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章
第 58 章
來到“緣會酒樓”的二樓雅間,簫玉見到了那位康王爺,康王爺正坐在椅子上,從簫玉一進來就看向了他。
“王爺,人請到了”,帶着簫玉來的人恭敬道。
“嗯,下去吧。”康王爺随口道,聲音裏帶了絲威嚴。
很快,房間裏只剩下簫玉和康王爺兩人,康王爺打量簫玉的同時,簫玉也在打量他,康王爺年紀并不大,不超過四十歲的樣子,長相英朗,身姿挺拔。
見簫玉沒有先開口的打算,康王爺便道:“範公子請坐吧。”
“謝王爺”,簫玉走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早就聽盧大人說範公子是個少年英才,只是一直無緣得見”,康王爺側頭看向簫玉,“今日總算把公子請到了。”
“在下不過是個商人,哪裏算的上英才”,簫玉淡淡道,“不知道王爺找在下來有何事?”
“看來範公子确實很謙虛,盧大人說的這話也不假”,康王爺卻道,“公子能随手拿出六百萬兩銀子去赈災,又提出多條農耕良策,還對陸鐘嘯的密謀了解的一清二楚,更是掌握衆多朝臣的一舉一動,若說自己只是個商人,恐怕沒人會相信的。”
“王爺有什麽事請直說。”簫玉依舊不卑不亢道。
“範公子是聰明人,那本王也不拐彎抹角了”,康王爺擺正臉色,“陸鐘嘯此人為官如何,公子應該非常清楚,貪髒枉法,殘害忠良,如今因陸貴妃懷了龍裔,在朝中行事越發嚣張無度,這樣的人對朝廷對百姓都是一大禍害,公子能為朝廷獻財獻策,也是深明大義之人,所以本王想請公子相助,一同除去陸鐘嘯這佞臣。”
康王爺說的大義凜然,簫玉卻聽的毫無所動,回看了康王爺一眼後,才平靜的道:“承蒙王爺高看,在下不勝榮幸,只是在下一介平民百姓,并沒有什麽雄心壯志,更談不上為國獻財獻策,捐的那些錢也不過是幫受災之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至于朝堂争鬥,實在不是在下所能管的,再說以王爺的權勢,想必也用不上在下的這點微薄之力。”
“範公子”,康王爺面色有些不愉,“本王成心與你相談,你就用這些話來搪塞?”
“那王爺想聽什麽話?”
“其實本王也不是想強人所難”,康王爺又放緩了口氣,“公子不想卷入朝堂争鬥,本王本不該勉強,但是現實所迫,本王也不得不将公子拉進來了,說實話如今的朝堂看似平靜,實際上卻暗潮洶湧,當初皇上登基時因為朝內局勢不穩,便納了幾個權臣之女為妃,一直以來都是靠維持各家平衡來讓朝內穩定,可是這些外戚勢力越發壯大,已經嚴重影響了皇上的威嚴,而這些外戚中猶以陸貴妃梁貴妃賈貴妃娘家勢力最大,三家本就争鬥不斷,如今陸貴妃有孕,更是鬥的你死我活,把朝堂攪成了一灘渾水,本王以前還可以勉強壓制他們,現在卻是力不從心了,所以才想要公子的幫忙。”
Advertisement
“王爺想将這些人連根拔起,肅清朝內?”
“正是,皇上登基十餘載,不能一直被這些權臣外戚掣肘,是時候收回權利了。”
“王爺倒是忠心耿耿”,簫玉颔首道,“不過将這些說與在下聽也沒有用,您一個王爺都對那些外戚勢力感到為難,在下又能怎麽辦。”
“公子不用謙虛,既然将公子請來,本王自然心中有數,之前公子向盧大人揭露陸鐘嘯的陰謀,還向他提供了不少陸鐘嘯黨羽的信息”,康王爺說到這裏,別有深意的看向簫玉,“本王想,公子能掌握到的恐怕不止這些吧,若公子能幫本王了解更多朝中官員的舉動,就算是幫了本王的大忙,當然也是幫了朝廷的大忙。”
簫玉失笑了下:“王爺怎麽會覺的在下有此能耐?”
“本王聽說江湖上有個門派叫做明閣,專門收集各類信息,只要是他們想要的,就沒有探聽不到的。”
“王爺覺得在下和明閣有關?”
“這個本王不敢肯定,只是有此猜測而已”,康王爺沉吟片刻,又道,“本王不妨坦白跟公子講,我最初懷疑你跟劍門有關系,因為陸鐘嘯曾與劍門合作過,他要找殺手也必然會去劍門找,可你又揭露了他的事,剛才在街上還跟陸鐘嘯之子起了争執,所以本王也看不明白你究竟是什麽人了。”
“看來王爺一直在跟蹤我。”
康王爺倒不隐瞞:“為了與公子見上面,不得不出此下策,希望公子不要介意。”
“好吧,王爺猜的不錯,在下确實和明閣有些關系。”
“公子如此說,可是在明閣說的上話?”康王爺頓時道,“本王聽說找他們辦事難得很,不知道公子能否請動他們?”
“王爺錯了,找他們辦事很容易,只要送上銀子,就能拿到您想要的信息”。
康王爺當然知道錢能買到消息,可他要的不是一兩個人的信息,而是一幫朝臣的一舉一動,這筆花費之巨,就算他是個王爺也付不起:“本王要是花錢買,就不會請公子到這兒了。”
“那王爺是想明閣一分不收的白給您辦事?”簫玉語氣裏帶了絲隐隐的嘲弄。
康王爺毫不介意:“明閣能如此做,當然是最好的。”
簫玉無奈的搖了搖頭:“王爺倒是直言不諱,不過我剛才的話沒有說完,我不僅跟明閣有關系,跟劍門也有關系,王爺可知道我跟劍門是什麽關系?”
康王爺沒有回答,只是疑惑的看着簫玉。
“王爺對劍門應該很熟悉吧,肯定知道劍門的前任門主姓什麽,那在下又姓什麽呢?”
“前任門主範明軒,你姓”,康王爺說着突然住了口,一臉震驚道,“你莫非,不,不可能,他沒有孩子的!”
“王爺說的不錯,他确實沒有親生孩子”,簫玉聲音冷淡下來,“但他有一個義子,那個人不巧正是在下,您說,對于一個殺了自己義父的人,我該不該幫助呢?”
“你”,康王爺猛地站了起來,盯着簫玉的眼中帶了絲戒備。
簫玉随意掃了康王爺一眼道:“王爺不用擔心,在下既然來此相見,就不會對王爺不利,而且義父走前曾交代過,以前的恩恩怨怨不許再提,也不許為他報仇。”
康王爺聽此神情放松了些,只是依舊緊盯着簫玉。
“其實說句實話,王爺是個賢王,在下很清楚,陸鐘嘯是個奸臣,在下也明白,你除掉他這樣的人,對百姓對朝廷都是好事,但是讓在下幫助你,就有些強人所難了”,簫玉看向康王爺,輕笑了下道,“不過,王爺今日與在下坦誠相待,在下也投桃報李,在這裏便向王爺說明一件事,劍門已經與陸鐘嘯斷絕往來了,以後也不會再幫助他。”
康王爺似是受了不小的打擊,有些失落的坐了下去,只是又不放心的道:“聽說劍門門主是個叫應淩峰的人,範公子能做的了主嗎?”
“王爺放心,在下怎麽說也是前任門主的義子,這個主還是做得了的”,簫玉說着站了起來,“王爺要是沒別的事,在下就先告辭了。”
眼看着簫玉走到了門口,康王爺又揚聲道:“雖然你可能不願意聽,但本王還是想告訴你幾句話”。
簫玉不由停下腳步。
“對于範明軒的事,本王問心無愧,先不說他與陸鐘嘯勾結,助纣為虐,就是我與他之間的私人恩怨,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康王爺看着簫玉背影,聲音消沉了許多,“本王雖殺了他,但他對本王做過的惡事也不少,況且每次都是他主動來伏擊我,我可從未主動與他為難,你只知道他沒有兒子,可知道本王的兒子是被他親手所害,十幾年前,本王的兒子剛出生不久,他便趁本王不在府中之時,将本王兒子從奶娘手中搶走,又當着王妃的面給他喂下毒藥,吓的王妃到如今還有心悸之症”。
簫玉回過頭來,見康王爺臉上已經布滿傷感,不知為何,心中忽然有些不是滋味,他倒是沒想到這康王爺和義父之間還有這些事情,不過以他對範明軒脾性的了解,範明軒還真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範公子,本王說這些,并不是想推脫什麽”,康王爺繼續道,“喪子之事本王也有責任,當年新帝剛登基,本王一心撲在朝政上,對妻子照顧不周,才讓他有機可乘,只是,”康王爺定定看着簫玉,“縱然公子如此身份,本王還是想說,請公子幫助本王肅清朝內,公子肯捐錢赈災,也是個有情有義之人,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捐的那些錢,只能幫百姓于一時,卻不能真正的救他們于水火,只要有那些貪官污吏在,百姓就會永遠受苦受難,只要不清除那些結黨弄權的人,清廉之臣就無容身之地,這些也不是你想看到的吧?”
“王爺好口才”,簫玉苦笑了下,“用人情大義把在下架的這麽高,倒讓在下有些慚愧了。”
“範公子,只要你肯點頭答應,本王願意在一切事情平息後,親自去範明軒的墳前上柱香,與他前塵往事盡釋,如何?”
簫玉沒有回答,良久後,嘆了口氣道:“好,沖王爺肯親自去義父墳前上香這點,在下願意助王爺一臂之力,不過,王爺想得到明閣的相助沒有問題,但明閣收錢辦事的規矩不能廢,在下可以跟您做個一千兩的交易,您付在下一千兩在下給您三個月期限,三個月內,明閣為您辦事,出了三月,這筆交易就算作廢,對此,王爺可滿意?”
“公子果然深明大義”,康王爺立刻道,“如此交易已經足夠了。”
“即如此,明日便會有人去康王府求見,王爺以後可與來人聯系,從他那裏得到您想要的”,簫玉說着向康王爺伸出手,“現在王爺給在下個信物吧,到時來人也可憑借此物表明身份。”
“公子說的有道理”,康王爺從腰帶上解下了枚玉佩,遞給簫玉道,“就以此物為憑,明日本王在府內靜候來人。”
“好”,簫玉将玉佩收了起來,只是頓了頓後又道,“還有一件事,在下想問問,若真如王爺所願肅清了朝內,陸鐘嘯會有什麽下場?”
“他自然是罪無可恕,”康王爺斷然道,随後又皺了下眉,“只是陸貴妃已經懷有身孕,皇上也許會看在皇嗣的份上對他從輕處罰,但是他絕對死罪可免活罪難逃!”
“那他的家人呢?”
“凡是參與陸鐘嘯違法亂紀之事的,自然一個也逃不掉”,康王爺疑惑的看向簫玉,“怎麽,公子可有什麽話想說?”
“在下今日幫了王爺,可否請王爺也幫在下一個忙?”簫玉道,“無論将來陸鐘嘯有何下場,都不要牽連到陸府的三小姐陸如煙。”
“這個”,康王爺沉吟片刻,“本王可以答應你保她一命,不過她若沒有參與陸鐘嘯的事,本也不會受到太大牽連”。
“在下明白了,沒有其它事的話,在下先告辭了。”
“好,公子慢走。”
回到別院後,羽蟬果然已經被人送回來了,正在跟青蘿她們擔憂簫玉的安危,打算派人出去找一找,一見到簫玉回來,頓時圍上前關心起簫玉去了哪裏,簫玉便随意找了個借口,敷衍過去了。
明閣中掌管京城事宜的堂主是王直,但此時王直已經去了明閣,只有一個叫安臨的主事留守京城。
簫玉把安臨找了過來,将康王爺的玉佩交于他,并交代他去見康王爺,此後三個月內,康王爺有想知道的事,要盡力相助。
簫玉交代的簡單,安臨執行起來卻絲毫不敢馬虎,這是他第一次接到閣主命令,自然是打足了精神去完成。
從別院離開後,安臨次日一早便去了康王府,此後有關京城中任何人的信息,只要是康王爺想知道的,都會立刻送上,內容之廣泛,講述之詳盡,令康王爺都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