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後世南方吃魚,都是讓魚攤老板把它們殺了切後再拿回家煮。其中有一些人是因為不會殺魚的緣故,也有害怕苦膽弄破的人。
他家鄰居就弄破了一回,他家因為有孩子和老人,每隔兩三天就會買一條魚回來熬湯喝。
常常殺魚的人,居然也有失手的一條。
那條魚最後只能扔了,對方重新去買了一條回來熬湯。
因此,別以為老手就不會失手,魚攤老板都不敢放這樣的話出來。
不過人家是老板,苦膽破了他可以重新撈一條來殺,用來賠償給客人。
“想子你看,這就是苦膽。”
趙奶奶從魚肚子裏掏出一堆內髒,指着一個小黑團跟孫兒說道。
“原來這便是苦膽啊!”
趙想湊近了看。
“咦,好腥。”
他的嗅覺比較靈敏,這魚腥味湊近了就更腥了。
“行了,你去燒火吧!奶奶把它們煎一下,然後用來熬湯。把骨頭都熬化掉的魚湯,奶白奶白的,可香了。”
趙奶奶廚藝是家中最好的,她這麽一說趙想自然高興地想跳起來。
于是跑到竈後把鐵鍋燒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奶奶,這麽香的魚湯我能喝兩大碗。”
比成年人巴掌大的魚說大不大,說小不說。而且這魚的刺有點多,最好的辦法就是煎得兩面金黃,然後用來熬湯。把小刺熬化掉,留下大刺就不怕喉嚨被刺卡住了。
而且老人孩子多喝魚湯是對的,對身體好。
不像後世大多數人都有些營養過剩,肉吃到後面都不想吃了。
只有魚不膩人,經常吃也不擔心會三高。
趙想看着奶奶把幾條魚全煎了,放上生姜和蔥頭,澆上開水蓋上鍋蓋,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慢慢熬。
這樣熬出來的魚湯才會把魚骨都熬化掉,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魚的香味漸漸彌漫在廚房裏。
“好香啊!奶奶,今天我們都喝兩大碗。”
趙想趴在竈上,湊近喝鍋邊上的香味。魚的腥味已經沒有了,只有濃濃的食物香氣。
“好。”趙奶奶在洗蔥,等下魚湯起鍋後,可以撒點蔥花在上面點綴。
“晚點我用盆把它們裝起來,晚上你送到牛棚去。”
外面的雨早停了。
“我知道的奶奶,爺爺呢?”
剛才一直在燒水,都沒注意到趙爺爺。
“他在編籃子,我放雞蛋的籃子壞了,讓他重新編一個。我們這裏不缺竹子,村子裏到處都是竹子,只要不是大肆砍伐,沒有人會管的。”
畢竟大家平時生活中都要用到竹子,只是偶爾确幾根都要出來指手畫腳的話,那村民們光想着舉報去了,正事誰也不用幹了。
“我去看看。”
趙想每一次看到趙奶奶編各種東西時,都覺得很神奇。
奶奶要的雞蛋籃子是用很細的竹條編的,這樣編出來的籃子結實好用,除了費時外,沒有別的壞處。
可是對編籃子的人來說,要比編普通的籃子多花出幾天的時間。
因為普通籃子用的是竹片條,而奶奶要的籃子是用竹絲來編的。
這樣編出來的竹子就跟工藝品一樣,特別是爺爺為了讓奶奶高興,還編了一點花樣在上面,就更花費時間了。
那竹絲不說細如花絲吧,也只比麻線粗一點點。
用來做鞋子的麻線多細啊,竹絲只它粗一點點,這就很考驗一個人的手藝了。
趙爺爺正是用他這份手藝,在這個年代養活了自己的妻兒。
要不是特殊年代,趙爺爺還能做出更精致的竹制品。
只是可惜他這門手藝要失傳了。
“你以後學醫,這些東西別碰。”
趙爺爺握住了孫子想拿竹子的手。
“它太鋒利了,會傷到你的手。”
“爺爺,我只是看看,我會小心的。”
據說現在的西醫可以在人身上開刀,醫生的手非常重要。
自從孫子決定學醫後,這些會傷手的活都不讓他做了。
趙爺爺可以一把刀和雙手來分竹子,是因為他手上的老繭。那可是經過了幾十年的辛苦才養出來的。
原主雖然也會幹活,但是他幹的活都是一些粗活。手上的繭子和趙爺爺的繭子不是一回事。
趙爺爺的繭子除了磨出來的,還有就是雙手老是被竹子劃傷,結疤好了後再傷再好,如此反複結出來的成年老繭,才讓他在破竹子的時候不被劃傷。
趙想手上的那點繭子,根本無法和趙爺爺相提并論。
就算趙想以後不學現代醫學開刀手術這些,但總是要給人把脈的吧!趙想前世見過的中醫,都有一雙特別好看的手,手嫩到讓年輕女性都妒忌的地步了。
趙想也不懂是因為必須保養這樣的雙手,是不是好讓中醫更清楚地把脈呢?還是中醫确實會保養,才養出了讓女性妒忌的雙手?
不過他猜測,手上沒有繭子把脈的時候會更容易探清脈相吧!因為觸感更好?
張百草也讓徒弟好好保護自己的雙手,還讓他買雪花膏回來擦手。
奶奶聽孫兒回來這麽說,還專門去鎮上給趙想買了兩盒雪花膏回來擦手呢!
在擦手的同時,趙想也擦了臉。原主的臉有些凍傷。
以前一直沒在意,後來成了習慣。一到冬天,原主的臉就會出現像魚鱗一樣的裂口,使得他的臉看上去像蘋果一樣紅。
原主以前沒機會,現在趙想來了,又有疼他的奶奶準備了雪花膏,趙想臉上手上一直是香香的。
擦了一段時間,臉上的裂口已經好多了。
本來長相就精致的趙想,經過一時間的保養,皮膚白了不少。
“我家的孫孫長這麽标志,以後也不知道會便宜哪家的小姑娘。”
趙奶奶坐在門口剝蒜,看着老伴和孫兒,一時感嘆。
鐵鍋裏熬着魚湯,不需要一直守在竈前,這會兒家裏的三個人都出了廚房。
“奶奶,我還小呢!”
根本沒想過結婚這事的趙想,他才十二歲怎麽就跟結婚扯上關系了?
“不小了,都十二了。”
趙奶奶想到自己十六歲就嫁給了老伴,但是因為那幾年戰亂,她生完孩子後都沒過上幾天好日子。
幸好老伴厲害,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愣是把她和孩子養活了。
想到死去的兒子,趙奶奶的眼睛有些微紅。
“奶奶?”
趙想對人的情緒很敏感,立即察覺到了趙奶奶的不對勁。
“沒事,就是想你爹了。他要是沒出事,現在都三十出頭了。”
如果兒子當年早點結婚,也能生出想子這麽大的孩子。
“奶奶,我爹是烈士,他在地下肯定過得很好。”
趙想沒辦法不讓一個母親想他的孩子,只能變着法子勸慰她。
“孫兒別擔心,奶奶沒事。你說得對,勇軍是烈士,在下面肯定受到尊敬的。”
趙奶奶雙手在臉上一抹,調整了自己的心态。
兒子沒了,日子總還是要過下去的。幸好現在有了孫子,想子一看就是個記恩的人,只要他們對孩子好,對方肯定不會是白眼狼的。
“嗯,我看魚湯已經好了,我去盛。”
趙想重重點了下頭,就開始轉移話題。
“記得盛出一盆來。”
奶奶喊道。
“我知道。”
趙想記挂着牛棚裏的師父,就把大部分的湯盛到了盆裏,鍋裏只留下了三人量的魚湯。
又把鋁鍋燒起,一人煮了一碗面條,把魚湯澆在面條上,再放上一點鹽,撒上一點蔥花,他們的飯就煮好了。
“爺爺奶奶,吃飯了。”
冬天冷,趙爺爺和趙想把堂屋裏的桌子搬到了廚房,一家三口就在廚房裏吃飯。
“我抽時間再打一張桌子擺在堂屋,以後沒客的時候我們就在廚房吃飯。”
趙爺爺喝了口魚湯,濃濃的香味在他口中散開,讓他忍不住咽了下去。
“可以啊!反正家裏還攢了幾根陰幹了的柏樹,回頭你順便再幫想子打個書桌。想子可學習的時候,可以直接坐在書桌上,不用老是坐在床頭,趴在櫃子上寫字了。”
趙奶奶想了想對老伴說道。
“好。”
趙爺爺覺得這個對他不難,他的木工不算好,但是打個桌子櫃子什麽的,還是難不倒他的。只是他沒辦法和正經的木匠比較,人家可是能在木頭上雕花的。
農村人沒那麽講究,簡單款式也能用。
“謝謝爺爺,謝謝奶奶。”
趙想抽了抽鼻子,這是原主在老趙家永遠也得不到的親情。
他也一樣,前世他什麽也不缺,可是沒有人把他放在心上啊!
趙想一邊吃面一邊想,以後要好好和師父學醫,争取讓爺爺奶奶活過一百二十歲,讓他們多享點福。
後世的變化太大了,他也想讓爺爺奶奶見識一下後世,那個所有人見了都會驚嘆的世界。
“傻孩子,我們是你爺奶,說什麽謝呢!”
趙奶奶伸手摸了摸孫兒的頭,自從有了這個孫子,她和老伴幹活都有勁了,好像未來有了盼頭,生活不再是一片荒蕪。
“嘿嘿。”
傻笑。
吃過飯後,趙想在屋檐下轉了一會兒,就回屋拿出課本學習起來。
比起後世,他覺得現在的課本簡單多了,也沒那麽多坑讓學生和家長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