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那天,太陽火辣辣地挂在天上,把大地烤得熱乎乎的,連風都帶着一股子暖意,不過偶爾吹過的一陣小風,還是能讓人心裏頭舒坦不少。丁小玲和她家那位整天樂呵呵的漢子白義滿,倆人心裏頭跟吃了蜜似的,甜得不行。為啥呢?還不是因為他倆在山坳子裏轉悠了大半天,終于逮到了兩只活蹦亂跳的野雞。這倆野雞毛色鮮亮,在陽光下泛着油光,看着就讓人喜歡。

丁小玲一邊笑一邊忙活,她把野雞逮住後,輕輕地放進籠子裏。生怕它們掙紮,還特意找了幾根細草繩,先把雞嘴給牢牢捆住,省得它們一路上“咯咯咯”地叫喚,驚動了旁人。接着,又把翅膀也給綁了個結實,生怕一不小心就飛了天去。她手法娴熟,看得旁邊的白義滿直誇她:“小玲啊,你這手藝真是越來越好了,看把這兩只野雞收拾得多利索。”

丁小玲聽了,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那可不,咱們家就靠我這雙手呢。”說完,倆人小心翼翼地把籠子拎起來,一路走一路合計着怎麽處置這倆寶貝。

到了家門口,丁小玲朝四周瞅了瞅,見沒啥人,趕緊把籠子拎到後院兒,找了個隐蔽的角落藏起來。她心裏盤算着,這倆野雞可得留着,等到下個月十五趕集的時候,拿去賣了換些錢來補貼家用。這事兒,她可沒跟家裏其他人說,連白義滿的老娘白王氏都瞞着呢,生怕哪個嘴快給洩露了出去。

轉眼間,天色已晚,家裏該做飯了。丁小玲挽起袖子,正準備下鍋炒菜,卻發現油罐子裏頭一滴油都沒了。她皺了皺眉,心裏琢磨着去哪兒弄點油來應急。剛好,這時候村西頭的老周家傳來消息,說是殺了頭豬,正熱鬧着呢。

丁小玲一聽,眼睛立馬就亮了,心想:“這不正好嘛,去老周家換點油來。”說走就走,她提了個竹籃,籃子裏裝了兩條剛從河裏撈上來的新鮮魚。這兩條魚,她可是費了好大勁才捉到的,鱗片在陽光下閃着銀光,一看就知道是個頂個的肥美。

她哼着小曲兒,踏上了去老周家的小路。這條路,她走了不知多少遍,路邊兒的野花野草都跟她熟悉了。偶爾,一兩只蝴蝶飛過,她還得停下腳步,逗逗這些小家夥兒。

到了老周家,嘿,果然熱鬧!院子裏圍滿了人,都在等着分豬肉呢。丁小玲擠到人群前,跟老周打了個招呼,說明了來意。老周一看是她,笑眯眯地說:“喲,是小玲啊,來得正好,我這兒剛煉出來的肥膘兒油,正愁沒人換呢。”

丁小玲一聽,心裏樂開了花,趕緊把籃子裏的魚遞了過去。老周接過魚,仔細地瞧了瞧,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從屋裏端出一碗油來,遞給丁小玲。他笑着說:“小玲啊,這油你可得收好咯,這可是上好的肥膘兒油,炒菜香得很嘞。”

丁小玲接過油碗,心裏美滋滋的,連聲說:“謝謝周叔,謝謝周叔。”說完,老周又從案板上拎起一段大腸兒,說:“對了,這段大腸兒你要不要?我家今兒個殺的豬,這大腸兒多得很,你要是要的話,就拿回去自己清洗清洗。”

丁小玲一看那大腸兒,心裏有點兒犯嘀咕。說實話,這東西她平時可不怎麽吃,總覺得有點兒惡心。但是轉念一想,這大腸兒要是做好了,那味道可也是頂呱呱的。再說了,白義滿那小子不是最愛吃炒肥腸嘛,正好給他解解饞。于是,她便點了點頭,接過大腸兒,跟老周道了謝,拎着油和大腸兒回家了。

回到家,丁小玲先把那腸子上的肥油放在鍋裏煉了一下。這煉油可是個技術活兒,得火候恰到好處才行。她一邊燒着火,一邊用鏟子在鍋裏不停地攪動着,生怕一不小心就煉糊了。不一會兒,那油就“滋滋”地冒了出來,香氣四溢。丁小玲趕緊拿了個油桶,把煉好的油倒了進去。這一桶油,足夠他們用上好一陣子了。

接下來,她開始處理那段大腸兒。這大腸兒清洗起來可費事兒了,得先用鹽水泡上一會兒,然後再用刷子仔細地刷洗。丁小玲累得滿頭大汗,總算是把那大腸兒給清洗幹淨了。她看着手裏的大腸兒,心裏琢磨着怎麽做才好吃。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炒肥腸最合适。于是,她便切了些蔥姜蒜,準備晚上給白義滿炒一盤香噴噴的肥腸兒。

到了晚上,丁小玲開始炒菜。她先把鍋燒熱,然後倒了些油進去。油熱了之後,她把切好的蔥姜蒜扔進去爆香,接着又把大腸兒倒了進去。只聽見“嗞啦”一聲,大腸兒在鍋裏歡快地跳躍着,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丁小玲一邊翻炒着大腸兒,一邊哼着小曲兒,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不一會兒,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炒肥腸兒就做好了。她端着盤子走到飯桌前,招呼白義滿過來吃飯。白義滿一看桌上擺着的炒肥腸兒,眼睛立刻就亮了起來。他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肥腸兒放進嘴裏,嚼了兩下,然後一臉滿足地說:“哎呀,真香啊!這肥腸兒炒得真好吃。”說完,他還砸吧砸吧嘴,一副回味無窮的樣子。

丁小玲看着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心裏也很高興。她夾了一塊肥腸兒放進嘴裏,細細地品嘗着。說實話,這肥腸兒剛開始吃确實有點兒臭臭的味道,但是嚼着嚼着,那股香味兒就出來了。再加上她炒得火候恰到好處,吃起來既軟糯又不失嚼勁,真是美味極了。

白義滿一邊吃着肥腸兒,一邊感嘆道:“要是那錢沒有被皇家(他指的是之前家裏因為交稅或者欠債而失去的一筆錢)帶走的話,咱們還能天天吃肉呢。”他這話雖然說得有些無奈,但是臉上卻洋溢着滿足的笑容。丁小玲看着他,心裏也充滿了希望。她知道,只要他們夫妻倆齊心協力,總有一天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吃完飯,丁小玲收拾好碗筷,又和白義滿一起坐在院子裏乘涼。夜空中繁星點點,微風拂過,帶來一絲絲涼爽。他們聊着天,說着家長裏短,偶爾還會傳來一陣陣笑聲。這樣的日子,雖然平淡,但是卻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丁小玲望着天空,心想:“這樣的日子,其實也挺好的。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是一家人能夠團團圓圓、健健康康地在一起,就已經足夠了。”她轉頭看了看白義滿,發現他正眯着眼睛,嘴角挂着一抹微笑,似乎也在享受着這份寧靜和幸福。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着,丁小玲和白義滿依然在為生活奔波着。每天天不亮,白義滿就得起床去田裏幹活,丁小玲則在家裏忙着家務,還得照顧白王氏。雖然辛苦,但他倆卻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心中有希望,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有一天,丁小玲在院子裏曬着太陽,突然想到了那兩只藏在後院的野雞。她心想:“這野雞也養了有些時候了,再過些日子就該拿去賣了。到時候換些錢來,給白義滿買件新衣服穿。”想到這裏,她不禁笑了起來。

白義滿從田裏回來,看到丁小玲笑得這麽開心,便好奇地問道:“小玲啊,你笑啥呢?”丁小玲轉過頭來,看着白義滿說:“沒啥,就是想到那兩只野雞了。再過些日子,咱們就能拿去賣了換錢了。”

白義滿一聽,也笑了起來,說:“是啊,到時候咱們也能改善改善生活了。”說完,他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準備去洗漱休息了。

丁小玲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心裏默默地為他加油打氣。她知道,只要他們夫妻倆一起努力,總有一天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就到了趕集的日子。丁小玲早早地起床,把那兩只野雞裝進籠子裏,準備拿到集市上去賣。她叮囑白義滿在家裏看好家,便提着籠子出發了。

集市上可真熱鬧啊!人來人往的,到處都是叫賣聲和讨價還價的聲音。丁小玲找了個空地兒,把籠子放下,開始吆喝起來:“新鮮的野雞啊!快來看看啊!”

不一會兒,就有人圍了過來。丁小玲耐心地跟他們介紹着野雞的品種和口感,還時不時地拿起一只野雞讓他們看看毛色和體型。經過一番讨價還價,丁小玲終于把那兩只野雞賣了個好價錢。

她拿着錢,心裏美滋滋的。想着一會兒去給白義滿買件新衣服穿,再買點好吃的回家。于是,她便開始在集市上逛了起來。

集市上賣啥的都有,有賣菜的、賣肉的、賣布的,看得丁小玲眼花缭亂。她左逛逛右看看,終于看到了一家賣衣服的鋪子。她走進去,挑了一件合适的衣服,便買了下來。接着,她又去買了些菜,便準備回家了。

丁小玲提着東西,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的人們都急匆匆地走着,有的去趕集,有的從集市上回來。丁小玲想着白義滿穿上新衣服的樣子,臉上不自覺地露出了笑容。

回到家後,丁小玲把新衣服拿給白義滿看。白義滿一試穿,大小正合适。他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在院子裏轉來轉去,嘴裏還喊着。

這天傍晚,太陽早已躲到了山後頭,天邊還挂着幾抹淡淡的橙紅色雲彩,像是老天爺畫畫時不小心灑上去的顏料,給這寧靜的小村莊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丁小玲手裏提着剛從集市上買回來的新鮮魚肉,臉上笑得跟朵花兒似的,腳步輕快得像是踩着風,一路哼着小曲兒踏進了自家那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子。

“爹,娘,今晚咱們可有口福啦!”丁小玲一進門就扯開嗓子喊了起來,手裏的東西也沒閑着,直接遞給了正在院子裏瘋玩的白志剛。村裏人都愛管白志剛叫狗蛋,這小子一聽有好吃的,眼睛立馬瞪得圓圓的,跟兩顆剛摘下來的黑葡萄似的,亮閃閃的。他接過東西,啥也沒說,一溜煙就往廚房跑去,嘴裏還嚷嚷着:“姐,我來幫你!”那興奮勁兒,就像是撿到了什麽無價之寶。

白義滿,也就是丁小玲的爹,正坐在院子裏的小板凳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煙袋,一臉悠閑地看着倆孩子忙活。聽見丁小玲的話,他擡起頭,嘴角咧開,露出一口大黃牙,眼睛裏閃爍着幸福的光芒。他深吸了一口旱煙,緩緩地吐出,那煙霧在空中缭繞,好像都帶着一股子甜絲絲的味道。他望着丁小玲和狗蛋忙碌的身影,心裏別提多美了,這閨女,從小就能幹,家裏家外一把手,真是讓他省心不少。

白王氏,丁小玲的娘,正坐在門檻上,手裏拿着針線活,一針一線地縫補着衣裳。聽見父女倆的對話,她也擡起頭,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容,那笑容就像是春天裏綻放的花朵,暖洋洋的,讓人看着心裏就舒服。

“是啊,還是閨女好啊!瞧瞧這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白王氏邊說邊放下手裏的針線活,站起身來,走進廚房幫忙。她看着丁小玲那忙碌的身影,心裏頭那個美啊,這閨女,真是她的貼心小棉襖,無論什麽時候都能想到家裏,想到爹娘。

廚房裏,丁小玲和狗蛋正忙得熱火朝天。丁小玲熟練地處理着魚肉,那手法就像是經過千錘百煉的工匠,每一個動作都那麽流暢而精準。而狗蛋則在一旁幫忙洗菜、切菜,雖然動作有些笨拙,但那份認真和努力的勁頭卻讓人忍不住心生歡喜。姐弟倆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一會兒,一桌豐盛的晚餐就準備好了。

晚餐時分,一家人圍坐在桌旁,享受着這難得的溫馨時光。白義滿吃得津津有味,還不時地誇贊丁小玲的手藝好。他夾起一塊魚肉,細細地品嘗着,那表情就像是品嘗到了世間最美味的食物,還不忘吧嗒着嘴說:“真香啊,這手藝真是沒誰了!”說着,又夾起一塊魚肉放到丁小玲碗裏,“閨女,你也多吃點,看你都瘦了。”那眼神裏充滿了對女兒的疼愛和憐惜。

狗蛋更是吃得滿嘴流油,還不忘給丁小玲夾菜,嘴裏說着:“姐,你多吃點,你辛苦了!”那話語裏充滿了對姐姐的感激和敬愛。說完,又轉頭看向白王氏,也夾了一塊魚肉過去,“娘,你也多吃點,補補身子。”那動作自然的,就像是每天必做的事情一樣。

丁小玲看着家人吃得開心,心裏也暖洋洋的。她笑着對狗蛋說:“姐不辛苦,只要你和爹娘吃得開心,姐就高興。”說完,又給白王氏夾了一塊魚肉,說道:“娘,你也多吃點。”那語氣裏充滿了對母親的關愛和孝順。

白王氏笑着接過魚肉,說道:“好,好,咱們都多吃點。”說完,她又轉頭看向白義滿,說道:“老頭子,你看看咱閨女,多孝順啊!這日子啊,真是越過越有盼頭了。”那話語裏充滿了對女兒的驕傲和對未來的期待。

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吃着晚餐,享受着這難得的團圓時光。晚餐過後,丁小玲收拾好碗筷,又燒了一壺熱水,給家人泡上了一壺熱茶。一家人圍坐在院子裏的小桌旁,喝着茶,聊着天,享受着這寧靜而美好的夜晚。

這期間呢,村裏的一些人也陸續地來到了丁小玲家附近。老馬家的大嬸子拎着幾個剛煮熟的雞蛋走了過來,臉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就像是冬日裏的暖陽,讓人看了就覺得心裏暖洋洋的。她笑着對丁小玲說:“招娣啊,你娘倆在家呢?我剛煮了幾個雞蛋,給你們拿過來嘗嘗。”說着,就把手裏的雞蛋遞了過來。

丁小玲連忙站起身來,接過雞蛋,笑着說道:“謝謝大嬸子,您真是太客氣了。”說完,她又将雞蛋遞給了白王氏,說道:“娘,您看,大嬸子又給咱們送雞蛋來了。”那語氣裏充滿了對鄰居的感激和謝意。

白王氏也站起身來,笑着對大嬸子說:“他大嬸子啊,你真是太客氣了。每次都給我們送東西來,我們都不好意思收了。”說完,她又将雞蛋分給了丁小玲和狗蛋,說道:“來,你們也都嘗嘗。”

老馬家的大嬸子見狀,笑着說道:“哎呀,有啥不好意思收的?咱們都是一個村的,互相幫忙是應該的。再說了,你們家的閨女這麽能幹,我們也跟着沾光不是?”說完,她又和丁小玲一家人聊了一會兒家常,才轉身離去。那背影在夕陽的餘晖下顯得格外溫暖而親切。

不一會兒,鬼姜家的二狗子也跑了過來。他手裏拿着一把剛從山上摘來的野果子,一臉興奮地跑到丁小玲面前,說道:“招娣姐,你看,這是我剛從山上摘來的野果子,可甜了!我給你拿來嘗嘗。”說着,就把手裏的野果子遞了過來。那話語裏充滿了對丁小玲的敬仰和喜愛,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是發現了什麽寶藏一樣。

丁小玲看着二狗子那純真的笑容,心裏也很高興。她接過野果子,笑着說道:“謝謝你啊,二狗子。你可真是個好孩子。”說完,她又将野果子分給了家人和鄰居們一起品嘗。那野果子的香甜在嘴裏蔓延開來,仿佛也帶來了生活的甜蜜和希望。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着,簡單而又幸福。每天清晨,丁小玲都會早早地起床,給家人做好早飯。那飯菜雖然簡單樸素,但卻充滿了家的味道和溫暖。廚房裏,丁小玲熟練地忙碌着,鍋碗瓢盆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樂章。不一會兒,一桌熱騰騰的早飯就做好了。

“他爹,吃飯了!”丁小玲朝着院子裏喊道。白義滿聞言,放下手裏的旱煙袋,站起身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朝着廚房走去。狗蛋也從屋子裏跑出來,一臉興奮地看着桌上的早飯,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氣氛溫馨而融洽。吃完早飯後,丁小玲和狗蛋會一起去田裏幹活。那田裏的莊稼就像是他們的孩子一樣,需要精心呵護和照料。

這天早上,丁小玲和狗蛋像往常一樣走在去田裏的路上。清晨的陽光灑在村間的小路上,小路兩旁是綠油油的莊稼和野花,空氣中彌漫着泥土和花草的清新香氣。丁小玲走在前面,手裏提着鐮刀和籃子,步伐輕快而有力。狗蛋跟在後面,背着個小背簍,裏面裝着一些農具和幹糧。他的臉上帶着一絲好奇和期待,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

“姐,今天咱們幹啥活啊?”狗蛋邊走邊問,語氣裏充滿了對即将開始的工作的好奇和期待。

“今天咱們先把那塊地的草除了,然後再給莊稼施點肥。”丁小玲回頭看了狗蛋一眼,笑着說道。她的眼神裏充滿了堅定和自信,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狗蛋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他加快腳步跟上了丁小玲的步伐,兩個人繼續朝着田裏的方向走去。不一會兒,就看到了自家的田地。那莊稼長得郁郁蔥蔥,綠油油的葉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到了田裏,丁小玲和狗蛋開始忙碌起來。丁小玲熟練地揮舞着鐮刀,将田裏的雜草一一割掉。她的動作迅速而有力,不一會兒,就割掉了一大片雜草。狗蛋則在一旁幫忙把割掉的雜草堆在一起,他的動作雖然有些笨拙,但那份認真和努力的勁頭卻讓人忍不住心生歡喜。

不一會兒,兩個人就把田裏的雜草除得幹幹淨淨。接着,丁小玲開始給莊稼施肥。她從籃子裏拿出一包肥料,均勻地撒在莊稼的根部。狗蛋則在一旁幫忙澆水,他小心翼翼地捧着水桶,生怕灑出一滴水來。兩個人配合得十分默契,不一會兒,整塊地就施完了肥。

太陽漸漸升高了,丁小玲和狗蛋的臉上也冒出了汗珠。他們擦了擦汗,坐在田埂上休息了一會兒。看着眼前的莊稼長得郁郁蔥蔥,他們的心裏充滿了滿足和喜悅。

“姐,你看咱家的莊稼長得多好啊!”狗蛋指着田裏的莊稼說道,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他的眼神裏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敬畏。

“是啊,這都是咱們辛勤勞動的結果。”丁小玲也笑着說道,眼裏閃爍着幸福的光芒。她的語氣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信心。

休息了一會兒後,丁小玲和狗蛋又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收拾好農具,背上背簍,朝着家的方向走去。路上,他們遇到了幾個村裏的人,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聊着家常,氣氛十分融洽。那笑容、那話語,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

回到家後,丁小玲和狗蛋把農具放好,然後開始準備午飯。廚房裏,丁小玲熟練地切

這天,太陽高懸在湛藍的天幕上,熱得連知了都懶得叫了。丁小玲穿着一件洗得發白的藍布衫,肩上搭着條粗麻繩,手裏還提着個竹簍,興沖沖地往村頭的小河跑。她身後跟着的是白志剛,一個皮膚黝黑、身材壯實的小夥子,肩上扛着一根自制的竹竿,竿頭綁着個鐵絲網兜,那是他們抓魚的“秘密武器”。

“志剛哥,你說今天咱們能抓到多少魚啊?”丁小玲邊走邊回頭問,臉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兩個小酒窩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甜美。

白志剛嘿嘿一笑,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有我在,還能少了你的魚吃?放心吧,小玲,今天咱們肯定能滿載而歸!”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很快就來到了河邊。河水清澈見底,偶爾有幾條小魚從水草間穿梭而過,激起一圈圈細膩的漣漪。丁小玲和白志剛迅速分工,一個負責用竹竿網兜趕魚,一個則負責用竹簍接魚,配合得相當默契。

正當他們忙得不亦樂乎時,丁小玲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目光被河岸邊的一幕吸引住了。那裏躺着一個面色蒼白、衣衫褴褛的年輕人,看起來像是走了很遠的路,又或是遇到了什麽不測。

“志剛哥,你看那邊!”丁小玲指着那個年輕人,臉上滿是驚訝。

白志剛聞言,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計,順着丁小玲手指的方向望去,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哎呀,這不是那天給咱們送信的那個書生嗎?他怎麽在這兒?”

丁小玲仔細一瞧,果然認出了那個年輕人,正是前陣子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給村裏每家每戶送了一封信,說是尋找失散親人的那個書生。信中言辭懇切,村裏人都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的是他!咱們快過去看看!”丁小玲說着,便快步朝那個書生走去,白志剛也緊随其後。

走到書生身邊,丁小玲蹲下身子,輕輕推了推他:“哎,姐姐,你醒醒,你這是怎麽了?”

書生微微睜開眼,看到是丁小玲和白志剛,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但随即又因為身體的虛弱而顯得有氣無力。他用微弱的聲音說道:“快……快把我拖到那邊的草殼兒裏,有人……在追我……”

丁小玲和白志剛對視一眼,心中都充滿了疑惑,但還是迅速行動起來。兩人合力,小心翼翼地将書生拖到了不遠處的一片草叢中,用雜草将他遮掩好。

“你怎麽樣?是不是哪裏受傷了?”丁小玲關切地問道,同時用手輕輕按壓着書生的胸口,試圖幫他緩解呼吸困難。

書生搖了搖頭,但臉色依舊蒼白如紙:“沒……沒事,就是……就是喝了幾口水,有點喘不過氣來。”

丁小玲一聽,立刻明白了過來。她記得村裏老人說過,溺水的人如果被及時救起,按壓胸口可以幫助排出肺裏的水。于是,她毫不猶豫地雙手交疊,放在書生的胸口上,一下一下地按壓起來。

“咳咳咳……”随着幾聲劇烈的咳嗽,書生終于吐出了幾口渾濁的水,臉色也漸漸恢複了些血色。

“好了好了,沒事了,你再歇會兒。”丁小玲拍拍書生的背,安慰道。

書生感激地看了丁小玲一眼,虛弱地笑了笑:“謝謝你們……如果不是你們,我可能就……”

“別這麽說,咱們都是一個村的,互相幫助是應該的。”白志剛在一旁插話道,他的眼神裏充滿了對書生的同情和關切。

書生點了點頭,似乎還想說些什麽,但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能說出來。他閉上眼睛,靜靜地躺在那裏,似乎在恢複體力。

丁小玲和白志剛見狀,也沒有再打擾他,而是默默地守在一旁。過了一會兒,書生終于睜開了眼睛,神色也恢複了些許清明。

“你們……你們為什麽要救我?”書生突然開口問道,聲音雖然微弱,但語氣中卻帶着一絲不解。

丁小玲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這還用問嗎?當然是因為咱們都是人啊!看到有人遇到困難,怎麽能不幫忙呢?”

書生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低下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後緩緩擡起頭,看着丁小玲和白志剛,認真地說道:“謝謝你們,我……我叫李慕白,來自很遠的地方。我……我在尋找我的親人,他們……他們失散了很久。”

丁小玲和白志剛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白了李慕白此行的艱辛。他們默默地聽着李慕白講述自己的故事,眼中不時流露出同情和敬佩。

“李慕白,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幫你的。”丁小玲拍着胸脯保證道。

白志剛也點了點頭,說道:“對,咱們村裏人都很熱心腸,你就在這裏安心住下吧,等身體恢複好了再去找你的親人。”

李慕白感激地看了他們一眼,眼中閃爍着淚光:“謝謝你們……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丁小玲笑了笑,說道:“別這麽客氣啦!咱們現在可是好朋友了,互相幫助是應該的。對了,你餓不餓?我們去給你找點吃的來。”

李慕白搖了搖頭,但肚子卻不争氣地咕咕叫了起來。他尴尬地笑了笑,說道:“其實……是有點餓了。”

“哈哈,你看你,還不好意思說呢!”丁小玲笑着站起身來,對白志剛說道,“志剛哥,你在這裏陪着李慕白,我去家裏拿點吃的來。”

白志剛點了點頭,說道:“好,你去吧,我留在這裏看着他。”

丁小玲應了一聲,便轉身朝村裏跑去。不一會兒,她就端着一碗熱騰騰的玉米粥和幾個野菜團子跑了回來。

“來,李慕白,吃點東西吧。”丁小玲将碗遞到李慕白面前,笑着說道。

李慕白接過碗,看着眼前的玉米粥和野菜團子,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感激地看了丁小玲一眼,然後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看着李慕白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丁小玲和白志剛相視一笑。他們知道,這個來自遠方的書生,已經成了他們村的一份子。

接下來的日子裏,李慕白在丁小玲和白志剛的幫助下,逐漸恢複了體力。他也開始嘗試着幫村裏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教村裏的孩子們讀書識字、幫忙修理農具等等。他的到來,給這個寧靜的小村莊增添了幾分生氣和活力。

而丁小玲和白志剛,也時常陪着李慕白一起尋找他的親人。他們走遍了附近的村莊和城鎮,打聽着關于李慕白親人的消息。雖然一路上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挫折,但他們始終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夠找到李慕白的親人。

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間就到了秋天。金黃的稻谷在陽光下泛着光,豐收的喜悅彌漫在每個人的心頭。而李慕白的親人,也終于有了消息。

那天,丁小玲從鎮上回來,手裏拿着一封信。她興奮地跑到李慕白面前,将信遞給他:“李慕白,你看!這是鎮上的人給你的信,說你的親人找到了!”

李慕白接過信,雙手顫抖着打開。他仔細地閱讀着信中的每一個字,眼中閃爍着淚光。當他終于确信自己的親人真的找到了時,他激動得跳了起來:“太好了!太好了!我終于可以見到他們了!”

丁小玲和白志剛也替李慕白感到高興。他們知道,這個來自遠方的書生,終于要回到屬于他的地方了。

臨行前,李慕白緊緊地握着丁小玲和白志剛的手,眼中充滿了感激:“謝謝你們……謝謝你們一直以來的照顧和幫助。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恩情。”

丁小玲和白志剛笑着搖了搖頭:“別這麽說啦!咱們都是好朋友嘛!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回來看看哦!”

李慕白點了點頭,然後背着簡單的行囊,踏上了歸途。他回頭望了望這個曾經給予他溫暖和關愛的小村莊,心中充滿了不舍和眷戀。

而丁小玲和白志剛,則站在村口,目送着李慕白的身影漸漸遠去。他們知道,這個來自遠方的書生,已經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朋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