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林如海怎麽起複,會起複到哪裏,是什麽官位,姜寧知道自己操心不起,就一概不上心,日子還是慢悠悠地過,最多把不用的東西提前裝起來,省得要搬走了手忙腳亂。
出孝好幾天了,林如海還沒來過明光院,姜寧也不着急。
秋老虎還沒走,夜裏兩個人躺在一張床上睡太熱,他不來,她自己睡又舒服又涼快。
至于某些需求……自己解決也很方便省事啊。
或許是她過得太悠閑了,桃嬷嬷和歲雪這兩個她最親信的人也不見着急,明光院裏,因為林如海不來而變得有些浮躁的氣氛又歸于了輕松、寧靜。
倒是賈敏的正院日日熱鬧。
林家守孝時幾乎不交際,一出了孝,每天都有人來拜訪。
家裏有客人,賈敏不叫姜寧,姜寧也不會主動過去露臉服侍,叫她去才去。
等她換了身素雅衣到正院,準備好加班一天了,賈敏卻不讓她服侍,反而在客人們面前叫她妹妹,讓她坐,又誇她“極孝順”“給老太太抄了三年經,沒有一日懈怠”“平日最是省事的”這些話。
姜寧看明白了。
賈敏這是在表現林家妻妾和睦,需要她配合。
賈敏都把戲臺搭好了,這事對她也沒壞處,在推辭“不敢”兩次後,姜寧便順勢坐下,任由賈敏發揮。
她只需要在賈敏遞給她話頭時,“腼腆”“柔順”地回答一兩句,餘下全程微笑。
送走客人後,賈敏說:“今日辛苦妹妹了。”
姜寧:“太太才是辛苦。我過來只白坐了一日,心裏慚愧。”
Advertisement
賈敏一嘆,眼中頗有幾分複雜:“妹妹別這樣說。你已經幫我了許多了。”
姜寧忙道:“當不起太太這麽說,原是應該的。”
賈敏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麽,讓孟绮霜送她出去了。
姜寧雖然端茶送水沒服侍人,可陪坐賠笑一整天也怪累的,便痛快地決定今天不運動了,晚上吃點爽口的。
琢磨完菜單,她讓人報給廚房,叫水洗了澡,就只穿芽黃裹胸,水綠羅裙,披一條青紗褙子,斜倚在臨窗榻上一邊翻書,一邊想今天的事。
林如海今年正是三十而立。他十七歲成婚,至今已有十三年整,膝下還沒有一個孩子。
其實穿越之前,姜寧看原著裏寫,林家幾代單傳,林黛玉又有“先天不足”之症,林如海有一個小兒子還三歲就夭折了,就懷疑過是不是林家基因不太行。
她想象中的林如海也是個生得很美,氣質清雅出塵,身體偏虛弱,動不動咳嗽兩聲的形象。
結果穿過來并不是那麽回事。
林如海确實生得很美,也确實氣度高華,但他身體和“虛弱”完全不沾邊。
起碼到現在為止都不沾邊。
想想也是,一個身體不好的人,是不可能熬過縣試、府試、院試、鄉試、會試這些條件嚴酷的考試,考取全國第三,又南北遠行做官,經受喪子亡妻種種打擊後,還活到五十歲左右才去世的。
不過,林如海身體好,也不代表林家基因一定沒問題。
賈敏懷過,而且是意外落胎,也說明她的生育能力沒什麽問題。
何況賈敏給人了。
是孟绮霜對林如海無意,林如海也不喜歡她。
可這時代的男人真想多睡幾個人,是女人攔得住的嗎?
林如海真急着生孩子,自然會多多納妾睡丫頭的。
但外人議論起來,只會說賈敏不賢惠,并不會知道林如海和賈敏成婚不久林父就去世了,守完三年孝,賈敏懷了一個,偏又六個月掉了,讓賈敏傷了身子這一串陰差陽錯。
賈敏治家嚴謹,賞罰分明,這些外頭的議論,林家下人私下裏也不大會亂傳亂說,都是謝寒一年間偶然回來,把外面的消息盡數告訴桃嬷嬷,桃嬷嬷再告訴姜寧的。
姜寧只憑謝寒一個人就能知道的事,賈敏……應該不知道聽過多少次了。
所以賈敏今天才會找她配合“妻妾和睦”這場戲。
不過,姜寧也不會把賈敏口中“妹妹幫了我許多”這話太當真。
賈敏不對她出手,是賈敏沒有這個能力嗎?
——不是的,只是賈敏不想。
誰會真心信任和一個與你立場隐隐對立,還有能力讓你現有的生活不複存在的人?
——尤二姐嗎?
因此,哪怕三年來,賈敏的為人真的經過時間驗證,姜寧也只願意和她維持目前的和平關系。
就算她想開導賈敏,賈敏也不可能聽她的呀。
姜寧咽下一口糖醋藕片想。
……
出孝半個多月後,林如海終于來了明光院。
姜寧趕緊把這小二十天攢下的問題都拿出來問,又催他趕緊檢查她寫字的作業。
林如海原本怕姜寧埋怨,還拿了一對碧玉镯給她,哪知茶都沒喝上兩口,先做了一個時辰先生,說得喉嚨冒煙,口幹舌燥。
看他連灌了兩碗茶,姜寧笑眯眯吩咐丫頭:“讓廚房多炖些梨湯,我也喝一碗。”
林如海放下茶杯,吐出一口氣,只覺得半個多月來,因為起複,人情往來,還有和賈家的關系這些事産生的煩躁心情一掃而空。
他推了推裝手镯的匣子:“不戴上看看?”
姜寧依言戴上。
碧玉镯顏色極辣,肉質細潤,淺淺幾筆雕花,并不繁複,雕的是芍藥含苞怒放。
雖然對她的身份來說,這對手镯有些隆重了,必得逢年過節大場合時才能戴出去,不過……真好看。
姜寧擡起手臂,對着夕陽最後幾分日光細細欣賞。
得值不少錢吧?
林如海也在看她。
她肌膚細膩,更盛美玉,手镯不大不小環在她纖細卻不瘦弱的手腕上,顯得肌膚更白一層。
日光照出她臉頰上細小的絨毛。
她眉目舒展,神态安閑又滿足。
林如海心中一動。
姜妹妹總是這般……讓人輕松。
*
八月下旬,林如海的起複文書到了。
他被任為河南按察使副使,也稱分巡道,正四品。
原身的祖父是進士出身,做過十幾年官,原身幼時正經是官家小姐,所以對官員的升遷規則也稍有了解。[注]
似林如海這等翰林,一旦升任到侍讀、侍講以上,将來便至少是一部侍郎,有兩種升遷方式。留京一般會進入詹事府或都察院,再向上便是某部侍郎尚書,這是比較順利的路線。不順利的會轉到國子監系統,晉升會比上一個路線困難。
而外放則是好壞參半。
好處是在外容易出政績,有能力的人晉升可能比在詹事府、都察院還快。
壞處就是,外放容易,回京卻難。
林如海丁憂前是正五品侍讀學士,才升上來一年多點,現在起複為按察使副使,符合“外放升一品”的潛規則,說明形勢不算壞。
想明白這點,姜寧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
謝寒說的,近年朝堂上紛紛擾擾,太子和諸皇子拉幫結派,今日你彈劾我,明日我參奏你,估計再過幾年,就要熱鬧得像菜市場了。
姜寧再不懂朝政,也知道攪合到奪嫡裏收益大風險也大。林如海自然死亡,她順理成章恢複自由身,可林如海如果獲罪抄家,她也會跟着完蛋吶。
姜寧不想完蛋。
她一個妾,除非林如海上進到當了王爺甚至皇帝,她或許有興趣混個貴妃、側妃當,可林如海一直為人臣,哪怕他官居一品,她也還是妾,和現在沒分別。
可能,似乎對她來說……林如海不那麽上進更好?
*
這次出門的日子急,但林家都提前做好了準備,因此不算忙亂。
九月初,拂雲和抱月分別成婚,姜寧都添了一對金釵做陪嫁。
她們雖不缺金銀首飾,到底是她的一份心意。
而且,若她們遇人不淑,被謀算了嫁妝,首飾會比金銀更容易留住。
幾年的情分,她兩人不在明光院了,讓姜寧不習慣了好幾日。
但沒過多久,林家上路,一路坐船到開封府。
這回提前過去的人只來得及賃下住處,不像回姑蘇守孝,還有時間布置得很齊整,姜寧忙着收拾屋子,也沒空想那麽多了。
外放做官,一切從簡,不宜過于鋪張。
林家雖然有錢,完全可以買下更大的房舍,也有商人想送房産意圖巴結,林如海也只租了一處四進帶一面跨院的宅子,正好能住得開林家現在所有人,還留了兩個小客院。
正中還是前院、林如海書房和賈敏的兩進正院。
跨院在西,姜寧住倒數第二進,後面是小小一點花園,前面兩進用二門隔成外院,以備來客。
再向西,還有幾排下人房,不成院落。
姜寧知道在外不比在老家,都早早做好了和孟绮霜住對門的準備。
現在分到一處完整院子,她已經心滿意足,沒有大花園逛也無所謂了。
姜寧不管家,也不用和人交際,居住條件沒變太多,林如海做官與不做官對她的日子影響不大。
林如海不忙時兩三天來一次,忙起來至少十天也會來一次。每年她兩個莊子上的出息還是照八十兩金子給她,還時不時會給她衣料首飾做禮物。
姜寧一直沒“失寵”,所以,不論是賈珠進學,路過林家住了半年,還是賈珠和國子監祭酒李大人之女定了親,賈家再添一強力親家,或是王子騰開始嶄露頭角這些事,都沒有影響她的生活。
任河南按察使副使的第三年,林如海升了按察正使,正三品。
五月,京中來信,說王夫人誕下了一個銜玉的公子。
這消息立刻在林家上下傳開了。
銜玉而生,天降祥瑞,這位小哥兒将來會是何等人物!
難不成賈家又要出一位榮國公了?
注:架空,一切官職設定都可以當我瞎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