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禀報

第2章 禀報

第2章

皇帝素來雷厲風行,上午答應的事,下午就讓人辦妥了。

還是李德全親自去內務府吩咐的,他看得出皇帝去翊坤宮之後心情很不錯。

雖說也是因為前線大勝的消息傳來,加上宜嫔這時候有喜,雙喜臨門,皇帝高興也是應該的。

只是李德全在皇帝身邊伺候多年,分辨得出皇帝是小高興還是大高興。

小高興那是平常,大高興就不一般了。

李德全琢磨着郭絡羅氏這對姐妹是真有福氣,運氣也相當不錯。

去年吳三桂稱帝,皇帝收到消息後憤怒不已。

誰知道才過了幾個月,吳三桂突然病死了。

叛軍群龍無首,倉促繼位的是吳三桂的孫子,這人卻沒什麽能耐,清軍趁機反攻,叛軍是節節敗退,大捷的消息頻頻傳來。

在這個節骨眼上,郭貴人就有喜了。

這消息一出,只能說這個孩子來得太是時候。

皇帝龍顏大悅,除了貴人原本的賞賜,另外還賞了布料和首飾,足見他到底有多歡喜了。

如今清軍收複岳州後,又接連收複連着的兩個大省的時候,宜嫔有喜了。

李德全心裏想着,運道這樣摸不着的東西,有的人卻能輕而易舉得到。

Advertisement

皇帝既然對郭絡羅氏兩姐妹上了心,李德全不介意親自走一趟。

他這一來,內務府自然把兩人的地位一再擡高,絲毫不敢怠慢一點。

內務府先是派了不少人過來,把翊坤宮閑置的小廚房重新收拾了一遍,東西都重新置辦妥帖。

禦膳房也出了好幾個禦廚,讓宜嫔和郭珍珠親自過目,再挑選喜歡的禦廚進小廚房。

既是皇帝發話,讓翊坤宮立的小廚房,禦膳房自然不敢拖拉,當天送來的都是手藝極好的禦廚。

加上能進禦膳房,做的都是給主子入口的吃食,再怎麽仔細也不為過。

這些宮人都被反複查過,身家背景不會有什麽問題。

宜嫔看着這麽多人只覺得眼暈,瞧着誰都差不多,就問郭珍珠道:“姐姐覺得哪個好?我看着誰都一樣。”

郭珍珠聽後就提議道:“不如讓他們去小廚房的竈上各做一道拿手菜,娘娘嘗一嘗如何再決定?”

這主意不錯,宜嫔立刻就點頭了。

但是小廚房的竈頭有限,也就那麽幾個,不可能讓所有人同時做菜。

于是郭珍珠就讓禦廚抓阄,朝雨準備了木條,一頭做了記號,用手心擋住,另一頭向上,叫禦廚們随便抓取。

朝雨不識字,郭珍珠就讓她在木條另一頭畫一橫、兩橫、三橫。

然後禦廚就按照上面的數量來排序,就不用争搶先後了。

這比寫字容易,朝雨很快做好。

禦廚抽完後,有人歡喜有人憂。

先做菜的,要宜嫔嘗過後覺得好,直接拍板挑好人,後邊的禦廚就沒機會了。

尤其先做的,宜嫔吃着還新鮮,後邊吃多了,對味道就會逐漸挑剔起來。

很快前面幾個禦廚就做好拿手菜送來,因為宮裏節儉的緣故,那麽多禦廚要做的分量太大就浪費了。

于是宜嫔就吩咐他們做的分量小一點,這樣也不至于吃前邊上的就吃飽了,後邊的菜會吃不下。

幾個禦廚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做的菜也沒一個相同。

畢竟一樣的菜式就會被比較,誰做得難吃誰尴尬。

禦廚做的菜當然不會難吃到哪裏去,只是主子的口味各有不同,也有偏愛。

其中一人得了頭籌,另外的落選了,不知情的就會說後頭的做菜手藝不如前面的禦廚,那人在禦膳房還能呆下去嗎?

話傳到別的主子耳中,那人在禦膳房是徹底混不下去的。

于是幾人不管怎麽說,到底沒必要為了争着到翊坤宮的小廚房,就把自己的前程都毀了。

索性他們私下對了對彼此要做的菜式,沒有一樣這才分開來做菜。

宜嫔每道菜嘗了一口就放下筷子,郭珍珠跟着吃了一點,只覺得禦廚的手藝大差不差。

哪怕做的菜式不一樣,吃着味道卻沒什麽特別不同的地方。

不過也是,在禦膳房這裏能呆長久的禦廚,那都是極為穩妥之人。

現代的廚師都需要不斷創新,不然讓客人吃膩了,回頭客只會越來越少。

在宮裏當差卻不一樣,禦膳房不創新也不是他們不想,而是不敢。

要弄了什麽新菜式,卻不留神創到了宮裏的貴人,別說脖子上的腦袋,可能連九族都要賠進去。

為了小命着想,禦廚們基本上都按照祖傳的菜譜,一代代傳下來,味道不說完全複刻,反正就沒太大不同。

菜式沒什麽新意,卻是完全符合宮裏的規矩,讓人挑不出丁點毛病來。

缺點就是千篇一律還無趣,聞着味道不敢太重,吃着更是寡淡。

偏偏宜嫔懷孕後,口味明顯更喜歡味道重一點的,吃着就感覺沒什麽意思。

平嬷嬷見狀,就讓第二批禦廚去小廚房做菜。

第一批的幾人互相看了一眼,就明白他們做的菜式顯然讓宜嫔不滿意。

這一次的菜式依舊沒讓宜嫔喜歡的,她擱了筷子忍不住問道:“禦膳房還有別的禦廚嗎?對了,上午那道酸辣白菜是誰做的?”

宜嫔吃着還挺喜歡的,主要味道足夠重,不會淡而無味。

禦膳房的管事一愣,派人打聽了一圈,頓時支支吾吾了起來:“娘娘,那人剛犯了錯,給拘起來了。”

聞言,別說宜嫔,郭珍珠也是一愣,接着問道:“這禦廚是誰?出什麽事了?”

管事不敢隐瞞,老老實實答道:“這禦廚叫小禮子,是禦膳房的老人了,雖說廚藝一般,勝在人還算穩重,這些年沒出過什麽錯。”

“上午給宜嫔娘娘做了一道菜後,他又給永和宮那邊的德貴人也做了一道菜。”

禦膳房這管事說得含含糊糊的,郭珍珠聽了好一會才明白究竟怎麽一回事。

德貴人愛吃肉,尤其喜歡吃炖豬蹄。

這叫小禮子的禦廚就給德貴人做了一道花生炖豬蹄,菜還做得挺費勁的。

哪裏想到送過去,德貴人很快就退回來不說,禦林軍都出動了,直接把小禮子給拿下。

小禮子這才知道德貴人不愛吃花生,因為他在禦膳房的資歷老,後頭卻沒什麽人,自個也不會四處打點,就被排擠了。

平日貴人要做菜,其他禦廚都搶着做,就沒小禮子的事,所以他壓根不知道德貴人不吃花生這件事。

郭珍珠光是聽着,就聽出一絲陰謀來了。

往常禦膳房其他禦廚都搶着給貴人們做菜,今兒這些人都避開了,忽然把機會讓給小禮子。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他們也不例外,原來在這裏等着呢!

德貴人這事琢磨着就能猜出來,她并非不喜歡花生,而是很可能對花生過敏,對外說不愛吃。

私底下估計有人打聽到了,這才輾轉讓禦膳房做一道花生炖豬蹄的菜送去給德貴人。

德貴人要是不留神吃下了,發了一臉紅疹,被皇帝一見,想必心裏要留下疙瘩,對她的寵愛就不如以前。

她如果沒吃下,雖說遺憾,卻也能吓唬德貴人一番,叫人收斂一二。

郭珍珠就尋思着,德貴人究竟做了什麽,讓人恨得都要把針對擺在明面上了?

尤其禦膳房人多嘴雜不說,來往的宮人也非常多。

各宮去點菜的,去取膳食的,來來往往,每次來的還未必是同一個人。

禦膳房又沒有監控,誰都不知道究竟是誰點的菜,為何要針對德貴人。

唯獨有一點能肯定的是,小禮子這禦廚成了背黑鍋的炮灰,簡直倒黴透頂!

宜嫔聽着就猶豫了起來,她雖然喜歡小禮子的手藝,但是為了他這麽一個廚子,就要把這麻煩事一并接過來,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郭珍珠卻不這麽想,她斟酌着說道:“既然禦膳房這邊找不到故意點這道菜的宮人,那就跟李伴伴說一聲,請皇上派人仔細查探才是,總不能就如此糊弄過去。”

禦膳房的管事以為只推出一個禦廚來頂缸,随随便便就能了結此事嗎?

管事還以為提起此事,郭貴人就會随意選這裏的一個禦廚,然後事情就辦完了。

哪裏想到她居然想告訴皇上,這不是拖整個禦膳房下水嗎?

管事硬着頭皮試圖說服道:“娘娘,皇上日理萬機,這點小事打擾皇上是不是不太好?”

郭珍珠一臉疑惑道:“管事,這怎麽會是一件小事呢?今天有人偷偷讓禦廚做花生送去給德貴人,幸好沒出事,要真吃出什麽意外來,那該如何是好?”

“回頭這人再偷偷叫禦廚做了別的什麽,送去哪裏,卻沒人知道。管事得明白,禦膳房做的吃食不止送來後宮,還會送去乾清宮!”

皇帝有什麽不能吃的,郭珍珠當然不知道了,但是這些禦廚未必知道。

真要是宮裏的誰起了歹意,又私下得知皇帝不能吃什麽,偷偷慫恿禦廚做了送去乾清宮。

那就不是一個禦廚掉腦袋的事,而是整個禦膳房都要陪葬了!

管事聽得一頭冷汗,也不敢繼續壓下此事,息事寧人了。

他正打算讓心腹去禀報李德全,卻被郭珍珠攔下了:“管事一開始就有了偏頗,還是讓咱們這邊的人過去禀報,回頭事情如何,讓李伴伴查清楚就好。”

郭珍珠可太清楚什麽是先入為主了,要是管事的心腹過去,先提了小禮子沒注意,做錯了菜送去德貴人那邊。

後邊才說,可能點菜的人弄錯了,也或許送菜的人錯了。

但是先聽前面,就對小禮子的印象變差了不少。

哪怕後邊聽着其他解釋,印象就很難改變太多。

如果前後的話換過來說,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聽着就是小禮子有錯卻不多,算得上是被人利用的無妄之災了。

郭珍珠以前的上司就是很懂得語言藝術的人,在老板面前先說自己最近多辛苦工作,然後才說部門一季度的業績。

業績要好,那就是上司努力的結果。

業績不好,那就是上司在努力,但是被部門其他員工拖後腿了。

實際上是上司什麽都沒做,每天只盯着他們上班下班的時間。

上班要是踩點來,上司就陰陽怪氣數落一番。

下班如果也踩點,上司罵得就更難聽了。

偏偏老板從來不下凡,親自視察一番,只相信上司的話。

于是部門業績好,全成了上司的功勞,每次上司的獎金是最多的。

憑什麽!

郭珍珠以前當乙方,功勞是上司的,苦勞是她的。

如今她當上甲方了,怎麽也不能看着別人重複自己以前的憋屈。

管事分明是想讓小禮子認罪,禦膳房就能徹底擺脫幹系,此事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郭珍珠可不能讓管事這麽幹,索性吩咐林嬷嬷去跑一趟,禀報的話就能客觀中立得多。

林嬷嬷其實不大願意自家主子摻和此事,不但會把事情鬧大,還會因此得罪整個禦膳房的人。

可是林嬷嬷得知小禮子的遭遇,不免感同身受。

宮裏人一向捧高踩低,有本事卻不懂四處巴結讨好,後邊也沒人,下場就跟小禮子一樣。

運氣好點的,跟林嬷嬷這樣還能全身而退,撿了個機會,跟着一個好主子還能重頭再來。

運氣差的,就像小禮子這般,被潑了髒水,最後可能丢了差事,甚至沒了小命。

郭貴人意外插手此事,可能年輕氣盛,看不慣這等事,也可能真的是為皇上着想。

無論如何,林嬷嬷只心底慶幸自己真是跟了個心氣正的主子。

畢竟在宮裏,能為宮人打抱不平的主子實在是鳳毛麟角。

郭貴人對待外頭的宮人尚且如此,對待自己人可不就能更好了嗎?

禦膳房的管事見林嬷嬷一走,也帶着其他禦廚灰溜溜退下了。

既然宜嫔一個都沒看上,他們繼續呆在翊坤宮也尴尬,還不如趕緊走,別留着礙眼。

人一走,宜嫔這才好奇問道:“姐姐怎麽突然管起這事來了?總不會是心疼德貴人,想幫着查清此事吧?”

郭珍珠聽着好笑道:“怎麽會,我這不是心疼娘娘嗎?娘娘難得喜歡那個小禮子的禦廚做的菜式,既然他是無辜被利用的,要是查清楚後洗清冤屈,不就能留在翊坤宮的小廚房給娘娘做菜了?”

“而且還了他清白,小禮子也能更死心塌地給娘娘做好吃的。”

宜嫔聽得一怔,轉而滿臉感動道:“還是姐姐疼我,我還說姐姐怎麽忽然摻和到這事來了。不過姐姐說得也對,禦膳房要是随便什麽人就能胡亂點菜,誰知道以後入口的東西有沒問題?”

“還是得仔細查查,回頭殺雞儆猴了,也就沒人再敢對禦膳房伸手,咱們吃着也能安心。”

她摸着自己還平坦的小腹,小廚房裏掌廚的人要不夠忠心,還真讓人擔驚受怕。

如今小禮子身陷囫囵,這時候真把人全須全尾救出來,的确會對她們兩姐妹死心塌地,吃食用着就放心多了。

畢竟吃食這東西想動手腳實在太容易了,不需要明面上什麽不好的東西,只需要放兩樣相沖的。

分量只需要一丁點,日積月累下去,人的身子骨就會漸漸虛弱,禦醫都未必能查出問題來。

之前郭貴人懷孕的時候,宜嫔就比她還緊張。

畢竟剛進宮的時候,宜嫔就聽了一耳朵後宮争寵,私下動手腳的事。

所以郭貴人懷孕後吃的用的穿的,每一道宜嫔都讓人仔仔細細檢查,生怕有人對郭貴人下手。

如今輪到宜嫔有喜了,自家姐姐立刻支棱起來,反過來護着她。

知道宜嫔喜歡小禮子的手藝,她就想盡辦法把這禦廚保下來。

懷孕的人口味多變,難得碰上喜歡的手藝,吃點好的怎麽了!

宜嫔心裏暖融融的,她進宮後因為意外得寵,晉份位比姐姐快,就萬事攬在身上,事事操心,只擔心姐姐在宮裏過得不夠如意。

如今宜嫔發現自己事事把姐姐放在心裏,姐姐何嘗不也把她放在心上呢!

另一邊,林嬷嬷匆匆趕到禦書房外,跟李德全低聲禀報了此事。

李德全聽得不由蹙眉,心裏暗罵禦膳房的管事簡直不知所謂!

幸好郭貴人是個拎得清的,沒被管事忽悠過去。

不然東窗事發,不說禦膳房,內務府也得跟着吃挂落。

至于李德全這個大太監,也會因為沒及時告知皇帝這個消息,指不定跟着受連累,只怕要領一頓訓斥!

他連忙說道:“多得娘娘警醒,此事确實非同小可,我這就進去禀明皇上。”

林嬷嬷遲疑一會,壓低聲音道:“我家主子見小禮子無辜受累,又是心善想為宜嫔娘娘的孩子積福,加上宜嫔娘娘喜歡小禮子的手藝,小廚房也正好缺個掌廚之人。”

“當然,還得請李伴伴仔細查明。如果小禮子真是不知情,別是辜負了我家主子的一片好意。”

李德全一聽就懂了,郭貴人這是聽聞小禮子這個太監無辜被人借刀子利用,起了恻隐之心。

只要這太監确實不知情,郭貴人就願意把小禮子留在翊坤宮掌管小廚房。

李德全身為大太監,再清楚不過宮裏這些陰私。

小禮子能被推出來當刀子,顯然是因為身後沒有靠山,性子也不是個左右逢源的。

但是有一點,他這運氣着實不錯。

不提郭貴人暫時還不是小禮的主子,卻也願意撈他一把。

哪怕貴人只是一時的善心,卻能救下小禮子一條命!

在這宮裏,有靠山的人未必能走多遠,但是運氣好的卻可能走到最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