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

「母妃,」我逼自己從眼角擠出淚來,輕喚齊貴妃道,「劉昭儀和明珍妹妹母女情深,那,我要被送去北狄了嗎?」

齊貴妃這才回過神來,扭頭看向我。

我眼中泅着一層淚光,迎着她的視線,擠出一抹凄惶苦笑。

齊貴妃一愣,下意識擡手為我拭去臉頰上的淚痕。

「別怕,」她壓低聲音同我道,「皇後娘娘不會由着劉昭儀胡來的。」

言畢,她不太自然地拍了拍我的手背,仿佛予以我寬慰。

果不其然,這些話剛說完,皇後娘娘便開口了。

「劉昭儀,本宮體恤你愛女心切,容你胡鬧一場,但,胡鬧歸胡鬧,明珍前往北狄之事,已成定局,再無轉圜。」

「你莫要再胡攪蠻纏,帶着十一公主回你的栖霞宮去,好生做準備吧。」

「皇後娘娘!!」

見皇後毫不動容,劉昭儀慌了。

她手腳并用,爬向皇後,企圖抓住她的衣角,聲嘶力竭地喊:「你這是要逼我們母女倆去死嗎?

「住嘴!」

皇後一個眼神。

安嬷嬷心領神會,上前扣住劉昭儀的肩膀,将她壓在地上。

Advertisement

「身為陛下的妃嫔,你看看你如今的模樣,可還像一個妃嫔該有的樣子?莫不是本宮太過寬容,才縱得你如此放肆?」

「安嬷嬷。」

「老奴在!」

「将劉昭儀和十一公主送回栖霞宮,在北狄一事塵埃落定之前,不許劉昭儀出栖霞宮半步!」

「老奴遵命!」

安嬷嬷将劉昭儀從地上提起來。

廣安宮大殿上空回蕩着劉昭儀不甘的哭喊聲,還有十一公主一疊聲叫母妃的聲音。

鬧得不可開交之際,忽聽門外有人喊:「傳聖上口谕。」

緊接着,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餘隽鶴,攜一幫小太監,魚貫而入。

進得大殿,餘隽鶴恭敬向皇後行禮:「皇後娘娘,傳聖上口谕。」

皇後起身。

殿內衆人紛紛起身。

餘隽鶴微一哈腰,中氣十足道:「聖上有旨,念及劉老君爺年事已高,不忍見曾孫女遠嫁,十一公主就待在上京城吧,讓六公主替十一公主前往北狄。」

念完口谕,餘隽鶴低眉順眼同皇後解釋:「老君爺快八十高齡了,今兒一大早進宮求見萬歲爺,萬歲爺答應此事遂老爺子心願。」

皇後颔首:「陛下的意思,本宮明白了。」

餘隽鶴又揖了一躬,這才帶着一衆小太監魚貫離開。

聖旨已下。

事成定局。

明珍劫後餘生,與劉昭儀抱頭痛哭。

鬧了這麽一場,皇後也乏了,揮手遣我們離開。

回去的路上,齊貴妃什麽話都沒說,直到進了沐晨宮,她才一句三頓地開口:「并非本宮不盡力。」

「陛下親賜口谕,君無戲言,此事再無轉圜餘地,你且準備前往北狄吧。」

我道:「是,母妃。」

我如常同齊貴妃告別,腳步不亂地回到自己居住的薇花殿。

梨雪和海棠跟在我身後抹眼淚:「公主,我們真的要去北狄嗎?」

「不,」我回答她們道,「我一個人去,你們不用跟着。」

她倆嗚咽一聲,掩面而泣。

我歪坐在窗邊的美人靠上,望着院子發呆。

從一開始,我就心知肚明,勝利的天平不斷在搖擺,屬于我的籌碼少得可憐。

我想過,我會輸。

可是,盡管做了無數遍最壞的打算,我依然想象不到……孤身前往虎狼之地,我該怎樣茍且地活着?

阿娘,我好像……很快就能來見你了。

我将腦袋埋在手臂裏,眨了眨眼睛,眨去眼角泛起的濡濕。

我現在唯一想做的,是最後再去看一回阿娘。

然而,就在我動身之際,北狄送來的文書,被三皇子挑劍刺破。

「泱泱大盛,數以萬計的鐵血男兒,豈由得區區蠻夷蹬鼻子上臉?」

三皇子請命出兵,誓驅北狄,收失地,複邊關,重建冬堅城。

皇帝思索半日,回複:「準。」

王師出征,一去一春秋,不負誓言,大勝而歸。

百姓夾道歡迎。

皇帝龍顏大悅,冊封三皇子為鎮北王,賜住鎮北王府。

我從未想過再次見三皇子,是他趁着月色登門來訪。

他身上往日象征尊貴的錦衣玉服消失不見,換成少年将軍才穿的挺闊甲胄。

站在我的殿門外,身勁如松。

我驚詫莫名,忘了請他進殿入座,問起他的來意。

他道:「六皇妹,崔才人當年的救命之恩,我報了。」

我道:「不夠。」

從我口中吐出的這兩個字,出乎三皇子意料。

他飛快愣了一下,爾後,神色恢複如常,平靜詢問我道:「六皇妹想要什麽?」

我擡頭看着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