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出發

待桑梓、葛麻都退下了,徐婉真雙手握住一杯熱茶,仔細思量。

明日就要動身去京城了,心中難免有些惶恐。那是高芒王朝的政治中心,以皇帝為首的權力中心,是整個王朝風雲變幻的漩渦中心。

在前世,她身在其中卻毫不在意甚至想要逃離,而現在卻要主動融入,以一介商戶女兒的身份去尋找突破口。

這其中,實在有太大的不同!

高芒王朝與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截然不同,在現代人人拜金,笑貧不笑娼,用錢能解決絕大部分問題。

而這裏,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地位最低,就算在蘇州城,官家千金與商戶千金都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圈子,何況在京城。

在現代,雖說也有特權階層,但畢竟不像這裏,皇帝一言可決生死。

在鄭嬷嬷的講述中,在京城有良臣猛士如雲,美人公子如玉。有多少陰謀詭計,就有多少慷慨熱血。自己能在其中找到存身之道,并成功救出父兄嗎?

徐婉真将京中的重要勢力在腦海中重新梳理了一遍。

首要人物當然要數當今皇帝衛高祖,六年前登基,正是五十知天命的歲數,正當盛年。曹皇後出自定國公府,如今三十六歲,育有三子一女:長子齊王、次子楚王、幼子在三歲時不幸夭折,長女昭陽公主。

而衛高祖的發妻留下兩個兒子,長子在衛高祖登基後即被冊封為太子,如今已經三十六歲。次子冊封為遷陽王。

當今皇帝勵精圖治,治理天下,對後宮并不太在意。登基後進行了兩次采選,宮中嫔妃并不多。皇後之下,四妃之位上只有一位葉賢妃,受寵的有劉昭媛、史婕妤二人。

除了皇家,在京城最有權力的勳貴為四大柱國,均為開國時的功臣,曹家定國公、石家安國公、武家忠國公、劉家平國公。都有丹書鐵券,爵位世襲罔替。這四家之間互相聯姻,構織了一張勢力網,是高芒王朝的頂級權貴。

對此刻的徐婉真來講,皇家也好、權貴也罷,都距離她實在太遙遠。

但既然父兄的案子涉及皇嗣,如果能順利跻身其中,那便能掌握最真實的資料。這個突破口在哪裏呢?

苦苦思索也不得法,徐婉真苦笑,看來還是只能到了京城,看一步走兩步了。有鄭嬷嬷這個了解京城權貴圈子的人在身邊,想必能找到機會。

Advertisement

撫着左手的玉镯,徐婉真心想,來到高芒王朝才三個月,想起前世竟然變得遙遠不真實起來。

不知道究竟前世是夢?還是今生是夢?

根據她在前世習得的一些的歷史知識,這個朝代的風土人情跟唐朝很像,但又不完全是。

比如蘇州城還是叫蘇州,也隸屬于江南道,但唐朝的京城是長安,這裏是在更東方的洛陽。看來如果有機會,得好好找兩本高芒王朝的史書來看看,不然這糊裏糊塗的。

苦思到了醜時,徐婉真才上床安歇,一夜都是光怪陸離的夢,夢裏竟然閃過前些日子那蒙面男子的影子,睡的極不安穩。才到卯時,桑梓便進來喚她起身了。

今天是正月十八,徐家動身去京城的日子。

徐老夫人早就安排的妥妥當當,徐家産業雖然變賣了,但商隊商船還在。

滿滿四艘商船,載滿了蘇州獨有的杜織綢、绫機綢、绉綢、紋綢、春綢、花羅、素羅、刀羅、河西羅、秋羅等布料,運往京城的錦繡記。吳掌櫃雖然如今幫賀家做活,也親自前來安排調度。

徐老夫人、徐婉真、徐文宇、韓茹娘、蘇良智五人,連同服侍他們的玉露、碧螺、桑梓、畫扇、奶娘,都在一艘雙層樓船裏起居。

艘樓船船體寬闊,行駛平穩,二樓艙房就有十餘間,一行人住在裏面不會覺得絲毫擁擠,船家、衆船工和韓羿住在底層艙房。這艘船是賀家專門為官眷權貴出行打造的,賀二公子特地調來送徐家上京。

另有管事嬷嬷、鄭嬷嬷、粗使婆子、小厮等,按性別分乘兩艘船。

早在寅時,徐家的下人便将行李箱籠一趟趟地往船上搬,待主子們洗漱完畢用罷早餐,就分乘了馬車前往蘇州碼頭。

徐家今日上京,得到消息的都來相送,一時間碼頭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汪直華帶着汪妙言上前敘話。汪直華拱手道:“徐老夫人,我們都是這把年紀的人了。今日一別,不知是否還有相見之日。”一陣唏噓。

徐老夫人笑道:“何必感嘆。如今是有一日活一日,多出來的日子都是賺到。”汪直華點頭稱是。

一旁汪妙言拉了徐婉真進馬車裏說話,一進馬車,汪妙言便揭下帷帽,道:“戴這勞什子,連氣都喘不勻。”

徐婉真也掀開帷帽,并不揭下。帷帽長紗及地,揭下容易,再戴上還要花些功夫,她待會還要下車,道:“你便忍一忍,只是出門才戴。”

汪妙言握住徐婉真的手,道:“婉真,在蘇州城,就你我二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熟悉。現在連你都走了,我連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徐婉真知她脾性,道:“你且眼光放低些,家裏的姐妹也是可以相處的。”

汪妙言聞言,道:“哼!我寧願對鏡發呆,也不要跟她們一起玩。”看着徐婉真,道:“好婉真,你到了京城可一定要給我寫信。原本在臘月,祖父讓我跟父親上京,去楚王府送年禮的,後來沒有成行。沒想到,你卻先去了。”她還是隐瞞了楓林渡口一節,那段回憶實在是極不愉快。

徐婉真笑着應下,雖然她在汪妙言身上并沒有找到朋友的感覺,但在記憶裏,原來的徐婉真跟她是極為要好的小姐妹。

徐老夫人跟汪直華敘完話,招吳掌櫃到一旁問話。道:“事情辦好了嗎?”

吳掌櫃施禮道:“請老夫人放心,在臘月間我就放出消息,到了京城,賀家才交割銀兩給徐家。剛好趕上過年,蘇州是消息集散地,眼下江南道應該都知道此事。”

徐家變賣家産的消息,在舊年的初冬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引發了江南道整個紡織行業的大洗牌。賀家買下徐家産業一事,更是人盡皆知,若是有水匪認為徐家上京的船上,有變賣産業所得的大量銀兩,那必然會紅了眼,傾巢而出。

這風險,徐老夫人可不敢冒,便讓吳掌櫃将消息通過各種渠道放出去。只有江湖上知道徐家上京的船上并沒有銀錢,一行人上京才安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