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峽谷一役
峽谷一役
蘇北歌神色自若,她引衆人目光至帳外蒼穹,解釋道:“你們看,這雲層又厚又沉,幾乎壓在山頂,且呈現出暗紫色,此乃長期降雨之兆。加之空氣中濕度與溫度的微妙變化,更證實了我的判斷。我自小随父親行走江湖,對天象算是略有研究,也形成了觀察的習慣。此等天氣下,山間小溪必比往前湍急,鳥獸亦會藏匿不出。至于雨期長短……”
她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初步估計,未來五六日內難見天日,至于更長期時間如今我不便下定論,仍需進一步觀察。”
計田桢聞言,臉色一沉,沉聲道:“如此說來,我軍策略需作調整,首要任務是加固營地防禦,以防蜀軍乘虛而入。至于進攻計劃,恐怕要暫且擱置。”
營帳內氣氛驟然緊繃,幾位将領面面相觑,顯然在思索着應對之策。這時,梁驷突然開口,朝着蘇北歌問道:“近幾夜,雨勢是否會有短暫停歇?”
蘇北歌被他突如其來的問題驚得微微一怔,随即迅速恢複鎮定,誠實地回答:“遠的日子我不好說,但我估摸着今夜亥時或許能迎來短暫停息,直至明日雞鳴,又将複雨。”
梁驷聽罷,默然片刻,随後轉身向梁穆提議:“君上,我有一計。”他步至地圖前,指尖在一條曲折蜿蜒的小路上輕輕劃過,“前日偵查,我發現此隐秘小路,可直通蜀軍腹地。雖道窄難容大軍,但若能巧妙利用,精選精銳,突襲其不備,或可出奇制勝。”
馬疇眉頭緊鎖,疑慮道:“此計雖妙,然蜀軍兵力雄厚,若暴露行蹤,我軍豈不危矣?”
梁驷進一步闡述:“蜀軍雖衆,但老兵車與步兵衆多,難以與秦軍鐵騎抗衡。加之雨夜之際,他們或會誤以為我軍已因雨勢停戰修整,放松戒備,撤走伏兵。我軍可假意撤軍,誘其放松,待其察覺時,我軍已如利刃出鞘,直取要害。”
梁穆目光炯炯,追問:“你可有詳細謀劃?”
梁驷繼續有條不紊地闡述:“我軍需精選鐵騎與鐵甲步兵,組成精銳之師。分為四路,一路鐵騎步兵合成,深夜從隐秘小路出發,燒其糧草,擾其軍心;二路亦從小路繞行,從西南方發動突襲,截斷其退路;三路戰車步卒與步兵組成大陣,在峽谷中吸引蜀軍,誘其出谷;四路則是我軍主力,埋伏于峽外山林,待蜀軍出谷,一舉截殺,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衆将聞言,皆是眼前一亮,紛紛點頭。梁穆更是拍案稱贊:“此計甚妙!梁驷,你速速挑選五千精兵,今夜便帶領第一路人馬出發。”
馬疇主動請纓:“我願帶領第二路兵馬,截斷蜀軍退路,定能給予其重創。”
“好!”梁穆應允,“隴嚴,你率領一萬精兵,在峽谷靜候蜀國退軍。陳副将,剩餘主力隊伍交由你帶領,務必迎頭截殺那蜀兵。”
下令完畢,他又轉向蘇北歌,道:“孟兄弟,雨勢之事還需你時刻留意,若有變化,立即報我。”
蘇北歌點頭應允,心中卻暗自忐忑。她雖能觀天象,但行軍打仗之事卻是一竅不通,唯恐自己的疏漏導致北淩軍陷入險境。
議事散後,蘇北歌步出營帳,雨幕輕紗般籠罩四周,而恒升的身影卻在她視線中異常清晰,即便雨水浸透了他的衣衫,他依然倔強地挺立在那兒,目光透露出一股堅決。
“孟大哥,你一切可好?”恒升的聲音略帶急促,夾雜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顯然難以掩飾內心的憂慮。
蘇北歌微微着走上前去,應道:“我沒事,君上只是詢問了些關于天象的細節。你不必擔心。”
恒升聞言,緊繃的神色略有緩和,但眉宇間仍殘留着淡淡的憂慮。“我聽說戰事将起,你……會不會也要去?”他的聲音低了下去,未盡之言中滿是關切。
蘇北歌搖了搖頭,“傻孩子,我連兵器都拿不穩,他們不會讓我上戰場的。放心吧。”恒升點了點頭,擔憂仍未完全散去,他緊緊握住蘇北歌的手,仿佛這樣能給他帶來一絲安慰。
“好了,你也去休息吧,養足精神才能在關鍵時刻幫上忙。”蘇北歌溫柔地說着,兩人一同回到帳篷。蘇北歌坐于床邊,目光穿透雨簾,心中思緒萬千。她只當随口報的恩情,誰知竟能影響到整個戰局,這份突如其來的責任感,如同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她的心頭,壓得她有些難受。
夜色漸濃,宛如墨汁傾瀉,星辰隐匿于厚重的雲層之後,唯有幾縷月光奮力穿透雲隙,灑下斑駁光影,為這雨夜添上一抹柔和的銀輝。
營地裏,火把通明,士兵們忙碌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現,緊張而有序地部署着。亥時,雨聲漸漸稀疏,如蘇北歌所言,不一會兒雨果然停了下來,空氣中彌漫着濕潤的氣息,仿佛一切都在為即将到來的戰鬥做準備。
梁驷率領的精兵隊伍,如一條黑色的蛟龍,剛入夜便悄然出發。而馬疇率領的第二梯隊也已整裝,他特地來到蘇北歌身旁,以掌輕拍其肩,笑容中帶着堅定:“孟小弟,此役必勝,我們必将凱旋。”
蘇北歌站在營地大門前,望着他們漸行漸遠的背影,火把的光影在他們堅毅的面容上跳躍,铠甲在月光映照下更顯冷峻,每一步都踏出了北淩軍的決心與勇氣。營地內,只餘下整齊劃一的步伐聲與鐵甲輕碰的清脆回響,回蕩在每一寸空氣之中。她知道,這場戰役不僅關乎兩國的命運,更牽動着無數将士的生死。而她自己,雖非直接參戰,卻已然成為其中的一環。
次日,破曉時分,雨聲再次響起。白茫茫的雨幕下,營地內,雖然每個人心中都焦急地等待着前線的消息,卻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自己的工作。
“孟大哥,喝杯熱水暖暖身子。”恒升的聲音打斷了北歌的沉思。他端來一杯熱水,緩緩遞至蘇北歌面前。蘇北歌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喉中暖流驅散了些許寒意。她心中不禁暗贊這弟弟的細心與體貼,其乖巧程度,遠遠超越了自己的親侄兒蘇慶。
正當此時,一名傳令兵疾馳而來,高聲呼喊:“報!”聲音穿透了雨幕,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梁穆聞訊,迅速從帳篷內步出,神色凝重而期待。
“啓禀君上,梁裨将率領的第一路精銳部隊,已成功繞行蜀軍防線,出其不意地焚毀了敵軍糧倉!火光沖天之下,蜀軍頓時陷入混亂。緊接着,馬疇将軍的第二路人馬乘勝追擊,一舉切斷了敵軍退路。兩軍夾擊之下,蜀軍此刻正如困獸之鬥,狼狽不堪。”傳令兵的聲音中滿是激動與自豪,盡管渾身濕透,卻難掩其眼中的光芒。
此言一出,整個營地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點燃,歡呼聲、吶喊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仿佛連天際的烏雲都被這股士氣所震撼,露出了幾分退意。計田桢在一旁,冷靜地補充着:“君上,隴嚴與子功兩位将軍已按部署就位,正靜待蜀軍逃入千峰谷,屆時将形成合圍之勢,迅速截殺。”
“好!”梁穆聽到捷報,不禁朗聲大笑,“傳我命令,全軍即刻進入戒備狀态,務必抓住此次機會,一舉消滅蜀軍!”
雨勢雖未停歇,但北淩軍的士氣卻如烈火烹油,愈發高漲。不久之後,又一名斥候渾身濕透,疾馳而歸,尚未抵達主帳,便迫不及待地高呼:“捷報!捷報再傳!”
依照先前的精妙布局,第三路北淩軍故意示弱,誘敵深入,成功将蜀軍引入了預設的陷阱之中。當蜀軍滿懷希望地沖出峽谷之時,迎接他們的卻是如雨點般密集的箭矢。埋伏在峽外密林中的北淩軍主力,如同從地獄中湧出的猛獸,瞬間将蜀軍團團包圍,形成了前後夾擊的絕死之局。蜀軍在此絕境之下,只能拼死一搏,但終因寡不敵衆,潰不成軍。敵軍主将眼見大勢已去,只得帶着少數殘兵敗将,狼狽逃回蜀國。而那些未能随主将逃離的士兵,面對北淩軍勢如破竹的攻勢,紛紛選擇了放下武器,投降認輸。
捷報頻傳,如春風化雨般迅速彌漫至北淩軍營的每一個角落。營營地內,歡呼聲、掌聲、慶祝聲交織成一片歡樂的海洋,每個人都被這份來之不易的勝利所感染,盡情地釋放着內心的喜悅與激動。蘇北歌與恒升也身處其中,他們相視一笑,随後加入到這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中。
“君上,此戰大捷,實乃天佑我北淩也。”計田桢上前一步,躬身向梁穆表示祝賀。梁穆點頭微笑,他轉身看向蘇北歌,眼中流露對她的深深贊賞:“孟一,此次能大敗蜀軍,你功不可沒。”
蘇北歌謙虛地搖了搖頭,心中卻是不禁感慨萬千。她未曾料到,自己那日之語,竟能如此深刻地影響戰局,成為扭轉乾坤的關鍵所在。
“報!”又一名斥候滿身疲憊卻難掩興奮之情地奔來,跪倒在梁穆面前,高聲禀報:“蜀軍主将已率殘部撤回蜀地,餘下敵軍皆已投降。我軍正押解降兵,凱旋而歸!”
“好!”梁穆将軍再次發出爽朗的笑聲,那聲音在營地中回蕩不息,如同勝利的鐘聲一般,激勵着每一位将士的心。“此戰大捷,我北淩必将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