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現在帶你們去八連隊
047:現在帶你們去八連隊
老兩口聽到女兒這個主意,全都笑了。
俞家輝誇道:
“小野,你心眼兒來的可真快,你剛剛故意把我的名字給念錯,真是絕了,連我差點都沒反應過來!”
俞小野也是嘿嘿一笑:
“急中生智嘛。”
徐英笑道:
“咱家寶就是聰明,就照她說的辦,就算以後李大松找了過來,反正咱被他兒子撞的失去記憶,死不承認有這門婚事就成了,他要是敢逼着咱們,咱就轉過來告他兒子去!”
一家人定好了計策。
很快,卡車上的東西卸完了,李新春重新返回駕駛室,又發動了汽車:
“好,現在帶你們去八連隊!”
接下來的路,就沒剛才的路那麽順暢了,都是些坑坑窪窪的小路,直颠的俞家輝差點二次受傷。
大概走了有二十裏地,遠遠看見路邊的一排白桦樹後面一大片廣闊的農田。
田裏有人在耕作。
遠遠看去,一個個人影,就像螞蟻般渺小。
李新春指着車窗外那片農田說道:
Advertisement
“這就是你們八連隊的地了。”
一家三口紛紛朝道路兩邊的農田看過去。
俞家輝一臉喜色地向李新春打聽八連隊的基本情況,李新春告訴他們,八連隊的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大概有兩百名正式農工。
其中有一百名知青,還有一部分當年的轉業官兵,有支邊青年,有逃荒過來的盲流,有不少勞改釋放犯,還有城裏被下放過來接受再教育的幹部。
這些人,再加上他們的家屬和子女,總共有三百多人。
相比較其他農場連隊,這個規模不算小了。
有的連隊,甚至只有幾十個人,隊裏還沒通電。
他們八連隊至少通了電,而且隊裏設備比較齊全,有磨坊,有教室,甚至還有一輛大型康拜因收割機,光普通的農用拖拉機就有三輛,馬車至少有十駕。
而且連隊裏自己養了好幾頭豬,這幾頭豬不用上交,是連隊裏養着,逢年過節,或者春耕秋收時,自己殺了吃的。
總的來說,八連隊的整體情況,在整個蜜山農場幾十個連隊裏,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要說八連隊有沒有什麽毛病,有,就是勞改釋放犯比其他連隊多。
因為這地方,當年其實是個勞改農場,關押了很多犯人。
後來邊-境緊張,北大荒成立生産建設兵-團,這裏就被改造成農業連隊,之前在這裏的勞改人員和管理人員,就地轉業成了連隊農工。
所以,其他連隊頂多有幾個、十幾個勞改犯,但八連隊,至少有二三十個勞改釋放犯。
這使得八連隊在外面的名聲不太好聽。
而且八連隊曾經發生過幾樁頗為驚心動魄的案子,就更給這個連隊染上了一層灰暗的色彩。
卡車越過農田,再穿過一片林子,終于看見了連部的駐地。
放眼望去,一片低矮的土坯房子,只有一排整齊的磚瓦房,這幾間磚瓦房,應該是連隊的辦公室。
除了辦公室以外,其他知青和農工住的宿舍,都是那種用土和草混合而成的拉合辮房子。
有的房子歪歪扭扭,看着好像要倒了一樣。
不過,這裏大概因為地廣人稀,那些人家的院子倒是大的很,用木樁子圈起來,圈出了一大片。
而且那一片木樁子似乎故意弄的高低不平。
俞小野看過,知道為什麽這裏的院子會弄成這樣,這是故意弄的高低不平用來防狼的。
北大荒有很多野狼,連隊基本上都設在比較荒僻的地方,野狼尤其多。
這些人家的院子裏通常都養了些雞鴨鵝之類的家禽,院牆如果弄的高低一致的話,晚上很容易有野狼跳進來偷吃雞鴨。
如果弄的不一致,栅欄有的高有的低,那麽野狼就不容易輕易越過去,甚至有可能被突然高出來的木栅欄給刺着。
這都是當地百姓應對自然的智慧!
終于到了他們的連隊,俞家輝、徐英、俞小野三口人都覺得挺新奇,來來回回看着這片土房子。
俞家輝尤其高興。
卡車終于在那排瓦房前停下。
這時候,連隊裏的農工大多出去幹活了,連部裏沒什麽閑人,只有一幫孩子和幾個婦女聽到發動機的聲音,從各家院子裏圍了過來,過來看看威風凜凜的大卡車。
辦公室裏走出了一個穿着藍布棉襖的青年。
青年嘴裏叼着煙,耷拉着眼皮子像沒睡醒似的,臉上帶着些玩世不恭的态度,看見李新春從車上下來,含着煙調侃道:
“喲,這不場部的李大司機嗎,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
“賈幹事,我奉了周場長的命令,給你們連隊送幾個人過來。”
賈頌一聽說是場長讓送人,眼皮子擡了擡,抽出嘴裏的煙卷,彎腰放在地上摁滅了煙頭,又把剩下的半截煙卷放到耳朵上夾着,親自走過去迎接車上的人。
既然是場長親自派了李新春開着大卡車送來的,說不定是什麽工作組的人,甚至有可能是什麽部門的領導。
盡管賈頌心裏頭有點不怎麽情願,但還是公事公辦地要過去迎接一下。
結果,就見李新春小心翼翼地扶下一個胡子拉碴、渾身補丁的糟老頭子——
卧槽,我歡迎領導的話已經到了嘴邊了,結果就扶下來一個要飯大爺?!
賈頌一臉蒙逼的望向李新春。
此時,俞小野已經從另一面跳了下來,也趕過來攙扶。
徐英也拎着網兜下了車。
一家三口整整齊齊,破爛又寒酸,但是不得不說,一家三口精神面貌還是很好的,各個眼裏有神,一下車就四下打量,還真像是下來視察的工作組。
賈頌不可置信地望向這一家三口,一下子有點迷糊:
這到底是來他們連隊要飯的,還是幹嘛來的?
偏偏這時候,俞家輝在李新春的攙扶下,面帶微笑的來了句:
“嗯,不錯,八連隊還是很不錯的。”
賈頌差點習慣性地來上一句“感謝領導誇獎”!
幸好及時收住了口,才沒鬧出笑話。
從前也經常往他們連隊分人,但分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大概的身份,是下鄉知青,還是勞改犯,或者是成分不好的人,或者是逃荒過來的盲流,一看就明白。
這一家三口,還真把賈頌看的一愣一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