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八次直播⑥
第42章 第八次直播⑥
【小夥伴們,何園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其主人姓何。它的始建者何芷知在光緒九年購置了片石山房舊址,在此建造園林,原名“寄嘯山莊”,這個園名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①】
寶玉一聽見"寄嘯山莊"四字,當即誦道:"倚南窗以寄傲,登東臯以舒嘯。這園子名字起得極好。”
探春當即笑道:“那天幕上的仙子說起你的學問,便是這麽說的。”
果然就聽蕭蘭蘭在天幕上接了話茬:
【這"寄嘯山莊"的典故,寶玉定然知道,黛玉、寶釵和湘雲也沒有任何問題。林如海如果在世,十九能知道這個典故,其他人,賈政、賈赦、賈珍、賈琏、賈環、賈蘭……甚至在家塾裏教子弟讀書的賈代儒,必定沒有一個知道的。】
【哈哈,蘭蘭,你這真是三句話不離紅樓,我真是甘拜下風。來,給我們說說,寶玉的學識水平到底怎麽樣?他真的是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嗎?】
寶玉沖探春眨眨眼,心道原來天幕上的仙子們竟就是這樣談起他的學問來的。
探春卻笑道:“當時你病得人事不知,我們急得都跟什麽似的。老太太只要你能醒過來便‘阿彌陀佛’了,誰還顧得上你有多少學問?”
【蘭蘭想說的是:寶玉的知識水平,在同齡人跟前屬于中等偏上,與薛林史三位學識出衆的女性相比,他真的不算什麽。但是與賈府其他男性相比,甚至包括他那蒙萌出仕的老爹相比,寶玉的才學顯然都更為出色。】
【畢竟曹公早早地就在書中寫了,寶玉“天分高明、性情穎慧”。他在未入學之前,三四歲時,已經得元妃口傳教授了幾本書,認識了數千字在腹中。②】У
【這可比我們現在的普及義務教育要提前得多了。我們都是六七歲左右上學。寶玉相當于在學前班裏就已經認得了數千字。】
【要是寶玉也跑來我們這裏上學前班,估計人人都要稱呼他一聲"卷王"!家長們估計都要羨慕元春“雞娃”有方。】
寶玉瞠目結舌:這都是什麽話?
探春苦笑着搖頭:她已經是第二次聽了,也還是沒聽明白到底是什麽意思。
不過,有一點她算是隐隐約約聽出來了:天幕上兩位仙子,都是要在六七歲時去上學的,而且接受的是“普及義務教育”,似乎是說,人人……哦不,仙仙都要接受的教育,不去還不行。
Advertisement
【待到了寶玉在第九回 準備去家塾裏讀書的時候,賈政曾經問過寶玉的跟班李貴,問起寶玉讀書的進度。李貴就回了一個經典的冷笑話:“哥兒已經念到第三本《詩經》,什麽悠悠鹿鳴,荷葉浮萍。”③】
寶玉和探春就忍不住都笑了。
【按照明清時期的私塾教育體系,啓蒙階段的學生會學習"四書"與"五經","四書"在前,然後才是“五經”。寶玉既然已經念到了《詩經》第三本,那麽他至少已經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已經都念完了。】
【結果賈政就回他:“什麽《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只是先把‘四書’一齊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這裏的“古文”,指的是唐宋文,是與“時文”也就是“八股文”對應的。】
【這是什麽概念呢?打個比方,這就大概相當于,我們初高中學了很多內容,什麽化學物理歷史地理之類,但是高考只考一門語文。然後賈政在寶玉初中一年級的時候就交待:聽見了沒,從現在開始起就準備高考,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現在好開始局題了。體育課音樂美術課都別上了,全都給我刷題……】
寶玉與探春都覺一頭霧水,但是天幕上另一位仙子"二分無賴",聽了卻樂不可支。
【蘭蘭,你說得太形象了!】
【好了,賈政要求寶玉上學“刷題”,但是他自己的水平怎麽樣呢?】
【在"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回裏,寶玉能引《離騷》、《文選》、《吳都賦》、《蜀都賦》這樣的文獻來辨認芳草,賈政這等無知之輩顯然什麽都不知道,但是卻只好狐假虎威地大喝一聲:“誰問你來!”】
天幕上那蕭蘭蘭模仿賈政的口吻,學得惟妙惟肖。寶玉與探春都忍不住掩口偷笑。
他們當然不敢當面笑賈政是"無知之輩",但是能在心裏過一把嘲笑老父的瘾,也是蠻開心的。
【寶玉在詩賦離騷方面的淵博學識,其實是在清代被認為是一門很高明的學問,當時稱之為"選學”,清代曾經出過不少研究“選學”的大家。小夥伴們,這“選學”可不是“選修課的學問”哈,它其實是指
研究《昭明文選》的學問。】
【但是呢,因為這些學識不在高考範圍內……也就是說科舉取士的時候不會考,它既不是八股文,也不是試帖詩,所以這被認為是“雜學”、“歪才”。賈政就是這麽認為的,所以他說寶玉“雖不喜讀書,卻有些歪才。”】
【這就給了我們一種強烈的割裂感,就好像賈寶玉一方面"厭惡讀書",一方面他又能吟詩作對,雖然比不上薛林等人,但似乎真的還可以,總要比賈政和他那些清客相公要強。】
【總體而言,寶玉讀過的書即使在當時代,也不算少了。他讀過四書五經、《公羊》《谷梁》,讀過《楚辭》、《文選》,他讀唐詩宋詞,還讀過《南華經》,也就是《莊子》,還讀過《西廂記》,他等于是将當時能夠讀到的各種古籍名著都讀過了一遍。】
【然而他最喜好純真、不受拘束的文字,讨厭世俗的追求利祿的"經濟文章",更加讨厭"刷題”,也就是反反複複地寫些破題承題起講的“八股”文。因此被賈政罵做“在家荒疏學業”了。】
寶玉聽蕭蘭蘭這麽一說,心中大生"知己"之感,覺得這世上還從來沒有哪個人,将自己心裏的困惑說得一個字都不差的困惑說得一個子都不是的。
【然而說實話,除非寶玉只想做個"富貴閑人",在那個時代,但凡他想要在"選學"上有些成就,就逃不開“五年科舉三年模拟”。】
【清代其實有很多學問派的大家,都是走的這一條路,先考中舉人、進士,然後再将八股文丢開,去研究經史、詞章、文字、金石、考據、訓诂、掌故,甚至更專門的《公羊》、《谷梁》、西北地理、音韻版本之類。④】
【這個八股文,通常被稱為“敲門磚”。】
寶玉聽到這裏,一時便陷入沉思。探春看看寶玉,心說兄長沒準能被仙音說動。
就在這時,“二分無賴”提醒蕭蘭蘭:
【寶玉挨打的實拍外景地點就在前面了,我們一起去看看?】
寶玉一聽到“挨打”兩個字,渾身打起寒顫,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只見天幕上兩名仙子并肩走向這座“寄嘯山莊”中的庭院樓廊,能聽見”二分無賴”的聲音:
【就是這裏,當時拍
攝的時候按照北方習俗,在門上挂了門簾子。】
【蘭蘭,這裏就是寶玉向老姆姆求助的地方。當時寶玉告訴這個老婆婆,說"老爺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緊,要緊!",結果被老人家聽成了"跳井",說"跳井讓他跳去,二爺怕什麽?"⑤
這話一出,寶玉與探春都是絕倒。
【蘭蘭,這裏就是電視劇中,賈環向賈政告密的所在,記得嗎?他當時說得好誇張,說看見了死去的金钏兒,“人頭這樣大,身子這樣粗,泡的實在可怕……”⑤】
寶玉頓時開始留心探春的神色,随時準備勸慰。
但是探春已經為她的母親兄弟痛苦過一回,經過這兩天賈母等人的開導,她已經漸漸緩過來了。她只是沖寶玉搖了搖頭,示意自己已無妨。
就聽那天幕漸漸說下去,提到趙姨娘與賈環,又提到馬道婆答應趙姨娘,要替他魔鎮寶玉。
寶玉聽着直嘆息,心道這就是“人心苦不足”的道理。自己分明沒有招惹趙姨娘和賈環母子,對方卻只因為自己是可能能繼承榮府的人,受老太太、太太偏愛,要痛下這等殺手。
探春再次聽見天幕上描述自己的母親與兄弟,她一字字聽來,只覺天幕并沒有冤枉了趙姨娘和賈環。只是話雖如此,到底母女連心,探春心中難過非常。
寶玉在旁,明知探春是什麽心思,卻一句都不敢勸。
卻聽天幕上蕭蘭蘭忽然插了一句嘴:
【蘭蘭在陳述這些事件的時候,其實一直在為探春覺得惋惜。探春雖然是趙姨娘所生的女兒,但她無論是從道德水準還是智力才幹上來說,都要遠遠勝過她的母親和兄弟。】
【小夥伴們,蘭蘭答應你們,将來一定要找個時間,和大家好好聊一聊探春。】
這話從來沒人向寶玉提過,想必是之前賈府衆人在看天幕時,忙于捉拿馬道婆處置趙姨娘等事,這樣的“小事”就被漏過去了。
寶玉連忙用胳膊肘輕輕推推探春,笑道:"三妹妹,你聽聽,你也是在仙家挂上過號的人。"
探春顯然也很想知道“蕭仙”會怎樣評價自己,便轉過臉向寶玉一笑,道:“千萬別是說我的糗事才好。”
天幕已在漸漸收尾,蕭蘭蘭正在總結她和“二分無賴”這次直播裏都嘗了什麽、看了什麽、議論了什麽……
探春便開口:“說到這裏便差不多了,接下來老太太便命我回屋探視寶玉哥哥……”
其實那時是賈母故意支走探春,免得她親眼見到母親和弟弟受到懲處。
這時寶玉卻“咦”了一聲,道:“好像還有……”
探春一看,果然還有。是那位叫做"二分無賴"的仙子走進了一個叫做"片石山房"的地方。
【片石山房在何園之南,相傳這裏的假山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和尚之手。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麽這裏的假山便可謂是石濤疊石的"人間孤本"了。】
【我來給小夥伴們大略講一下石濤,石濤原本姓朱,名若極,是明末王孫,他出生不久,明朝便滅亡了,清廷取而代之……】
聽到這裏,寶玉遽然一驚,連忙提筆開始記錄,心想這天上仙音竟然在這最後一段裏露出了如此重要的一段信息。
原來“清”之前是“明”。而改朝換代、江山易主,在天上仙子口中說來,竟是這樣輕松随意……
【為了逃避清廷的追捕與迫害,石濤出家為僧,寄情于山水書畫之間,成為我國歷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山水畫家。康熙南巡時,石濤曾經在南京長幹寺接駕,自稱"臣僧"。】
探春便提醒:“康熙皇帝,難道就是清廷的開國皇帝不成?”
寶玉一想:也對,前朝的末代王孫,在新朝的皇帝南巡時,前來接駕。這位康熙皇帝,不是始祖,便是始祖之子。
【後來石濤移居揚州,康熙第二次南巡的時候,石濤又在揚州平山堂接駕。此後他多數時間居于揚州,直到康熙四十六年病逝。他一生,留下了很多山水畫作品,其中不乏應酬唱和之作,但是留下堆石假山,唯有“片石山房”一座。】
【怎麽了,蘭蘭,你好像有什麽問題?】
天幕上,蕭蘭蘭正站在片石山房中的一泓碧水跟前,探頭探腦地找着什麽。
【我聽說“片石山房”這裏,有一枚“水中月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當然是真的!】
身為本地東道主的二分無賴"當即指給蕭蘭蘭看。
【順着我指的方向,看水中,在那裏,就在那裏————】
隔了片刻,就聽那蕭蘭蘭也在天幕上大呼小叫起來:
【真的,我看到了……看到了"水中月"。】
緊接着天幕抖動,天幕上的畫面迅速改換。只見一池平靜如鏡的碧水中,映着湖石假山的倒影,而在那倒影之間,正好能夠看見一枚彎彎的圓月——那應當是假山的形狀特殊,倒影在水中,剛好顯現出一枚彎彎的“月亮”。
【不止有“水中月”,這片石山房中,還有“鏡中花”。蘭蘭,這回我可不指給你看了,你自己找找看哦。】
“水中月,鏡中花……”寶玉在口中喃喃地道。
他在想那末代王孫,到了新朝,便只能出家斬斷凡塵,然而如此,卻還要在人間帝王面前屈尊,自稱“臣僧”……
不知在那石濤眼中,這世事是否也真如“水中月,鏡中花”,美麗卻虛幻不可及……
片刻後,就聽蕭蘭蘭的歡呼聲傳來:"我找到啦!"
天幕上出現了蕭蘭蘭的全身像。只見她右手舉着一枚長長的杆子,上面架着一枚小小的,黑匣子一般的物事。
說老實話,天幕這都出現幾次了,寶玉和其他人都還從來未見過蕭蘭蘭的全身景象,尤其沒見過她右手中所持的那枚奇怪的東西。
寶玉在怡紅院中自己就擁有一枚西洋玻璃大鏡,能将人照得纖毫畢現。他自然也知道這是天上仙子在對鏡自照,而“蕭仙”那張俏麗美好的笑顏真就如同一朵鮮花,應了那“鏡中花”三字。
寶玉便一陣傷感。
而探春卻仰着頭,向天幕中仔細看,隔了半日,方道:“寶玉哥哥,你說我們在天幕上看到的,是不是就是仙子手中的那枚‘法器’裏攝取的景象?”
寶玉還沉浸在鏡花水月的悲涼情緒中未能清醒,而探春卻在思忖那天幕景象究竟從何而來。
探春甚至還舉手比劃了一下,說:“好像确實是的,仙子将那法器舉向哪裏,我們在天幕上就會看見哪裏……當然了,蕭仙多數時候好像比較喜歡将法器舉向她自己,所以我們多半都會看見她……”
寶玉一呆,細想想,似乎也确實是這樣的。
【好了,“片石山房”就是我們今天直播的最後一站啦,希望小夥伴們喜歡小揚州和蘭蘭今天的陪伴,請大家幹萬不要忘記關注小揚州,她的主播ID是"二分無賴"。以後蘭蘭還會找機會與她合作,給大家帶來更多更有趣的直播節目哦!】
這回才是真正結束,随着仙音的餘韻漸漸散去,天幕漸漸暗淡,成為早間清晨的明淨天空。此刻天還未大亮。寶玉與探春對視一眼,連忙開始着手整理他們在最後一段時記下來的內容。Ъу
蕭蘭蘭左手舉着雲臺,望着“片石山房”中的那片“鏡中花”。
說來也很簡單,其實就是在院落一角安了一枚鏡子,這樣游客自拍時都不用自拍杆了。
“二分無賴”選擇的拍攝時間段很好,這個時間段裏游客很少。而“片石山房”又基本上是何園的最後一個景點,現在這片庭院裏的其他游人只有七八個,正分散在片石山房各處拍照。
蕭蘭蘭也很着迷這“鏡花水月”的意境,就算她關掉了直播,也依舊定定地望着那面鏡子,望着鏡中的人。
忽然,她在鏡中依稀看見一個身影,那是一個古裝美人,衣袂缤紛,踹跹竊窩,就站在自己背後,似乎正微笑望着自己。
蕭蘭蘭心頭一怔,她恍然見過覺得這個古裝美人是她在哪裏見過的,套用賈寶玉的話就是——
“這個姐姐我曾見過的!”
蕭蘭蘭一轉身:嘻!見她身後哪裏還有什麽別的古裝美人?————也就是“二分無賴”,穿着漢服,梳着高髻,婉約袅娜的站在她身後,沖她露出無比輕松的微笑。
也是————蕭蘭蘭心想,總算把這場難度巨大的直播做完了,可以好好輕松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