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感恩

第29章 感恩

劉得財神色不好,最後嘿嘿一笑:

“裏正叔,我也不過是說出心中的疑問而已。”

“畢竟東西就在這裏,怎麽分,總得有個說法,對吧!”

“你說不該分,就不該分。說該分,咱們也毫無怨言,是吧?”

葉裏正瞪了他一眼,沒說話。

葉老頭卻冷笑:“你說的都對。得財跟你爹一樣,總是這麽愛要‘說法’!”

葉采蘋這回也找到關于劉得財的記憶了。

劉得財他爹就是三十年前,跟葉老頭打架的人。

當時輪到劉得財家的田地灌水,結果那天他們全家走親戚了。

葉老頭想着時間不等人,便跟裏正說,先灌自己家。

劉得財一家回來後,見葉老頭先灌了,便跟葉老頭要說法。

吵着吵着就打起來了,最後推倒了當時懷孕的葉老太,害得原主一出生就病歪歪的,差點沒命。

因着此事,兩家結了仇。

劉得財他爹早些年嘎了,劉得財繼承了他老子那一分不讓,天生愛挑事的性格,是村裏出了名的搞屎棍。

葉采蘋冷冷瞥了劉得財一眼,不再分村裏的木薯,早在她的計劃之內。

既然把方法教了出來,那就得撈個好名聲回來。

要是再分一份,那便是好事做了,反而落了個埋怨。

在這個時代,想從村子裏走出去,一定要把名聲積攢下來。

現在經劉得財這一鬧,他們家對村裏的恩情反而顯得更大了。

“采蘋。”葉裏正走過來,低聲道:“今天這事委屈你了,但你做得很對。放心,叔不會讓你們吃虧的。”

葉采蘋:“??”

葉裏正已經轉身,對村民們大聲道:“來來,快排好隊分木薯吧!”

村民們連忙搶着排隊。兩條隊長長的,烏央央的一片,吵鬧聲,打罵聲彼此起伏。

“二蛋,你哪有12歲了?到你大全叔那邊登記。”

“誰說我家二蛋不夠12了,你瞧他又高又壯,一看就是十三四歲的娃了。”

“回去拿戶籍書來!去去去!”

聽到要回去拿戶籍本來,那些原本想蒙混的半大孩子一窩蜂的跑了,排到葉大全那邊。

葉裏正看着這混亂卻有條不紊的場面,欣慰地點了點頭。

很快,半個時辰後,所有村民都拎着一袋木薯,喜得眉眼都是笑。

家裏人口少的,領個六七十斤,人口多的,領了五六百斤!

就在人群将散未散時,裏正老伴笑眯眯地走到葉采蘋身邊:

“咱們能分這麽多木薯,都是多得你,這是謝你的。”

說着,把一個布袋塞到葉采蘋手裏。

葉采蘋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小袋糙米:“嬸子,不用了。”

“拿去拿去。不過是兩斤糙米而已。咱們家可是得了一百多斤木薯呢!咋算,都是我們占大便宜了。”

正要離去的村民們紛紛停住了腳步,柱子媳婦道:“嬸子說得對,咱們能得這麽多木薯都是托你的福,回頭我也得謝你。”

“我也是!”

“我也是!”

人群一陣陣笑聲。

葉采蘋不由望向葉裏正,葉裏正笑着朝她點頭。

原來如此,果然沒讓她吃虧!

葉采蘋接過那小袋米:“好吧,那我恭敬不如從命了。”

村民們回到家,立刻把木薯晾在院子裏,整個村子都彌漫着豐收才有的喜悅。

葉采蘋和葉老太等才到家,便見柱子媳婦和鐵牛媳婦結伴而來。

每人手裏都拿着一小袋糙米。

柱子媳婦道:“采蘋,都是托你的福,我家分了兩百多斤木薯。”

“我家是三百多斤。”

二人一個給了兩斤糙米,一個給了三斤,葉采蘋客氣兩句,便笑着收下了。

把米倒進木桶裏,把袋子還給她們。

這時,一個七八歲的瘦小男孩走進來,手裏拎着一袋糙米:“這是我家的。謝謝采蘋姑姑,謝謝葉爺爺。”

杜氏一臉稀罕:“胡小四,這米瞧着有三斤,你娘讓給的?”

胡小四張了張嘴,有些為難。

葉勇已經上前,皺着眉:“娘,不要為難人。”

說着他接過那袋米,随意抓了一小把放到桶裏,便把那袋米還給胡小四:“你們的謝意,我們收到了。回去吧!”

胡小四從善如流地走了。

葉勇回頭對葉采蘋:“剛剛少拿的米,我會砍柴補上。”

葉采蘋道:“補啥補,去毒方法雖然是我告訴大家的,但挖木薯,挑木薯,都是你們的功勞。這些謝禮,你們也有決定權。再說,你這樣做,一定有原因吧?”

葉勇默了默,才道:“這家人比較困難,沒有壯勞力,只靠兩個女人撐着。”

“既然是家裏困難的,咱們自然不能多要。随便抓點,意思意思就行了。”葉采蘋說。

葉老頭笑道:“是這個理。”

葉采蘋又想到剛剛那小男孩。

姓胡的?那一定是胡秀秀家了。

聽葉勇的意思,胡秀秀的爹已經不在了,家裏就靠胡秀秀和她娘撐着,後面七個弟弟都是毛孩子。

接下來,村民們陸續來送謝禮。大多是糙米,三斤四斤不嫌多,一斤半斤不嫌少,有些送了兩個雞蛋來。

最大方的一家,送了整整五斤糙米,因為那家人口多,得到的木薯也是最多的,足有六百多斤。

有好幾家特別窮的,家裏都是老弱病殘,葉采蘋便随便抓了一把,就把米還給對方。

困難戶是要幫的,但也得意思意思地拿點。

該收的收,該拿的拿。

否則別人會以為他們家的東西好要,以後她手裏還會有更多好東西,可不是免費的。

下午幾乎沒人來了。

葉老太和杜氏看着地上一桶一桶的糙米,開心得眉眼都在笑。

葉老頭道:“估摸着有兩百斤左右。”

葉大全咧着嘴:“剛剛劉得財說咱們家不能分時,可把我氣得……雖然我們早就沒有跟村裏分的打算,但還是好氣。”

“不想大夥都是明事理的。這糙米雖然只有兩百斤左右,卻是幹的。木薯是濕得,曬幹後得縮水一半。這樣算來,咱家就跟多分了一份一樣。”

葉采蘋算了下,除了十來戶小氣吧唧的,幾乎全村都送了謝禮。

可見村民們還是樸素和懂得感恩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