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17章
“娘娘巧思,”妙蕊看着瑾華換好了拖鞋,恭維道,“這拖鞋在內室穿着真是方便又舒服。”她笑嘻嘻地小小奉承了一下瑾華。
瑾華好脾氣地笑笑,她這半年蘇出來很多後世簡單實用的小東西,既可以打發時間增加點樂趣,又可以讓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昨天讓你去看虹绫,她最近過得怎麽樣?”從入宮起,她就時不時讓瓊櫻去看看虹绫,也曾問過她要不要來永壽宮。
但虹绫說怕琅華孤單,就一直留在坤寧宮守着。瑾華尊重她的想法,常常讓人送些東西過去,隔幾日也讓瓊櫻或妙蕊去看望,她自己有了空也會過去看看姐姐,與姐姐說說話。這樣也是對其他人的震懾,免得不長眼的欺負了虹绫。
“虹绫姐姐很好,她還讓我代她給娘娘問安。”瓊櫻回道,又說,“不過,奴婢看她似乎有什麽話要讓奴婢帶給您,欲言又止了好一會兒,最後卻又什麽都沒說。”
“嗯,瓊櫻都會用成語了,可見跟着蔡嬷嬷的時候學了不少。”琅華打趣道。
“過幾日本宮去坤寧宮走一趟。”琅華的信中曾說起,讓虹绫來幫她,但她更願意尊重虹绫的意願,也願意多照拂一些。
閑話了幾句,又去書房練了會字,眼看着快到巳時了,瑾華忙換了衣服,重新梳妝,來到偏廳,看着膳食準備得差不多了,就回正廳在那裏等着康熙。
伴随着“皇上吉祥”的聲音,外面的人跪了一地,瑾華起身迎上去行禮:“給皇上請安,皇上萬福金安。”康熙親自将人扶起,笑着說:“快起來,朕每次來,都覺得自己是走錯了路,來到了林子裏了。”
“皇上,您每回來都笑話臣妾一回,當心果子成熟了,臣妾不給您吃。”瑾華笑着打趣,“臣妾這兒的果樹每天都有人修剪,可成不了樹林子。”
“哈哈哈,”康熙大笑,“好好好,朕再不說了,朕可等着你的果子解饞呢。這大冬天的,吃什麽都沒胃口,讓朕看看,你這兒又有什麽新鮮的吃食。”說着,拉着瑾華的手來到偏廳坐下,看到餐桌上菜色露出笑容,親自夾起酸湯魚償了償,“嗯,這個味道好,開胃。”
用完膳,康熙和瑾華就進了內室,一起坐在臨床小塌上閑話。
“還未恭喜皇上,宮裏又要添一個小阿哥了。”瑾華拿起茶壺給康熙斟茶,康熙鮮見的心情很好,“借你吉言,”他喝了一口茶,繼續說,“聽說你經常派人去坤寧宮?”
“是,”瑾華大方承認,坦蕩地說,“臣妾有空了也會過去陪陪姐姐。”她看着康熙認真地說:“坤寧宮的虹绫是從小陪着姐姐長大的,臣妾也是要多看顧一些的。”
康熙看了她一會兒,放下茶盞,“乾清宮還有政務要忙,朕過幾日再來看你。”說着帶着人浩浩蕩蕩地走了。
Advertisement
“娘娘?”妙蕊擔心地看着瑾華。
“沒事,瓊櫻,你剛剛說虹绫似是有話要對你說?”
“是,娘娘,但她最後沒有說什麽。”說完後。又馬上接上一句,“要不要奴婢去一趟坤寧宮問一下虹绫?”
“不用,皇上也沒有說什麽,這又是剛走,我們就急火火地去坤寧宮,不是明着告訴別人有問題嗎?”瑾華倒很冷靜,這半年來,她對康熙還是有些了解的,帝王疑心是很重,但為人公允,不會有什麽風吹草動就給人定罪的。
他能特意來問上一句,就說明他沒有懷疑自己,只是這個事情肯定和姐姐或者說是和虹绫有關。
她不想被動挨打,便吩咐瓊櫻:“你去叫高洋進來,我有話問他。”
“是。”瓊櫻領命退下,很快就将一個高瘦的太監領了進來,他是永壽宮裏的首領太監高洋,阿瑪給她的名單上的其中一人,曾受過阿瑪的大恩。
免了他的禮後,瑾華問道:“高洋,最近宮裏除了衛庶妃有孕,還有沒有其他的事情發生?”
高洋低下頭思索了一陣,說:“前幾日是隐隐有些風聲傳出,說永和宮中夜晚有黑影徘徊,但很快就沒後續了,奴才曾特意繞道去永和宮外走了一圈,沒有發現什麽異常,怕驚着娘娘就沒有和娘娘彙報,請娘娘恕罪。”說着就要跪下請罪。瑾華忙止住了他的下跪:“這怪不得你,沒影的事情,你也不好拿來說。”
“娘娘,是出了什麽事嗎?”剛剛他看萬歲爺用完午膳沒一會兒就離開了,娘娘又立馬傳他問話,就知道,怕是出了什麽事了。
“是,剛剛皇上問我是不是常派人去坤寧宮。”
“莫非皇上是懷疑咱們做了什麽了?”瓊櫻急道。
“不會,”瑾華肯定地說道,“如果懷疑就不是随意提起,而是叫去問話了。”
“那是懷疑虹绫姐姐做了什麽嗎?”妙蕊問道,“可是先皇後崩逝後,坤寧宮的宮人都散落各處,平常聯系也難,虹绫姐姐一個人又能做什麽呢?”
是啊,宮中守衛森嚴,尤其夜晚,一個弱女子如何避過重重守衛去永和宮吓人。
永和宮将消息瞞住只是想要抓個現行,還是有什麽別的籌謀?
歷史上,這位德嫔娘娘可是後宮最後的勝利者,瑾華可不相信,她真的像一貫表現出來的那樣謙遜恭謹,溫婉賢良。
永和宮的事情像高洋這樣的人都只是隐隐聽到風聲,可見德嫔将永和宮把控得多嚴實,怕是連這一絲風聲也是她有意放出來的。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次德嫔劍指的“沛公”會是誰?
消息太少,瑾華現在也猜不到事情的真相,于是吩咐道:“從此刻起,永壽宮中,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兩人一起,晚上到了時辰就關上宮門,不許外出。”
“是,娘娘,奴婢即刻去辦。”妙蕊領命出去傳話。
“娘娘是覺得,咱們這兒還有釘子沒有清幹淨?”高洋問道。
“小心駛得萬年船,你再派人暗查,咱們宮中有沒有多什麽或是少什麽東西。”瑾華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你這幾日辛苦一下,再多留意一下永和宮的動靜。”
“是,奴才領命。”
高洋領命退下,他剛開始來永壽宮的時候,覺得這位娘娘可真能鬧騰。又是挖地種樹,又是改動永壽宮的各處格局。
只是每每永壽宮有什麽動作後,瓊櫻總會消失一會兒,剛開始,他沒看明白,後來看着永壽宮中的宮人換了幾茬,也琢磨過味來了。
與其一點一點将隐患去掉,還怕引起別人的窺探,不如正大光明地來。
永壽宮的地被娘娘來來回回犁了好幾次,宮中擺設格局都換了,連牆皮都讓鏟了重刷,有什麽陰司手段也都被破了。
若說之前,他只是想護着這位主子,并沒有想認主的。他曾受果毅公大恩,自然願意用命去還,但想要他們這種人認主卻沒那麽容易。
這些年,他形形色色的人見過許多,這位娘娘是他從沒有見過的類型,宮裏的一個小太監家中祖母病重,偷偷哭泣,旁的主子看着只會覺得晦氣,但娘娘不僅給了銀子,讓小柱子帶給家人,還賞了上好的人參給他。
從高洋記事起就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人,在永壽宮,只要不是背主害人,娘娘都會護上一護,之前有個小宮女不小心得罪了延禧宮的大宮女,也是娘娘将人救了。
他正感慨想不到國公爺能教出這樣菩薩心腸的孩子時,娘娘又幹淨利落地處理了各處的釘子,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其中一個還是國公府的人。
他看了小半年,一直沒有表忠心,娘娘也不計較,只也不會将要緊的事情交給他。
直到一個月前,他舊疾發作。當時他正在彙報衛庶妃的喜信,妙蕊吓得面無人色,娘娘卻從容地以金針渡穴之法将他救下。
這宮中的人都希望自己的主子仁慈,卻又手段了得,他自認也是俗人一個,在這永壽宮的半年是他這一生過的最安穩的日子。且人皆慕強,娘娘的為人又讓他折服,這才向娘娘磕頭告罪,認了主,娘娘卻沒一絲怪罪,還說有本事的人自然有資格挑選主子,他心悅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