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章

第 43 章

速去請佛祖前來。”

不一會兒,佛祖到來,聽完了三猴的陳述,佛祖只是微微一笑,仿佛看穿了這一切:

“天帝,這三猴在佛門修行,雖然偶有頑皮,但并未受虐待。他們今日之舉,不過是想回到花果山罷了。”

天帝聞言,裝作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看來是本帝誤會了。既然如此,三猴願回花果山,本帝便成全你們。但今後若再有無故鬧事之舉,定不輕饒!”

天玄靈猴、地穹神猴和人宸聖猴三兄弟聞言,連忙磕頭謝恩,心中卻早已樂開了花。他們知道,這場戲終于可以落幕了。

就在天庭的紛争看似塵埃落定之時,一道威嚴的聲音突然在淩霄寶殿中響起,震得整個宮殿都為之一顫。

衆人擡頭望去,只見元始天尊身披道袍,飄然而至,他的臉上寫滿了憤怒與不屑。

觀音!你還有臉站在天庭之中?”

元始天尊目光如電,直指觀音菩薩,語氣中充滿了責難。

觀音菩薩面色平靜,但心中卻是一緊,她知道元始天尊的脾氣,今日恐怕是難以善了。

你先是背叛玄門,脫離我闡教,昄依佛門,已是極大的不忠!”

元始天尊怒斥道,他的聲音如同雷霆,震撼着在場的每一位神仙。

你不僅背離師門,還诓騙三猴,擾亂天庭秩序,罪加一等!”

元始天尊越說越怒,整個人的氣勢如同暴風驟雨,讓人不敢直視。

Advertisement

我元始天尊素來不問世事,但你今日之舉,實在是太過分了!我沒去西方找你,你竟還敢來天庭放肆?”

元始天尊怒火中燒,再也按捺不住,暴怒出手。

只見他一掌揮出,天地為之變色,一股強大的力量瞬間向觀音菩薩鎮壓而去。

觀音菩薩想要抵擋,但元始天尊的修為實在太高,她只能勉強撐起一個護身法罩。

然而,元始天尊的這一掌勢不可擋,一掌下去,觀音菩薩的護身法罩應聲而碎,她的身體被這一掌直接鎮壓,化為一座五指山,直墜下界。

衆仙見狀,無不駭然,元始天尊的手段實在是太恐怖了,竟然一掌就将觀音菩薩鎮壓成了五指山。

元始天尊并未停手,他轉身指着佛祖,冷聲道:

讓文殊和普賢那兩個逆徒等着!下一個就輪到他們!”

佛祖面色凝重,他知道元始天尊的修為深不可測,今日之事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但他也不能坐視不理。

元始天尊,你這是何苦?觀音菩薩雖有錯,但你這般做法,未免太過極端。”

佛祖試圖勸解。

極端?佛祖,你莫非忘了,當年她背離玄門時,是如何對待同門的?今日之事,我只是為她曾經的背叛,讨一個公道!”

元始天尊毫不退讓,他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淩霄寶殿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衆仙都不敢輕易出聲,生怕卷入這場争鬥之中。

而天庭之外,那座新形成的五指山,成為了這場争鬥的見證,也預示着天庭與佛門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

元始天尊在教訓完觀世音後,身形一晃,化作一道流光,瞬間消失在淩霄寶殿,回到了天外天的雕樓小築。

此時,小築內,老子、元始、通天、古塵四位聖人已經坐在一堂,等待着元始天尊的歸來。

元始天尊步入小築,面帶微笑,四位聖人見狀,紛紛哈哈大笑起來。

老子輕輕拂動着自己的白須,笑道:

二弟,你今天這一掌,可是讓整個天庭都震動了,連那西方教的佛祖都啞口無言。”

元始天尊微微一笑,道:

師弟們過獎了,不過是教訓一下背叛師門之徒,讓她知道何為天規。”

通天教主拍案大笑,道:

好一個天規!二哥,你的手段真是讓人痛快,那觀音菩薩平日裏總是端着一副慈悲模樣,今日終于有人讓她嘗嘗苦頭了。”

古塵也笑着接口:是啊,二哥,你今天這一手,可是為我們玄門出了一口惡氣。那觀音菩薩自诩聰明,卻沒想到會有今日。”

四位聖人圍坐一堂,談笑風生,氣氛輕松愉快。他們的笑聲,似乎将之前的緊張氣氛一掃而空。

元始天尊接着說道:不過,今日之事,也提醒了我們,西方教近年來勢力日益壯大,我們不可掉以輕心。

必要時要讓他們知道,我們玄門也不是好惹的。”

老子點頭贊同:

元始所言極是,我們應當更加團結,共同維護我玄門的尊嚴和地位。”

四位聖人步出雕樓小築,迎着天外的清風,彼此相視一笑,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他們知道,此刻正是布局東游劫難的最佳時機。

老子沉聲道:

“二弟,三弟,四弟,依我之見,是時候布置東游劫難了。此劫難非同小可,當有一百零八難,方能考驗真金。”

元始天尊點頭附和:“大兄所言極是,此劫難從東土出發,傳道西土,不僅是對佛門的考驗,也是對我玄門弟子的歷練。”

通天教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一百零八難,每難都需精心設計,既要考驗心性,又要磨練修為。我們四兄弟,每人負責一關,如何?”

古塵子微笑着說:“如此甚好,我等分工合作,必能圓滿完成這場劫難。只是,這第一難,應由誰來開啓?”

老子沉思片刻,道:“第一難,便由我來布置。我将在東土降下一場大旱,以考驗衆生之心。”

元始天尊接着道:“那我便在第二難設下九九八十一難,每難都有關卡,讓取經之人逐一克服。”

通天教主興奮地說:“那我便在第三難布置一座妖魔山,讓取經之人歷經妖魔鬼怪的考驗。”

古塵的聲音在天外天響起,他的語氣堅定,目光直視老子,神情中帶着一絲不容置疑的嚴肅。

“大兄,聖人無情,視萬物為雛狗!尚且不說你為人教教主,而且吾等身為聖人,怎能因自己的善惡喜怒而使山川改行,江河逆流?怎能因自己一言,無視生命?”

古塵子語氣激昂,字字铿锵。

老子微微一愣,他未曾想到古塵子會如此直言不諱地駁斥自己。

他輕輕嘆了口氣,緩緩說道:

“古塵,你說的不無道理。聖人确實應持天地之心,不以私情幹預世間運行。但我所設之劫,并非出于私心,而是為了考驗衆生,也是為了維護三界秩序。”

元始天尊見狀,插話道:

“四弟,大兄的初衷是為了大局考慮。但你的擔憂也不無道理,我們确實應該在布置劫難時,盡量減少對無辜生靈的影響。”

通天教主也點頭贊同:

“四弟,你的慈悲之心,我等自然理解。但有時候,必要的犧牲是為了更大的和平。我們會在劫難中留下一線生機,讓有緣之人得以超脫。”

古塵聽後,神情稍緩,但他依舊堅持己見:

“我并非反對劫難的布置,只是希望我們能夠在行使聖人之權時,更加謹慎。畢竟,每一個生命都是天地間的一份子,我們應當尊重。”

四位聖人之間的對話,透露出他們對生命的态度和對三界責任的深刻理解。

他們知道,作為聖人,每一步決策都關乎天地平衡,不可不慎。

最終,老子點頭同意了古塵子的意見,說道:

“古塵師弟言之有理,我們在布置劫難時,會盡量考慮到衆生福祉,避免無謂的犧牲。接下來,我們便按照原計劃行事,但在實施過程中,務必多加斟酌。”

四位聖人達成共識後,便各自施展神通,開始調整東游劫難的布置。

他們的對話和決策,不僅體現了他們對大道的理解,也展現了他們作為聖人的胸襟和智慧。

在四位聖人布局東游劫難的同時,玄門二代大師兄,道門首徒青雲道人,也應劫轉世于一座破敗的道觀中。

此時,西方教大興,佛門在東土不斷打壓道門,道教幾近崩潰,正值亂世之機,青雲道人的轉世,仿佛為道門截取了一線生機。

道觀內,一位年輕道士正在清掃着落葉,他的眼神清澈,氣質不凡,正是轉世後的青雲道人。

此時,一位老道長走了進來,看着年輕的道士,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青雲,你來了。”

老道長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滄桑。

青雲道人放下手中的掃帚,恭敬地行了一禮:

“弟子在,師尊有何吩咐?”

老道長嘆了口氣,說道:

“如今佛門勢大,道門式微,我們這座道觀也日漸破敗。我知你是天命所歸之人,道門的未來,恐怕就要寄托在你身上了。”

青雲道人神色堅定:

“師尊放心,弟子雖轉世重生,但心中道念未忘。佛門雖強,但我道門亦有堅守之志。弟子必會竭盡全力,為道門争取一線生機。”

就在此時,道觀外傳來了一陣喧鬧聲,一位佛門弟子帶着幾名僧人闖了進來,見到青雲道人和老道長,冷笑道:

“這道門已是日薄西山,你們還死守着這些破敗的道觀做什麽?不如棄道歸佛,還能有一條生路。”

青雲道人一步跨出,擋在老道長面前,目光如電:“佛門雖盛,但道門亦有道。我道門之事,無需佛門插手。”

佛門弟子不屑一笑:“好一個固執的道士,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們看看佛門的手段!”說着,他揮手示意,幾名僧人立刻圍了上來。

青雲道人卻不慌不忙,他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一道道劍氣從他的指尖射出,直沖雲霄。他轉世而來,雖然修為未複,但道門正宗的劍訣仍不容小觑。

“道門劍訣,斬妖除魔!”青雲道人大喝一聲,劍氣縱橫,将幾名僧人逼退。

佛門弟子見狀,面色一變,他沒料到這位年輕的道士竟然有如此手段。但他也不甘示弱,拔出禪杖,施展佛門神通,與青雲道人鬥在了一起。

戰鬥一觸即發,道觀內外,劍光與佛光交織,聲勢浩大。青雲道人雖然轉世重生,但他的戰鬥經驗豐富,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滿了道門的智慧。

“道門不會就此沒落,今日,就讓我來證明這一點!”青雲道人聲音堅定,他的劍訣越發淩厲,仿佛要将佛門的壓迫一掃而空。

這場戰鬥,不僅是青雲道人與佛門弟子的較量,更是道門與佛門在這個亂世中的抗争。青雲道人的出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