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博愛恤兵

第22章博愛恤兵

湘北一戰,敵33師團損失慘重,抛棄大量辎重才得以逃脫。與此同時,正面戰場也傳來捷報,日軍主力未能抵達長沙便被擊退。因為楊林所部的出色表現,他被提升為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仍兼27集團軍總司令。

此戰20軍繳獲日寇戰車大炮數門,軍馬二十餘匹,楊林遂下令:“這下,老子隊伍也要組建一支直屬騎兵隊,官兵們要個個騎東洋大馬,身穿黃呢軍裝,配馬刀和三八式馬槍。這支隊伍,要成為咱川軍的尖刀和門面!”于是新組建的騎兵隊每日繞着平河縣訓練巡邏,那叫一個威風凜凜。經過之處,平河縣老百姓無不出來看熱鬧豎大拇哥。

由于長沙保衛戰的勝利,從上到下開始對抗戰有了樂觀和急于求勝的心态。第九戰區緊接着就開展了大規模的對日冬季攻勢,準備進一步擴大長沙保衛戰的勝利成果,主動進攻日軍據守的大坪地區。因我軍武器裝備落後,薛岳決定采用人浪戰術,即由各師輪流逐次發動對日作戰。秦副官憂心忡忡的對楊林說:“司令,這是什麽人浪戰術哪,簡直就是人命戰術。這是讓參戰各部拿将士們的性命在往裏填在往前推啊。”楊林氣憤道:“唉,這個薛長官,剛打了一個勝仗就驕傲輕敵,這樣打我們會吃大虧的。”

林桐的軍醫培訓班組織全體學員開赴前線包紮所進行實習鍛煉,同時,也是為了增加急缺的一線醫生力量。

包紮所緊鄰火線,是戰地醫護人員們的戰場,他們要争分奪秒,從死神手中搶救每一個傷員。又一名重傷員轉送到林桐的病區,林桐一看那張娃娃臉,大驚:“常小麻子!”只見他腹部被刺刀捅開,血乎乎的腸子都流了出來,戰友們用飯盆裝了送來。如此重傷,林桐無法處理,忙找來帶隊的鄭主任,鄭主任查看了他腹部和腸道感染壞死的傷口,又檢查了體溫、心跳和其他髒器部位,然後無奈地對林桐搖了搖頭,說了聲:“太晚了,你們給他簡單處理包紮一下吧……”說着便蹒跚疲憊地離開了病房。這時常小麻子睜開眼睛,輕聲叫了句,“林桐姐,我痛,痛死了。”林桐忙說:“常小麻子,我在這,沒事的,馬上給你止痛。”叫道:“金護士,這邊19號傷員,打止痛針。”金護士過來悄聲說:“林小姐,止痛針量已經不夠了,還有那麽多傷員需要,而且他這已經都要……”林桐含着淚斥道:“我是這個病區的主管醫生,他是我的病人,一切由我負責!”金護士面上雖有不滿,卻也不再說話。一針下去,常小麻子漸漸昏睡。半夜,常小麻子醒來,抓着林桐的手,一個勁地叫:“媽媽,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林桐哭紅了眼睛,緊緊握住常小麻子的手,道:“好的,我們回家!別怕,我們回家!”一個小時後,常小麻子停止了呼吸。林桐一直不知道常小麻子的大名,犧牲前看到戰友們幫他登記的傷員卡片,才知道,他叫常國柱,年齡為17歲。林桐親手幫他擦洗整理幹淨,由擔架隊送往後山掩埋安葬。

前線的傷兵源源不斷,慘不忍睹的情況每天都在發生。林桐作為實習醫生,每天也要做大小十幾臺手術,手術間隙,她扶住酸痛麻木的腰部,暗自告訴自己:“林桐,你要堅強,多搶救回來一個人都是一次勝利。”

這場冬季攻勢,國軍各部主動血拼,死傷無數,卻無功而返。九戰區的軍事戰略不得不轉為長期相持防守。幾場仗下來,平河的戰略地位突顯,成了第九戰區儲存糧食、彈藥和其他作戰物資的重要倉庫。

而地處平河的27集團軍總部戰地醫院在鄧院長帶領下,已成為第九戰區後方的一所中心醫院,不僅救治川軍,還接收來自湖南省各部,乃至江西省甚至廣東等地失陷後的傷兵也轉來救治。成功轉送到平河縣的傷員,看到醫院門楣上書寫着的“救死扶傷,博愛恤兵”八個大字,這于他們,便意味着生的希望。而各地戰地醫院、收容所未及時轉運的傷兵,多數遭到了日寇的集體屠殺。

林桐在讀的軍醫培訓班一年後正式畢業,被任命為少尉級軍醫返回平河醫院。醫院裏,大家仍習慣親切地喚她作:“大學生!”

受傷康複的傷員們總喜歡和林桐開開玩笑。“大學生,給我多發點消炎藥撒~。”“藥是能亂吃的?要遵醫囑,一天一粒!”

“大學生,給來首你家鄉的黃梅戲呗。”“去,忙着呢,你們自己先唱着!”衆人哄笑。

這些玩笑雖無惡意,但明顯還把她當個小女娃娃,林桐時常看着鄭主任那半禿的發型,和藹的表情,心想:“啥時候能像鄭主任那樣德高望重的就好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