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2】 寫檢讨

第22章 【22】 寫檢讨

大概是她的味蕾太敏感了, 她感覺用色拉油、玉米油替代黃油的這幾組味道都不太行,但她又找不到別的油脂來替代了。

九零年代初不像二三十年後,食用油種類那麽豐富, 現在國內大部分地區吃的還是散裝油。

近年,也有企業瞄準了國內小包裝食用油的空缺, 開始着力生産精煉調和油,包裝精美顏色透亮, 但價格也不便宜。

所以現在大部分家庭還是吃的散裝油, 城裏人一般等家裏的油吃完了,就拿着空瓶子去糧油店打油,就跟打醬油是一個道理。

鄉下種了地的,一般就是等秋收了,拖着豐收的花生去村裏的榨油廠榨成花生油, 菜籽呢就榨成菜籽油。如果家裏有條件的, 還會去市場買豬板油熬點豬油放家裏備用。

就他們食品廠的研發室,油脂的種類還算多的, 有瓶裝的色拉油、玉米油、黃油以及人造奶油。

她自己一個人的口感還是太主觀和片面了,她現在急需其他舌頭來嘗嘗這幾個面包的味道。

孟箬還沒來得及回車間主任的話, 一旁的馮佳玲就頤指氣使地開了口。

“別是鼓搗了半天, 什麽也沒搞出來吧,”馮佳玲語氣輕蔑地說, “這個短保面包可是等着上生産線的,你別拖了大家的進度。”

旁邊幾個班組長一聽, 皆是一愣。

有個別兩個善于察言觀色的一下就看出馮佳玲和孟箬的不對付。

馮佳玲有個嫂子在二號車間當車間主任, 不然她一個高中學歷,進食品廠都難,更別說這麽快升遷班組長了。

平時, 馮佳玲也是仗着自己有個當主任的嫂子,總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對跟她同級的班組長都不太尊重。

見孟箬不說話,她還以為是自己的話鎮住了她,更是得意,正想再說幾句狠狠殺殺孟箬的銳氣。

這時,站在她旁邊的張主任輕咳了一聲,語氣不冷不熱道:“少說兩句。”

Advertisement

站在對面的孟箬,敏銳地看出張彩霞似乎不太喜歡馮佳玲的做派。

“大家來得還正是時候,我現在正遇着阻礙呢。”孟箬笑着說。

她本來就長得賞心悅目,一笑起來更是讨人喜歡。

“大家都來嘗嘗面包吧,然後再把每個面包的口感和相應的意見寫下來,我好做對比。”說着,孟箬抽出幾張紙給大家。

她已經将吐司面包用刀切成了一片一片。

張彩霞看着手裏的空白紙,又看看其他人手上的紙,笑着說:“你這辦法倒是好得很。”

以前他們出産品也會組織職工試吃,但意見收集得都比較籠統,就随口問問,不會像孟箬這樣把意見寫在紙上。

今天看孟箬這麽做,她突然想明白,意見寫在紙上,其實有很多好處,比如留有紙質記錄以後再改良配方也用得着。

馮佳玲接過孟箬遞來的紙,無語地翻白眼:“搞這麽麻煩,有必要嗎?就做幾個面包,還搞這麽大陣仗,做給誰看呢。”

馮佳玲對孟箬的惡意不要太明顯,站在她旁邊的另一個班組長都看不下去了,無奈搖頭,人蠢就蠢,還蠢得這麽現眼。

張彩霞皺着眉看了她一眼,但也沒再多說什麽。

“好了,大家聽小孟的,先品嘗再寫下口感和意見。”張彩霞組織道。

說完,她第一個走上前,然後她就注意到每個面包旁的序號。

“小孟,是按編號來寫口感嗎?”她問。

對于每個吐司面包,她沒在旁邊特意标注配料,而只是簡單标了個序號。這樣是為了防止大家的刻板印象,一看原材料貴就覺得肯定味道也會更好。

就像平時出去買東西,覺得貴的質量也一定更好,其實并不全是。

孟箬點頭:“對,大家可以嘗完一個就立即寫下這個序號面包的口感,這樣不容易搞混。”

“事兒真多。”馮佳玲聲音不大不小地嘀咕了一句。

張彩霞和其他幾個班組長品嘗面包,寫口感和建議都還算正常。

輪到馮佳玲,她的表演就略顯浮誇了。

吃到1號,其實感覺還行,她皺着眉說:“這什麽味道啊,好難吃。”

然後在紙上寫下“難吃”兩個字。

吃到2號,感覺味道跟1號差不多,她又開始表演:“這個也難吃,幹巴巴的。”

并在紙上寫下“一樣難吃”四個字。

吃到3號,其實味道很不錯,面包又松軟又香甜,但她為了呈現一個遞進的表演,表情更浮誇。

“嘔——”她咽下面包後,誇張地幹嘔了幾聲,皺着眉一臉嫌棄道,“這是人吃的嗎?”

在一旁靜靜看她表演的孟箬:你倒是別咽下去啊,那樣表演還更逼真一點。

聽到“這是人吃的嗎”這句話的衆人紛紛擡頭側目看向馮佳玲。

哪來的奇葩?

哪來的戲精?

哪來的神經病?

但馮佳玲的表演還沒結束,她繼續一臉嫌棄又鄙夷道:“孟箬,你這做面包的水平也太次了吧,半路出家就是半路出家,真是不能抱有一點期待。”

“我是廠長任命的面包技術員,那按你這意思,是在怪廠長水平也不行咯。”孟箬笑盈盈地反駁。

“你這算不算背後編排廠長啊?”她笑着反問。

一聽牽扯到廠長身上,馮佳玲有點慫了,她有點結巴道:“孟箬,你別亂潑髒水啊,我只是說你,又沒說廠長。”

“既然你這麽看不上我的技術,那這配方改良的事不如你來?”孟箬冷笑,“反正你也是技術工出身,還是班組長,水平肯定比我強多了吧。”

孟箬這麽一說,馮佳玲更慌了,本來這個活就是派到她這個班組的,但奈何他們班組的技術工沒一個能做出來,當然她就更不會了。

她那點技術還是跟她嫂子學的,學了個半桶水而已。

“這個事本來就是你的,幹嘛要……”

馮佳玲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張彩霞不耐煩地打斷。

她抽過馮佳玲手上的口感描述看了一眼,一二三號的描述分別是:難吃、一樣難吃、比屎還難吃。

張彩霞看完就皺起了眉,還很不給面子地将三個描述大聲念了出來,馮佳玲頓時臊得臉都紅了。

“這就是你的口感描述?這是一個專業的技術工能寫出來的描述?這是一個班組長寫出來的描述?”張彩霞拿着那張紙在馮佳玲面前揚了揚。

馮佳玲的臉更紅了。

張彩霞對手下人嚴格那可是出了名的,餘下幾個班組長一聽張彩霞的話,連忙去看自己的口感描述和建議,是不是符合技術工和班組長的水平。

說罷,張彩霞又陸續看了其他幾個人的口感描述,倒還算正常。而且根據大家的描述,3號的口感優于1號2號,她也是這麽認為的。

随後張彩霞又問孟箬:“3號的配方是什麽?”

孟箬如實回答,3號的配方就是之前廠長認同但又覺得成本高了的配方。

張彩霞點點頭,心想難怪3號的口味是最佳的。

但是呢,馮佳玲對3號的描述卻是“比屎還難吃”,可見她根本沒有認真去測評每個面包的口感。

這種人她是最看不慣的,公私不分,因為私人感情嚴重影響工作。

“馮佳玲,你看看你對3號的評價,‘比屎還難吃’,這是廠長認同的原配方,而你卻寫出這樣的評價,那我請問到底是你在胡說八道,還是廠長在胡說八道?”

說到最後張彩霞的聲調提得很高,孟箬感覺整個研發室都好像震了一下。

馮佳玲也是吓得一顫,連忙解釋說:“是我胡說八道,是我胡說八道。”

她這一說,在張彩霞看來并不是認錯,而是承認自己對工作的不負責。

“馮佳玲,這是工作,工作你懂嗎?”張彩霞被她氣得直拍桌子。

張彩霞對工作一直是最負責最認真的,她也明白這份工作幾乎改變了她的命運。

她出身在一個并不怎麽好的家庭,老家在農村,家裏的老人和爹媽都是極度地重男輕女。

她是靠着自己,穩紮穩打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她對其中的艱辛再明白不過。正因如此,她很看不慣那些不公平的人和事。

馮佳玲從一進廠,就在她手下,她再清楚不過她的能力。

勉勉強強當個技術工還湊合,當班組長卻是不配,但她卻靠着關系升成了班組長。

自打馮佳玲升為班組長後,心思更是不放在工作,整天吹噓自己那當車間主任的嫂子。她早就看不慣了,索性今天新賬舊賬一起算。

馮佳玲吓的又是一顫,連忙認錯:“對不起,主任,我知道錯了。”

“回去寫檢讨。”張彩霞指着大門的方向,不留情面道。

馮佳玲被趕出研發室後,張彩霞又看了下孟箬對這三份面包的口感描述,很是滿意地點點頭。

“寫得很詳細,工作做得很細致啊。”張彩霞說。

然後,她又注意到孟箬放在桌上的那份“實驗記錄”。

張彩霞看了一下,上面各項配料的份量,以及發酵時間,烘烤溫度什麽的都寫得很清楚,這等于就是一份面包配方了。

“實驗記錄?小孟,你這是拿出科學的架勢來改良配方啦,哈哈哈哈。”她笑着說。

“研發嘛,跟科學家做實驗室其實沒什麽區別。”孟箬也笑着道。

“但是這些數據要注意保密,別被有心人看到洩露了出去。”張彩霞突然壓低聲音,湊到她耳邊道。

孟箬聞言,神色一凜,很嚴肅地點點頭。

這點她倒是沒想到,不過涉及到配方也确實需要小心。

一旦配方發生洩露什麽的,責任不就全權在她頭上麽。

張彩霞看着孟箬,滿意地點頭:“行,配方改良你這邊繼續,這事比較急,還是要盡快。”

孟箬鄭重點頭。

随後就是響起的下工鈴。

孟箬收拾好研發室的東西,依舊像往常一樣站在食品廠門口等游徹來接她。

馮佳玲和宋燕手牽着手經過食品廠門口時,一看到孟箬就不約而同地揚起下巴,用鼻孔看人,發出一聲不屑的哼聲。

孟箬照舊懶得搭理這兩個跳梁小醜,一個眼神都懶得分過去。

如果說之前馮佳玲刁難孟箬還是為了給好朋友宋燕出氣,那麽現在兩人俨然組成了同一陣營,馮佳玲也恨上了孟箬,仇恨程度甚至比宋燕還甚。

當然,這些孟箬毫不知情。

今天食品廠發工資,孟箬摸了摸口袋裏剛發出來的熱乎的錢,心想今天可要買點肉好好犒勞犒勞自己。

等游徹騎着車來接她,孟箬一坐上車後座就開心地說:“今天發工資,走,我們去肉鋪買點肉。”

“好。”游徹應了聲,更加賣力地騎了起來。

兩人來到肉鋪,肉鋪裏的肉已經賣得差不多了。

孟箬挑了一塊賣相還可以的梅花肉,又買了一點豬板油,準備回家熬豬油。

肉鋪不遠處就是幾個菜攤子,買了幾個辣椒,又買了幾個圓茄子,準備燒一道小炒肉,燒一道肉沫茄子。

游徹又繼續蹬着車,把孟箬載回家。

孟箬拎着剛買的菜,游徹彎下腰給自行車上鎖,就在兩人準備上樓回家時,身後響起了一個聲音。

“孟姐姐。”

孟箬停下腳步回頭一看,驚訝地揚了揚眉。

竟然是鄭婉,她怎麽找到這來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