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熊山風景區(11)
熊山風景區(11)
[ 8: 52,草叢。發現“驚雷岩”木牌。《游客守則》變了。]
[ 9: 18,登山道。登山道的臺階好像有變化。]
[ 9: 20,驚雷岩(疑似)。路牌:“←清水潭”、“←觀月亭”、“→地廬”。往地廬走。
[ 猜測:根據《游客守則》第十條,尋找穿黃色馬甲的工作人員?]
[ 9: 58,清風亭。路牌:“↗熊山山神廟”,“↖劍池”,“↖山頂”,“↘地廬”,“↓南門”。往南門走。
[ 猜測:不存在的地點與實際存在的地點一一對應。清風亭—正氣亭;清水潭—撈月潭;驚雷岩—疊浪岩;地廬—?
[ !遇見了穿紅色馬甲的人。護符發燙,立刻逃離。]
[ 10: 31,樹林。
[《游客守則》又變了。關于守則V1、V2、V3的分析:
[ (1.1)V1 == V3,遵守游覽秩序
[ (1.2)V2 != V1,V2:遵守游覽秩序;不可進入東線
[ ……
[ (13)V3不可信 ]
[ 12: 05,蹬道。往南門走。]
[ 13: 19,火葉亭。路牌:“↑楓林”、“↓劍池”。]
朱紅漆色的方亭屹立在蔥綠茂密的樹林之中,旁邊兩塊木制路牌标示着景點名。
又一次來到了地圖上不存在的位置,葉何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了。他并不失望,也不着急,而是在記好備忘錄後迅速地掏出地圖查看。
西線“劍池 -> 紅葉亭 -> 楓林”的路線入目,完美印證了他關于地點名稱對應的猜測。葉何點了點頭,在“9: 58”那條記錄的猜測後面标記上“火葉亭—紅葉亭”。
“這樣的話,老俠在視頻裏提到過的‘悅’字開頭的書院,對應的肯定就是四象書院。”
葉何思索道,又在後面增加了一條記錄,“悅?書院—四象書院”。
“但還不知道這些不同名字的對應有什麽門道。為什麽一部分景點有另一個名字,一部分沒有?這些景點有什麽特別之處嗎?除了名字之外,裏世界的它們和原世界相比,還有什麽別的不同?”
想到這裏,葉何開始仔細打量眼前這座四四方方的亭子。
——葉何大學期間,和舍友們一起來熊山玩過一次。當時是秋天,他們想來賞楓,因此走的是西線。
雖然幾年過去,他對那次旅游的印象已經很淡了,但葉何還是想試試,看看這座“火葉亭”,和原世界的“紅葉亭”之間,有沒有明顯的不同。
這關系到他如何尋找這場異境的“眼”。
火葉亭由四根大紅色圓柱形立柱撐起,瓦甍為磚紅色,伫立在這片季節未到的綠色楓林中,格外醒目。涼亭為石制,屋頂造成了類似歇山頂的風格,棱角分明,結構清晰。亭中四方的長椅也均為石制。整座涼亭大約能裝下十幾人。
葉何繞着火葉亭轉了兩圈,正要進入亭內仔細查看,忽然瞥見亭子背後的草叢中好像有什麽東西。他謹慎地握住登山杖,摸了一下身上的護身符。兜裏平安護身符的溫度從一個多小時前起就未曾下降過,一直保持在略高于人體體溫的溫度。
至少溫度沒有額外升高,葉何放心了些,上前兩步,用登山杖撥開草叢,看見地上躺着的是一本鵝黃色封皮的筆記本。
葉何将筆記本撿了起來,看見封皮上寫着幾行字:
《熊山風景區巡山員工作記錄本》
姓名:廖永福
江漸省雲錦市熊山風景區運營管理部制
“巡山員工作記錄本?”
葉何心中微驚,正要翻開記錄本詳細查看,突然警惕地擡起頭,望向某個方向。
兩米多高的樹梢上,一只猴子與他四目相對。
猴子!
葉何立刻回憶起了不久前自己對《熊山風景區游客守則》的分析。第六條守則,所有守則中最長的那條,內容是東線生态猴區的注意事項:
(6.1)V1:僅可用景區內銷售的猴糧喂猴;可以驅猴
(6.2)V2:不能進入東線,遠離猴子
(6.3)V3:可以用自備的食物或景區內銷售的猴糧喂猴;不能驅猴
V3鼓勵游客和猴子互動,V2強調遠離猴子,V1态度中立。這條相互矛盾的規則給葉何留下的印象僅次于第十條規則。尤其是在推出“V3不可信”的結論後,他對于熊山猴子的态度便非常小心,路上行走時都在一直警惕着和它們遭遇。
現在,他進入熊山的第七個小時,遇見了第一只山裏的猴子。
葉何當即将《巡山員工作記錄本》往包裏一塞,右手舉起登山杖,朝幾米開外的那只樹上的猴子揮舞驅趕。
沒想到,這個舉動好像反倒是刺激了那只猴子。它發出了尖銳的鳴叫,随後居然沖葉何撲了過來。它單臂勾住樹幹,在幾棵樹之間來回跳躍幾次,便落到了葉何跟前一米開外的地面上。
葉何一驚,後退兩步,手中登山杖對準了猴子不斷揮舞。
“吱吱!吱吱!”
猴子竟然也學他揮起了手臂,但揮舞的頻率非常混亂,甚至顯得有些癫狂。
“別過來,我這沒有吃的!”
葉何緊緊地握着登山杖,壓着聲音吼了一句。
猴子狂亂地揮動手臂的動作暫停。
它垂下手臂,歪了歪頭,“吱吱”兩聲,突然又将手臂擡起。
右臂擡直,右手食指伸出,直直地指向了葉何,然後又曲起手臂,手腕翻轉,指指自己。
葉何一愣。
……這猴子的動作,突然變得,好像人類。
葉何後背頓時升起一陣寒意,不由得連連後退。
“吱吱!”
猴子又叫了兩聲,朝前走了兩步突然頓住,猛地扭頭。
“吱吱吱!吱吱!”
它急促而連續地朝葉何叫了好幾聲後,轉身躍進了樹叢裏,幾個跳躍便消失了蹤影。
葉何有些發怔,還有些驚魂未定。
這猴子怎麽回事?先是瘋瘋癫癫地沖他撲過來,然後學他揮舞手臂,接着突然指了指他又指了指自己,最後叫了好幾聲便蹿進樹林中沒影了。
指了指他又指了指自己……
葉何蹙眉。猴子的這個動作給他一種莫名篤定的感覺,實在不像是一只猴子能做出來的。
以及,猴子的靠近和揮舞手臂,除了動作有點誇張之外,似乎沒有要傷害他的意思,反倒好像是……好像是在表達什麽信息?
“難道猴子是無害的?”葉何摸着口袋裏溫度沒有絲毫變化的護身符,思索道,“我的結論錯了?”
雖然對《游客守則》再次産生了疑惑,但葉何沒有忘記自己原本要做的事情。他回到火葉亭裏坐下,仔細觀察了一番這座亭子。
幾分鐘後,葉何得出了一個似是而非、好像沒什麽用的結論:
這座亭子,比他大學本科游玩時見過的,要新。
朱紅立柱圓潤晶瑩,石制長椅平平整整,整座亭子絲毫沒有掉漆、坑窪之類的痕跡。
葉何隐約記得,他大學時和舍友一起走西線賞楓,在紅葉亭裏坐過一陣,還在亭子裏吃過東西。那時候,紅葉亭的立柱顏色仿佛沒有現在這麽紅,上面還有些不講文明的游客留下的刻痕。
葉何照例把這條發現寫進備忘錄裏。忽然,他眼睛一亮:
[ 9: 18,登山道。登山道的臺階好像有變化。]
葉何記得,他丢下“驚雷岩”的木牌,回到蹬道上時,總覺得蹬道好像跟之前不一樣了。本來他還以為是自己的錯覺,現在他可以肯定地說:“登山道也變新了。”
景物、道路都變新了。
難道說,他回到了過去?
葉何倒吸一口氣,回憶起之前查過的熊山風景區的資料。熊山風景區在二十多年前被雲錦市政開發作文旅景點,在八年前又重新大規模翻修了一次,并在六年前成功入選了國家5A級著名景區。
二十多年前。八年前。六年前。
葉何上次來熊山時在讀大二,也就是五年前。他五年前來時,紅葉亭已經有明顯的被游客亂塗亂畫的痕跡了。而現在,裏世界的火葉亭卻沒有。
“熊山風景區八年前被翻新過,難不成,我回到了八年前?”葉何托腮凝思,忽然一拍大腿,“對了,還有個東西沒看。”
他立刻從登山包中掏出剛才急急忙忙塞進去的《熊山風景區巡山員工作記錄本》。這個本子封皮是鵝黃色的,封面上的姓名是廖永福。葉何打開記錄本,見扉頁上寫着:
《工作守則》
一、巡山員應嚴格遵守景區規章制度,儀表整潔,行為得體,恪盡職守,愛崗敬業。
二、巡山員應乘坐員工統一接駁車,按要求分批次從南門或北門進入景區。
三、若發現游客在景區內亂扔垃圾、亂塗亂畫、攀折花果或進行水上活動,立刻上前制止。若游客執意不聽從,可上報景區處理。
四、若發現游客在生态猴區自備食物喂猴或有其他不當行為,需進行提醒。若游客執意不聽從,可上報景區處理。
五、若發現游客攜帶危險物品或動物,立刻上報景區。
六、巡山員工作期間須着黑色工作服并佩戴工牌。工作服應幹淨整潔,無明顯污跡破損。
七、巡山路線共三條:西線、中線、東線。每日路線按照排班表進行。巡山員每日工作情況應記錄在《熊山風景區巡山員工作記錄本》中。記錄本每季度一換。
八、若發現道路指示牌及其他公共設施有損壞現象,立即上報景區處理。
九、巡山員工作時間為每日6: 00至18: 00,上三休一,每月值班不少于21天。若有特殊事宜,可申請換班或調休。
十、巡山員工作期間,需保證手機電話通暢,能夠及時接聽景區內部電話并按需趕往現場。
“等等。”葉何忽然注意到其中某一條守則,“‘巡山員工作期間須着黑色工作服并佩戴工牌’……”
腦中仿佛有某根弦又狠狠地彈了一下。
黑色?
既不是紅色,也不是黃色,而是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