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将軍上馬治軍總督下馬治民
幾人終于獲救上了大船,恍若重生的感覺,連那兩只小粉團也興奮得在玉兒肩上跳來跳去。來救她們的是曾駐守在長繩島的最高長官名為馬淵的,已經由原來的大都統晉升為正将在其偏将在另一艘船上名為侯繼。上船後衆将士立馬參拜,杜芷趕緊讓衆人免禮起身,馬淵起身後笑道:“大人還好好的真是太好了,末将還盼着再次跟着大人建功立業呢,對了末将應尊稱您為征東将軍了,這位應該就是左縣主了吧,拜見縣主。”馬淵又對玉兒要拜下去,玉兒趕緊閃開了疑惑道:“你這是?”馬淵只得細細的給她們講了,原來杜芷給陛下的請功表上也有玉兒的一筆,鑒于他是男的不好封官只得給了他一個縣主的封號食俸一千戶。跟着杜芷東征的一幹人等都得到了不同的封賞,其中歐陽真被封了破寇将軍已經替了杜芷以前的職務兵部右侍郎。畫兒如今也是正式的官了,被封為滅寇将軍,陛下因考慮到左畫太小坐鎮東納不太合适,便讓一老成持重的重臣名為譚榆的來坐鎮,讓左畫還是先再磨練幾年再說。對于這個杜芷并沒有太大的意見,玉兒還是要在東納與畫兒同譚榆一起把東納搞好再說。又要與杜芷分開玉兒雖萬般不舍但卻也無法。讓其偏将侯繼送玉兒先回東納。杜芷在長繩島帶着五百人與馬淵一同回大陸了。
皇都十裏處女皇陛下親自攜衆大臣出城相迎,征東将軍杜芷不但憑借一萬将士成功驅敵還滅掉東納,為國家開疆拓土,這功勞可不是一般的大,要不是考慮到她還年輕,怕以後立了更多的功無可封賞,封她再高些的官都無可厚非。見到女皇陛下杜芷自是不能居功自大趕緊下馬跪拜。對于她的太度女皇陛下很是滿意,君臣其樂融融回宮設宴慶功。陛下自知道她快兩年沒回家了,允許她回家洗塵後帶父母家眷一同進宮飲宴。剛到家門口一家老小都早已等着她了,四個大點的孩子最是機靈活波一見到母親騎着大馬走來全無懼意,都一下圍上去叫到:“母親,您可回來了,我們都好想你呢!”杜芷趕緊下馬,見幾個孩子跟她都不生很是高興,摸摸這個摸摸那個只道:“你們都長高了,在家有沒有聽爺爺和父親的話呢?”都道有的,有的。見杜父與清鮮幾人都還笑着看着她們杜芷立馬過去對杜芷拜下道了聲:“孩子兒不孝。”杜父眼淚奪眶而出一把把她扶起來,道:“我兒辛苦了,你看都長黑了,不過看起來更結實了。”杜芷起來見清鮮二人也只邊笑看着她一邊流眼淚。四個小的孩子由仆人抱着這時也掙紮着要下來,杜芷過去左右攬着他二的柔聲道:“你們還好嗎?”二人都道:“都好着呢,你能活着回來就好。”四個小的孩子這時也吵着要抱抱。杜芷只得像只老母雞似的一手抱兩個,想把他們一起抱起來,可四個卻是不好抱,清鮮二人只得一人抱起了一個,一家人樂呵呵的回到家裏,不過杜芷抱着的兩個小家夥毫不客氣的道:“母親好臭臭!”杜芷嘿嘿的幹笑兩聲道:“那你們又沒有幫母親準備好沐浴湯呢!”王鮮笑道:“早準備着了,你快去洗吧!”杜芷自去洗了,又回頭到:“陛下讓父親和你們與我一同進宮飲宴呢,你們也去換件衣裳吧!”
夜宴自是君臣盡歡,陛下又冊封了杜芷父親為二品護國君,兩位夫君封為三品正國君。杜芷一家自是風光無限。可有人卻是有些羨慕嫉妒恨了,其中兵部尚書高長忠便有點不自在了,本來杜芷是她主考錄取的,自己也算是她的老師了,可這家夥這次立的功太大了,現在有點威脅到她的地位了,看陛下對她龍寵正盛,說不定那天她就把自己取而代之了。與她同朝壓力有點大了,要是能想法把她支遠點就好了。她的想法自是杜芷不知道的。
杜芷在家休息了幾日,便要上朝了。今日正要讨論她這個征東将軍将軍的事,正在回朝沒仗可打那她該幹什麽呢!陛下心裏的意思是兵部尚書高長忠年紀大了,是不是該自己告老了,那杜芷就可替她的兵部尚書之職了,可她得問高長忠自己的意思呀,她也沒直接問只問道:“高卿,眼下杜芷回朝你看給她個什麽事做好呢?” 高長忠卻道:“陛下,杜将軍文武雙全,年輕又為,現西邊不是正缺個治管雍省的能人嗎,雍省幾年前曾遭受戰亂現在還沒恢複過來,如今那裏正是用人之際。杜将軍上馬能治軍下馬能安民,何不讓杜将軍擔這重任呢!”陛下一聽馬上否決了道:“那雍省位地西邊邊境,苦寒這地,杜将軍剛立了大功怎能讓她去那裏。杜芷在一旁聽提清楚,高長忠是想整個爛攤子給她呀,她為什麽這樣,稍一想就明白了,自己這是威脅到她的地位了,對于這個杜芷嗤之以鼻,那雍省正是當初清鮮二人的故鄉邊城的所在省,自己這家人還在那裏有不少的産業呢。她最煩朝中勾心鬥角的人,才不想與她們玩呢。便沒等陛下問她就道:“陛下,臣願意去,如高大人所說,臣還年輕,既然那裏正需要臣,那臣便去,願為陛下赴湯蹈火分憂解勞。”這話說得她自己都感動了陛下能不感動嗎!陛下雖有些不舍但那裏又卻實需要人,若杜芷願意去便正好。便封了她個雍省總督,總管雍省軍政,說是總管軍政,其實并沒有多少軍,由于那裏是邊境區現只駐守了一萬軍馬。主要是讓好恢複民生。不過總覺得還是有點對不起她,立了大功不但沒得到多少好處,好像還被發配了似的。所以讓杜芷有什麽要求,盡管提,盡量為她提供方便。為此杜芷毫不客氣的要了三千兵力,以方便協管地方民政。做為一總督要三千軍士并不過份。那一萬駐守軍是不能動用來協管民政的。她們要負責巡守邊境。
杜父雖是不懂但清鮮二人是知道其中道理的,但想到要回到自己的家鄉了,又很是興奮。十來天後一家人收拾好帶着三千軍士又奔那雍省的省城雍洲城而去。
到了雍洲城好好視察了一番發現好要做的事情确實很多。首先接管了一萬軍隊,這一萬邊軍的将官是當初與她有過幾面之緣的一名為共生的。見到她之後共生雖有些驚訝,但過後又不覺奇怪了,她的厲害當初是見識過的。又知道她是大元帥晨露子的徒弟。對于能做她的下屬也很是信服。杜芷好生勉勵了共生一番,生她好好操練軍隊,以便可随時禦敵。
上世她曾看過羊祜滅吳的歷史故事,說的是西晉武帝司馬炎掌政時的一将軍羊祜在靠近東吳的南夏開荒屯田,糧食大豐收可供大軍十年使用,又大量吸納人才,對東吳軍民實行招撫正政策。使得東吳人大量來投。從這個故事裏杜芷想可不可以也借鑒借鑒呢,雖說這招不一定能最終于滅了邦列國和西趾國,但能增加國力改善人民生活是肯定的。想好了就做。
先悄悄的陪清鮮二人喬裝了一下去他兩的故鄉邊城看了看,知道她們的資産運作良好,并提走了一大筆資金。回到雍城後便開始全省範圍內的大開荒,并招納各國的女性人才。為了鼓勵人民開荒,規定人民自己開的荒地三年內不收租稅,三年後每年只收百之二十,并可為農民提供種子耕牛使用。在農閑季節組織軍民興修水利。又親自畫圖改良各種農具。對于來投的人才給于優待,她并不擔心別國來的奸細,她有更好的洗腦方式。現在是天高皇帝遠,她在自己的轄區內收容了大量的孤兒男孩子,進行培訓洗腦,過個一兩年便可以各種機會派往各國,這也算是她的情報機構了,便相當于清朝雍正的血滴子了。做這些情報機構的事都是秘密進行的。由她自己親自訓練,所有人直接聽領于她。弄這一情報機構的用意本是她覺得現在的信息太落後了,她很想知道別國的動靜以免太過被動,不要總是被人打了才知道。特別是邦列和西趾,別自己辛辛苦苦搞好了這裏的建設他們那天突然又打來了,受損的豈不是自己的地盤。這種事絕不能再發生,一定要先拒敵于國門之外。要做到這點首先便是要提前知道敵情。在他們的各行各業安插細作。
一這系列運作起來,為了方便人民她的那小火柴廠也在全省各洲開了起來,當初在皇都都還沒來得急做就去打仗了。這回得做起來了。為了有有備無患得培養一批特種兵具體怎麽做就參照後世她看過的一部電視劇《我是特種兵》裏的搞了,至于有幾分像就不管了,反正比沒有好。先先出五十精銳在一無人山區裏進行秘密訓練,她要用這五十人做火種。寫了一本訓練手冊讓當初曾跟她一起去過東納的兩位将領中一名為佟欣的替她訓練,這人是她的最忠實的粉絲,本來她們可以留在王都享福的,但卻執意要跟着她來吃苦,對她的崇拜可見一斑。拿到她寫的這本小冊子一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不過想到出自曾經的征東将軍之手也不足為怪了。再加上總督跟她說了這五十人的重要性。自是照做不誤。另一人名為謝力的管餘下人馬的操練。
一切徐徐展開,她的西部根據地正慢慢形成,這裏将是各種人才的搖籃,和天堂,也将是人民向往的樂土。一年過去了,現正是秋季,秋日的金風吹來了這個邊省歷年來最大的一次豐收季節,田地裏各家各戶的農民都忙着收割。在省城附近,杜芷甚至還派出了軍隊無償幫忙收割。百姓們無不感恩戴德。她一天忙得昏天黑地沒時間管幾個孩子,但她的八個孩子卻被兩位夫君教得很好,聰明伶俐,又乖巧懂事,知道母親一天忙着為民辦事也不來纏她。有雍城人民歌謠道:“做女要做杜督女,生女當如杜總督。我輩幸為總督民,不受欺來不受饑。
☆、五十章 我雖不曾殺伯仁 伯仁卻險因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