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雨雪霏霏

雨雪霏霏

據蘭君出走已經過了幾月,幾個姑娘失去依靠的二姐,學着獨自面對生活。

成長最快的當屬宋蓮珠,十二歲的宋蓮珠在某一天忽然成熟了。

也許是意識到再也沒有二姐做堅實的後盾,她從不經世事的俏皮丫頭變得穩重。

将自己那份高傲藏匿于心,在柘茲堂讀書時。用一問三不知來藏拙,她擔心太出頭會遭人嫉妒。

正如所料,賈熏姐瞧宋蓮珠變得“呆笨無趣”,唯唯諾諾,見不出往日的活潑機靈,敏而好學。慢慢就不在針對她。

這次是宋蓮珠第一次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此刻,四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二姐的心思。

在世界上做什麽都得靠自己的本事。

宋家姐妹又面臨一個問題,她們雖賺了很多錢。人要結婚生子,宋家三姐宋秋桂已經年滿十四歲。

到了小年輕上門提親的年紀,大梁的百姓們墨守成規。家有女兒則十四歲辦訂婚宴,十五歲正式進門。

宋秋桂是表叔家的養女,牛氏和金河開始張羅着結親的事宜。

--不過幾日,

蓮珠發現家裏的東西,家具、地板都換了新。院子花園請人裏裏外外修整,連帶門口又新添了兩尊石獅子。

她還覺得新奇,跑到三姐跟前問:“三姐,怎麽家裏最近變了?還沒過年就用上新貨了?”

宋秋桂一臉不開心說:“我上次聽到表嬸和表叔談話,說要準備為我找親家。”

Advertisement

“提前把家裏裝修好了。好讓媒人和男方家上門,不至于失了臉面。”

兩個姐妹漫步于走廊,走廊盡頭是家中小院,這個小院是專門留來給姑娘們讀書寫字的。

宋蓮珠和宋秋桂坐在小院裏長木凳上,只聽外面樹上枝頭鳥兒歡快鳴叫。

冬日枯黃落葉散了一地,一眼看去牆外一頭光禿禿樹枝露出來。

宋蓮珠心裏難受壞了,她知道結婚就意味着離開。

她就不能無時無刻的和三姐打鬧嬉戲,也不能随時随地見到三姐。

就像大姐牡丹嫁人了,想見到她都難。

“三姐,我不想你走,不想你嫁人。”

蓮珠心慌意亂,她緊緊抓住宋秋桂的手腕。

兩個姐妹四目相對,一時間心裏裝滿取之不盡的苦水。

宋蓮珠和宋秋桂是一同被金河夫妻收養,二人同在一塊住了許久。年紀相仿,相處的最多。

宋蓮珠說:“三姐,你說男人結婚了還是自由自在,女人結婚了倒是生孩子奶孩子。”

“想去什麽地方不能去,想見什麽人不能随随便便見。甚至腳脖子不能露,”

“就像一只鳥兒被關入籠中。”

宋秋桂和宋蓮珠聊了許多,第二日,表嫂表叔果真帶了媒人上門。

那媒人身寬體胖,圓臉雙下巴,眉間一顆痣模樣四十有餘。

媒人見了宋三姑娘,她那雙小芝麻眼睛睜大了瞧。愣了好幾秒笑着說:“

宋家三姑娘,我之前上你們那兒買過東西呢!你長得真是個标志的美人兒。又能幹、乖巧。”

媒人繼續誇耀說:“我敢保證,想娶你的男人只多不少!你們就回去等我好消息吧!”

媒人幾番話将牛氏逗得開懷大笑,她最喜歡的就是宋秋桂

牛氏從兜裏掏出一錠銀子說:“王娘,就麻煩你給我們尋得一門好親事。”

王媒婆笑着收下銀子,她道小芝麻眼睛眯成縫。

“看你們要什麽樣的人家,是官家子弟還是富商人家,是讀書人還是踏踏實實的小工。”

金河說:“官家子弟我們是高攀不上的,富商地位太低,後輩科舉難。讀書人家幫我買留意一番。”

牛氏也覺得尋個讀書人家最好,讀書的人家教養不會差,以後秋桂的婆婆也該是個通情達理之人。

其實如今的金河牛氏不差錢,就是想讓養女能過上好生活。

只要以後婆婆不刁難,相公人好就足夠。

王媒婆和牛氏金河閑談一會兒,便離去了。宋蓮珠躲在屏風後偷聽呢。

宋蓮珠心想:“多虧表叔表嬸人還不錯,一心為三姐考慮。”

再過一月就過年了,街上已有過年的喜慶氛圍。小攤販們上新貨來,擺的滿滿當當。什麽瓜子花生、燈籠窗紙、紅包袋兒衣服鞋子。

各種玲琅滿目的商品,讓人想要停下看看。

宋蓮珠和宋秋桂為家裏□□節用得東西,雖她們已是富豪家庭,可以喊家中丫鬟來買。

宋家雇了十個丫鬟婆子,【大梁的民法較為人性,丫鬟的賣身契有一年、二年、三年的最高十年。可以續簽。杖殺仆人會受刑。】

宋蓮珠的小傭人杜鵑年紀不大,年長她一歲。杜鵑是個貧苦家庭的孩子本名李雙兒,

宋蓮珠對杜鵑非常好,帶她一起上街買東西。

只是杜鵑手不幹淨,回了家。宋秋桂發現家中的镯子不見了,一搜家裏才發現竟然是杜鵑偷了東西。

宋蓮珠氣壞了,她指着杜鵑罵到:“我對你算是好的,你卻偷我東西。”

牛氏金河覺得沒必要留着她,就轉頭喊杜鵑的哥哥來接走她。

那一日,李雙兒的哥哥憤恨的打了她。求宋家的人網開一面,宋家人不理睬。

後來宋蓮珠便聽其他婆子聊天說:“杜鵑那個丫頭回去就被哥哥賣進青樓了。”

“她想逃出來被抓住,然後老鸨把她眼睛都扣下來!真是殘忍至極,一輩子都這樣去喽。”

“上次我還聽說杜鵑一天接二三十個客人,下半身都發爛發臭了染病躺了半個月被老鸨又打又罵。怕是活不過這個冬天,”

宋蓮珠有些懊悔,她發現自己越來越冷血。就如秋桂說得;

“怎麽越發像二姐去了?”

“那是杜鵑自己犯傻,怨不得我!”宋蓮珠自語道。

“真要怪就怪她那哥哥去。'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