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選妃

第一百零一章 選妃

這個消息如同在煮沸了的油裏倒了一瓢水一般, 立刻讓整個京城鬧開了鍋。

誰都沒想到,不顯山不露水的十六皇子竟然是最後的大贏家。

不過,能在京城裏混到現在、經歷了先皇血洗清理過後還能屹立不倒的幾個世家, 也沒有幾個白給的。

大家很快地就調整好了情緒,準備迎接新朝代的到來。

這可是重新劃分勢力的好時候。

而想要最快地變成新皇的人,那麽最快的法子, 可不就是送家裏的女人進宮麽。

新皇年少, 尚未婚娶。皇後之位, 自然會好多人盯着。

新皇後必定會出自世家大族, 這簡直是毋庸置疑的事兒。

新皇生母母族不顯,便就是勉強從母族中選了個人進後宮,也沒有母儀天下的資本。

何況, 這個時候, 正是新皇接收先皇勢力,籠絡重臣的時候,肯定不會浪費皇後這麽個寶貴的位置去給毫無用處的舅家的。

畢竟,剛剛坐上江山, 因着勢力不夠,很快就被拉下馬的皇帝, 前朝又不是沒有。

比起外戚專權, 連個專權都沒能力專權的外戚那就更是凄慘了。

對此, 惠妃……不, 應該說已經要尊稱一聲文惠太後的這位娘娘, 心裏門兒清。

故此, 她直接打發了哭着喊着要把女兒送進宮裏來的哥哥嫂子, 然後派人去請皇帝, 叫他下朝之後, 來她宮中用膳。

新皇登基,自然是有一大堆的事兒的。

Advertisement

宗祈忙活了一個早晨,其實中午很想着清靜清靜,自己安靜地吃個飯的。

不過既然母親來請,他又不好不去。

自從知道母親差點兒被先皇弄死之後,他對她的态度比之前還要恭謹孝順了不少。

不過這也不是說,他就沒有底線。

今日她找他去,是為了說什麽,他大約也能猜測的到。

但是這一件事,他早已經打定了主意,不論她說什麽,他都不會松口的。

往太後宮殿去的路上,他遇到了很久沒見的舅母和表妹。

看她們風塵仆仆的模樣,想必是剛剛自江南趕過來,就進宮來見太後了。

而那個連臉長什麽樣兒都記不起來的小表妹,被打扮得異常鮮亮,連國喪都不顧及了,是為着什麽,他猜也能猜得到。

看着舅母帶着表妹給他行禮,那種刻意而谄媚的模樣,讓他一陣心煩。随意應付了兩句之後,他便想着走過去了。

偏偏這個時候,那位舅母忽然咬牙奔過來道:“陛下,你這表妹即便沒福氣做皇後,做個貴妃也是不錯的,還請陛下跟太後娘娘再說說……我們不想回江南去了。”

聽着這話兒,是太後已經拒絕了讓這表妹進宮了。宗祈心中一陣輕松,只笑笑道:“既然是太後的意思,朕這做兒子的也不好說什麽,表妹在我心裏跟妹妹是一樣的,既然舅母不想回去江南,便就在京城置辦個好宅子,我再幫表妹選一門好親事,豈不便宜?”

那舅母好似就等着他這一句話,聽了他開口許諾,哪裏還有不肯的,連忙拉着他那位小表妹連連謝恩,然後才興沖沖地出門去了。

因着這個事兒,宗祈稍微緩和了些情緒,再到了太後的寧壽宮的時候,便就心平氣和了不少。

他想起母親并不是平常的那些愚昧無知的深宮婦人,在很多方面,都很有見解的。若不是這樣,他也沒有辦法成長到現在這個樣子,順利地幹掉那些哥哥們登上皇位。

若是如此,說不定,她肯聽自己的分析,讓自己如了願呢。

後位,他只想留給她,其他的人都不行。

帶着這樣的想法,宗祈跟已經貴為文惠太後的他的生母坐在了一張桌子旁,開始了午膳。

原本九公主宗馨也該來的。可惜上一次的皇帝事兒弄得太大,九公主到底還是個小姑娘,撐着服侍了生母脫離了生命危險之後,自己就病倒了。

故此,這幾日給弄到了別莊裏靜養,還沒回來。于是這次吃飯,就只有太後和皇帝兩個人吃了。

不過,這也并不影響他們借着這次吃飯把該說的話,都給說了。

文惠太後素來懂得察言觀色,而且今非昔比,她已經是這後宮中最尊貴的女人,很多事兒,已經不用刻意安排人去打探,也有人争着搶着報給她知道了。

故此,她自然對方才在她宮外,自己嫂子、侄女同皇子兒子的那段小插曲了如指掌了。

嫂子和侄女的想法,她早就摸透了,不過也就是求個前程罷了。

她早已經看出那小侄女不适合進宮,直接拒絕幹淨,正好給她們去兒子那裏哭求搭個臺階。

至于兒子心裏想的什麽,她也知道。

只不過,皇後之位,她已經有了好幾個不錯的備選。兒子的帝位必須盡快穩固下來,所以必須要找個很可靠的聯姻。她自己的親生侄女兒都不能添亂,那個丫頭當然也更是不能。

雖然說聽說今日上朝,那丫頭的父親已經被提到了正二品,但是,正二品的臣子之女,又怎麽必得上手握重權的四王八公?

當然,四王裏頭有幾家沒女兒,八公裏頭如賈家、牛家也已經沒有了什麽勢力,可以排除。但是剩下的幾個,可是完美的後族人選啊。

再不然,還有丞相家、閣老家和神威将軍家。

無論最後皇後出自哪一家,都比林家強。

他們家除了是個清流,還有什麽用?至于所謂的“清流”,也不過就是說着好聽,跟手握實權的重臣相比,是起不了什麽大作用的。

母子兩個各懷心思地吃過了午膳,宗祈作為兒子照舊是要留下來陪母親喝茶閑聊一會兒的。

宗祈看着他母親文惠太後并沒有先提起這個話題的意思,便就主動說道:“母後今日召了舅母和表妹入宮?”

文惠太後笑道:“不過是很久沒見,叫她們來坐坐。怎麽,皇帝你見着她們了?”

宗祈笑道:“是啊,兒子還答應,給表妹選一門好親事,舅母和表妹聽了似乎很高興。”

文惠太後道:“得到皇帝金口玉言的許婚,你表妹将來的夫婿肯定差不了,她們肯定高興啊。”

宗祈微笑不語,文惠太後卻也覺得時候差不多了。兒子方才已經先開口了,她總不能再端着架子。雖然說她是皇帝的生母,但是,皇帝就是皇帝,有些事兒,她也不能做得太過了。

故此,她品了一口香茶,便就徑直道:“不過,說到這個事兒,哀家也忽然想起來,皇帝的婚事也該要操心操心了。今兒個禮部給呈上來好幾家兒的閨秀的畫像。左右今兒皇帝來了,不如就同哀家一道看看?”

宗祈笑道:“母後又再拿兒子玩笑了。您又不是不知道,兒子的心思。”

文惠太後嘆了口氣道:“就是因為哀家知道你的心思,才會叫你看的。”她頓了頓,看着兒子的臉上又露出那麽一副倔強的神色來,便知道這事兒,斷然沒有那麽簡單就能過去的。

至少不能采取太直接的法子。若是不然,恐怕他要是真的鐵了心地要把那林家女弄成皇後,一切可就白瞎了。

文惠太後心中念頭一轉,已經想到了一個迂回些的法子,便就立刻道:“你這孩子,在其他的事兒上,從未教哀家費過心,怎麽就在這個事兒上,不怎麽動腦子了。哀家問你,你喜歡人家林家姑娘,但是人家林家是個什麽态度?”

宗祈當然想說“那肯定是沒有什麽問題的”,可是他看着母親似笑非笑的表情,再想想今日朝堂上林如海的态度,忽然覺得有些挫敗。

稍微思忖之後,他還是坦白道:“那照母親所言,該當如何是好?”

文惠太後看了看宗祈的表情,哪裏還猜不到他是在林如海那裏碰了釘子了。

只要林家不同意,那這事兒鐵定就成不了了。她覺得心情大好,便微笑着同兒子道:“這個容易,既然是皇帝喜歡,那麽就叫林家姑娘也一起進宮來看看罷。”

宗祈笑道:“她那個時候是九妹妹的伴讀,母後不是見過了很多回麽?”

文惠太後聽得他這麽說,心中又有些火起,看來這兒子是一心沉下去了。不過好在,她和林家都不同意,這事兒,絕對不能成的。

只不過,還是要大家碰個面兒,商量一番才好。想到這裏,她便勉強扯出一個微笑道:“我當然是見過她許多回了。不過,這選後妃的事兒,怎麽好那般兒戲。既然是相看,也要給別人家的姑娘一樣的機會,方才顯示出皇家的公允。”

她見到宗祈似乎把這句話聽進去了,便就再接再厲,繼續道:“不然,即便是林家姑娘願意了,以後入了宮也不好相處。你說是不是?”

到底姜還是老的辣。文惠太後這話說的滴水不漏,宗祈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還覺得果然是親媽,到處都為自己着想,竟然還有些感動。

于是,母子兩個人愉快地喝過了茶,敲定了三日後,讓那幾位畫像上的姑娘和林家姑娘一道兒進宮,然後便各自回到各自的寝宮午歇。

文惠太後和衣躺在床榻之上,眼前似乎還浮現着兒子見她支持他的時候,那高興的表情。

她忽然覺得有些不忍心,直到快要睡着之前,心裏還在想,若是兒子實在喜歡,那林家也識趣兒,讓那林家丫頭進宮也不是不行。

但是,絕對不能是皇後。

聽說她們那些書香門第出來的姑娘家,很多都是想着什麽“一生一世一雙人”,若是皇帝娶了她做皇後。總不能,真的要後宮虛空,只有她一人吧。

聽說她身子不好,開枝散葉的事兒,可也得考慮着啊。

文惠太後帶着淡淡的擔憂進入了夢鄉,等到她醒來之後,便就立刻開始籌備這件事。

宮裏頭自然是因着這個事兒有些人仰馬翻。再說宮外頭,接到了太後邀約的人家,俱都是喜氣洋洋,只有林家,頗有些愁雲慘霧的意思。

賈敏的病才剛好一些,但是聽說賈府那邊兒賈母和王夫人都病的很重,便就又有些心思郁結。

賈母和王夫人這一次的病倒,是因着元春的事情,終究還是随着皇帝的登基而傳了出來。

賢德妃薨逝,最慘的是,還沒随葬在皇陵裏頭,也算是個帶着不明原因的污點走的人了。

這麽個消息一出來,賈家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賈母和王夫人又是心痛、又是害怕,原本就已經是因着擔憂病倒了的身體,便就更是一病不起了。

代钰知道賈敏聽了這個消息便又想去賈府看看,但是她也知道賈母和王夫人這會兒應該還能撐得住。因為真正讓她們倒下的,是另外一件事兒。

那事兒,雖然離着不遠了,但是也沒到時候。

故此,這一回,賈敏既然沒好意思提出要回去看看賈母,她也就沒有主動提起。上一次去,賈母幾乎是已經把跟賈敏之間僅剩下的最後一點兒母女親情給消耗得差不多了。

賈敏不主動要回去,她也犯不着多這個事兒。

至多是等着那件事兒出來之前,叫她去見賈母最後一面罷。

因着這麽個事兒,林家的氣氛本就受了點兒影響,再加上接到了那個很用心很明顯的太後的進宮邀約,一家子的心情便就愈發不好了。

林如海覺得自己白天上朝的時候已經拒絕得很明顯了。沒想到皇帝那裏沒說什麽,這回倒是太後出手了。

林家小弟氣鼓鼓地,再一次覺得,自己果然還是長大得太慢,說好的要保護姐姐的,結果,還是只有看着她被皇家的人欺負。

不過,餘家哥哥呢。不是說,他們有婚約的麽?怎麽姐姐還是要進宮去選妃呢?

林家小弟帶着這個疑問,看了看父親、母親,又看了看姐姐,還是識趣兒地沒有把這句話問出來。

總覺得,姐姐那看着平靜的樣子,非常可怕,怎麽辦?

與父母兄弟相比,代钰算是裏頭最平靜的了。

她早就知道,皇家那邊兒的事兒還沒完,得找個時間了結。

現在終于到了這個時候,她反而平靜了下來。

仔細思考了可能的遭遇和對策之後,她面色平靜地安撫了下父母兄弟。反正,進宮也不是第一回,上一次連老皇帝那麽奇葩的人都沒吃虧,這一回遇到的不過是惠妃和宗祈……應該稱呼他們是太後和皇上了。

但,也并沒有什麽好怕的。

太後估計是不會待見她的,至于宗祈這個新皇帝……倒是有些棘手。

不過,也并不是沒有法子。

代钰平靜地準備進宮用的東西,每天該做什麽做什麽。很快地,便就到了約定要入宮的這一日。

這日晨起,她将要帶的東西收拾了一番,便就上了馬車,準備入宮。

父母兄弟都到門外來送,她朝着他們露出了一個“敬請安心”的微笑之後,便就上了路。

到得宮門的時候,見到那裏已經停了幾輛車馬。上面的标志都是非富即貴的京中大世家。甚至還有四王八公的人。可見,這一次的陣仗,到底是有多大了。

代钰心中愈發也有數,便就低調地坐在車內,等着宮人們将她引入宮裏。

很快地,她同那幾家的姑娘們便就一道兒被安排在了太後寝宮偏殿的暖閣裏。

一進暖閣,她便發現,她好似進入了一個春天的花園。衆佳麗們穿得姹紫嫣紅,簡直是争奇鬥豔,反倒襯托得她這一身素淨的衣裳有些特別了。

不過,能入了太後法眼的姑娘,當然不會是蠢貨。那些佳麗們雖然看着代钰有些別扭,可沒有一個表現出來的。有幾個還很溫和地同她打了個招呼。

代钰随意客套了幾句,便就一個人躲在了角落。她跟她們的目的截然相反,壓根兒就不想引起任何注意。

大家等了一會兒,裏頭便就有人傳召了。說是叫進去旁邊的大殿,給太後娘娘請安磕頭。

代钰微微吸了口氣,起身跟着衆佳麗們一道兒入了大殿,很快地便就聽着上頭傳來一個威嚴的女子聲音:“都起來坐罷,在哀家這裏,随意一些,不必拘束。”

衆佳麗一起謝恩落座。代钰一坐下,便就覺得一道視線落在了自己身上。這是就要開始了麽?她微微将脊背又挺直了些,準備接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