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喜訊

第31章  喜訊

鐘黛面容嚴肅地看着眼前的圖紙, 因為這次所有的圖紙都是農業科學家和機械科學家聯合研究現畫的,主打一個“理論上可行”“極盡可能地先進”。

畢竟現在因為能源供應上的進步,之前很多沒有放進全自動立體農業工廠的技術都可以嘗試着去實現了。

比如說種植與養殖結合一體的種植架, 可以用來稻田養魚,另外也可以全程無人化進行糧食加工了。

也就是說其實他們現在建造的這個農業工廠是比姜省那個更先進一些的。

這次這個圖紙可以說是史詩級難度了——就連種植架的自動化都提高了一個檔!

黃教授先拿來的是水稻種植工廠的圖紙,這個圖紙跟鐘黛之前畫過的有些不一樣,所以說模板都要重新畫。

賀殊看到圖紙以後已經坐在電腦前研究半個多小時了,他那邊差不多把教案做完, 鐘黛也已經将一些簡單的模板畫好, 存進模板文件裏。

已經畫了這麽久的圖紙, 鐘黛這樣一個外行人也總算記住了一些畫圖紙的技巧, 線條和簡單的圖層她早就學會處理了。

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災變之後的養殖業了,養殖業和種植業不同的是,這些年以來大規模畜牧養殖大多數都已經變得越來越現代化, 一些小的養殖戶當然受到了沖擊, 但養殖公司原本就對氣溫有着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哪怕現在天氣這麽熱,只要注意控制動物身體的狀況,也不會太影響出欄量。

但魚塘養魚卻非常不一樣, 天氣熱起來的時候, 太陽光能直接把魚塘曬成燙手的水, 裏面養的魚還能有好嗎?

因此所有用魚塘養魚的養殖戶可是為此費了不少心思,什麽建遮陽棚、安水泵引入地下水降低溫度、把水塘挖得更低一些,讓魚兒都躲在裏面……

但盡管如此,魚塘養魚的起水量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尤其是今年,菜市場的魚普遍都漲價了。

這回他們建農業工廠, 楊教授拿出了自己以前實驗過無數次的立體農業稻田養魚的詳細技術。

這件事最大的難點就在于機器人能否及時的同時兼顧水稻和魚。

因此鐘黛今天一大早就已經嘗試性地畫了一個智能機器人,然後拿去給黃教授他們進行測試。

Advertisement

因為鐘黛這次沒有畫智能系統,所以黃教授他們也是費了一番力氣才把機器人的程序設置好。

這個外形像是一個高腳板凳機器人是可以勝任養魚和種田的工作的。

——總而言之,難度是有的,但是可以解決的。

于是鐘黛沉下心來,在賀殊的指導下認真地畫着,兩耳不聞窗外事。

她絲毫不知道,現在外面已經因為自己畫的農業塔鬧翻天了——外面指的是熠國外面。

……

琳達真的不明白,為什麽他們非要執着于裝孫子跟熠國要來農業塔的建造材料。

道理她都明白,但是人家熠國要的是醫療方面的尖端制藥技術還有他們國家比較豐富的一些稀土。

而現在內部讨論之後,居然打算同意這件事。

當然,她只是一個小人物,只是在心裏默默地吐槽而已,至于值不值這件事,還是要看那些大人物心裏怎麽想的。

酶國總統奧蘭多自己當然也心疼,但也沒那麽心疼。

畢竟人家熠國想要的誠意是制藥技術和稀土,而這兩樣東西都跟他自己的家族沒什麽太大關系,奧蘭多的家族是大資本家,不過是靠着賣軍火和石油發家的,無論是生物制藥還是稀土,他們涉足都不深。

而他現在已經開過會說了這件事了,他們國家各個分區一直以來都是各區管各區的事情,他作為總統,當然是有這個權利來要求他們做事的,但也因此,他有種置身事外的灑脫感。

他面容平靜地看着各區的區長因為稀土的問題争吵——心想着用這些技術和系統能換多少農業塔,他能不能從中運作,把其中一個農業塔建在他家莊園附近。

整個酶國産稀土的就那麽幾個州,剩下的大部分稀土也都是他們從外國買來的,按照熠國的這種價格來說,搞不好酶國還要從其他國家買來稀土再支付給他們,除去稀土以外,還有一些珍貴的礦石也是熠國交換清單上要求的東西。

要不怎麽說熠國是個陰險的國家呢!他們賣給第九基地的農業塔用一些比較普通的礦産也能換來了,甚至用黃金或者關稅的政策都能換,可輪到他們國家,要求就嚴苛了很多,他們當然可以從其他國家輾轉買,但那就是走私了,總不能一個國家公開走私。——重點是農業塔的所有中央系統全都是熠國那邊統一控制的,他們走私來了以後人家一看定位就知道怎麽回事兒了。

酶國科技部的部長芬尼根一拍桌子:“那些用筷子的眯眯眼就是故意的,咱們可以開始不用那麽大手筆,只買一臺,我就不信我們倒推不來他們的技術!”

“芬尼根部長,你未免也太自信了,他們既然敢賣,就不怕你研究。”某區的區長嘲笑了一聲。

熠國又不是傻子,相反他們聰明到狡詐,怎麽可能傻愣愣地把技術擺在那裏讓你倒推。

他們當然可以不買,畢竟目前來說,他們的糧食雖然緊缺,但可以高價進口——雖然民衆不一定買得起,但他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可顯然現在立體農業已經是大勢所趨,現在不弄之後可能會用更高的價格來換,在場的人也都明白這個道理,因此無論如何打嘴炮,大家還是有這個共識的,那就是至少每一個區都要有一座農業塔。

扯皮到最後,這個會議也沒有扯皮出大家究竟要付出多少——畢竟生物制藥技術和稀土不是說政府要拿出來就能拿出來的,很多都需要跟私人的企業去溝通,私人大資本家可不是會無私奉獻的人。

而像這樣的會議,這之後又開了無數個,扯皮了20多天,直到熠國那邊已經開始農業塔大豐收,也沒有确定下來各個州要付出多少代價,只能說這實在是燈塔速度了——要知道全球的其他國家除了太窮的,或者是那種自認為根本不需要農業塔的國家基本都已經跟熠國訂購成功了。

但也不要緊,因為他們糾結的時間過長,大夥都以為酶國自己根本就不想買了——磨蹭二十多天也已經很棒了!

……

是的,到了11中下旬的時候,熠國各省已經開始豐收了。

這次豐收的當然都是糧食作物。

水稻、小麥、玉米……并不是所有作物都能像大家預想的那樣在60天之內收割,但到了現在也大部分都報上産量了。

因為農業部的努力推進,所有省份都努力擴建了至少20座專門用來種糧食作物的農業塔。

這20座農業塔占地面積在100畝左右,而實際用到的位置絕對超過1000畝,種的又都是新的高産種子,在農業塔裏日夜不停地進行光照催化和營養液的補充,這樣精心的栽培下,“孩子”們的起跑線就比傳統種植要高很多了。

總而言之熠國大力推廣立體農業種植塔的效果斐然,在11月21日這天全國的總産量統計數額也下來了。

農業塔種植糧食的第一個收獲季,全國水稻收獲了超過2000萬噸,小麥則是超過1890萬噸。

兩大主食産量驚人,畢竟這只是一部分農業塔的其中一季産量而已。而僅僅是這兩個多月的收獲已經可以解決1億人一年的夥食了。

拿到這個産量報告的崔部長老淚縱橫。

說實話,自從全球災變以後他們的壓力真的很大,從前全世界沒有災變的時候,當時他們的雜交水稻之父生前曾經用篤定的語氣說,全國不可能再有災荒了。

可是誰能想到全球會發生這麽大的災難,這麽大的一個國家再一次面臨了糧荒,面臨了挨餓。

誰也想不到啊……

天氣嚴寒的那幾年,很多北方的農民都幾乎絕收了,當時農業部的工作人員親自過去查看情況,還安慰老鄉說,以後情況會好的。

然而情況沒有變好,糧食産量一年比一年少,他們不得不推進了糧食限購,用這個辦法更多地儲存糧食以面臨之後可能出現的更大危機。但是糧食不是省省就能出來的,只能說是盡可能減少浪費,重點還是在土地的産量。

而現在,崔部長終于可以放心一些了,他這些日子不知道給各地的農業廳打了多少電話勸說他們多建農業塔,畢竟有太多人抱着試一試的心态了。

然而糧食這種東西你早一天種上就早一天收,想要讓全國盡早擺脫糧荒的威脅,那就只能全國各省份一起努力。

好在現在結果是好的,好在除了現在已經收獲的幾千萬噸以外,後續還有許多糧食正在等着被收割。

這産量并沒有被隐瞞下來。

也根本沒辦法瞞着。

因為熠國發布了一個通知,從2052年12月1日開始,熠國取消糧食限購令。

此時距離熠國發布糧食限購令已經過去了800多天。

得知了這個消息的熠國民衆舉國歡騰。

……

而在熠國歡慶糧食限購令取消的時候,熠國的北方鄰國濛國迎來了一隊特殊的客人。

百事國代表在11月21日這天終于正式派遣代表來談舉國搬遷的事情了,因為海平面不斷上漲,三面環海的百事國被淹沒了大片土地。

他們已經無計可施了。

百事國副總統樸同旭看着眼前已經基本建成的百事城,嘆了口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