裏的,在城裏的話,比如住在平安中學附近的,給人寫信可能就直接寫平安中學的地址了,讓人把信寄來平安中學,到時候信到了過來拿一下。

他可以給個這樣的,并不明确的地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