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轉眼快到正月十五上元節,這段時間,潇湘館除了李纨和探春偶爾來過,再沒別人來了。
黛玉坐在窗前常坐的繡墩上,手托着下巴,胳膊拄着書案,兩眼默默地望着窗外。
紫鵑坐在熏籠旁為黛玉縫制春裝,她眯着眼睛,兩只手舉着繡品,對着窗戶亮光端詳着正在繡着的白色海棠花,這栩栩如生的花朵,在嫩綠的緞子上越發清爽美麗。
紫鵑想象着春天,黛玉穿着這樣的衣裙,在鮮花盛開的玉園小徑上漫步的情景。她帶着陶醉,轉過頭去看坐在那裏的黛玉,覺得姑娘孤獨地坐在那裏,神情有些落寞。
紫鵑不由想起黛玉剛來時,大家都捧着她,寵着她。
自從林老爺去世,姑娘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寶釵跟着她母親哥哥來了以後,府裏漸漸傳出金玉良緣,人們對姑娘的态度更加明顯地冷了。
姑娘是絕頂聰明之人,心裏自然明了。時常暗中悲戚,眼中的淚總是難幹。
薛寶釵整日帶着那個明晃晃,金燦燦,嵌着與寶玉配對字樣的金項圈,在姑娘眼前繞來繞去,刺姑娘的眼。
姑娘唯一的依靠就是老太太,唯一的知己就是寶玉。
可是,老太太為了利益,抛棄了父母雙亡,無錢無勢,孤苦伶仃的嫡親外孫女兒。
青梅竹馬的寶玉,曾把妹妹長妹妹短挂在嘴上,好像十分體貼關愛妹妹。看姑娘傷感,不理睬他,就動不動就說要出家做和尚。自從定親以後,很少來潇湘館,大婚之後,更是斷了潇湘館的路。
姑娘的死活,寶玉更是不聞不問。
什麽是世态炎涼,人情紙薄,賈府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就是最好注釋。
紫鵑為了給黛玉解悶,沒話找話道:“姑娘,你看這花還好嗎?”紫鵑舉着手裏的繡品問黛玉,希望能減輕黛玉的悲哀。
黛玉扭過頭,淡淡地贊了句:“好看,你繡的還能差?”說完,頭又轉向了窗外。
Advertisement
黛玉是位追求完美的姑娘,無論什麽事情都希望盡善盡美,尤其是感情。
她此刻望着窗外,想着幼時在父母身邊,逢年過節,全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情景,那時的歡樂一去不返了。
想起過去的歡樂,不由想起在賈府的境遇,特別是對寶玉的認識,現在想起來實在有些可笑。
也許正應了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人在此山中。
經歷了生死磨難,自己一下子好像長大了,對許多事物有了新的認識。
如今,站在旁觀者位子上,客觀冷靜地看寶玉,覺得他貪色的性格愈發彰顯。
寶玉只比自己大三歲,小小年紀,就敢調戲自己母親女婢,致使金钏跳井。
不愛讀書,只愛與女孩厮混。與襲人暗中淫樂,弄得怡紅院争風吃醋,晴雯喪命,四兒和芳官被攆,還連帶着其他房裏丫環遭殃。
對這些,寶玉毫不思過悔改。
原以為寶玉對丫環如此,因為他是主子,養尊處優,沒把下人放在心上。
暗想寶玉對自己,又豈非不同?自己與他算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塊長大。然而,關鍵時,他也是舍棄了自己,很順從地娶了寶釵,與寶釵有滋有味地過起了日子,任憑自己在這裏備受欺淩。
素日,那些人對自己私下冷嘲熱諷也就罷了。如今,若沒有賈府主子的暗示,奴才怎敢明目張膽地克扣自己的飯食?作為榮國府管家的寶釵能不知曉?
寶玉若是對自己還稍有關切之心,豈會絲毫沒有覺察?
黛玉在心裏暗暗告誡自己:黛玉,你所受的苦,一定要記着。今後處人處事,要擦亮眼睛,用心去看,不要被人蒙蔽了。千萬不要輕信人,尤其是有錢有勢的男人。
正當黛玉想得入神,湘雲帶着一身寒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