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認祖歸宗
第97章 認祖歸宗
皇帝下了朝, 氣沖沖的回了勤政殿,大門還未關上,就見他将茶壺茶杯摔在了地上, 一衆奴才吓得跪在地,大氣都不敢出。
他的那些兒子逐漸成年, 各家都起了小心思。他還沒老到要死了呢, 這些人想要幹什麽!
如今皇後的孩子找回來了,他這個當父皇的都沒有質疑, 可他的那些臣子,卻說那孩子來歷不明, 難以證明身份。
證明身份?怎麽證明身份!把明鸾從墳裏拔出來, 問清楚嗎?可別說是墳了,明鸾不是在自己“挫骨揚灰”了嗎!
宣告明鸾死了他們不信, 宣告自己的兒子找回來了他們也不信!這些年了, 明鸾離開朝堂這些年了, 那些人又有多少是跟他一條心的?
和他年少時相差無幾的樣貌,不是他的兒子, 難不成還會知她明長寧的嗎!
氣死他了, 氣死他了!
他的那些好臣子啊, 連那孩子都沒見過呢, 就在朝堂上跟他唱反調。
動了誰的利益了?擋了誰的路?
他不是不知道, 嫡子回朝, 必然打破看似平靜的局面;但是他沒想到,平日了各自為營的臣子竟然聯合起來,讓他如此難看。
他是老了, 可也只是剛過不惑之年, 而他的臣子卻早早地選好了陣營, 為了儲君之位明争暗鬥。他們明家的皇帝,是不長壽,可他還沒死呢!
越想越來氣,想要砸東西,卻發現手邊的杯子都被他砸完了。
皇帝在宮裏生悶氣,龍一卻是心情大好的拿着一大早才公公送來的地契,攜家帶口的搬進明鸾的豪宅裏。
早在長公主離京的時候,已将這宅子的大部分人遣散了,留下的不過是宮裏的宮人,二十年過去了,也沒有剩幾個人了。
龍一将那些舊人也全部打發了,給了一大筆錢財,讓他們哪來哪去了。這裏将是她的家,只有放心的人才能留下,不然她的後宅如何安寧,她的妻兒如何安全。
交接好了之後,才公公回宮了。
龍一抱着小崽子,拉着柳枝在大宅裏轉悠了起來。雖然沒有什麽人氣,但是宅子裏的風景道還是不錯的。想來這些年,宮人們不曾懈怠,沒有因為主人不在也屬于打理。
“阿枝,你宅子不錯吧?”以前在夢境中的時候,她就覺得紅衣女子這個宅子不錯,沒想到,現在是她的了。
“挺好的,就是太大了點。”這樣的高門大宅自然是比她們鄉下的家宅好上許多,但是柳枝卻更喜歡她的那個小家。這裏太冷清了,那她們家溫馨。
龍一懂柳枝話裏的意思,一手攬住了她的肩膀,“慢慢改造,早晚有一天都改成我們喜歡的樣子。”
小崽子插話道:“阿爹,崽崽要一個好大好大的練武場,跟家裏的那樣大的!”說着,伸出胳膊還比劃了比劃。
“崽崽都不學功夫的,要那麽大練武場做什麽?”小崽子今年五歲,她沒打算讓她這個年紀就開始習武的,小孩子快樂她還想着多留給她幾年。
“崽崽要學的。”說着,她奶聲地說道:“心慈姐姐和樂佳姐姐她們都好厲害,崽崽也想跟她們一樣!”
宋心慈和李樂佳是八歲開始習武,師從許正。許正之前沒收過徒弟,龍一讓他一收就收了三個,另外一個就是宋承恩,是大師兄。好在這三個孩子能吃苦、有毅力,幾年下來,都有不錯的長進。
“習武很苦,崽崽可要想好,一旦開始,就不能半途而廢。”從小崽子出生開始,龍一就給她溫養經脈,就算小崽子沒有習武的天賦,她也會有常人無法比拟的體魄。
“崽崽不怕苦的,阿爹崽崽要習武。”小東西在她懷裏撒起嬌了,“阿爹教崽崽好不好嗎?”
“好好好。”她家崽子都主動求學了,她怎麽會拒絕呢。“等阿爹練武室修剪好,就教崽崽習武。”
“那要到什麽時候啊?”小崽子嘟起嘴來,有點不高興了。
“大概崽崽過六歲生辰的時候吧。”小崽子一聽,趕忙掰起手指數數,一看還有半年之久,“還要這麽久啊!”明亮的眼睛一轉,似有了主意,道:“崽崽能提前過生辰嗎?”
她家這個小機靈崽子啊!
鳳栖宮中,皇後靠在軟塌上看書,不過心思早已不在書上。她不在前朝,不代表不知道早朝時發生的事情。
這些年來,皇帝為了打壓她的親族,提攜不少他以為合适的臣子。自從她父親辭官後,皇帝就順勢廢除了丞相一職,由六部替代。這原本是他的走的一部好棋,将權力收回到自己手中;可這六部的尚書卻不都是跟他一條心的,想來這幾年,皇帝也沒少受氣。
前朝的局面,她早就料到了。不過,那些人再怎麽反對,只要皇帝承認,只要她還是皇後,她兒子就只能做實了嫡出的身份。
不過就是一個身份,還沒怎麽樣的,那些人就慌了,真是太好笑了。
幾年前父親他因“身體問題”辭了官,如今只有大哥在朝為官——任工部尚書,其他其他親族能外放的,也都陸陸續續的去了地方。她這個皇後,是不是在其他人眼裏就是個沒有依靠的中宮擺設?
又聽聞皇帝下朝以後,氣的摔了好些東西,皇後心裏倒是痛快的很。不過,朝堂上的這個局面,還不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如今她的澈兒回來了,她更是要為他鋪好每一步路,這些年的布局可算有了價值。如何不讓她激動!
她不了解這個多年未見的孩子,但是聽張毅的描述,她是個殺伐果斷的主兒。若不是張毅命大,真相怕是要埋到土裏了。她拿出懷裏的暖玉,睹物思人。長寧不在了,若不是她的這塊玉佩,誰又能料到這孩子尚在人間呢。
她看着玉佩,輕輕摩挲着,口中呢喃着:“該是你的,就該是你的……”
“皇上駕到——”一個尖銳的聲音,打斷了皇後的思緒。
她将玉佩收好,不慌不忙的走去外面迎接皇上。皇帝這個時間來,想必是氣消了。這麽些年,他在她面前從來都是一副儒雅的樣子,生怕在她眼裏比不過他皇姐。可是,在她心裏,他怎麽比得上長寧。只是他從來都不懂,凡事都要争個高下。
“臣妾恭迎皇上。”皇後輕輕拂了一禮。
“皇後昨日可見到澈兒了?”皇帝執着皇後的手,進了屋。
“見到了,那孩子長的跟皇上少年時很像。”像到她以為看到的人是長寧。
皇帝看了一眼皇後,道:“他将皇姐的宅子要了去,朕允了。”
“澈兒已經成年,又成了親,住在宮裏不合規矩。他初來京城,沒有地方住,皇姐那宅子雖然空了許多年,但一直都有人打理,如今皇上賜給了澈兒,總歸讓他有個落腳的地方。臣妾還要謝謝皇上的體恤。”
兩人都沒有主動提及明鸾的的事情,但心裏都默認了明鸾不在人世的事實。
“澈兒是朕和皇後的孩子,朕又怎會委屈了他。”當年他如此期盼這孩子的到來,沒想到出了那樣的意外,失散了這麽些年。
“臣妾觀澈兒心性率直,許是因為沒有在皇上身邊長大,不懂規矩了些,希望皇上帶他寬容一些。”
率直?是夠直的。毫不客氣的跟朕要東西。皇帝想到昨天他這個兒子跟他要東西的樣子,心裏不知幾番滋味。
“他這些年流落在外,也吃了不少苦,朕不會與他計較太多。規矩慢慢教,他自然會懂的,也不急于一時。”皇帝哪裏不明白皇後話裏話外給他讨恩典呢。“朕讓禮部定了下月初六開祠祭祖,封王一事也一并完成。”
封王?這倒是皇後沒有想到的,她沒料到皇帝會這麽快。
“澈兒已經成年,理應封王。”說着,拿出了一個單子來,“朕拟了幾個封號,皇後幫他選一個。”
皇帝心裏早就定下了封號,卻拿這個試探她的心思,真是無聊透頂。皇後無奈,但戲還是要演下去。
皇後看了一眼,心裏忍不住地罵眼前這個人。用這上面的哪個字封王,都會将他推到風口浪尖上。
“澈兒一無建樹,二無功績。臣妾覺得,這上面的字都不合适澈兒,不若取個‘安’字吧。臣妾此生不求其他,只願他平平安安的。”
皇帝面帶笑容,但笑意未達眼底,“他是朕的長子,又是唯一的嫡子,當是用得上朕為他選的封號——那便秦王吧。”
秦王!皇後心裏一驚,卻又了然。
皇帝啊皇帝,既然你要将他推到刀尖上去,就莫要後悔今日的決定。
到底是隔了二十年的情緣,血脈相連又有何用?生在皇家當是可悲,不過都是權力的奴隸罷了。
若當年她勇敢一點,或許就不會是現在的處境,她也不會每日在煎熬中度過。
長寧她……長寧她……
皇後心裏無限的悲涼,從長寧走後,她的心就再也沒有熱過了。
二十年前她護不住長寧,二十年後她連自己的兒子都護不嗎?可笑,當真可笑!
她倒要看看,到底誰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