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63章
“阿想, 家裏還有兩塊臘肉,你給張師父帶上吧!”
趙奶奶把家裏還沒吃完的兩塊臘肉用油紙包起來,遞給徒弟。
“謝謝奶奶。”
趙想放下碗, 從奶奶手中接過臘肉,放進給師父準備的幹貨袋子裏。
“不不不, 大爺大媽你們已經給我拿了許多東西, 這臘肉就不拿了哈。你們和阿想留到自己吃就行了。”
張百草一着急,蜀省話都冒出來了。
在這邊待了好些年,本地話也學了不少。
“要拿,要拿的。你是阿想的師父, 好不容易回家, 總要帶點當地的特産吧?難道是我家做的臘肉不好吃嗎?所以張師父你才不願意要?”
趙爺爺在一旁幫腔, 總之就是一個字, 不拿不行。
“不不不,臘肉很好吃,只是這……”
張百草趕緊否認,最後也沒能拒絕成功,離開的時候大包小包,其中除了身上的衣服,他帶着的包裏全都是趙家人準備的特産。
張百草離開不像顧老悄悄地不讓人知道, 他離開時大半個趙家村的人都來送行。
“張醫生, 你要是有空就回來瞧瞧。”
這是舍不得他的村民,好不容易村子裏有位神醫, 以前不知道錯過了。現在知道了,對方又要離開了。
知道張百草被平反要離開, 那些經常生病的村民就跟死了爹媽一樣難受。
以後看病得去鎮上,張醫生說了, 他徒弟連半吊子都不是,賣點藥可以,看病不行。
趙想那傻孩子居然還站在一旁笑着點頭。
是的是的,他不會看病,你們就不要找我看病了。不過我可以給你們包紮傷口,兼職再賣點藥。
“好。我只有阿想一個徒弟,他就有勞鄉親們照顧了。”
張百草雖說要離開了,也不想和村民們交惡,他徒弟還要在這裏生活呢!
好聽的話當誰不會說喲?下鄉這些年,他以前的清高倒是都被磨沒了。
“張醫生放心,我們一定會照顧好趙想的。”
村民們不管是有心還是無心,說出來的話還是讓人聽了很舒服的。
“那就謝謝大家了。”
張百草感激地朝衆人笑了笑,摸了摸徒弟的頭。
“阿想,別讓為師首都等你太久。”
張百草看了看時間,該離開了,不然就趕不上班車。
“我知道了,師父。”
趙想一路把張百草送到了河邊,不是他不想再送,而是張百草不讓他再送了。
“不用送了,回去吧!”
阻止徒弟再送下去,再送就到鎮上了。
“哦。”
趙想停下腳步,也沒回去。而是目送師父離開。看着他跟來接他的人爬山坡,趙想轉身往另一邊爬去。
等到他爬到最高處,張百草、他們也爬到了最高處,只要過了那個山梁,就再也看不到對方的身影了。
張百草站在山梁上,朝對面的徒弟揮了揮手。
“阿想,回去吧!”
“知道啦,師父。”
趙想雙手放在嘴邊喊道。
張百草走了,帶着趙想和大家的不舍。
不過牛棚衆人卻很興奮,因為随着顧老和張百草的平反,證明情形開始好轉,離他們平反也不會太久了。
顧老肯定不會不管他們,他們接下來只需要等待就了。
然而還沒等大家的興奮勁過去,一個噩耗傳來。
“他還是走了。”
聽到廣播上傳來的噩耗,趙想腳下一軟,半跪在地上。
只是這一次在時間上比他穿越前多拖了一個月,過了最後一個春節才走的。
趙家村家家戶戶把紅對聯取了下來,身上鮮豔的東西也摘了下來,新衣服都換成了舊衣。
“嗚……”
趙家村到處都能聽到哭聲。
扶着牆,趙想眼淚不停往下流。
爺爺奶奶更是虛弱到躺在床上,趙想不得不打起精神去照顧和安慰他們。
“爺爺奶奶,喝點水吧!”
喂二位老人喝了鹽水,他們已經哭了好幾個小時了。
趙想眼睛也是紅的,只是他穿越前就知道會有這麽一遭,所以還能忍住悲傷。
“好啦,你也去休息一下吧!我們沒事了。”
看着大孫子,趙奶奶心疼地說道。
“奶奶,我沒事,你快躺下。”
趙想拿了枕頭給趙奶奶墊到腰後,讓她能舒服一點。
“我躺了半天了,再躺就廢了。乖孫孫,奶奶和你爺已經沒事了,你去休息吧!”
趙奶奶繼續勸說。
“你奶說得對,去休息吧!我們沒事的,有事會叫你的,去吧!”
趙爺爺也勸說。
“好,那我先去躺一會兒,有事爺爺奶奶你們記得叫我。”
趙想确實累了,聽勸回屋休息去了。
躺在床上,他想到了今年還有一位也會離開,他的離開也代表着這十年的動亂的結束。
壞人都會得到處罰,牛棚裏的爺爺伯伯們也都會被平反,回到自己原來的工作崗位上去。
到時整個國家也将迎來重大的變化,從此華夏開始改革,直到後世騰飛。
難過了好幾天,大家把悲傷掩埋在心底。
日子總是要過的,大家開始準備起了春耕,悲傷也不能耽誤種地。
“阿想,郵局有你的包裹。”
去趕場的人回來告訴趙想。
“謝謝二婆,我馬上去拿。”
謝過了對方的告知,在家學習的趙想鎖好門,帶着背簍去鎮上的郵局取包裹了。
當然他還帶了身份證明,不然人家郵局的同志是不會給他的。
“小同志,這就是你的包裹。很重,背得動嗎?”
驗證過身份無誤後,郵局的工作人員把包裹遞給了趙想,有些擔心地問道。
“謝謝叔叔,我力氣大,背得動。”
趙想接過包裹,好大一包啊,都快趕上他人高了。
看了看上面的地址,是首都寄來的,名字寫的是張百草。
師父寄的,也不知道寄了些什麽,又大又重。
趙想把包裹放進背簍,又用繩子捆好,這才走出郵局。
郵局的工作人員見他輕輕松松背起來,這才放下了心。趙想是他們共河鎮的名人,因此他才多關心了幾句。
“趙想,你來取包裹嗎?”
趙子蘇來郵局寄信,正好撞上背着包裹往外走的趙想。
“是啊趙大哥,你是來寄信的嗎?”
趙想看到對方手中已經貼好了郵票的信封,外面就有郵箱,只要把信投進裏面,回頭會有郵局的工作人員來收。
“是的,有封信寄給我哥,他在市裏工作,平時我們都是寫信聯系。”
趙子蘇把信投入郵箱,見趙想下臺階還伸手扶了他一把。
“是啊,我師父給我寄的,也不知道寄了些什麽。”
趙想見有好些人不停地看着他,知道不說清楚,還不知道這些人會傳成什麽樣呢!
“哦,你那個神醫師父是嗎?他可是首都人,肯定是給你寄了首都的特産。”
趙子蘇是個人精,立即配合趙想,把這包東西的來歷說得清清楚楚。
以前不敢大聲說自己拜了個住牛棚的人為師,可對方平反了啊!現在說出來也沒關系了,紅小兵就算知道了也不會找趙想的麻煩。
“是,回頭我整理好了送你一些,讓趙大哥也嘗嘗首都特産的味道。”
“好啊!那我肯定要好好嘗嘗。”
二人有說有笑的地離開了郵局,不過他們對趙想的好奇心也消失了。
都知道包裹是趙想的師父寄來的,那就沒什麽好八卦的了。
走到鎮中心,兩人分開來。
趙子蘇回藥房,趙想離開共河鎮。
包裹還挺重的,趙想路上歇了兩回才到家。
不知道師父寄了些什麽東西,都有上百斤了。
趙想那麽大力氣的人,都需再歇上兩回才能背回來,這重量肯定不輕。
“阿想,你背上的是什麽?”
趙爺爺趙奶奶回來看到門被鎖着,以為大孫子上山采藥去了,二老也沒有多想。
結果他們等回一個背着大包裹的大孫了。
“包裹,師父從首都給我寄回來的。”
趙想把背簍放下,去廚房打了熱水擦了擦臉上額頭脖子上的汗水。
“張師父也太客氣了,這麽大一個包裹肯定花了不少錢吧!”
二位老人說悄悄話,阿想的師父才回去就花這麽多錢,會不會引起家庭紛争啊?
趙爺爺趙奶奶可擔心了,然而他們的擔心對遠在首都的張百草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他回去後,上面補發了他這些年的工資不說,還另外有一些補償,他家的院子也都還給他了。
張百草可是醫學世家的嫡長子,他名下有幾座四合院。其中有兩處被分給了職工居住,不過在張百草回去後,這些人都搬走了。
看着被弄得破破爛爛的四合院,張百草找人來收拾。
他打算把其中一座雖然不大,但是五髒俱全的四合院給大徒弟。
“老張,要不咱們另外挑一座,這也太小了。”
張百草的妻子解英紅看着只有五房正房和東西兩間廂房,外加兩個倒座房的四合院,覺得有些拿不出手。
“不了,這個就很好。大了,阿想那小子不一定會收。”
張百草搖頭,除了這一點外,這座四合院離阿想以後要讀的大學也近,他以後不用住校,可以住在家裏。
“我現在非常好奇,可惜你連張照片也沒帶回來,不然我就能看看你嘴裏那個好看到不行的徒弟是什麽樣了。不過聽你的形容,我知道他是個很好的孩子。”
解英紅和丈夫的感情好,一座房子給就給了,就當是謝謝那個孩子對丈夫的照顧。
當然還有一點,趙想是丈夫的開山大弟子。
自家的兩個孩子不願意學習中醫,跑去學了西方醫學,丈夫一直很遺憾,擔心自己的家族醫術失傳。
現在好了,丈夫平反回來後,再也不逼兩個孩子學習中醫了,因為他有了更好的繼承人。
對此解英紅很大氣,并沒有因為丈夫時常念着自己的大徒弟就吃醋,覺得丈夫對徒弟好過自己的孩子。
特別是聽過趙想的事跡後,她對這個孩子的印象特別好。
“阿想啊,是我見過長得最好看的人,你見了一定會喜歡他的。”
張百草提起徒弟,眉毛眼睛嘴巴都在笑,看得出來他确實很喜歡自己這個大徒弟了。
“我沒有想到你會在鄉下收徒弟,看得出來他确實很優秀才會你心動。你回來後有好幾家想送兒子給你當徒弟,你想也不想就拒絕了,是沒瞧上他們嗎?”
解英紅對丈夫拒收徒弟的行為有些不解,既然都已經收了一個開山大弟子,再多收幾個也沒差啊!
“要收也要等阿想來首都後我再收,要讓大家都知道我很重視這個大弟子,繼承我衣缽的只有阿想。”
他怕世人知道自己的開山大徒弟是個鄉下人就瞧不起他,只有自己表現出對趙想的重視,那些人才不敢對趙想有任何的不敬。
而且他收徒弟,大徒弟又怎麽能不在身邊呢!
“好吧,你自己心裏有數就行。”
解紅英對此沒什麽意見,她在學校教書,對醫學這方面的事都不太懂。但是有一點她知道,就是趙想在丈夫的心中地位很高。
因此,接下來找人收拾四合院的事,她沒有交給外人,而是親力親為,直到四合院被收拾好。
她還重新買了一些家具布置,更重要的是她還讓人在四合院的倒座那裏蓋了一個廁所和沖涼房,這樣等趙想一家搬進來,就不用去外面跟人搶公廁了。
不得不說她的這些做法,确實撓中了張百草的心。
本來就和妻子的感情就好,現在更是蜜裏調油,他們的兒女結婚了還要吃父母的狗糧。
與此同時,遠在蜀省鄉下的趙想,終于整理好了師父寄給他的包裹。
除了首都有名的特産外,還有衣服鞋子,都是給趙想的。
一套合身的軍裝,一套白襯衫加西裝褲,還有一雙皮鞋。
除此之外,一小部分是首都特産和給老人的營養品,剩下的全是醫書了。而且還都是大部頭,怪不得那麽重。
包裹裏還有一封信,是張百草寫的。
給趙想治病的藥材他已經在收集了,只等趙想去首都就能醫治。
看着這些藥草的名字,趙想沉默了。
全是名貴草藥,以他們蜀省的藥價算了一些,他需要兩千左右的藥費。
家裏雖然有點錢,但是遠遠達不到兩千。
他不能讓師父出這個錢,所以趙想現在就得開始考慮起來。
是先去讀書,暫時由師父墊這筆錢呢?等工作了慢慢還。還是先下海賺足了醫藥費,再回去參加高考上學?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他只能選擇其中一樣。
這個打算趙想誰也沒說,就連趙爺爺和趙奶奶都不知道自家孫孫的打算。如果知道,他們砸鍋賣鐵,也要湊夠兩千塊錢。
算了,離去首都的時間還早,要去也要等到明年了,還是先學習吧。
趙想合上信,拿出醫書背了起來。
他現在課本上的都學完了,隔兩天去牛棚學一些其他知識就行。剩下的時間都是靠趙想自學,除了醫書要背,他在望聞問切方面也開始學了起來。
當然,趙想沒有胡亂學,都是張百草在離開前給他布置的作業。
遇到不會的,要麽寫信給他,要麽去鎮上的藥房問那位老醫生,或是自己看書也行。
張百草寄來的包裹之所以大,就是因為他還寄了許多醫書給徒弟。
吃的趙想留了一小盒回頭給趙子蘇,剩下的拿出去給了爺爺奶奶,像是那些營養品,一看就知道是給兩位老人和牛棚衆人的。
趙想收到的東西最多,可大家一點也不羨慕,因為全是書啊!
張百草還讓他把這些書都背下來,特別是他家傳的幾本醫書,一個字都不能錯。
趙想還能怎麽辦呢?當然是背啊!
所以他又開始天天背書的日子,趙磊和趙玉來找趙想玩時,都忍不住害怕到後退幾步。
同時,趕在春耕前,趙家村有好幾戶人家忙着嫁女兒和娶兒媳婦。
其中就有趙核桃,他娶媳婦時,趙想被拉去幫忙了。
他別的也不用做,就是寫禮單。他的字好看,更重要的是長得也很好看。
把大家送的禮物都記下來,以後好回禮。
趙家祖孫三人送了五塊錢的禮,這在村子裏可是大手筆。
這是趙爺爺趙奶奶感激趙核桃對趙想的照顧,所以才會送重禮。
趙家一出手,把全村人都壓下去了。
不管大家心裏怎麽想的,面上肯定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反正現在也沒人敢正面得罪趙家,因此羨慕了一下就抛開不管了。
趙核桃一家在晚上對禮單時才知道趙家送了重禮,一時間面面相觑。
“核桃哥,這趙家是什麽人啊?送這麽重的禮?”
小夫妻回到自己的房間後,趙核桃的媳婦拉住丈夫問道。
五塊錢看着好像不多,可是村民們大多數不是送幾個雞蛋,就是送幾毛一塊錢的,兩塊都很少有人送,這還是自家近親。
趙家與核桃家已經出了五服,血緣關系很遠了。
“趙家啊……”
趙核桃給自己的媳婦說了趙家的事。
“總之,你千萬不能惹阿想生氣,不然我會生你氣的。”
趙核桃提醒自家媳婦,不是他偏心一個外人,而是他知道以趙想的品性,是不會主動惹事的。
而且趙想對他夠兄弟,趙核桃當然也拿趙想當弟弟對待了。
“好好好,我知道了,我肯定不招惹你那個兄弟。”
趙核桃媳婦是個識趣又有見識的女性,知道男人最在乎什麽,她也不會故意去犯丈夫的忌諱。
而且她也不覺得自己有趙想有什麽不和的地方,對方又不是她情敵。
聽丈夫的意思,趙想以後肯定是有大出息的人,她不僅要對他好,還要拿他當自家兄弟對待。
趙想好了,也能提拔自家丈夫,她又不是腦子有病,傻到去招惹對方。
等到趙核桃帶新媳婦回門後,趙想幾人才見到她的真容。
額,結婚當天女方的臉被塗成了紅屁股,根本看不出她長什麽樣。
“哎喲,這趙想兄弟長得也太好了吧!”
趙核桃媳婦看到趙想的臉,整個人都驚呆了好嗎?過了一會兒驚呼出聲,吓了大家一跳。
“嫂子結婚當天沒看到嗎?”
趙玉納悶,阿想當天可是在趙核桃家寫了一天的禮單啊!
“別提了,那天光顧着忙和害羞了,根本沒注意到周圍的情形。”
趙核桃媳婦提起結婚當時的事就無語,趙家村的人還好,主要是她娘家那邊的親戚特別煩人。
一直批評趙核桃家這不好那不好的,那天要不是她結婚,早就和對方吵起來了。
不過等到婚宴後,他們也被女方的父母罵了一通。
請你們來吃席的,不是請你們來男方家挑刺的。
女主的父母祖父母都沒意見,你們一些親戚架子倒是擺得夠足啊!
因為這件事,女方那邊的親戚弄得很不愉快,不過他們也不敢回嘴就是了。
趙想當天寫禮單,他聽到了不少這類的發言,只是對方也有所顧忌,沒在大庭廣衆之下鬧出來,趙想作為一個請來幫忙的人,自然也不好多管。
“那天他們沒給你添麻煩吧?”
趙核桃媳婦有些惴惴不安地看着趙想。這張臉看多了,容易犯罪。
“額……”
趙想不知道該不該回答她的問題。
麻煩肯定是添了的,只是很快就被平息了。
女主家的親戚因為看到了趙想,想把女兒嫁給他。
哪怕趙想看着年歲小對方也不在意,特別是聽說趙想是烈士之子,就更積極了。
對方住的地方比趙家村還偏,很多事都不太了解,所以他們才敢生出把女兒嫁給趙想的想法。
不過很快他們就被趙家村的村民打消了這個想法。
想讓趙想給他們當女婿的人大把,還有願意出三十六條腿的,結果趙家一個也沒同意。
你家的條件難不成比對方還好?
就這一個出來,就把對方打擊得不輕。
別說三十六條腿了,他們四條腿都湊不出來,今天送禮也只送了四個雞蛋。
所以最後當然是他們遠離趙想,再也不敢湊上來了。
不過有些年輕的小姑娘喜歡圍着趙想,哪怕他不和她們說話,也想多看幾眼。
趙家村的小姑娘們可不幹了,紛紛把自家的哥哥幺爸幺爺爺遮起來,不給外村的小姑娘看。
趙想也沒想到,自己居然這麽受歡迎,因此他寫好禮單吃了幾口酒席就趕緊跑了。
他怕再待下去,他們村的小姑娘就得和外村的小姑娘們幹架了。
趙想離開後,小姑娘們也消停了,也不針鋒相對了。
要不是趙核桃的媳婦問起來,趙想都不記得當天的事了。
結果她一問,氣氛就有些尴尬。
“好吧,我知道了,他們确實給你添麻煩了。”
趙核桃媳婦嘆氣,自家親戚真是不争氣啊!
“還,還好。”
趙想撓了下臉,有些客氣地說道。
“對不起,我在這裏代替他們跟想兄弟你道歉了。”
趙核桃媳婦彎腰。
“嫂子快起來,這和你沒關系啊!核桃哥,趕緊把嫂子扶起來。”
趙想推了趙核桃一把。
不是他不想扶,而是兄弟的妻子他們這些當兄弟的得避嫌。
“行了媳婦,阿想不是小氣的人,不會遷怒于你的。”
趙核桃慢了半拍扶起妻子,同時也安慰了她幾句。
“是,我現在知道了。”
趙核桃媳婦臉上終于露出了笑容。
兄弟幾個又和他們說了幾句話才分開,看着和媳婦親親熱熱離開的趙核桃。
“這結了婚的男人就是不一樣了。”
趙磊雙手抱在身前,一臉不屑。
“?”
趙想和趙玉看着他。
“眼裏只有媳婦,沒有兄弟了。”
不爽,特別不爽。趙磊覺得趙核桃是見色忘弟,有了媳婦不要兄弟。
“行了,你在這裏吃什麽醋?趕緊回家,家裏還有活要幹呢!”
趙想兩人哭笑不得,推了推他。
“哼。”
不服輸的趙磊,他還不知道結了婚的男人,和一群還不知道結婚好的少年人是不一樣的。
從此以後趙核桃要以家庭為重了,他不僅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家人。
就在趙核桃結婚半個月後,他得到了一個工作,在縣郵局當正式工。
這個工作是蔣鎮長一直為趙核桃留着的,就是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
這消息一出來,可把趙家村的人給震驚的啊!
“我怎麽沒這麽好的運氣?當鎮長的救命恩人。”
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人。
“嘆,以後人家吃的是公家飯了,和我們這些泥腿子不一樣了。”
這是羨慕的人家說的話。
“恭喜啊!核桃哥。”
趙想幾人提着雞蛋和魚,去跟趙核桃道喜。
“同喜同喜。”
已經歡喜到傻了的趙核桃。
“……”
要不是看在他高興傻了,趙想幾個非得怼他一怼幾句。
什麽叫同喜?大哥,你要不要聽聽你自己在說些什麽?
無語他、媽給無語開門,無語到家了。
不過趙核桃家确實很歡喜,已經高興到語無倫次的那種了。
趙核桃有了工作,對他們家來說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以後家裏也能減輕不少負擔,他不僅有工資拿,而且正式工的福利也很好。
趙家村的人已經開始跟核桃說了,以後村子裏的信和包裹,就由他順手帶回來了。
說這種話的人還不少,沒看到趙核桃一家漸漸消失的笑臉。
“你們住嘴,不許再說了。”
村長聽他們越說越不像話,立即張口制止。
“村長,我們怎麽了?”
還不知道自己哪裏錯了的村民傻眼中。
趙想拉着趙核桃幾個悄悄離開。
“核桃哥,你別聽他們的。”
趙想拍了拍趙核桃的肩膀。
“就是,憑什麽要你幫他們帶啊?你又不是他們家的牛馬,一次兩次就算了,村子好幾百口人,這包裹和信都不少,你白天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來還要幫他們帶東西,想什麽美事呢?”
趙玉一點也瞧不上這些人。
“我們村離鎮上又不是很遠,這點路他們都不願意走,萬一哪天你有事沒幫他們帶,肯定要遭埋怨的。”
趙磊也不支持趙核桃這麽做,這絕對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謝謝弟弟們,我知道該怎麽做。”
趙核桃一臉感動地看着大家,他沒想到最後理解他的還是兄弟們啊!
因為兄弟們的理解和安慰,趙核桃的臉上終于沒有了郁悶。剛才他不知道該怎麽拒絕他們,因為大家都是同族,有些話開不了口。
幸好村長阻止了他們繼續說下去,兄弟們也能理解自己的難處。
就連最親近的人都沒讓趙核桃幫他們帶信和包裹回來,其他人就更不要說了。
信還好,主要是包裹,這玩意又大又重,不是順不順手的事。
被村長批評過後,村民們也不敢再說這種話了。不過趙核桃也主動跟村民們說,有信的話他會幫大家帶回來的,包裹需要本人去取,不是他不願意幫忙,而是做不到。
“好好好,那就麻煩核桃了哈。”
有了這個臺階給大家下,一時間氣氛又熱鬧起來。
看着趙核桃游刃有餘地和村民們聊天,趙想三人相視一笑,悄悄離開了這熱鬧的地方。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三人排成一條線。
“核桃哥有了工作,你呢?”
趙磊看着趙玉,他已經十九歲了,總不能一直在家裏讓父母養着吧!
“我爸讓我跟他學記賬。”
趙玉嘴裏叼着一根雜草說道。
“你不上學了?”
趙想驚訝地看着他。
“要上,我課業也沒落下,只是我爸希望我多一條路子。”
趙玉點頭又搖頭,把趙影的打算跟兩個小夥伴說了。
“倒是三石,我覺得你還是繼續上學比較好。”
趙玉真誠地向小夥伴建議道。
“可我讀不進去啊!”
趙磊雙手抱在腦後,他要是能讀得進去的話,就不會中途退學了。
“讀不進也要讀,以後你就跟我和趙玉一起學習,我就不信把你這個榆林腦袋掰不過來。”
趙想發狠到,第一次高考的題目最簡單,如果連第一次趙磊都考不中的話,以後只會越來越難。
不管怎樣,趙磊有一個好的文憑,對他以後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哪怕只是一個普通的專科,也讓趙磊以後不至于在土裏刨食。
即使分産到戶,農民的生活也沒多好過,頂多是不挨餓,可辛苦是真辛苦。
不像後世,當農民還有補貼,這個年代是沒有的。種地除了自家留的糧食,還要上交公糧。
所以只要有機會,趙想還是希望趙磊能上一個好學校,哪怕拿個死工資以後也
沒那麽辛苦。
而且有了學歷,就算是未來的下崗風波都不容易波及趙磊。
“你們來真的啊?”
趙想的話讓趙磊放下了手,咽了咽口水看着二人說道。
“當然。”
趙想和趙玉一左一右把人夾在中間。
“也不用等了,就從今天開始吧!”
被夾裹在中間的趙磊欲哭無淚,開始了對他來說慘無人道的學習生涯。
其實也沒他自己說的那麽差,只是腦子和普通人一樣,學習是慢了點,不是完全學不會。
而且趙想、趙玉都是那種成績好的學生,二帶一比一個老師教五六十人要容易多了。
特別是趙想講解得比老師還要清楚和風趣,如果他沒時間就由趙玉教。
趙想沒想讓趙老師和錢老他們教導趙磊,因為他知道大家對村民有隔閡,也不願意和村民打交道。
所以這教導趙磊的事,就由他和趙玉負責了。
而且說句不好聽的,兩位老師的教導方式,未必就适合趙磊。
他們是很正經的老師,講課是很無聊的,趙想腦瓜子夠,記憶力也好,所以他們教趙想能學會,趙磊就不一定了。
趙磊基礎很差,不像趙想是裝出來的。
所以他不能用常規的方法來教,得用一些帶着趣味的方式進行引導,讓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趙想教趙磊的時候就是這樣,所以他教的時候趙磊的學習進步是最大的。
趙玉見狀,便來和趙想取經。在趙想教導趙磊的時候,在一邊學習他的教學方式。
聽過幾節課後,趙玉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随着他聽得越多,趙玉的眼界被趙想打開來了。
“阿想,我想當外交官。”
一趙玉攔住遠點想對他說道。說這話時他的眼中有光,這是趙玉第一次明确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啊!外交官好。”
趙想欣慰地笑了。
玉哥終于不是影大爺說什麽,他就做什麽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這個想法還挺好的。
趙玉在語言方面是有天賦的,便讓他跟自己學外語。
雖然他不是很精通,但是對目前的趙玉來說已經足夠了。
于是跟着趙想學習的人又多了一個,只是他學的不是課本上的知識,而是外語。
作為外交官,肯定是要會多國語言的。
趙玉既然有了這個想法,他學習外語的時候就很認真,那精神比他平時學習時的幹勁還要足。
趙影在知道兒子的想法後,默默收回了讓兒子跟自己學記賬的想法。
兒子有志氣,他也不能拖後腿不是嗎?
而且他相信趙想,趙想都在認真學習,自家兒子跟着他學準沒錯。
高考,也許真的要恢複了。
趙影雖然一輩子沒離開過他們縣,可是他的腦子好使。趙想平時和什麽人來往最多?牛棚裏的人就不說了,阿想的師父可是首都的神醫。
人家知道的肯定比他們這些鄉巴佬多,說不定張醫生暗中跟趙想說了什麽,不然他也不會抓着自己兒子和趙磊一起學習了。
趙磊的爸媽為此還專門送了謝禮給趙家和趙影家。
知青院裏也有聰明人,發現這一情況後,便開始寫信讓家裏人給自己寄書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