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第58章

“阿想, 沒淋到雨吧?”

翟民趕緊去拿毛巾給他擦頭上。

“沒有淋到多少,你看我頭發只有一點濕。”

趙想随便擦了一下頭發,就把山核桃和菌子倒出來。

雖說他在背簍上鋪了一層樹葉, 還是擔心它們淋到雨。

幸好雨不大,下面的菌子和核桃都沒有淋到雨, 不然沾上水容易壞。

“你去換套衣服, 我幫你把它們分出來。”

翟民推着趙想回屋換衣服,雖然只有肩膀上面有點濕,但是他也怕趙想生病。

“好。”

趙想也沒拒絕,他也擔心自己會生病。他的身體師父說過并不是很健康, 想要恢複到和正常人一樣, 就得花大價錢用珍貴的藥材補養。

原主在老趙家時受到的虧待太多了, 內裏很虛。

張百草還告訴趙想, 他不能生病,一旦生病就很難好。

趙想平時也很注意身體,有點不對就提前喝點藥預防。

把身上的軍裝脫下來,趙想拿出一套六七成新的衣服換上。這是他來趙家時,趙奶奶給他做的衣服,雖然過去快一年了,但是衣服也被保養很好, 比村子裏大補丁套小補丁的衣服好看多了。

又把脫下來的軍裝拿出來放在盆子裏用水泡着, 晚點他把它們洗了。

“阿想,沒事吧?”

翟民也知道他這個戰友的嗣子是個泡沫身體, 平時看着好好的,一旦生病就容易把隐藏在身體內部的不好全都引出來。

“沒事。”

趙想搖頭, 他确實沒感覺到自己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

“沒發燒。”

翟民用手探了一下他的額頭,把人拉到竈前坐着。

“你烤一下火。”

一場秋雨一場涼, 随着雨水慢慢降下,溫度也随之而降。

“好。”

趙想沒拒絕翟民的好意,坐在火竈前烤火。而翟民則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門口整理山核桃和菌子。

“等翟叔離開的時候,可以帶些菌子回去,我們這裏的菌子味道不錯。”

趙想往竈裏加了一把柴說道。

“好。”

翟民知道這事他拒絕不了,所以一口答應。

“中午我們可以炒一些菌子吃,用豬油炒,沒有肉也很香。”

趙想穿越後,倒是享受了一把撿菌子吃菌子的樂趣。

原主唯一比他好的就是吃菌子不過敏,趙想原來的身體吃菌子超過五朵就會在身上長出許多紅痘痘,又癢又痛。

穿越後反而沒有了,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要知道菌子的味道可好吃了,他原來那個身體愣是讓他不敢多吃。

他那麽喜歡吃鹿茸菇的一個人,每次只敢吃幾根就停下筷子,說多了都是淚啊!

當然,他撿的都是雜菌,沒有鹿茸菇。雖然是雜菌,卻是可以吃的,原主記憶裏,趙想不認識的都沒敢撿。

他不想紅傘傘白杆杆吃完躺板板,所以不認識的最好不要撿,哪怕它長得再誘人也不能撿。

“怎麽還要焯水?”

看趙想把菌子切了,扔進鍋裏焯水,翟民很是不解。

“其實不管什麽菌子,多少有點毒性。所以為了不中毒,我們要把它們徹底煮熟。”

炒菌子不容易炒熟,所以炒之前先焯個水,保證要讓每個菌子都熟透為止。

“哦。”

翟民一邊燒火,一邊聽趙想講解,沒想到連炒個菌子都有這麽多的學問在裏面呢!

等菌子焯好,趙想用竹漏把它們撈起來放在一邊瀝水。然後把鐵鍋裏的水舀出來,鐵鍋燒幹放油,再把蔥姜蒜扔裏頭翻炒兩下,然後把瀝幹了水分的菌菇倒裏面。

拿着鍋鏟快速翻炒起來,覺得炒得差不多了,趙想就加一點鹽在裏面,再翻炒幾下,用盆子裝起來。

是的,盆子。

一大鍋炒菌子,除了用盆裝外,碗肯定是裝不下的。

“翟叔,我先去牛棚給師父他們送菌子和核桃,爺爺奶奶回來後你們不用等我,自己先吃。”

趙想把分好菌子的小盆用小鍋蓋蓋住,放在籃子裏,又用口袋裝了半口袋山核桃提着,撐起傘往牛棚而去。

至于爺爺奶奶不用擔心他們沒傘,因為他們早上出門時有拿鬥笠,雨小鬥笠就能遮水了。

趙想打着傘來到牛棚,張百草已經從山上回來了,他蹲在火塘邊整理自己的挖的藥草,趙老師在煮飯。

“爺爺伯伯們,我來啦。”

趙想走進牛棚。

“阿想來了,快進來烤火。”

張百草走過去把徒弟身上的東西拿下來,又把傘收起來,牽着徒弟走到火塘邊。

“師父,這是我炒的菌子,可好吃了。”

趙想坐在火塘邊烤了一下火,身上的那點水汽立即就消失了。

“好好好,今天中午我們又有口福了。”

牛棚衆人可開心啦。

等趙老師把飯煮好,也不用另外炒菜,一群人圍着那張爛桌子吃起了飯。

“阿想,你也吃點。”

張百草還想給徒弟打碗飯。

“不用了,我回去吃。爺爺奶奶應該也回來了,他們肯定在等我。”

趙想拒絕,師父他們本來就缺食物,他要是吃了,大家就得少吃一點。

“好吧,那你回去的路上小心點。”

因為下雨,他們沒有多餘的傘,沒辦法送趙想,只能叮囑他幾句。

“知道啦。”

趙想撐着傘沖進雨裏。

“盆和籃子我晚點來拿,師父外面下雨你們就不要出門了。”

知道大家沒有傘,趙想走之前還不忘記告訴大家不要出門。

“好。”

張百草追到門邊,直到徒弟的身影完全看不見才回來。

“你們怎麽不等等我,我徒弟炒的菌菇我還沒怎麽吃呢!”

看着沒了大半的炒菌子,張百草急忙加入搶菜大軍。

回到家的趙想,看到爺爺奶奶坐在桌子上,桌上擺着盛好的飯菜,卻沒有一個人動。

果然,大家都在等自己。

“爺爺奶奶翟叔,我回來了。”

趙想把傘放在門邊,對家人喊道。

“沒淋到雨吧?”

趙奶奶走過來摸了摸大孫子的頭和衣服,沒發現有濕的地方才放下心來。

“沒有,奶奶別擔心。”

趙想朝她笑了笑,挨着奶奶坐下。

“吃飯。”

趙爺爺端起碗,他一動筷子,其他人也跟着動了起來。

中午的炒菌子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覺得味道果然很棒。

可能和趙家人舍得放油有關系,再普通的食物經過趙想和趙奶奶的手,都比別人做得好吃。

一盆菌子分成了兩半,一半送到了牛棚,一半家裏人吃。結果大家都把它們吃光了,一點也沒剩下。

“好飽。”

翟民捂着肚子,飯還是和平常吃的一樣,就是炒菌子吃多了。

“我去煮點消食茶給大家。”

趙想把碗筷收進廚房,趙奶奶洗碗,他就用爐子燒了鍋消食茶。

“大家都喝點。”

所有人都吃撐了,趙想第一個端起來喝的。

又不是正經吃飯,這個時候就不用講什麽老人先動筷的禮節了。

因為裏面都是一些味甘的藥草,因此熬出來的消食茶一點也不苦,甚至還因為加了山楂有點酸酸甜甜的,這消食茶意外地好喝。

“好喝,再來一碗。”

翟民把自己的碗遞給了趙想。

“翟叔,別喝太多,小心肚子撐破。”

趙想沒給他舀第二碗,怕他的肚子真的撐破了。

“好吧!”又不是幾歲大的小娃娃,翟民立即收起了自己的饞樣,不再問趙想要消食茶。

消食茶的效果不錯,半個小時後所有人都感覺不到肚子脹了。

下午因為下雨也沒什麽事,大家就回屋睡覺去。

趙想趴在床上,打了個呵欠很快就睡着了。

翟民拿起旁邊的大衣給他蓋在身上,自己也蓋着一件衣服睡覺。

現在白天溫度還好,蓋被子很熱,因此大家中午睡覺都是蓋衣服。

下午三點,趙想醒來。

“這一覺睡得可真舒服。”

趙想來到廚房打了溫水擦臉,洗完臉後他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你是累着了,睡的可沉了。”

翟民最先醒來,可能和他的習慣有關。然後是爺爺奶奶,趙想是最後醒來的。

看他睡得香,大家都沒叫他。就連聊天也都壓低了聲音,怕吵醒趙想。

“有可能。”

趙想也這麽猜測,他上午上了兩次山,而且最後下山的時候,他幾乎都是用跑的。

累着也不奇怪,所以趙想下午才睡得那麽熟。

“菌子我和你奶已經烘在竈上了,你就別操心了。”

趙爺爺對大孫子說道。

“哦,曉得了。”

趙想點頭,他剛才去廚房打水就看到了。

現在下雨沒有太陽,如果不烘幹的話,很快這些菌子就會壞掉的。趙想辛苦采回來的,可不能浪費。

“山核桃能放,沒那麽容易壞,回頭雨停了拿出去曬兩天就幹了。”

趙奶奶正拿着小錘子敲核桃,別看這山核桃肉少,殼還特別厚。但是味道卻比一般的核桃要香。

“去年冬天阿想煮了幾次核桃粥,那味道好極了。晚上咱們就吃核桃粥,好久沒吃怪想的。”

趙奶奶把敲出來的核桃遞給翟民後說道。

“真的啊,那我要嘗嘗。”

翟民一聽喜出望外,本以為只能想象核桃粥的味道,沒想到晚上就有機會吃了。

“嗯,你可以多吃一點。消食茶還有半鍋,吃撐了就喝它。”

趙奶奶對晚輩向來很慈愛,知道翟民喜歡,這敲核桃敲得更高興了。

“我去學習了。”

趙想跟大人說了一聲,就回屋學習。

雖然是下雨天,但是他的書桌在窗戶下,因此桌面上的亮度還是可以的。

因為農忙耽誤的學習,趙想用了幾天時間補了回來,還順便又背了一本醫書。

看着師父還回來的醫書,趙想撫摸着上面的幾個字。

太素九針之鬼針。

傳說中的太素九針,有行針、飛針、氣針、金針、銀針、柔針、刺針、長針、鬼針。

根據不同的施針方式,每一種針法達成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他師父只會其中的八針,鬼針失傳了。

那天趙影給的幾本醫書裏,就有丢失的鬼針,因此趙想才沒忍住答應他的要求帶趙玉玩。

兩人之間相處得不錯,趙玉現在看着比以前接地氣多了,人也不在天上飄着了。

鬼針在張百草研究後,不得不承認自己沒那份實力,他就算知道如何施針也不敢下手。

“阿想,鬼針是太素針法裏最神奇的一支,它每一針都紮在人體最危險的穴位,一個不好就會害人。所以它才會失傳,因為我們都不敢用它。”

張百草看完後跟徒弟說道。

“這針法你可以看,但是不能嘗試,它太危險了。”

師父的警告猶在耳邊,趙想沉默了一會兒還是翻開它看了起來。

我就算不學,也要了解它。

鬼針第一針,就是直接在百會穴。

撲面而來的就是針中的兇險,吓得他合上了醫書。

過了一會兒,趙想平複自己的心情後,再次翻開醫書。這一次他沒有吓得合上醫書,而是一頁一頁地翻看了起來。

鬼針基礎針法一共有十八針,第一針都在人體最危險的穴位。而這十八針可以換着位置改變施針方式,再輔以其他穴位,就能治療不同的病症。

趙想只看了最基本的十八針,也就是鬼針的基礎鬼針,就為鬼針的大膽和危險而心驚。

其他針法是在這十八針上創造出來的,

創造鬼針的人,膽子也太大了。但是他的醫術确實很厲害,鬼針也不是害人的針法。雖然每一針都很兇險,但是能從閻王的手中搶人。

據醫書中記載,鬼針的創始人用它救了不少人,而每一個人都從死亡的邊緣被拉了回來。

“了不起,真了不起啊!”一本醫書只看了三分之一不到,趙想就沒敢再看下去。

因為他現在連基本的針法都沒記住,再看也是徒勞。

于是接下來他開始背前面的基礎針法,只有把基礎針法都記住了,他才會接着往下背。

本來不打算學的趙想,決定要把鬼針繼承下來。

不為別的,就為它能救人。

當然想要真正學會鬼針,趙想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他只需要把醫書背下來,等到以後有機會了再學習鬼針也不遲。

咳,真相是他手中沒有針,他師父也沒有。這鬼針他們也就只能背背醫書,根本學習不了。

好在背醫書也有背醫書的樂趣,起碼趙想對人體的穴位比之前了解的要多了點。

趙想學習速度快,他又是一個認真的人,人體全部穴位都讓他背了下來,現在一些基本穴位,他也能快速地指認出來。

大概是趙想學得太認真,連張百草來了都不知道。

張百草站在門口,聽徒弟把整本講解鬼針的醫書都記了下來,默默離開了屋子。

“怎麽不進去?”看他在站口站了半天沒進去,翟民端着水走過來問題。

“阿想在學習,不打擾他了。”

張百草接過水抿了一口,告訴他道。

“哦哦。”

翟民點頭沒再繼續追問。

“謝謝你照顧阿想。”

翟民想了想又說道。

“嗯?他是我徒弟。”

雖然疑惑,但是張百草還是強調了趙想的身份。

作為師父,他照顧徒弟是應該的。反倒是翟民,他為什麽突然說這樣的話。

“我知道,只是在想要是我趙哥在的話,看到這樣的兒子肯定很高興。”

翟民也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提到了趙勇軍。

“阿想很好,我相信即使趙勇軍同志還在,他也會喜歡阿想的。”

張百草不以為意地說道,如果不喜歡肯定不是徒弟的原因,是趙勇軍的問題。

哪怕趙勇軍是烈士,可是在張百草心中還是徒弟最好。

“是,他肯定很喜歡。”

翟民點了點頭,這根本就不用說,誰能不喜歡趙想呢。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就分開了,趙奶奶和趙爺爺蹲在堂屋裏搓繩子,對二人的交談都沒聽到。

趙想背完書出來,張百草已經離開了。

“阿想,怎麽出來了?”

翟民看到他出來,立即給他倒了一杯熱開水。

“天黑了,再看下去會影響視力。”

趙想對自己的視力很看重,一點也不想成近視眼。

“哦哦,你不說我還沒注意到呢!”

翟民看着比之前要黑的天空,外面的雨已經停了。不然張百草也不會過來,畢竟牛棚沒有傘。

他會過來,也是想看看徒弟有沒有事,發現他認認真真背書,觀其氣色也沒問題才離開的。

“你師父剛才來過了。”

“他有什麽事嗎?”

趙想站了起來就想去牛棚。

“沒事,你別着急。他來就是想看看你身體,發現你沒事就離開了。”

翟民把人拉住,趕緊說道。

“哦。”

知道張百草來的原因後,趙想才放下心來。

“我沒事的,你看我沒發燒,中午睡了一覺精神也挺好的。”

趙想還讓翟民摸自己的額頭,證明自己的身體好好的。

“我知道,你師父也知道,所以他回去了。”

翟民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那我去煮飯了,奶奶中午敲的核桃派上用場了。”

趙想笑着走進了廚房,他不知道就在他煮核桃粥的時候,牛棚衆人也在張百草的帶領下敲了核桃出來,晚上吃核桃粥。

因為不用幹活,晚上的粥每個人只分到了一碗,只吃了個半飽牛棚大家就這樣睡了。

雖然不能一日三餐都吃到飽,但是和之前相比,現在已經好多了。

張百草的醫術,給大家換回了許多食物。

不管是幹菜還是野菜,只要是食物牛棚衆人都來者不拒。

偶爾還會有幾個雞蛋的謝禮,大家夥食已經非常不錯了。起碼比許多貧農家中的夥食還要好,據說趙家村外,還有不少家庭連蔬菜都吃不起呢!

他們分到的自留地少得可憐,都用來種紅苕土豆這些高産作物了。

紅苕藤确實可以吃,但也不能薅太狠啊,不然下面就不結紅苕了。

而且那些人家中人口多,那點食物根本不夠吃,一年四季都要在外面挖野菜吃。

趙家村還好,每家分到的自留地還算多,用來種菜種紅苕都能收獲不少,在村子分配的糧食不夠時,就靠自留地的那點食物做補充了。

所以趙家村的人即使是在荒年,也沒餓死幾個。畢竟連原主都活下來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一連下了三天雨,趙想就在家裏背了三天醫書。那本鬼針已經讓他完全記住了,甚至為了不錯一字,他一邊背一邊默寫,然後和醫書對照,直到默寫出來的沒有一個錯字才罷手。

“你已經比為師強了。”

張百草在檢查了徒弟的背書情況後說道。

“師父說什麽呢?我現在連把脈都把不準呢!”

趙想哭笑不得地說道。

“當然,我說的你比我強,是你在背醫書這上面,不是說你的醫術比我強。你想要超過我,還早八百年呢!”

張百草白了徒弟一眼,他可沒說醫術的事,是徒弟自己誤會了。

“好吧,是我誤會了,是我不對。”

趙想麻溜地認錯,這是師父他說的話都對。

“接下來你要開始真正學習把脈。”

能交給徒弟的醫書都交了,沒讓他背的不是不需要,而是他也不記得了,得等到他回首都後,把那些醫書找出來給徒弟才能繼續學習。

“好。”

趙想點頭,開始跟師父認真學起了把脈。

“把出什麽了?”

張百草作為師父,第一個貢獻出了自己的手。

“它在跳。”

趙想話一落音,就挨了師父一巴掌。

“你這不是廢話,要是不跳我已經死了。”

張百草沒好氣地說道。

“嘿嘿,我說着玩呢!師父~”

趙想道歉,然後認真把脈。

“怎樣?”

“不行,還是區分不出來。”

面對師父的問題,趙想搖頭。他平時也就給家人把把脈,并沒有怎麽學習把脈的醫術。

不是趙想偷懶,而是比起醫術,張百草讓他先把所有的醫書背完,再來跟他學習真正的醫術。

“那繼續吧,你不能光把我的脈,其他人的你也要把。”

張百草提醒徒弟,多把一點脈就能區分出來了。

“知道了,師父。”

于是接下來,趙想是看到人就給對方把脈。當然,這些人都是和趙家交好的人。

對于趙想的要求,對方欣然同意,借出了自己的手。

不管趙想把出來的是什麽結果,他們都不生氣。

當然,一開始他肯定是把不出什麽問題來的,也老老實實告訴大家。大家也不生氣,趙想才開始學習呢,衆人都理解的。

漸漸地,随着他每天把脈的次數增加,趙想慢慢可以把出平脈、浮脈、沉脈、伏脈、虛脈等等。

雖然還不是太準,但是他能察覺出脈象的區別來了。

“浮脈,風寒。”

這一次,趙想把出了牛棚一位老先生的脈,他有點風寒。

“有進步。”

張百草誇了徒弟兩句。

在徒弟來之前,他給對方看了病,正要開藥方徒弟來了。

于是張百草讓他給對方把脈,趙想也不負張百草的期望,把出了浮脈,還能準确地說出對方是得了風寒。

“不是還有風熱嗎?你怎麽得出來的?”

風寒風熱都是浮脈,徒弟卻準确地說出了風寒。

“咳,因為我察覺到爺爺的手有些冷。”

趙想望天,他投機取巧了。

“臭小子。”

張百草知道原因後笑罵了一句。

“最近先生就別出去了,在牛棚休息。”

“好。”

張百草開好藥方,扔給徒弟。

“去抓藥。”

“哦。”

趙想拿起藥方,跑回家抓藥。

師父那些雖然也有藥,但是不齊。

對着方子把藥抓齊,趙想還撈了泡菜壇子裏泡老蘿蔔,這個可以發寒。也不知道什麽原理,但是一般農家有點毛病,就用它煮水喝,喝過後躺在被子裏發一通汗就好了。

所以趙想抓好藥,撈了幾根泡蘿蔔就到牛棚。

“師父,藥抓好了。”

趙想把藥遞給張百草讓他檢查。

“沒問題,可以熬上。這個也煮上吧,大家晚上都喝一碗。”

張百草告訴徒弟。天越來越冷,特別是他們的牛棚晚上比村民的屋子更冷。

“好。”

趙想手腳麻利地把藥熬上,又把泡蘿蔔切成絲放進鍋裏煮了起來。

牛棚裏升起了火,很快屋子就暖和不少。

本來這些就潮濕,他們平時也都是靠生火取暖。

張百草平時給人看病,對方要是送不出什麽食物,就讓他們撿柴火來抵,因此牛棚現在都不缺柴了,平時也舍得燒火烤手了。

“明天開始要挖紅苕了,你就別來了。”

張百草坐在桌子前,對熬藥的徒弟說道。

“知道了,師父。”趙想點頭,他知道師父他們也要上山幹活,牛棚除了養病的爺爺,平時也沒人在。

“顧爺爺是不是要走了?”

趙想問一臉淡然坐在床邊的顧老,他的東西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其實也沒什麽好收拾的,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幾件物品外,其他的都不帶走。

“對,三天後會有人來接我。”

顧老沒有瞞着趙想,估計來接他的人已經在路上了。

“那,顧老爺爺回去後要保重身體。”

趙想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時間來送顧老,只能提前說了。

“好。”

顧老嘴角帶着一絲淡淡的微笑,看着那個專注熬藥的少年。他最舍不得的就這個孩子,也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再見到趙想。

“你也要注意身體,你師父的話你記在心上,別累着自己了。”

顧老很擔心趙想的身體,張百草的話不僅趙想記得,他們牛棚這些人也替他記得呢!

趙想不能生病,他只要一生病,之前的努力就白費了。

“我知道啦,顧爺爺放心吧!”

趙想扭過身,背對着顧老,眨去眼中的濕氣。

“好。”

顧老沒有再說什麽,他相信趙想有分寸。

三天的時間很快,快到牛棚那位老人的病好了,也快到來接顧老的人悄悄來到了趙家村,從牛棚把他接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