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32章
“老爺, 這是今日的官報。”
順天府的後衙,管家拿着一份官報送進書房。
張吉午接了過去,翻開看看, 眉頭上挑起來。
“這都幾日了,怎麽還有人鼓吹封禁小報?”
他覺得好笑,官報自己都開始搶着報貴妃案, 怎麽只允許州官放火不允許百姓點燈?
管家:“老爺有所不知,這不是官報鼓吹,是一些生員鬧呢。”
他給茶碗添上熱水, 道:“近幾日各地會館都在抗議《新聞報》亂用西洋句讀一事, 聽說聲勢挺大,宛平縣衙和大興縣衙都有些叫苦不疊。”
張吉午意外, “那些人不知道那是貴妃的産業?”
“知道, 就是知道才鬧得這般兇, 說貴妃代表的是皇上态度, 這樣鬧也是想讓朝廷給個說法。”
若是真采納句讀, 那影響可就大了,所有書籍都要重新排版, 若修書的話可關系這各學派話語權。
漢語很奇妙, 斷句不同意思也不同。
張吉午沒好氣道:“簡直就是胡鬧!”
“可不是, 這般鬧下去可是會驚動朝廷, 怕是宛平縣和大興縣撐不住會來找老爺。”
這倒是真有可能。
張吉午看了一眼天色, 還早呢,他吩咐管家安排轎子出門。
Advertisement
轎子擡上他往鬧市走去,很快張吉午下了轎,四處走動起來。
“老仗,京城內的小報聽說過嗎?”
“什麽報?”
“《新聞報》。”
“沒聽說過。”
張吉午又換了個人問。
“老哥, 小報聽過沒?”
“哦哦,是說書先生念的那個吧?”
張吉午含笑問,“你覺得這小報是好是壞?”
“挺好的,就是上面一些內容太過離譜,說什麽人掉水裏沒呼吸可能是假死,需要人做什麽心肺複蘇,還要口對口灌氣,你說是不是胡說八道?人死了還怎麽救回來?”
“救命,誰來救救孩子!”
男人正吐槽着,旁邊茶攤上傳出一聲帶着哭音的呼喊聲。
“真可憐,誰家孩子,大人怎麽看的?這麽小讓他吃花生米?”
“我就坐在附近,大人遇見熟人了說了幾句話,一轉頭發現小孩不好了。”
張吉午為那小孩擔憂起來,要知道這樣嗆住的小孩很難救回來。
然後他就看見剛才搭話的那個男人飛快地跑了過去。
“我試試,我試試小報上的救治法子!”
小孩親人慌亂讓了位置,男人從背後抱住小孩,兩手交疊放在肋骨下方,就這麽一下一下按壓。
很快一粒花生米從小孩嘴裏彈跳出來,原本已經昏迷的小孩發出虛弱哭聲。
“好了!嘴唇不紫了!”
人群中傳出歡呼聲,孩子的親人嚎啕大哭跪着給男人道謝。
而男人竟是一臉懷疑人生,“真有用!”
他沒有理會感激的小孩親人,擠出人群走到張吉午面前,一副還沒回過神來的模樣,“老弟,你說那救落水人的法子是不是也有用?”
張吉午同樣震撼。
他也沒心思問民衆對小報的看法,而是轉身乘轎子回順天府。
管家匆忙迎接,張吉午快步往書房走去,他要寫一封折子上報皇上。
“你去收集這幾期小報交給我!”
管家剛應下,前面府衙有人找了過來。
“大人,昌平州有急事禀報!”
張吉午只好将折子延後,先去衙門處理要務。
等看清昌平州送來的公文,他差點沒氣死。
這群王八蛋一個個都不願意擔責任,把順天府當什麽了?當背鍋的了?
官司處理不了,轉交順天府!
州府地方有大批人聚集處理不了,也轉交順天府!
怎麽不幹脆直接并入順天府得了?
什麽,他們本來就屬于順天府管轄?
哦,那就沒事了。
“大人!”順天府丞快步走進來,因為是跑過來出了滿頭汗。
“昌平州有急報,是為何事?”
張吉午沒好氣道:“京郊有十多個縣的人往昌平彙聚,目前有上千人聚集了。”
府丞焦急道:“那是不是要派兵鎮壓?”
“鎮壓什麽鎮壓?”張吉午将公文塞給他,“人是奔着貴妃莊子去的,你敢派人去嗎?”
府丞道:“那也不能聚集上千人,人多生亂吶!”
張吉午沒有着急,而是若有所思,“不,這次說不定是個好機會。”
身為順天府尹他早看管轄範圍內的大肆圈地不順眼了,先前幾次上奏,都因為朝廷跟南邊作戰被擱置。
誰也不能肯定朝廷一定會獲勝,圈地這種小事自然也沒人關心。
現在可不一樣了,借着這件事鬧大,說不定真将這件事給做成了!
隔日,張吉午換了一身常服騎着毛驢低調去往小湯山。
剛靠近小湯山,他就看到山腳邊上搭建的矮棚。
因為此地有地熱,這裏氣溫明顯比城裏要高些。
又走了一段距離他看到了粥棚。
有人大聲呼喊,“都來吃口熱粥,等會兒集合一起去開荒,這荒地就挂在我們莊子名下,以後歸你們種,大家放心,這地保證沒人能奪走!”
立時有人拿着碗奔過去排隊。
張吉午穿梭在小湯山許久,發現這裏人雖然多,卻井井有條,沒有一點慌亂。
逃難的百姓神色也很穩定,沒有一點驚慌,話裏話外都是那二十萬兩白銀。
“爹,吃完這頓不會沒下頓吧?”
“多吃點,牛痘貴妃有二十萬兩白銀呢,別怕沒下頓。”
“小叔,去幹活會不會不給工錢?”
“貴妃有二十萬兩白銀,還能看上你那點?”
“還去開荒啊,這地不會被貴妃拿走吧?”
“怕什麽,她給飯吃,開荒的地歸她有毛病嗎?再說人家有二十萬兩白銀,還看得上那點荒地?”
嗯,二十萬兩白銀給的底氣。
張吉午也是頭一次發現露富這種事竟然還能帶來這麽大影響。
一批一批的人來,又一批一批地走。
張吉午看着隊伍若有所思,然後找到莊子的管事表明身份。
***
南書房內傳出一片訓斥聲。
裏間讀書太子和皇子們注意力都沒放在書上,豎起耳朵聽外面動靜。
三阿哥端起裝奶茶的紫砂壺喝了一口,放下奶壺時發現四阿哥偷偷往嘴裏塞什麽。
“四弟,你在吃什麽?”
他湊過去問。
早膳早就過去,這會兒還沒到吃晚膳的時間,三阿哥也只能吃些點心墊墊肚子。
宮裏的點心就那幾樣,他都吃膩了。
四阿哥瞄了一眼兩個年長的哥哥,偷偷打開了裝書的布袋說,“是貴母妃給的糖。”
“糖?我嘗嘗。”
他伸手掏了一個四方四正的,外面是牛皮紙,裏面還裹了一層透明紙衣。
“這個好吃,裏面有幹果!”
三阿哥眼神裏滿是驚喜。
四阿哥極有分享欲道:“你吃的是牛軋糖,這個是牛奶糖,這個是石榴味,這個是玉米味。”
兩個小的湊在一起跟小老鼠一樣竊竊私語,自然很快被兩個大孩子注意到了。
大阿哥兩條胳膊勾住兩個小的脖子,頭擠進兩人中間,“你們在說什麽悄悄話?”
三阿哥一張嘴就是一股子糖的甘甜味,“是糖,小四不知道從哪裏弄來了好多好吃的糖!”
四阿哥沒想到三阿哥是個嘴上沒把門的,急切地叫了一聲,“三哥!”
“什麽糖?我嘗嘗。”
等皇帝進裏屋來就看見三個兒子圍在一起哄最小的,最小的那個紅着眼眶一副要哭不哭的樣子。
看到皇帝進來,四阿哥再也忍耐不住自己的委屈。
“嗚哇,汗阿瑪,大哥他們搶我的糖果子!”
大阿哥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後腦勺,“不是搶,不是說會賠你嗎?”
皇帝看向太子,“保成,怎麽回事?”
太子面帶羞愧,“四弟帶來的糖果子太好吃了,我們不知不覺就吃完了。”
四阿哥抽抽啼啼道:“這糖果子只有貴母妃那裏有,你上哪弄來賠?”
皇帝眉一挑,“哪位貴母妃?”
四阿哥噘着嘴道:“是延祺宮的貴母妃,這些糖果子是她拿來給我賠罪的,吃完就沒了。”
“賠什麽罪?”
皇帝有些驚訝,小四跟延祺宮混得很熟嗎?
四阿哥捂住嘴,他想到這是他和那個女人之間的秘密,他答應了不告訴別人。
四阿哥有些糾結,汗阿瑪算別人嗎?
皇帝也沒有追問到底,開始翻看起他們交上來的作業。
他也說不出失不失望,這些答案明顯不是他們這個年紀能想到的,顯然照搬了漢人老師的說法。
倒是小四的回答讓他有點意外,這孩子是真思考過,回答女人地位低是因為沒人關注過她們。
指點了幾個孩子的字,皇帝又走到南書房外間,他面無表情翻看讓刑部編寫的纂修的《現行則例》。
纂修三年,交上來的都是什麽玩意?
只知道從大明律照抄,一點腦子都沒有。
民間鬧得沸沸揚揚,刑部這群蠹蟲就沒想着變通一下,要他們有什麽用?
“皇上,戶部尚書求見。”
皇帝忍不住蹙眉,他想到戶部上奏的折子,伊桑阿是怎麽想的,收稅收到貴妃頭上?
“不見!”
“皇上,禮部尚書求見。”
禮部來湊什麽熱鬧?
皇帝語氣不算好,“宣!”
禮部尚書帥顏保躬身走進來,“奴才恭請皇上聖安。”
“伊立。”
“皇上,奴才有重要事禀報!”
禮部尚書起身後一臉凝重地遞上一個折子。
梁九功極有眼力見,接過來送到皇帝手中。
皇帝翻開,淡淡問了一句,“你請奏封禁報館是怎麽想的?”
帥顏保神色嚴肅道:“皇上,近日因小報出現,導致民間緋議聲不斷,皇家私事都成為百姓茶餘飯後話題,實在是有損我大清威嚴!”
“京中報館本是傳抄谕旨和章奏,這個完全可以用各地提塘來傳達。”
好嘛,為了封禁小報,幹脆連官報一塊封禁。
皇帝很想擰一擰他腦子,看能擰出多少水來。
“各省會館學子也因句讀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奴才怕這些人腦子一熱将事情鬧大。”
外面又有太監進來。
“皇上,這是順天府呈上來的折子。”
帥顏保還想再勸,皇帝已經懶得理會他,他拿起順天府的折子。
看了幾段,立刻笑了起來。
可不就巧了。
他将折子丢給梁九功,“給咱們這位禮部尚書念一念順天府尹的折子,他對小報可是有不同見解。”
梁九功接住折子,清了清喉嚨用滿語翻譯起來。
“臣順天府尹張吉午奏請推廣報館……”
折子裏張吉午說了自己的所見所聞,從鬧市急救,再到城外逃荒百姓,全都是小報有利的一面。
皇帝聽到逃荒百姓眉頭皺起。
折子不長,後面還附帶了一份管理報館的詳細條例,從源頭控制報紙言論。
皇帝眉頭舒展,急他所急,這才是他的好臣子。
梁九功念完,帥顏保還是不贊同,“皇上一旦鼓勵各地建設報館,不能保證地方生員不會抨擊朝政!”
他甚至還提起了“哭廟案”。
皇帝臉色一變,因為“哭廟案”發生時先帝剛駕崩,等他長大了才了解此案,也明白此案造成的影響。
可以說“哭廟案”直接加劇江南跟朝廷的沖突。
“你且閉嘴,梁九功宣順天府尹進殿!”
張吉午很快進來,“臣恭請皇上聖安。”
皇帝面色不是很好,“張愛卿,你奏請的推廣報館一事,禮部尚書有不同意見,你們自己辯一辯。”
張吉午沖帥顏保拱手,“敢問大人有何建議?”
帥顏保直截了當道:“我不贊同鼓勵開設報館,朝廷禁止讀書人議政,一旦鼓勵報館,這種事就無法禁止,朝廷能管得了京城,還能管得了地方?”
張吉午搖了搖頭,“此言差矣,下官在奏折上說明了,只有地方官報才允許發行朝廷政策,私人小報不允許涉朝政,況且通過這些小報,皇上在宮中也能了解天下事。”
“推廣報館利大于弊,大人不該因噎廢食。”
帥顏保質問,“你敢保證小報不偷偷刊印反朝廷言論?”
張吉午搖搖頭,反問了一句,“難道沒有報紙,民間就沒有人刊應了嗎?”
不,反清言論一直都有,白蓮教活動更是一直沒斷過。
這個白蓮教也有趣,宋時反宋,明時反明,跟似乎朝廷對着幹才是他們的主業。
皇帝這會兒已經知道未來大清江山穩固,對于帥顏保那些危言聳聽的話不怎麽在意。
他已經發現報紙利用得好就是一把鋒利的刀,沒看小報才出現幾日,民間已經将某女吹噓得如同菩薩在世嗎?
“行了,不要争論了,明日朝堂再議。”
皇帝打發走帥顏保留下張吉午。
“和朕說說逃荒百姓又是怎麽一回事?”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