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雖然已經決定讓林暄過來, 但是看着塗景陽嘴角含笑的樣子,謝瓊沉默了好一會兒才起身告辭。

回去再叮囑一下林暄,讓他小心一點, 別沒心沒肺跟在軍營裏一樣就行, 塗景陽不是什麽沒有分寸的人, 應該不會為難一個半大孩子。

朝中形勢錯綜複雜,尤其是如今這個時候, 各方勢力錯綜複雜, 謝瓊得到的消息也真假不定, 林暄聽韓如錦說了半天也堪堪只是将大致的情形記了一些。

知道這些東西只說是不行的,想知道每個人都懷着什麽心思還是要親自參與進來才行, 韓如錦将能讓林暄知道的東西都說了一遍, 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讓人自己玩兒去。

他沒有太多時間帶孩子, 林暄聰慧,也不需要他說太多。

撐着臉看着韓如錦朝着外面而去, 林暄在門檻坐了一會兒, 然後才起身回自己房間, 他知道這個世界是曹公寫的書中世界, 但是沒想到會有這麽難纏的局面。

劇情他記着的不多, 劇情外的東西他就更不知道了, 想要保住他們家現在着手還來得及, 但是你也要他知道情況才行。

現在這形勢, 他哥又卷進皇子奪權之中, 天知道這會對以後有什麽影響, 天家的事情從來不簡單,卷進去可就不好出來了。

低聲嘆了一口氣,林暄進屋趴在桌子上不知道想着些什麽,過了好一會兒才翻身起來。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聽天由命是不成的,現在的他只是個什麽都沒有的小兵,就連到軍營還是靠着哥哥,這些事情根本不是他能管得了的。

揉了揉臉在房間裏躺了一會兒,收拾好情緒的林暄從包裏翻出幾根馬草直接去了後院。

院中的馬廄中馬匹不少,不過裏飛沙和飛黃是另外照看的,如果直接将他們倆放在馬廄,不出半個時辰其他的馬就要跑出去。

都是烈馬,誰也不比誰脾氣好。

掃了一眼沒有發現飛黃,林暄看着自己多拿出來的馬草,揉了揉額頭還是走了過去。

“沙沙,有沒有想我?”揉了揉馬頭,林暄上去狠狠的抱了一下才将馬草遞了過去,“咱們明天回不了軍營,委屈你還要在這兒待幾天。”

咧嘴将馬草啃了,裏飛沙甩了甩尾巴,看林暄只顧着說話便直接伸頭将剩下的馬草全咬了出來。

Advertisement

“沙沙,你有沒有聽我說話?”拎着裏飛沙的鬃毛,林暄眯起眼睛看着并沒有因為在院子裏待了兩天就心情不好的裏飛沙撇了撇嘴,“你也感覺現在日子特別艱難對不對?”

斜眼看着神神叨叨說個不停的主人,裏飛沙嚼着口中的馬草,甩了甩頭直接噴了他一臉口水。

裏飛沙只是一匹馬,裏飛沙不會說人話。

帶着飛黃回到馬廄,看着對着裏飛沙念叨的林暄,謝瓊咳了兩聲提醒這人自己的存在,然後才拍拍飛黃示意他自己回去。

扭頭見到謝瓊回來,林暄嘆了一口氣,撸了一把裏飛沙也沒法接着念叨下去了。

函谷關的大雪下了整整兩天,雪停了之後,謝瓊帶着韓如錦回了軍營,而林暄也把自己打包送到了塗景陽的府上。

謝瓊猜的沒錯,刺殺有第一波就有第二波,他們當天回去的路上便遇上了不只一波刺客,只可惜,來者錯估了謝瓊的實力。

就算只有謝瓊和韓如錦兩個人,也不是幾個刺客就能拿下的。

完好無損回了軍營,謝瓊直接調兵進了再次靈寶城,守将在回營的路上遇刺,這事兒可大可小,若是想就此大動幹戈也不是不可以。

雖然不知道京城如今是什麽情況,但是看着看着他們家将軍出現在自己面前時黑漆漆的臉色,林暄也知道差不多是時候該變天了。

今年這年啊,注定過不踏實。

京城之中,一片喜慶之下看不出任何波瀾,不管上層會有什麽動蕩,對百姓來說都沒有什麽太大的不一樣。

義忠王府,神色陰霾的義忠親王看着旁邊的文士一言不發,現在父皇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塗景珏卻越來越出彩,再這麽下去,他的地位只能越來越不穩。

“不能再這麽等下去了,本王已經等了這麽多年,不能在最後一刻壞了大事。”一拍桌子站了起來,義忠親王陰狠的看着外面,“先生,父皇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也該退位了!”

“殿下,還要再等等。”旁邊的中年文士搖了搖頭,“現在還不是時候。”

“不是時候不是時候,先生每次都這麽說!”暴躁的将手邊的東西都掃到地上,義忠親王眉眼前掩飾不住的暴戾,“父皇現在對塗景珏越來越看重,這麽下去,本王遲早會被他們比下去,還有一個不知道跑哪兒去了的塗景陽,先生,本王等不了了!”

“王爺,關鍵時刻要要沉住氣,不能争一時之氣啊。”躬身俯首對着義忠親王,文士嘆了一口氣只得好言相勸。

只要沉住氣,憑着皇上對王爺的寵愛,最後榮登大寶的肯定不會是別人,但是現在王爺這般急躁,這可如何是好?

“沉住氣?”冷哼一聲坐了回去,義忠親王灌了口茶水然後将茶杯重重的砸在桌子上,“趁現在塗景珏手裏還沒有太多權利,先生,派人去京畿軍營,十日之後便開始動手。”

臉色大變看着義忠親王,文士連周身的氣度都管不了了,“王爺,十日是不是有些太快,只京畿軍營的人手怕是不夠,何不等函谷關那邊傳來消息?”

“等什麽等,函谷關有父皇派去的人手,那邊自己就會亂起來,沒心思管京城的事情。”冷冷的勾起唇角,義忠親王眼中閃過一抹惡意,“本王動不了的兵,他塗景珏也別想動。”

眼中滿是震驚,文士的手指都有些控制不住的顫抖,“王爺,函谷關乃國之重地,您不會是”

甩手留文士一人在房間裏,義忠親王留下一句話便起身離開,“五年前留謝瓊一命已是本王仁慈,既然他不識相,又何必留下來?”

眼睜睜看着義忠親王離開,文士抖着手坐在了椅子上搖頭,“糊塗,王爺糊塗啊!”

謝瓊手底下不是沒有能人,如果只是王爺出手還好些,現在王爺在皇上面前說了些什麽直接讓皇上出手,他謝瓊一個掌握實權的将軍,如何會受得了這般委屈?

函谷關不動還好,如果這時候再有了反意,事情可就麻煩了。

這麽想着,文士再次嘆了一口氣,然後轉身離開義忠王府,他得趕緊去京畿軍營去看看,如果王爺鐵了心要盡快下手,他也只能早做準備。

邊關守将手中握有兵權才能戍衛邊疆,而邊将們也大都是皇帝信得過的人,如若不然,皇上也不會放心将兵權交出去。

但是函谷關是個意外,這個地處中原的重關極少遇到外敵,大半的戰事都是內亂,皇上讓謝瓊去函谷關,一來是沒打算讓他在那裏待太長時間,二來便是為了穩住世家,他不能将謝瓊貶的太遠。

再者,軍中有監軍,謝瓊帶兵打仗朝中無人出其右,而監軍卻實實在在是皇上的心腹,監軍監軍,負責的就是監督将領,函谷關的監軍一年一換,由此已經能說明皇上對謝瓊并不放心。

謝家的人還在京城,謝瓊應該不會放任一家老小直接在函谷關造反,那邊的糧草也容不得他有什麽其他的心思。

王爺這些年一直沒有停下對謝瓊的打壓,只希望不要在這時候出什麽事情。

心裏隐隐有些不安,文士想了一會兒,讓人将馬牽來便帶了随從去京畿軍營。

只要他們動作夠快,京中大局定下,函谷關就算有動靜他們也不是鎮壓不了,謝瓊就是本事再大,一個人也抵不過千軍萬馬。

根本不清楚函谷關中的真實情況,包括義忠親王自己,他們都以為謝瓊在函谷關被監軍壓制的沒有話語權。

比起文臣,武将在勾心鬥角上還差了那麽一些,謝瓊雖然能帶兵打仗,最後不還是被三兩句話打發到函谷關待着了?

然而他們忘了一點,在性命掌握在對方手中時,心思再多也不管用。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