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章
第 32 章
燃燈道人平靜回答:
“師尊,我等并非背叛,只是在追求心中所認為的真理。西方教大興,是天命所歸,我等只是順應天命。”
文殊、普賢、慈航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燃燈的決定。
通天教主氣得渾身發抖,指着七仙叛逃的方向,怒斥道:
“爾等忘恩負義,背叛師門,他日必遭天譴!”
鴻鈞道人見狀,長嘆一聲:
“諸弟子,洪荒之大,非一人一教所能獨占。天命難違,各自随心所向,去吧。”
随着鴻鈞道人的話音落下,燃燈、文殊、普賢、慈航四人以及截教叛逃的七仙,紛紛化作流光,投向西方教的方向。
場中氣氛沉重,四聖心中五味雜陳。他們知道,這場量劫雖然結束,但洪荒的動蕩才剛剛開始。
西方教的興起,玄門四教的分裂,這一切都預示着未來的道路将更加艱難。
老子閉目沉思,片刻後睜開眼,對衆人說:
“師尊既然已定天命,我等便順應天命。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守護洪荒,維護天地秩序。”
元始、通天、古塵三相視一眼,齊聲應道:“謹遵師尊教誨。”
鴻鈞道人微微點頭,身形逐漸變得虛幻,他的聲音在空中回蕩:“記住,無論何時,守護洪荒,才是你們身為聖人的最大職責。”
言罷,鴻鈞道人消失在天際,留下四聖在戰場中沉思。
Advertisement
洪荒的未來,充滿了未知與變數,但他們知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們都必須堅守自己的信念,為了洪荒,為了天地衆生。
四聖無奈,只得暫時壓下心中的憤怒與不甘,回到了昆侖山。昆侖山,作為聖人的居所,自古以來便是仙氣缭繞,神秘莫測。然而,今日的四聖,心中卻充滿了沉重。
古塵聖人一回到昆侖山,便忍不住質問老子:
“大兄,剛才在戰場,你為何攔我?我等弟子犧牲,難道就如此算了?”
老子眉頭緊鎖,他深知古塵心中的憤怒,但身為大師兄,他必須保持冷靜。
他緩緩說道:
“古塵,老師所言,西方教大興一千二百年,這是天命。但天命之外,還有人事。一千二百年之後,又将是怎樣的洪荒,誰也說不準。”
通天教主接口道:“大師兄的意思是,我們不必急于一時,而是應該韬光養晦,等待時機?”
老子點頭:“正是如此。如今西方教大興,我們若是強行與之對抗,只會讓洪荒生靈更加痛苦。倒不如靜觀其變,待到時機成熟,再作計較。”
元始天尊沉吟片刻,說道:“大師兄言之有理。我們現在的确需要時間,來整合四教的力量,等待新的機遇。”
古塵聖人雖然心中不甘,但也明白老子所言不無道理。他深吸一口氣,壓制住心中的怒火,沉聲道:
“既然如此,我就暫時忍下這口氣。但西方教若是有何過分之舉,我截教絕不會坐視不管。”
老子輕輕拍了拍古塵的肩膀,安慰道:“古塵,我等都是同門兄弟,自當共進退。西方教若真有過分之舉,我們四教自會聯手應對。”
四聖在昆侖山商議良久,最終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各自返回自己的道場,暗中積蓄力量,等待未來的變局。
與此同時,西方教那邊,燃燈、文殊、普賢、慈航等人的加入,使得西方教實力大增。準提和接引兩位聖人,也在積極整合教內力量,準備迎接大興之期。
洪荒的格局,因為西方教的興起,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四聖的暫時退讓,并沒有讓洪荒平靜,反而使得各方勢力更加活躍,暗流湧動。
一千二百年,對于聖人來說,不過彈指一瞬。然而,在這段時間裏,洪荒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誰也無法預料。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當西方教大興結束時,洪荒又将迎來一場新的量劫,而四聖與西方教之間的恩怨,終将有一個了斷。
元始天尊目光深遠,望向無盡的虛空,語氣堅定地說:
“既然如此,待到一千二百年後,道漲佛消,那時我等應當推行道教東游,宣揚我東方道法,讓洪荒衆生知曉,何為真正的天地大道。”
古塵聖人聽後,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道教東游,必将引起洪荒新的變革。那時,盛世佛門昌,道門山中藏,亂世佛門不救世,老君背劍救滄桑。”
老子微微一笑,點頭贊同:
“古塵所言極是,屆時我等各自肩負重任,道教東游,不僅是傳播道法,更是為洪荒注入新的生機。”
通天教主豪氣幹雲,大笑道:“哈哈!亂世之中,我等道門弟子,自當挺身而出,救世濟民,不負聖人稱號!”
四聖齊聲大笑,那笑聲在昆侖山上空回蕩,充滿了自信與豪情。
老子接着說道:“如今西方教大興,我們也要借此機會,讓道門更加深入人心。待到佛消道漲之時,便是我們東游的開始。”
元始天尊補充道:“在此之前,我們要暗中培養弟子,傳授道法,讓他們在未來的洪荒中,成為傳播道教的中堅力量。”
在昆侖山的密室中,四聖圍坐一起,商議着道教東游的細節。
氣氛莊嚴而凝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深思熟慮。
元始天尊打破了沉默,語氣鄭重地說:
“東游之事,關系重大,當有一師三徒出世,方能圓滿。現在,我們需要确定人選。”
古塵聖人眼睛一亮,立刻接口道:
“大兄弟,我有一人選,可勝任道師之位。那便是青雲道人,他雖已轉世,但元神不滅,記憶尚存,正是宣揚東方道法的最佳人選。”
老子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
“青雲道人,人教大弟子,玄門四教三代首徒,确實資質非凡,若能轉世為道師,必能擔當大任。但他的轉世之身,如今在何處?”
通天教主接口道:
“青雲道人的轉世之身,已在人間投胎,名為李耳,現正在陳國苦修。他的資質确實得天獨厚,若是加以引導,定能成為道門的棟梁。”
元始天尊沉吟道:“李耳此人,我也有所耳聞。但東游之事,非同小可,我們需要親自去考察一番,以确保萬無一失。”
古塵聖人急切地說:“那我們還等什麽?即刻便前往陳國,尋找李耳。東游之事,宜早不宜遲。”
老子站起身來,揮了揮衣袖,說道:“既然如此,我們便即刻動身。但在此之前,我們還要确定三位徒弟的人選。此事同樣重要,不可馬虎。”
元始天尊點頭同意:“三位徒弟,必須各有特色,能夠輔助道師,共同宣揚道法。我們需慎重考慮。”
元始天尊沉思片刻,緩緩開口:“大徒弟古塵雖好,但東游之事非同小可,大徒弟當為洪荒異種,不入十類,方能鎮壓四方,引領三位徒弟。”
通天教主聞言,眉頭緊鎖,說道:“若按此條件,洪荒之中,唯有混世四猴符合。但袁氏四兄弟乃我截教高徒,各自修為皆已達到準聖,獨霸一方,如何能讓他們甘心獻出一縷精血?”
古塵聖人眼神堅定,胸有成竹地說:“此事交給我處理。我四位弟子袁祁、袁明、袁洪、袁空,各有神通,我讓他們各取一縷精血,聚于其中,重新孕于一猴,将其收為徒,可為大師兄。”
老子微微點頭,表示贊同:“古塵此計甚妙,這樣一來,新的混世四猴不僅能繼承袁氏四兄弟的神通,還能得到我截教的精華,必将成為東游團隊中的領軍人物。”
通天教主仍有些擔憂:“四兄弟性格各異,恐怕不會輕易答應。古塵,你可有把握說服他們?”
古塵聖人信心滿滿地說:“放心,我有把握。袁祁、袁明、袁洪、袁空雖各有性格,但都是為了洪荒的安寧。只要曉以大義,他們定會同意。”
于是,古塵聖人返回截教,召集四位弟子:袁祁,袁明,袁洪,袁空
“四位徒兒,今日召集你們,有一件重要之事。”古塵聖人嚴肅地說,“東游之事,關乎道門興衰,我需你們各取一縷精血,聚于新的混世四猴之中,以此孕出一新的生命,作為東游團隊的大師兄!”
古塵聖人耐心解釋:
“你們不必擔心,你們四人雖強,但你們四人的精血,融合我截教之力,必能創造出更為強大的混世四猴。
此事不僅關乎東游,也是為了洪荒的未來。”
古塵聖人的話語剛落,四位弟子袁祁、袁明、袁洪、袁空面面相觑,各自沉思。
就在此時,通天教主打破了沉默,聲音洪亮地說:
“既然大師兄已定,那麽二師兄的人選,我有一合适之人,那便是我徒趙公明之徒李哪吒。他神通廣大,英勇善戰,足以擔任二師兄。”
元始天尊聞言,眉頭一挑,反駁道:
“通天,你此言差矣。我徒孫楊戬,天賦異禀,武藝超群,更是有着不凡的出身,他擔任二師兄,才是最佳人選。”
兩位聖人各執一詞,争論不休,氣氛瞬間緊張起來。元始天尊與通天教主面紅耳赤,互不相讓。
老子見狀,心中焦急,猛地一拍桌子,怒道:“夠了!大敵當前,你們還有心思争論這些瑣事!我決定了,楊戬為二師兄,哪吒為三師兄,此事不必再議!聽懂了嗎?”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被老子這一喝斥,頓時收斂了争執,但心中仍有不甘。
袁祁、袁明、袁洪、袁空四人見狀,連忙齊聲應道:“謹遵師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