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兒子12
第43章 兒子12
母親的存在讓父親的舍棄變得沒那麽可怕, 高志跟着高太生活,并沒有emo很久。
李氏是個經營吃喝玩樂的集團,高太讓高志去自家産業試玩試吃, 然後做總結提意見, 高志忙并快樂着, 根本就沒空emo。
元旦這天, 高太約會去了。
高志上午學習,中午晚上試吃法餐廳,下午去海邊試玩娛樂設施, 晚上去假日酒店試住,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藝書和林爸也被安排了,文家飯桌邊,父子倆接受審閱般坐得筆直。
對面文老師全家, 正躍躍欲試要開堂審理的樣子。
事情是這樣的,高志的海鮮送來後,林爸就想請文校長來家裏吃飯, 借此表達一下對校長的感謝,畢竟兒子的讀後感還得繼續麻煩校長。
藝書提醒他, 有人對海鮮過敏,讓他先問問文老師,文校長能不能吃海鮮。
文老師腦筋轉得快, 直接反問:“林老師你在哪買的海鮮沒被騙吧有的海産可不能亂吃。”
林爸連忙解釋,是大兒子送來的帝王蟹和龍蝦, 不是買的。
“那可都是好東西, 你家老大真孝順。”文老師恭維了一句, 又問, “林老師你會做嗎”
林爸撓頭:“小數說網上都有教程, 可以現學。”
“那不好處理,你再傷着手,課都沒法上了。”文老師一錘定音,“拿來我家讓阿姨做吧,你和小林都來吃飯。”
然後父子倆就拎着蝦蟹過去了。
做法就沒啥技術含量,這邊的人不愛吃生口,龍蝦是蒸的,蟹一半蒸一半辣炒。
Advertisement
林爸遲鈍歸遲鈍,可不傻。
都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這麽簡單的做法有啥學不會的
他迅速反應過來,文老師就是特意喊他們來吃飯的。
除了這兩樣海鮮,文家特意根據他們父子的口味,準備了一桌子飯菜,顯然是文老師暗中記下了他們愛吃的。
校長夫婦還讓小數喊他們爺爺奶奶……林爸那頓飯吃得是膽戰心驚。
藝書一點沒受影響,吃完飯還跟文校長下了會兒象棋,聊了半晌歷史。
臨走,知道藝書大學想報b大數學系,文校長從書房搬出一箱b大數學系的教材。
教材是新的,是文校長特意買給藝書的,激勵并祝願他學業有成。
林爸抱着教材往出走,心情跟懷中的書一樣沉甸甸的。
在x縣這樣的小地方,說文家是書香門第、豪門,跟開玩笑一樣。然文家在x縣有錢有權,實實在在就是豪門。
林爸自認,除了教師這個職業還算拿得出手,其他方方方面跟文老師都是不匹配的。
雖然都結過婚,但文老師沒孩子,他有倆這麽大的兒子,将來必定得給兒子置辦家業,負擔很大。
就孩子這一項,他便又差了文老師好幾個檔次。
所以有人牽他和文老師的線,他都沒當真,只是礙于情面去赴約吃了飯。
他打心底裏覺得,文老師秀外慧中家境富裕,肯定也是礙于情面不好拒絕才赴約的。
相完親他啥也沒想,沒敢多想。
而現在,由不得他不多想了。
書箱放在踏板上,藝書坐在後邊,林爸一扭電門,電動車越過文家的兩輛大奔,緩緩駛出了文家的獨立院門……
藝書不知道林爸後來怎麽跟文老師說的,反正此刻他們借了輛面包車,帶了半車廂紅彤彤的節禮,來文家過元旦了。
文老師三個兄弟深沉地盯了林爸好半晌,幾番欲言又止止又欲言,再瞧瞧旁邊拿好筷子準備幹飯的少年,只能瞪着眼憋回了威脅的話語。
孩子該高考了,文校長嚴肅警告過他們,不許亂說話,以免影響孩子的心态。
“不用拘束,都動筷子吧。”文校長先夾了一塊魚。
大家長發話了,林爸趕忙先起身敬酒。
舉杯碰了碰,校長夫人便說:“坐,坐吧,自家人沒那麽多道道,都吃飯,酒少喝。”
有藝書這個保護傘在,文家三兄弟沒怎麽為難林爸,頂多趁着藝書跟文校長下棋時,敲打林爸幾句,讓他對承諾自家妹子好。
還是因為藝書,文老師暫時沒搬來林家,怕家庭環境有變化,從而影響他高考。
藝書和林爸倒是大大方方的,開始去文家蹭飯了——咳,爺倆都會做飯,但不愛。
*
寒假期間藝書也沒偷懶,仍然日日督促高志一起刷題背誦。
除此之外,他已開始學大學的數學和計算機課程。
在系統商城買《數學大全》《計算機大全》,共花了13.2w積分。
照舊是入睡後進入意識空間學習,一夜數學一夜計算機,輪流學,暫時是預習為主。
寒假後開學,黑板上那一行“距離高考還有xx天”大字,提醒着所有學生,時間不等人,再不努力可能會抱憾終生。
想學習的愈發專注地埋頭苦學,班裏的垃圾簍扔的都是用廢掉的筆芯、演算草紙。
學不進去的也自覺安靜下來,發呆、睡覺或看課外書,不再把擾亂課堂紀律當做很酷的事。
老師們比上一學期輕松多了,他們很少再講課,每日守在班裏讓學生自主刷題。
學生遇到不懂的,也會去請老師講解。
整個高三教學樓,每天靜悄悄的。
走進教室,隔着一摞摞習題冊,可以聽見筆尖在紙上摩擦的沙沙聲。
在餐廳、教室、宿舍三點一線的生活裏,時間一天一天流逝,轉眼,黑板上的倒計時變成了“零”。
高志最終選擇出國學音樂,同時他還想參加高考,備考這麽久,不參加的話,回頭跟弟弟吹牛都沒得吹。
即便是個可有可無的考試,高太也推了許多工作,提前一周陪他回j市熟悉環境去了。
藝書這邊沒什麽可擔心的,模拟考成績一次比一次誇張,甚至考過全科滿分。
高考前這段時間,文老師換着花樣帶午飯,林爸負責開導:“一次考試而已,放寬心,随便考,不用緊張。”
真到考試這天,飯菜變成了最簡單的馍菜湯,林爸緊張得手足無措,幫忙檢查了十來遍文具袋和準考證。
藝書反過來安慰他們:“爸、文老師,放心,高考對我來說沒難度。”
“對對對。”林爸附和着,小兒子一轉身,他又開始數文具和準考證。
文老師在給藝書備水,反反複複試溫度,怕太熱又怕太涼。
要去考場了,文老師說開車送,有空調涼快。
林爸說不行,四輪容易堵車,還是小電摩好。
下了車,最後再檢查一次考試用具,目送兒子走進考場,林爸就蹲樹底下跟其他家長當“望場石”去了。
藝書在答題卡上填寫着姓名考號,有幾分故地重游的感慨:
上一次參加高考,還是在原生世界,大致算算,都好幾百年前了。
以“藝書”的姓名考了多少分,他不記得了,只知道是過了600的,要不然也不能上醫大臨床系。
這次用“林宜數”的名字,他預備再考個750。
滿分的高考成績,估計林爸做夢都能笑醒。
文老師和林爸應該是要在高考後結婚,省狀元的成績,也會是個不錯的賀禮。
出成績這天,藝書和高志在北極旅游,高太贊助的。
絢麗的極光在夜幕上流轉,兩人舉着相機咔嚓咔嚓拍照保存,玩到淩晨才鑽進帳篷睡覺。
一大早,兄弟倆睡得正酣,短信消息發了過來。
藝書把睡袋往上拉了拉,捂着耳朵假裝沒聽到。
林爸太激動,又連續發了好幾條。
高志從棉衣和睡袋之間摸出手機,眯着眼回了個“ok”,調成靜音繼續睡。
林爸瞅着那個敷衍的“ok”,滿腔激動都被堵了回去:
“這孩子,高考滿分啊!教育局和招生辦都打電話了,他一點也不曉得緊張,我感覺他腦子裏缺根弦。”
“那叫沉穩。”文老師扶額,
“你別轉來轉去的,轉得我頭暈。待會兒咱學校要來人,下午縣教育局要來,小數不在家,你先想想怎麽跟人家說。”
滿分省狀元,從鄉鎮到省裏都會有獎勵,都想當面交給狀元、合影留念。
眼下狀元不在家,那不得好好解釋解釋
狀元睡醒的時候,是下午兩點。
坐着迷糊了一會兒,經高志提醒,藝書才想起看手機。
電話、短信、企鵝號都快被call爆了,高中學校的人還好說,都熟,林爸能應付過去。
縣教育局的人來早了,見不着省狀元,老不高興。縣教育局的還沒走,省裏也來人了,都是來發獎學金的。
林爸也不想奪命連環扣的,可他們給的實在太多了。
藝書洗漱完吃了頓牛肉罐頭蓋飯,才給家裏回電話。
進行了一場電話采訪式交流,領到獎學金,從父母到老師到各路領導感謝一通,完事兒。
而後又玩了幾天,兄弟倆才一塊兒回x縣。
林爸和文老師扯了證,不打算辦婚禮,藝書和高志至少得回去跟大家一起吃頓飯。
倆少年一出現,滿屋子親朋好友直接開啓誇誇模式,還挨個給他們發紅包。
藝書就只顧着喊人、道謝、接紅包,高志突然拿出優秀社交能力,主動跟叔伯姨姑們說:
“我跟我弟學習筆記都保存着,改天我們整理整理,讓我爸拿給表弟表妹們。大家需要哪一科自己複印一下,在此先祝表弟表妹們将來都能高考順利,取得滿意的成績。”
“好好好,這孩子真懂事。”
“聽說這林家老大是j市高考狀元,倆兒子都不得了啊!”
“又孝順學習又好,老林真是要享兒子的福了。”
……
好好的婚宴,差點變成高考慶功宴,得虧文老師沒計較,還及時開始敬酒,解救了他倆。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