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章

第 79 章

◎以色侍人,不能長久。◎

前段時間電視臺準備錄制的訪談節目已經被敲定,節目名稱《對話》,主持人定為本臺一哥李一崇,李一崇主持風格親切自然,幽默溫暖,主持這類節目簡直手到擒來。

不過,除了李一崇,臺裏還決定再加三位常駐嘉賓,這三位嘉賓以臺裏新人為主,臺裏想通過這個節目,讓新人多些歷練,在大衆面前多露露臉,增加知名度。

這三位常駐嘉賓,臺裏定了兩位新生代主持人,袁可和劉舒揚,從業兩年。

另一位則是蘇嘉嘉。

蘇嘉嘉沒想到會被臺裏挑中,一時有些無措,她沒有面對鏡頭的經驗,也從沒有在大衆面前“抛頭露臉”。

華清說:“說明臺裏領導器重你,這是一次不錯的機會,可以嘗試,記者不光要做好幕後,能夠走到臺前也是對自己不小的考驗,我現在做自媒體人物專訪,如果之前臺裏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會牢牢抓住。”

唐峥說:“你們臺裏這次做的訪談節目會邀請各界頂尖人士,能夠了解社會現實和人性的複雜,這對于你學新聞的很有益處,就當是為自己積累經驗。”

臺裏領導器重不器重自己,蘇嘉嘉不知道。

她心裏明白,自己“網紅記者”這個身份,會給這個節目帶來微乎其微的流量。

蘇嘉嘉也想挑戰自己,想看看自己有沒有更多的可能,于是接下了這個任務。

《對話》錄制現場。

蘇嘉嘉來到演播廳,這是她第一次處于鎂光燈之下,相對于袁可、劉舒揚二人的習慣從容,她多多少少有些緊張、不适應。

在有部分觀衆認出蘇嘉嘉時,竟在演播廳呼喊出她的名字。

蘇嘉嘉朝觀衆席扯出一抹笑容。

主持人李一崇看到蘇嘉嘉時,主動來打招呼:“你好,終于見到本人了。”

蘇嘉嘉受寵若驚,嘴角揚起一抹笑容:“李老師好。”

李一崇笑容和藹:“本人笑起來比網上那些照片更溫暖。”

蘇嘉嘉更加不好意思了:“李老師,別開我玩笑了。”

李一崇倒是很認真:“說真的,沒開玩笑。”

蘇嘉嘉嘴笨,不知道該怎麽回,恰巧導演過來找李一崇對腳本,解了她的“困境”。

而後,另外兩個嘉賓袁可和劉舒揚相繼到場,三人互相寒暄後,便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五分鐘後,節目錄制正式開始。

《對話》第一期邀請了當代作家季白,季白年齡62歲,曾出版《兄弟姐妹》《往事》《生命之重》等著名小說,獲得業內衆多獎項,這次來當嘉賓,是為了宣傳新作《我與生活相愛一場》。

李一崇憑借專業的口條流利念完開場白,緊接着開始和季白進行對話。

剛開始一問一答,中規中矩。

不知道從哪個問題開始,季白開始劍走偏鋒。

李一崇:“季老師,方便說一下是什麽促使您走文學這條道路嗎?”

季白:“其實很簡單,就是不想上班。”

此問題一出,在場觀衆均爆笑出聲,蘇嘉嘉不禁莞爾,要不是機器此時正對着自己,她肯定會露出大白牙。

幸好李一崇有着主持人具備的專業素養,驚愕半秒後,神色恢複正常,笑道:“季老師這麽直接的嗎?”

季白:“上班多累啊,在座各位難道都想上班?寫小說,有靈感就寫,沒靈感就出去玩,時間完全可控。”

李一崇:“那您為什麽要來我們這個節目?來我們這個節目,也算是上班的一種吧。”

季白:“為了掙錢,當然不是掙你們節目組的錢,想通過你們這個節目,讓大家買我的新書,這是我的收入來源。”

李一崇自然接話:“話說到這裏,那就請觀衆朋友們多多支持季白老師的新作《我與生活相愛一場》。”

季白:“我的收入全仰仗在座各位了。”

蘇嘉嘉看着臺上幽默風趣的季白,一時失笑,自己總以為作家都是孤高清傲的,沒想到季白老師倒是另辟蹊徑,殺出一條血路。

期間,李一崇也丢出一兩個問題給蘇嘉嘉她們三人。

比如當代年輕人是否愛上班這個話題。

劉舒揚:有一部分年輕人還是愛上班的,他們享受工作帶來的挑戰,享受逐一戰勝困難的快感。

袁可:當代社會越來越卷,年輕人為了工作不得不卷,用工作可以換取工作之外的生活報酬,年輕人對工作應該是既愛又恨。

季白再度幽默:“我比較躺平,哈哈哈。”

主持人李一崇将目光轉向蘇嘉嘉:“嘉嘉來說一下你愛不愛上班?”

蘇嘉嘉作出一臉苦惱的神情:“李老師,領導會半夜找我談話的。”

既然問她個人看法,她也學季白老師玩玩抽象,訪談節目雖然不似綜藝搞笑,但該幽默還是要幽默起來,這樣比較有看點。

這年頭,誰愛看沉悶無趣的訪談?

錄制完節目,蘇嘉嘉沒有其他工作,索性提前下班,開車來到華清園,指紋解鎖,順利進入唐峥家門。

此時唐峥還沒下班,不過他已經讓鐘點工提前買好食材放到廚房了。

唐峥在微信上說等他回來做飯。

蘇嘉嘉見時間還早,先把菜洗了洗,放到瀝水籃中控幹水分。

洗完菜,唐峥還沒有回來,蘇嘉嘉無事可做,便來到唐峥的書房,說是書房,其實也沒多少書,就是個辦公的地方。

她環視一周,興趣缺缺,準備離開書房時,卻不經意間看到書桌上擺放着一個胡桃木色的相框擺臺。

照片中,唐峥身穿校服站在操場上,留着陽光清爽的碎短發,目光淡漠地看着鏡頭。

蘇嘉嘉饒有興致走到書桌前,拿起相框,細細觀摩。

看校服是一中校服,她和唐峥高中基本沒有交集,有時候會在食堂、操場偶遇,但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照片裏的唐峥一副青澀模樣,依然難掩那股不經意間透露出來的精致帥氣。

蘇嘉嘉剛想放下,目光不由一滞,直直地看向照片裏唐峥身後不遠處側身而立、同樣看向鏡頭方向的那人。

這……這不是她嗎?

這個場景好熟悉。

蘇嘉嘉思慮片刻,拿出手機打開網盤找出存放高中照片的文件夾。

手指向上滑動,忽然停到一張照片上,點開照片。

照片裏的她同樣穿着一中校服,站在她左側不遠處有個熟悉的背影,她看看書桌上的照片,又低頭看看手機上的照片。

确定了,是同一個人。

蘇嘉嘉突然想起來,那是距離高考前三天,他們在學校待的最後一天,最後一節課大部分高三生沒有學習,都忙着在操場合影留念。

這張照片是同學給她拍的,同學拍完後看到不遠處同樣在拍照的唐峥,不由露出花癡臉。

唐峥的那張臉從初中火到了高中,霸占校草稱呼多年,蘇嘉嘉總會聽同學們說起他。

當時看到同學花癡地沖自己指了指左邊,她順着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看到了那個清瘦挺拔的身影。

蘇嘉嘉當時一眼就看出是唐峥,只不過因為初中發生的不愉快,她有些內疚,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拉着同學去別處拍照。

只不過她沒想到,自己這一眼竟陰差陽錯的入了唐峥的照片一角。

真是巧。

這緣分也是妙不可言!

這時,門口傳來開鎖的聲音。

蘇嘉嘉拿着相框和手機迎出去,一臉新奇的看着在鞋櫃前換鞋的唐峥:“唐峥,你這張照片上有我欸!”

唐峥在看到蘇嘉嘉手裏拿着的相框時,黑眸不覺染上一層笑意:“是嗎?”

蘇嘉嘉連連點頭:“對啊,真巧。我那時候也在拍照,我拍的那張照片也出現你的身影了!你看。”

說着,她拿出手機遞給唐峥看。

唐峥看着手機裏的照片,蘇嘉嘉笑顏如花,如暖陽照耀在大地上,而他在不遠處背光而立。

他将手機還給蘇嘉嘉,問起今天的錄制情況。

蘇嘉嘉:“老老實實做個背景板,被主持人cue到就說一兩句,其他兩個不愧是專業的,有時候不用主持人問,人家也能搭上一兩句,給自己争取鏡頭。”

唐峥拍拍蘇嘉嘉的後腦勺,然後朝廚房走去,将洗好的蔬菜放到案板上,邊切菜邊說:“慢慢就好了。”

蘇嘉嘉拿出圍裙幫唐峥穿上,在他身後系了一個好看的蝴蝶結,她說:“訪談節目還好,多談價值觀,人生觀,不像綜藝要有梗,我自認為不是個幽默風趣的人,不然對我來說就是個負擔了,不過通過這次錄制,我發現要多讀書,讀好書,不然腦袋空空,出口不成章。”

唐峥低笑:“錄一次節目,找出自己不足了。”

蘇嘉嘉挑眉,“那是,我去網上下單幾本書,豐富一下精神生活。”

蘇嘉嘉說幹就幹,拿着手機在網上下單了五六本書,其中包括季白的作品。

想起師父華清說過她現在在短視頻APP做人物訪談。

蘇嘉嘉打開短視頻APP搜索華清賬號:華清訪談錄。

頁面跳出華清訪談錄的主頁面,目前有22萬粉絲,主頁已經發表十幾個視頻,訪談對象多是創業者、娛樂圈從業人員、社會底層人物以及一些熱點事件人物等,每個視頻大多都是10分鐘左右,點贊量不低,熱點視頻點贊量能達到百萬,其餘視頻一萬到幾十萬不等。

自媒體做成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

唐峥做好飯,看到蘇嘉嘉正盯着手機小聲抽泣,他摘掉圍裙走過去,手機上正播放一名尋子家長的訪談,看的蘇嘉嘉滿眼抹淚。

他有些無奈:“淚點這麽低,就不要看這種催淚視頻了。”

蘇嘉嘉淚眼朦胧,鼻音濃重:“哎,太感人了,還好這位爸爸找到自己孩子了。”

唐峥關掉她的手機,抽出一張紙巾,動作輕柔地擦掉她臉上的淚水:“先吃飯。”

蘇嘉嘉吸了吸鼻子,看着唐峥英俊的面龐,突然笑道:“唐峥,以後我要做自媒體的話,你當我第一個訪談對象吧,長這麽帥,點贊量肯定不低。”

唐峥:“以色侍人,不能長久,多關注內涵,蘇大記者。”

蘇嘉嘉撅了噘嘴:“要有噱頭嘛。”

唐峥不予置評。

之後《對話》又錄制了兩期節目,繼而臺裏确定了播出時間,在每周日晚上八點播出。

第一期節目一經播出,憑借季白的诙諧語言在短視頻火速出圈,還有鏡頭時不時對上蘇嘉嘉溫暖甜美的笑容,更是在網上掀起一波熱浪。

當然還有蘇嘉嘉那句“領導半夜會找我談話的”說出了廣大上班族的職場痛點,工作狀态多麽小心翼翼啊,生怕說錯話。

話題#當代年輕人的職場現狀#頻上熱搜。

《對話》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意外,畢竟現如今年輕人看訪談的少。

不過,蘇嘉嘉沒想到的是,沒過兩天,自己成為了網上輿論中心人物,包括唐峥深陷輿論漩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