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又一步算計 1更
第46章 又一步算計 1更
兩門親事。
太子那邊為了維持自己賢明君子人設, 就算心裏對永昌伯府如何惱恨,暫時面上也不會表現出來,因此喬玉陵的苦日子還不明顯。
但邑郡王府這邊,那可就沒什麽顧忌了!
衆所周知, 邑郡王和當今陛下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且兩人兄弟關系還極好。
陛下雖沒有給這個弟弟封親王之尊, 但卻下旨郡王之位三代不降爵,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可比封親王更加實惠。
邑郡王是個纨绔性子, 因着這份尊榮,在京城很是張揚。
而楚世子因為是府中唯一的子嗣,性格像了他爹,做人更是橫行無忌。
郡王妃倒是比這父子倆正常些,但她本來也不是什麽良善之人, 端看上輩子那個性情溫柔的小官之女,被她給磋磨死,就知道她是個惡婆婆了。
所以, 對于早已頹勢的永昌伯府, 這一家三口根本沒放在眼中。
雖然讓正室和側室同一天入門, 還把外室生的庶長子女抱出來見客,實在有些不講究, 不地道, 更遭人诟病。
但誰讓胳膊擰不過大腿,夫妻倆也只能厚着臉皮成全兒子心思。
反正外室消息暴露出來後,郡王府也是要丢臉的,此刻再丢一些臉也無所謂了。
左右還有陛下撐腰,影響不了郡王府的權勢和富貴, 等流言沉寂一切也就好了。
怎麽都比真讓兒子娶一個青樓出身的妓子做正室強!
喬玉蘭直接當場氣哭,不顧禮節自己掀開蓋頭吵鬧起來。
Advertisement
“太過分了!世上哪有側室和正室同一天進門,還一起拜堂的?你們竟然連外室子都有了,還是兩個!”
“我們永昌伯府雖不如郡王府,但也是幾代傳承的鐘鼎之家,祖上跟着太祖皇帝一同打江山的功臣,你們竟如此羞辱于我,薄待功勳之後!”
別看喬玉蘭在喬玉景面前算計淺薄,可實際還是有幾分腦子的。
她要只說自己委屈,大家肯定不當一回事兒,畢竟這個世道已經習慣遇到事情,就讓姑娘哥兒咽下委屈退讓,大度息事寧人。
但扯上皇室薄待功勳之後,意義就不同了。
至少原本在場不少雖心中鄙視郡王府的行為,卻也并未打算多管閑事的勳貴賓客,眼神瞬間就變了。
是啊,今日被欺辱的是永昌伯府,焉知日後不會輪到他們?
當即就有人幫腔道,“邑郡王,郡王妃,你們這個确實不太合禮數,簡直就是寵妾滅妻,有違禮教啊……”
邑郡王是個草包,漲紅着臉不知道說什麽。
畢竟他其實也知道自家做事不地道。
郡王妃心裏慌歸慌,但面上還是很鎮定辯駁,假裝為難愧疚解釋。
“喬四小姐,此事是我們郡王府對不住你,但凡事也講個先來後到。”
“蓉娘與我兒兩情相悅,是我這個做娘的愛子心切,一直嫌棄蓉娘是平民女子,才耽誤了一對有情人多年。”
“原本我已經同意蓉娘進門了,就等着提親下聘,結果不曾想出了你和我兒落水之時,壞了姑娘清白。”
“看在永昌伯府的面子上,我們自當對姑娘負責,但蓉娘也是受害者,她還給我們郡王府生了一對龍鳳胎,王府子嗣稀少,我這個做祖母的也只能做一回不講究人了。”
“還請喬四姑娘大量,原諒則個,老身在這裏給你賠不是了……姑娘放心,日後你才是王府世子妃,王府爵位也只會由繼承。”
要不怎麽說姜還是老的辣呢?
郡王妃一番颠倒黑白,反倒讓喬玉蘭還成了插足別人感情的絆腳石。
且她一個長輩都如此低頭了,也當衆承諾了喬玉蘭的正室地位和權益,喬玉蘭若還揪着不放,就是她不識大體了。
被稱作蓉娘的新娘子,也配合在旁邊可憐哭起來,假言假語道。
“嗚嗚,喬四小姐,雖然你搶了我的正室之位,但我知道這都是陰差陽錯,我不怪你,我只想和世子相守,日後進了門,定不會與姐姐争搶什麽,請姐姐放心……”
楚世子更是毫不掩飾厭惡道,“誰知道當初落水是不是你算計,否則你一個伯府庶女,怎能做王府的世子妃?你還敢指責我們郡王府!”
雖然這是的惡意猜想,但不得不說還真猜到真相了。
喬玉蘭到底還年輕,表情管理修煉不到家,眼中瞬間閃過被戳中心事的慌亂。
在場大半都是人精,全都看到了她的異常反應。
郡王妃更是暗道天助王府也!
她立馬做出震驚又憤怒的神色,“喬四小姐,當初落水,當真是你算計了我兒?”
不管是不是,都得把罪名坐實。
如此,今日郡王府的荒唐污點就能被掩蓋些許,事後被罵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兒媳婦了,對方還能因此一輩子擡不起頭,再越不過她這個婆婆去。
兒子高興了,孫子孫女認祖歸宗了,聽話的高門兒媳也有了。
簡直完美!
“……”
喬玉蘭也很快猜到郡王妃的無恥打算,氣得頭暈眼花。
她萬萬沒想到,邑郡王府竟然是這麽個不講究的火坑,堂堂高門大戶,做事真的是一點臉都不要啊。
好在她為難不知該怎麽辦時。
人群中。
突然有人詫異驚呼,“哎呀,這個側妃新娘子,不是怡紅樓曾經的花魁嗎?”
嘩——
此話一出,在場衆人嘩然。
怡紅樓那是什麽地方?青樓!
青樓裏的花魁是什麽?妓子!
雖然這個時代去風月場所厮混的男人不少,但把青樓妓子納回家做小妾的卻并沒有多少,更別說娶對方為正妻。
郡王府可是皇親宗室,側妃是要上皇族玉牒的,把一個青樓妓子的名字寫上去,讓皇室其它正經出身的兒媳們如何自處?
喬玉蘭頓時抓住把柄,解氣回擊。
“好啊,你們竟敢讓一個青樓女子做側妃,上皇家玉牒,你們這是不給我們永昌伯府臉嗎?你們這是把所有皇室郡主公主,宗親媳婦的臉,都往地上踩!”
“我要去找陛下做主,我是功勳之後,你們如此欺辱我,我絕不會就此罷休,讓我們伯府臉面丢盡……”
說罷,就要走人。
郡王妃着急阻攔,“不行,你不能去!蓉娘不是青樓女子,她是良家女,看錯了,是人看錯了。”
“喬四姑娘,你與我兒已經拜堂成親,夫妻一體,你如此鬧騰,可想過夫妻感情?都是誤會,誤會……”
“什麽誤會?你們如此欺辱我,不給我交代,我絕不罷休。”
雙方都不是善茬,你走我攔,竟就在成親現場打鬧了起來。
場面之荒唐,畫面之滑稽。
讓周圍賓客紛紛後退,又是看熱鬧的興奮,又是鄙視嘲笑感嘆。
兩邊都不是好東西,這是惡人碰上惡人了啊!
最後一通鬧騰。
直到宮中的老皇帝得到消息,生氣派人過來制止,發了斥責處理聖旨。
撤掉了蓉娘的側妃之位,貶為王府低等侍妾。
邑郡王夫妻教子不嚴,楚世子荒唐不成性,一家三口罰俸一年,閉門思過半年。
喬玉蘭不識大體,婚事繼續,但進門後半年內也得每日抄女戒反省。
此事才算結束。
不過很明顯,老皇帝還是因為親弟弟的關系,處理對郡王府偏頗。
只有喬玉蘭和蓉娘兩個外人受傷的成就達到。
讓喬玉蘭氣得心口發疼。
蓉娘也很是不滿,她好不容易謀劃來的尊貴身份,竟然就這樣沒了。
兩個争強好勝且心機叵測的女人湊到一起,郡王府日後的生活,可以預見的熱鬧……
郡王府和永昌伯府的親事消息傳開,真是讓京城衆人看了好一場笑話。
永昌伯得到消息,也對郡王府氣憤不已。
但更多的還是責怪女兒太魯莽,鬧事情不知分寸,有些愚蠢。
“陛下向來寵愛邑郡王這個親弟弟,四姐兒這番鬧騰,讓所有人看足了皇室笑話,不是存心讓陛下記恨伯府麽!”
永昌伯憂心生氣道。
……
一家不起眼的茶樓廂房中。
謝文彥帶着鬥笠遮面,與一個三十多歲的清瘦男子同桌飲茶。
他刻意改變了聲線,輕笑道,“邑郡王府的熱鬧,王大人可親眼瞧過了?”
被稱作王大人的男子聞言,臉上露出後怕之色,趕忙拱手道謝。
“多謝先生指點,小女才能逃過一劫,此番恩情王某記下,來日先生若有所求,王某必定竭盡全力相幫。”
王世仁是真的很感激。
月前郡王府找到他家,說是想娶他女兒進門,他雖猜測其中可能有貓膩,但想着如此權貴注重臉面,女兒嫁過去就算不能和美,也能好好享受尊榮生活,所以心動了。
可萬萬沒想到,邑郡王府的人竟如此不講究!
看今天這表現,說火坑都輕了,簡直就是天坑啊。
若不是這位突然出現的先生傳消息,他真是要害慘女兒了……
王大人想想就覺得後怕不已。
而這位王大人不是別人,正是前世嫁入邑郡王府,那位被磋磨死的小官之女父親。
別看對方如今三十多歲了,還只是個芝麻大小的地方官員,但實際能力非常好,只是一直沒有出頭機會罷了。
前世對方為了給女兒報仇,連通敵叛國的事情都敢做,可見是真心疼愛自己女兒……
如此有能力,還有絕對弱點的人才。
謝文彥自然不可能放過。
因此在詩會上,發現喬玉景想勾引楚世子,事後和對方相互試探,對方坦白重生之事時,就猜到了喬玉景想算計自己庶妹報仇的心思。
所以,本着有機會不用白不用,給這位王大人傳了提醒消息。
又在今日喬玉蘭大鬧郡王府時,推波助瀾了一把,将邑郡王府的醜陋嘴臉統統揭露出來。
因此,疼愛女兒的王世仁,在深刻體會到自己女兒是躲掉了怎樣的火坑後,對他的感激之情便達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謝文彥輕輕一笑,将一本冊子遞過去。
“王大人想真心感謝,那回去便好好利用這本《治水之策》,在下希望五年之內,能在京城朝堂上,看見王大人的身影。”
“權勢是個好東西,大人若真心疼愛令千金,最好還是努力往上走的好。”
說罷。
便留下沉思的王大人,笑着離開茶樓。
這輩子,他想要站到比前世更高的位置,就必須早早準備,更加步步為營,将每一顆棋子的價值都榨幹到底,尤其是仇人。
喬玉蘭跟他沒仇,但誰讓喬玉蘭得罪死了他夫郎。
那他就只能送對方去死。
他夫郎還是太善良了,對待仇人怎麽能夠适可而止?
不留一絲活路,讓對方踏上通往黃泉的路,才是正确報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