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再出王府

第1卷 第20章 再出王府

劉備起身:“如今,按你之言,為父已經埋下三大禍根,你有何計策扭轉之?”

這話說得沒錯,四個禍根劉備已經做了三個,所謂大錯已經鑄成。

好在禍根引發的事件還沒發生,關羽還在,荊州未失。

益州門閥的兩次大規模叛亂,也是在他稱帝之後。

現在一切都來得及。

阿鬥跟随起身,緩聲道: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帝。”

“何解?”

“父王之根基,乃益州和荊州,只要從現在開始,增強防禦,守住兩地。

吞并世家勢力,吸收其家財人丁為己用,慢慢積攢家底,不暴露野心,靜等敵人出纰漏,再行征伐即可。”

“曹丕小兒稱帝也不顧?”

“到時只需要舉大旗聲讨,靜心積累實力,最後興兵北伐營救天子。”

“若真的将天子救回來呢?孤何以自處?”

阿鬥笑了笑:“一策,攻破魏都,營救天子,挾天子以令諸侯,待天下一統,再行效仿堯舜之事。

二策,攻入魏都,斬殺曹丕,天子不幸,在亂軍中駕崩,父王算是從曹丕手中奪來帝位!為帝報仇!”

Advertisement

劉備聞言,對第二條計策很是中意,臉上露出笑意:

“天子不幸這條挺好!”

“這麽說,父王相信兒臣不是被妖魔附身了?”

劉備溺愛的撫摸阿鬥圓滾滾的腦袋:“相信你是吾兒啦!速回去準備準備,明日大朝會,你一定會大放異彩!”

阿鬥聞言心裏狂喜:

“大朝會啊,朝中文武都會參加,多少名将居于大殿,多少謀士站于朝堂,我的技能點,必然爆棚!

……

阿鬥走後,劉備喚來紅服宦官:“自今日起,你加派人手,全天保護世子,每日給孤彙報世子日常。”

“喏。”

“包括穿衣吃飯、包括與誰見面說了什麽,包括看了什麽書。”

“喏。”

……

暫時取得了劉大耳朵的信任,阿鬥心情尚可,他帶上黃皓、呂方,出了王府散心。

由于昨天走路太多,今日又是晨跑,又是被黃皓拖着劇烈運動三分鐘,導致現在渾身酸痛。

故此,這次是坐了馬車出門的。

看着不甚熱鬧的成都街頭,阿鬥興趣不高,朗聲道:“天色還早,我們出城走走!”

黃皓聞言點頭,讓呂方朝城南駛去。

馬車吱吱呀呀,穿街過道,不多會駛出成都大城南側的江橋門。

出城行了一刻鐘,大片剛剛收割不久的農田出現在路邊。

阿鬥叫停馬車,下車去看,只見大塊大塊的土地上,只剩下收割後的根茬,有稀疏的農戶弓着腰,在田裏撿拾落在地裏的殘糧。

這個時代,農田裏大多種稻、黍、稷、麥、菽這五種谷物。成都這邊氣候不錯,五谷皆有種植。

這些谷物一般在春季播種,秋季收獲,如今九月,糧食早就收入糧倉備用。

他看着那幾個農戶,感嘆道:“真是不願意浪費任何一顆糧食啊。”

黃皓聞言立刻道:“世子說的對,我們不能浪費糧食,小的這就去趕走他們!”

“你什麽意思?”

“城南所有農田都是大王的私田,而那些人都是尋常人家,在大王田地裏偷東西,不得趕走麽?”

阿鬥指着田地:“我父王會派人來撿拾落下的這點糧食嗎?”

“不會吧,應該不會,沒聽說過。”呂方答道。

阿鬥聞言轉向黃皓:“那你趕走他們作甚?能不辭辛苦的撿這麽點吃食,定然不是富裕人家。”

“世子仁慈!”黃皓立刻轉了口風。

阿鬥擡腳步入田中,朝那幾個農戶走去,那幾人見一富家公子走來,有些驚慌,皆站起身,不敢繼續撿拾。

“幾位老人家,為何再此撿地中殘糧,家中田産不能果腹麽?”

幾人見阿鬥還算和善,松了口氣,壯着膽子回答道:

“家裏田地貧瘠,像漢中王這種沃土,一百畝年産不過三百石。我們的田地能少一半!”

阿鬥知道,這個時代的計量單位不和後世一樣,但他看過相關資料,知道漢代畝産也就二三百斤,若在減半,确實不足以支撐一個家庭的吃食。

“老人家,你們種地可用過糞肥,滋補農物?”

“我家沒有牲畜,沒那麽多糞澆灌。”

阿鬥想了想,覺得可以用提高糞肥效力的方法解決糞土不足的情況,便道:

“老人家,你可以在冬天地氣回暖時,挖深潭,将糞尿、灰土、垃圾、糠粃、落葉堆積其中,封閉腐熟。所得之肥料稱為蒸糞,可得數倍之養分!”

幾個農戶見他年紀輕輕,面圓手胖,一看就沒下過地,加上他所說聞所未聞,皆是不信,但也不敢拂了他面子,尬笑着道謝。

阿鬥見他們表情,就知道幾人不信自己之言,心道:

“等我回去,要設法在軍屯中推廣明代才發明出的蒸糞法,豐收後,自然會傳到民間!”

農戶見富家公子不打算多管閑事,便繼續躬身撿殘糧。

阿鬥自覺無趣,擡步往回走,這時,幾個農戶聊起天來。

“老周,你聽說了嗎?車官城那邊一戶姓谯的官家,被法太守給殺了滿門!”

“聽說了,據說就是因為那個姓谯的私下罵了法太守!”

“不止,這幾年,大城內居住的不少貴人,都被法太守殺了!”

“為何?”

“還不是法太守心眼小,只要別人說一點他的壞話,就被報複!”

“噓,大人物的事,你們瞎嚼什麽舌根,小心禍從口出!”一個白須老者警告,話罷朝阿鬥的方向斜了斜眼。

其餘幾人立刻閉嘴,悶聲撿糧。

阿鬥自然全都聽去了,可他沒有回去詢問,畢竟自己身邊還有個“百事通”。

坐上馬車後,阿鬥問道:

“小皓子,那幾個農戶說的法太守,是不是法孝直?”

“正是他!”

“他們說的可為真?”

“回世子的話,他現在是尚書令,可在大王入蜀初期,是擔任蜀郡太守的。

始一上任便暴露睚眦必報的本性,擅殺言語中傷自己者數十人。”

“是麽?”

“千真萬确,據說,曾有人向諸葛軍師告狀,希望對法太守進行約束。奈何諸葛軍師認為法尚書使大王“翻然翺翔,不可複制”,無人能夠禁止他縱橫蜀郡。”

呂方聞言點頭:“我也聽說過這事!”

阿鬥點頭:“看來這不算什麽秘密了。”

按理說,以法正的聰慧和心性,理應幫助劉大耳朵維護民心,拉攏益州官宦,為何因為幾句中傷就會大動死刑?

另外,諸葛亮竟然不去制止?甚至默許?

難道,要殺人的不是法正,而是劉大耳朵,是他借法正之手,對益州土着實施某種上不得臺面的報複和立威?

想到此處,阿鬥眼神深邃:

“肯定是這個情況了!劉大耳朵占據益州初期,益州門閥反對者很多,經由法正之手報複和立威是很好的手段。

今後我主政了,也可以用法正這種人滅了益州門閥!使門閥毒瘤永遠不會幹涉朝政。

看來,明日大朝會後,我得會會這位老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