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都要去奉先殿問候一下先祖
第19章 都要去奉先殿問候一下先祖
雖說過了年,但時節還是冬日裏,冷的厲害。
早早的,外面的天色就暗了下來,陸予熙見林時明實在難以再等下去,終于松了口,領着滿臉期待的林時明出了門。
鎮國公府位高權重,家宅自然也坐落在京城最豪華的地段,離着京城中軸線的朱雀大街也就一個拐口的距離。
...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
雖然這裏與林時明原先所在的不是一個世界,但很多的文化卻依然有極大的相似。就說這京城的布局,便是妥妥的禮教思想。江南那邊倒是有了布局相對自由的城市,但京城這種封建的政治中心,還是規矩嚴明的方格網體系。
唯一的差距便是商業發展的不錯,不止東西兩個集中的市集,城內一些主要的道路還形成了商業街的雛形。
今日上元節的活動,便也主要分布在朱雀大街的中段,林時明他們從鎮國公府出發,拐個彎,出了坊裏便是朱雀大街,再往南走上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今日最熱鬧的地方。
為了占些好點的位置,小商小販們也不顧寒冷,早早的就出來擺好了攤子。現下這段街市已經熱鬧了起來,雖還沒到摩肩擦踵,寸步難行的時候,但也算是攘來熙往,車水馬龍了。
“馬車就停在這裏吧,不然回來的時候都不好出來。”陸予熙帶着林時明在一處街口下了馬車,“趁着人還沒到最多的時候,咱們先逛一逛,然後就去味名軒的包間吃飯,也剛好可以避開人群。”
林時明自無不可。他本就不大了解京城上元節的情況,自然一切都聽陸予熙的安排。
兩人慢慢往裏走,幾個親衛在暗處保護。因着街道兩旁和中間的商販,往日裏寬闊的朱雀大街也顯得擁擠了許多,加上一路的張燈結彩,一時居然讓林時明有了一種回到現代的感覺。
“時明。”
“啊?”林時明驟然回過神來,陸予熙正溫和的看着他,“怎麽了?”
“有什麽想要的東西嗎?我看那邊的燈不錯,咱們過去看看?”
林時明笑着點頭,“好。”
Advertisement
街上的花燈雖然比不上宮裏的精致,但也多了幾分野趣。所以林時明左挑右選,遲遲拿不定主意。
“喜歡就多買些,何必這麽糾結?”
“不!”林時明堅決不同意,“單獨一個和一下一堆的紀念意義能一樣嗎?我就要一對最喜歡的。”
陸予熙仔細想了一下,但也确實有理,于是便繼續放任林時明一盞一盞的看。
直到林時明左看右看,精挑細選,直把那小販都挑的發了毛。
“這位爺,您到底看上了那個?不如小的送給您?”
林時明也不尴尬,他已經看好了一對飄逸自由的祥雲燈和一對趣味盎然獅子燈,現在就正在這兩對裏選呢。
不過這小販既然催了,林時明幹脆的拍了幾粒碎銀在攤子上,“這兩對,我都要了!”
祥雲的留給自己和陸予熙,紀念一番過去來去自由的日子,也祝願太子殿下吉祥如意。
至于這對獅子燈,林時明把其中一個塞到了陸予熙手上,“殿下,你回去幫我把這個燈捎給皇長孫吧。”另一個拿來糊弄小侄子,完美!
陸予熙提起獅子燈端詳了一番,“好,我回去就送給他。”
看着陸予熙把獅子燈交到了後面的随從手上,林時明又把一盞祥雲燈送給了他。
“喏,這是送給你的。祝我們的殿下福運昌隆,吉祥如意!”
陸予熙展顏而笑,小心翼翼的接過了那盞燈,“多謝。”
人流逐漸多了起來,街上也更加擁擠,陸予熙和林時明便不再停留,開始順着街道往下走,氣氛很是溫馨柔和。
沒過多久,兩人就到了味名軒。
陸予熙訂的自然是最好的臨窗的包間。
菜很快就上齊了,兩人便一邊吃着飯品着酒,一邊看着窗外已經比肩接踵,人頭攢動的街道聊天。
“我聽聞每到上元節家裏帶着老少出來看燈,都會有拍花子趁着人多擁擠偷孩子。”看着下面路過了一家三口,林時明忽然想起什麽,“咱們京城也會是這樣嗎?”
“嗯。今日人多,确實很難避免。不過京城裏畢竟多的是達官貴族,誰家的孩子都是金貴的,大家都很在意這些。所以每年這個時候父皇都會安排兵馬司的人暗中守在一些地方,一旦看到有孩子走散,便會第一時間集中起來,等燈會散了之後再讓家人領着證人來接。”
“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即便整條街都鋪了人手,每年還是難免會有一兩個孩子被拐走。”
陸予熙嘆了口氣,“眼下我朝朝政清明,百姓安康,但總會有除不盡的天災人禍,總會有想把清水攪渾,然後渾水摸魚的奸佞。有時父皇都會和我傾訴,說他這個皇帝做的,真是身心俱疲。”
說着,陸予熙轉頭朝林時明開起了玩笑,“也不知道我們的太始帝老祖宗在位的時候有沒有後悔就那麽輕易的被你家祖宗推上了皇位。不過我知道我父皇是肯定後悔了的,他每每處理完一件大事,都要去奉先殿問候一下先祖,然後再拿着你父親送來的折子罵。”
林時明頓時捧腹大笑,“這麽看來還是我家祖宗看的透徹,選了一條更輕松的路。”
“不過萬事具有兩面,”林時明側頭看着窗外的國泰民安,“每個人身處的位置不同,但得了什麽權利和利益,就要承擔什麽樣的職責與責任。做君主更是如此。天下供養,大權在握,就必須做對得起這些榮華的事。”
“不論地位高低還是貧窮富貴,人與人總是互相關系的。百姓給了皇室無上尊榮,那麽皇室也應該還以天下太平,安居樂業。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便是如此了。”
陸予熙擡眼看着眼前難得正經的林時明,心裏勾勒出的樣子又清晰全面了許多。
“早在史冊上見過,林氏一族當年同太始皇帝起兵,便是為了救萬民于水火。現下聽你一言,想來林家心懷天下之心,從未變過。”
林時明舉杯,“今日時光正好,願你我兩家,都能初心不改。”
陸予熙會意,端酒碰杯,“定當銘記。”
*
随着窗外人來人往,樓上的林時明和陸予熙也吃的差不多了。
“現在已經是戌時三刻,每年戌時正都會有煙花大會,既是上元節最高潮、熱鬧的時候,也是今日盛會落幕的開始。我一直聽你說輕功不錯,不如今日我便陪你一起去趟築望臺的臺頂,咱們在全城最高的地方看煙花如何?”
“好啊好啊!”林時明已經有些無聊的感覺頓時就一掃而空,但他轉念又想,“不過和咱們一樣打算的應該不少吧?屆時樓頂全是人,那豈不是...有些尴尬?”
“我帶你出來自然會計劃周全。”陸予熙起身,伸手給了林時明,“築望臺本就屬于京城防衛的一環,今日我已經安排了下去,除了你我不會有人能上樓頂。便是父皇和母後,也被我提前打了招呼。”
林時明粲然一笑,拉住了陸予熙伸過來的手,“帶我去玩還往陛下、娘娘那裏說一通,你也不怕他們笑話你。”
“無妨,他們以前也不是沒幹過!”
*
築望臺在京城最北,平常要從這裏過去得大半個時辰,但林時明和陸予熙就不同了。
一個武功高強鮮有敵手,輕功更是卓絕,另一個雖說以文為主,但武藝也從未放下。
因此,兩人身形縱躍間,硬是趕在第一朵煙花炸響夜空前到達了築望臺頂。
很快,接連不斷的煙花鋪滿了月明星稀的天空,整個京城都洋溢在了熱鬧喜慶的氛圍當中,就連最北邊的築望臺上都能隐隐聽到幾分遠處的呼喊。
“這裏果不愧是最高的地方,看煙花确實流光溢彩,絢麗多姿。”林時明靠在樓頂的屋脊上,不由感嘆,“就是可惜,剛剛出來的時候忘了再要一壺酒,有景無酒,終究是差了幾分。”
陸予熙不說話,只是從袖口裏掏出了一個小銀壺扔到了林時明懷裏。
林時明眼睛一亮,立馬打開了壺蓋。一股酒香逸散了出來。
“殿下,今日過後,我這裏可再沒有比你更有情趣的人了。”
“別恭維我了,就這些,喝完就沒有。”
林時明眉眼含笑,擡手便喝了一大口。
*
二月二,龍擡頭。
一大早上,鎮國公府就已經喧嚣起來。
古代婚禮一般在晚上舉行,但林時明不同,他還有太子妃的冊封儀式,所以午時剛過就得出門。
好在昨日嫁妝之類的已經提前送入了東宮,今日便也就是穿戴上早已準備好的,和修改過之後與太子婚服相差無幾的“嫁衣”,再梳好頭發就可以。
林時明畢竟是男子,梳妝之事再麻煩也拖不了多久,更何況他還完全省去了全福老人梳頭的環節,那更是簡單迅速。
不過說到嫁妝,昨日鎮國公府往宮裏擡的時候可是震驚了整個京城的人。
林雲越這個口是心非人,口口聲聲說讓林時明自己去賺嫁妝,但那日禮部的人拿着隆運帝惡趣味的批複來找林雲越商讨嫁妝之事的時候,他還是罵罵咧咧了幾句就扭頭開了鎮國公府的庫房。
“雖然我家小兒子是男子,我不想用‘嫁’這個字。但他畢竟成了婚,我總不能讓他空着手出門,被人瞧不起;或者想幹點啥,還得看那摳門皇帝的臉色。我家不差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