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我兒子死了,你們兒子也都別活!

第12章 我兒子死了,你們兒子也都別活!

等後面這三個被遺忘的人踏入正廳的時候,裏面的張汀和季迢婆媳倆已經抱着孩子,邊逗小安霁,邊聊起林時明的嫁妝了。

“...總之,咱家不差錢,皇宮可是最耗錢的地方,得使勁往裏加。”

“母親說得對,聽聞那安王妃當時出嫁嫁妝都比得上當年皇後娘娘了,咱可不能輸啊!”

“咳咳。”林雲越咳嗽兩聲。

“有道理,咱們嫁的是中宮嫡子,還是太子,自然要掙臉面。”

“咳咳咳。”聲音更大了。

“這樣吧,臺數太多讓後面的人家不好辦,兒媳知道一家木匠,手藝不錯,咱去打些大箱子,塞滿點。”

“塞塞塞,塞什麽塞!”林雲越終于暴躁了,“讓他自己掙去,我不給他出嫁妝。”

張汀一拍桌子,“你跟誰叫板呢?”

林雲越瞬間萎靡,“我生氣嘛...林家這麽多代,算上時和光媳婦就搶了陸家三個,那叔祖父還搶了他們一個準太子。我又不強求讓時明再搶一個媳婦以後好炫耀,但也不能,也不能讓時明居然就嫁進去啊,這讓我以後怎麽和祖宗交代...”

而且以後和那皇帝喝酒,他肯定一準的要拿這個氣我!

“不知道怎麽交代?答應婚事的時候怎麽不多想想?現在來跟我耍橫,別逼我回來第一天就在孩子面前不給你面子。”

林雲越更委屈了,“我那不是,那摳門皇帝給我寫了厚厚一封信,我一時義氣上頭,被兄弟情沖昏腦子了麽...”

“噗——”

林時和笑出來的瞬間就知道大事不妙,果然,他一下就被逮住了。

Advertisement

“林時和你笑個什麽?你還敢笑?”林雲越不敢對夫人大聲說話,但罵兒子可是一溜一溜的,“要不是你被拿捏住了,先被那皇帝說服,我會一時沖動答應他嗎?你...”

“沖動!沖動不好~”一道童聲忽然打斷了林雲越的怒氣。

“... ...”林雲越一回頭,就看到一個小孩子舒服的坐在張汀的懷裏,正笑呵呵的拍着小手。

“這哪來的孩子?”他一時沒反應過來。

“林雲越你今天是非要讓我不給你臉是吧?你孫子你都不認識?”

“認識認識!”林雲越的腦子這才反應過來,他頓時就轉怒為喜,笑開了一朵花,“我的大孫子诶!小安霁!”

“來,讓祖父親親!祖父明天帶你去騎大馬!”

“...爹,父親,現在是冬天,你帶一歲半的小孩子去騎馬?”林時明看了半天戲,終于有機會插句嘴,“你別帶他,帶我去呗,上次去了趟壽宴,我哥都好幾天沒讓我出門了。”

一直呆在家太無聊了,幾只小狼也動不動就跑的無影無蹤。所以無聊的他只能去和前段時間禮部送來納采禮中的那對大雁去玩,結果被林時和當場發現,好一頓訓斥。

“我為什麽沒讓你出門你心裏沒點數嗎?”林時和沒好氣的看他,“還有,明日是納征,禮部那邊要來送聘禮的。你不在家怎麽行?”

“納征?流程這麽快?”

季迢接話,“是呢,這一年禮部早就把東西什麽的都備好了,所以旨意一下流程走的就快。又因為這婚事是聖旨賜婚,已經定了婚期,沒有請期這一項,因此明日納征之後,就只等着明年二月二的大婚了。”

“婚期定的這麽早,莫非皇後娘娘——”

張汀的話并未說完,但大家都心裏有數。

林時和默默點頭,“所以這也是我答應陛下的原因之一,再不定下來,就來不及了。”

張汀深深的嘆了口氣,整個正廳都安靜下來。

“不是,你們都說什麽呢?”林時明終于忍不住跳出來打破了氣氛,“皇後娘娘怎麽了?”

話音剛落,所有人都詫異的看着他。

林時明被看的毛都快豎起來了,“怎,怎麽個意思?”

“你不知道?”林時和一臉的震驚。

林時明更尴尬了,他試探着問:“我該知道點什麽?”

你該知道的可多了!

“這麽說吧,關于華憫太子,你知道多少?”

“啊,他是陛下的嫡長子,六歲就冊了太子之位,江湖中都說他龍章鳳姿,風華絕代,霁月清風。然而四年前朝堂變故,這位太子還有他的太子妃都忽然沒了,只留下了一個遺腹子,也就是我未來的好大兒陸亭松。之後過了一年,陛下就冊立了皇後娘娘的嫡次子,也就是陛下的五皇子陸予熙為太子,直到現在。”

“我知道你不喜歡,不關注朝政,但真沒想到你不關注到這份上。”林時和無奈搖頭,“你好歹也是鎮國公府的公子,這了解的怎能只比鄉野村民多上一點。”

林時明讪讪的笑,借着喝水掩飾尴尬。

“今日剛好有空,我就和你詳細說說吧。免得今年年宴你見了皇後娘娘再鬧出笑話或者誤會來。”

*

隆運帝,陸長豐,先帝顧貴妃所出,排行第三。

顧貴妃出自将軍顧家,家中只有父兄和她自己,但也算是名門之女。但她十五歲時,邊關戰亂,她的父兄皆戰死,因此一夜之間成了孤女,婚事也艱難起來。

為了安撫将士,也是對功臣遺孤的善待,先帝便将其納入後宮,一入宮就是正二品妃位。

兩年後,顧妃生下先帝第三子,也就是現在的隆運帝,陸長豐,十五年後,顧妃因病去世追封貴妃。

陸長豐天資聰穎,深得先帝喜愛,于是在他十八歲時賜婚白氏,婚後三天,冊為太子。

十九歲時,白氏為陸長豐生下長子,正是後來的華憫太子。同年,先帝的秦皇後,為了扶持母族,向先帝進言,将侄女秦氏送入東宮為側妃,一年後生下陸長豐的三子,陸予昌。

不久,先帝駕崩,陸長豐登基,年號隆運。追封生母顧氏為聖母皇太後,冊嫡母秦氏為母後皇太後,正妃白氏為皇後,側妃秦氏為貴妃,側妃沈氏為沈妃,良娣越氏為越淑儀,梁承徽為梁容華...

隆運元年,陛下以天資聰穎,人品貴重為由,冊嫡長子陸予煦為東宮太子。

此後十年,朝政安穩。

隆運十二年,秦太後和秦貴妃的母族秦氏,希望扶持秦貴妃所出的三皇子為新帝。但太子名正言順,能力出衆,太子之位難以撼動。因此,他們悉心謀劃,準備直接除掉太子。

正值盛夏,秦太後以身體不适為由,要求太子和即将生産的太子妃輕車簡行,去佛陀山為其祝禱。

隆運帝考慮太子妃的情況,本欲拒絕,但秦太後聯合前朝秦氏一族,以“孝”字逼迫,強行讓太子夫婦僅帶領二十人的親衛去了佛陀山。

在途中,秦氏借聯合民間叛軍與他國高手劫殺太子,并在收到求救信號時刻意拖延。由于敵衆我寡,太子親衛拼死厮殺,卻只帶出太子妃,太子則當場身殒。

三日後,死裏逃生的太子妃生下了皇長孫陸亭松後,還是因難産而亡。

隆運帝震怒,不顧朝臣阻攔,聯合鎮國公府的霆雲軍強行控制京城,幾度探查,終于找全了秦氏一族上下聯合叛軍謀害儲君的證據。

隆運帝本欲殺盡所有參與人員來為子複仇,但太後親臨朝堂,以禮辯駁,直言:

“我朝以孝治國,孝道重于法理。哀家是皇帝嫡母,太子長輩。長輩所言,晚輩必從,長輩所欲,晚輩死從。今日哀家來此,告知衆臣,若皇帝執意殺秦氏一族,那哀家就以嫡母的身份,要求宗室廢帝新立!”

隆運帝自不會因為秦太後此言而退卻,命令霆雲軍繼續抓人。

但翌日,秦太後再度臨朝,手持先帝牌位,痛哭流涕。

“...皇帝執意如此,哀家難以茍活!今日便随先帝牌位而去,朝野內外,史書工筆,都将記你陸長豐逼死嫡母,是不忠不孝之輩,有違孝道,不堪為帝!”

同時,秦氏一族動用所有關系,聯合不願讓太子上位的朝臣,和其他各種勢力,在朝堂上附和太後,“太子已死,不可更改。安能以太子一人,影響陛下千秋佳名,以致朝野震蕩。如此行事,恐百姓不安,國家危亡。”

更有甚者,“太子仁愛之心,倘若還在,想必也至誠至孝,不願威逼祖母。”

隆運帝當場指揮霆雲軍去抓捕那些大臣的子嗣,言:“衆卿既認為晚輩為長輩所亡,乃仁孝之事,今日你們惹朕不睦,朕便殺盡你們的兒女,想必他們也很願意為你們這些長輩而從容赴死!”

我兒子死了,你們來說風涼話,那就讓你們兒女一起去死!都別活!

一時之間,人聲鼎沸,衆臣請願,要求皇帝收回成命。陛下有鎮國公府一力支持,毫不畏懼。

正當朝野雞飛狗跳之時,皇後白氏親臨朝堂,與陛下一言:“本宮尚有嫡次子。”然後與隆運帝閉門商談。

三日後,隆運帝召集群臣,雙方各退一步。

秦氏一族全族貶為庶人,抄沒家産,流放漠北,五代之內,不可入朝為官,不入軍伍。秦貴妃貶為常在,終生不得進位。

三皇子圈禁宗人府,隆運帝言:“便是将來陸氏皇族男女皆亡,陸予昌也不得染指皇位。”

至于太後,既身體不适,便遷居佛陀山休養。

至此,一場巨案終于落下帷幕。

*

“隆運帝傳令朝野上下都要為太子守孝一年。等一年後孝期一過,便立了陸予熙為新的太子。”林時和端起茶水抿了一口,緩和了一下嗓中幹澀,“也自那以後,皇後娘娘日夜哀思,身體每況愈下,現下已經很少出門了。這次這麽着急定下你與太子的婚事,也是太醫有言,娘娘不過一年半載的時間了。”

林時明萬沒想到他以前聽到的寥寥幾句話,背後藏了多少心酸不忿。他正覺憤然,又忽而想到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