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好多好多錢哈哈哈
043:好多好多錢哈哈哈
徐英調動了她的大腦,想的腦仁生疼,也沒想出點頭緒,她揉着太陽穴重新躺下來:
“算了,先睡覺,明天再想,養足了精神,明天就要去連隊了,到了連隊,還不知道是個什麽情況——”
徐英已經放棄思考,可是,頭一沾着枕頭,腦子裏靈光一現,忽然想起這一世的俞家輝特別愛吃的一樣東西,于是脫口說出兩個字:
“蝦醬?!”
“——蝦醬?”
“對,蝦醬!”
母女倆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全都坐了起來。
徐英眼裏閃着興奮,分析道:
“既然咱們能從海裏釣到魚,那應該也能撈到蝦吧,不如咱們撈點蝦做成蝦醬拿出去賣?”
“對哎,我怎麽沒想到蝦醬!”
這一世的俞家輝老頭子就特別愛吃蝦醬。
但是蝦醬這東西很珍貴,一般買不到,只有逢年過節時,城裏的副食品商店才有的賣,而且憑着城市居民的副食本限量供應,想多買都不行。
這年代沒什麽大魚大肉可以吃,能有一口蝦醬,那就是上好的菜!
俞小野依稀記得,去年過年時,東陽省老家那邊有個城裏的親戚,好像是奶奶娘家的親侄子過來走親戚,送過來一瓶城裏的蝦醬。
奶奶把蝦醬分成四份,三個兒子一家一份,自己也留了一份。
Advertisement
俞家輝把自己分到的這一小坨蝦醬當成寶一樣,平時從來不做飯的他,生怕別人糟踐他的寶貴的蝦醬,不惜親自下廚,親自動手泡發黃豆,用黃豆炒了一小碟子。
這一小碟子寶貴的黃豆炒蝦醬,還不允許別人吃,俞家輝自己也舍不得多吃,每天吃飯時,自己用筷子蘸一點嘗嘗味兒,吃完飯的筷子都能抱着咂半天。
另外母子四個,聞着蝦醬的香味兒,聽着他咂筷子的聲音,饞的直流口水。
俞家輝見老婆孩子饞的眼睛發藍,最後開了恩,從炒好的蝦醬裏挑了幾粒豆子讓兩個兒子嘗了嘗。
但也僅限兩個親兒子有這個待遇。
徐英和俞小野母女倆,只能聞聞味兒,連豆子都嘗不到。
一想到這事兒,母女倆都替原主感到窩火。
尤其是徐英,恨不能扇俞家輝倆大嘴巴子給這娘倆解解氣。
但是眼下不是計較這些的時候,眼下母女倆的關注點都在蝦醬上面。
如果她們真能從海裏撈點蝦出來,做出點蝦醬,應該會不愁銷路吧?
而且制作蝦醬應該很簡單,沒有什麽複雜的工序,也不要什麽難弄的材料,他們就地取材,撈點蝦剁碎了,再弄點鹽攪拌攪拌,然後等着發酵就行。
最關鍵是,蝦醬這東西不像二十多斤的大鲅魚那麽惹眼,悄悄拿出去賣,也不會引起太多注意。
俞小野越想越覺得這辦法可行,重重點頭道:
“媽,那咱就想辦法撈點海蝦,做蝦醬賣!”
“成!”
母女倆終于找到了賺錢的法子,忽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這下終于能安心睡個好覺了。
兩人重新躺下來,關了燈,沒一會兒就睡着了。
睡夢裏,俞小野已經等不及地開始了她的發家計劃,開始動手撈蝦。
一張大大的漁網撒到海裏,收上來,撈到了一大堆新鮮的大海蝦,她把海蝦撿起來,用刀剁碎,剁成蝦泥,放進一只大缸裏,撒上鹽,然後攪拌。
攪拌好了,密封上,放在太陽底下曬。
曬啊曬啊,曬上半個月,打開大缸,一股臭氣撲面而來,美味的蝦醬就做好了!
然後就是拿出去賣,一勺勺蝦醬賣出去,一張張票子收進來。
好多錢——
好多好多錢,錢包鼓鼓的,想買什麽就買什麽,新衣服,新襪子,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甚至還有黑白電視,全都買齊了,哈哈哈哈哈——
噗嗤一聲,俞小野直接笑醒了。
睜開眼,發現自己還躺在大床上,沒有錢,也沒有蝦醬,連撈蝦的漁網都沒有。
黃粱一夢!
俞小野揉揉眼睛,茫然地看了看牆上電子鐘的時間,已經早上五點了,敢情她這一整夜白忙活了。
不過,這夢更像是一個啓示,告訴她制作蝦醬的整個過程,而且過程非常清晰,一點也不像是做夢,這下,她的目标更清晰了。
俞小野推了推一旁還在沉睡的徐英,聲音昏沉的叫道:
“媽,媽,起來,咱今天任務很重,有很多事情要做。”
徐英被女兒叫醒,還想再多眯一會兒,但也只多眯了兩秒鐘,就認命地爬了起來:
“哎,又是睜開眼就要忙活的一天。”
兩人起床洗刷,離開了空間游艇。
今天他們要出院前往連隊。
在去連隊之前,趁着在縣城買東西比較方便,還得繼續搜羅物資,盡可能把需要的東西都買齊了。
兩人顧不得吃早飯,準備去縣城外的早市上去買點東西。
根據原書的內容,在縣城外的一處河邊上有個自由市場,這個市場每天早晚都有人交易,當地百姓稱它為早市和夜市。
早市天不亮就開始,天亮不久就結束。
夜市是天黑之後才開始,一直到淩晨才結束。
原書裏,俞家輝的土著大兒子主要就在這個市場倒賣各種物資,逐漸成了這個市場的幾大投機分子之一。
俞小野和徐英起床後天還
不亮,兩人摸黑,緊趕慢趕,還是遲了,找到河邊時,早市已經開始收攤散市了。
母女倆不敢耽誤時間,趕緊沖進去看看還有什麽可買的。
來的晚,也有一點好處,就是偶爾能撿個漏,有些人帶來的貨沒賣出去,又不想原路帶回家,寧願便宜處理,而這些東西,多數是糧食之類的,這正是俞小野需要的。
兩人遇見一個挑着擔子賣玉米面的,玉米面一毛錢一斤,買了三十斤,共花了三塊錢。
又遇見一個賣大豆的,一毛-二一斤,買下了全部十斤大豆,共花了一塊二。
還遇見一個賣高粱米的,高粱米比較便宜,只要七分錢一斤,俞小野又把全部八斤高粱米買下來,花掉五毛六。
最後遇到一個賣地瓜的,只要三分錢一斤,不過放了一冬天,都不怎麽新鮮,還有很多壞的。新小說王
母女倆挑挑揀揀,把壞地瓜挑出去,撿了五斤左右,連着麻袋一塊收了,只花了一毛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