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催生 我不想生孩子
第19章 催生 我不想生孩子
玉顏将自己的養生餐食譜說了。
其實也并不是多特別的東西,說完之後,除胤禛胤祥兄弟倆外,衆皇子都是一臉的索然無味,那表情仿佛在說,就這?
太子忍不住譏諷道:“老四,你和你福晉平日裏在府裏就吃這個?是不是府裏沒銀子了?難不成被內務府給克扣了?”
這比莊戶人家吃的還差,怎麽養生了?
太子的奶公如今是內務府總管,老四這麽搞,是想讓人覺得他指使淩普苛待老四嗎?真是好歹毒的心腸!
在人堆裏的胤禟也是一臉的一言難盡。
他少說也孝敬四哥四嫂将近二十萬兩銀子了,四哥四嫂怎麽還吃這個?四哥的家底還不夠厚的?
當年佟佳皇後過世,她的東西可都是給了四哥的。四哥怎麽越來越摳了?四嫂也是。看着也不像啊。
胤禛道:“太子殿下誤會了。并非是太子殿下所想的那樣。臣弟府裏一切都好。那些吃食也确實是有這樣的功效,宮裏的太醫和外頭的大夫,只要一問便知。”
太子還想說點什麽,康熙一揮手,太子只能閉口不言了。
康熙道:“既如此,那咱們都嘗一嘗。”
康熙一句話,玉顏之前定好的膳食就全部推翻了。
幸而她這個人習慣備份,就是怕有什麽突發狀況出問題,因此習慣性做第二手準備。
胤禛在這方面更是謹慎周全。
所以康熙突然更改主意,也沒有讓兩個人慌神。
靜澄園的大廚房預備的東西很齊全,即使是突然再來新的任務,有玉顏親自開的膳食單子,他們也沒有驚慌,離用膳還有一段時間,按照福晉的單子慢慢做起來就是了。
這時候,就真的要得益于玉顏和福晉們迅速建立起來的友誼了。
從福晉們那裏,玉顏稍稍知道些各位爺的口味,所以每個人的膳食種類都是根據口味有一定變化的。
太子和康熙的用膳口味不能瞎打聽,但是有胤禛在,這就不是什麽難事了。
哪怕帝王和儲君的愛好是忌諱,但總有幾樣喜歡吃的,作為他們的兒子和兄弟還是知道的。
這回的宴席玉顏也花了心思的。
送到每個人跟前的吃食是根據口味來的,然後大家一起吃的圓桌上就是預備好的菜肴。
随意取用。主打的就是一個全方位供應。
吃慣了山珍海味的皇子們吃這養生餐,吃不出什麽太大的滋味了。
可下肚之後,卻覺得身上意外的清爽,不似以前吃多了肉那麽燥熱。
在這樣的夏天,這就很難得了。
但要他們開口去誇,那也是絕不可能的。
倒是康熙吃出滋味來,比在宮裏時多進了些,又誇贊玉顏和胤禛用心了,這養生餐這麽搭配确實不錯。
這比以前太醫給他的保養方子藥味少多了,而且更豐富些,吃起來清爽可口,是好些年沒有過的家常小菜了。
見康熙表揚玉顏,還誇胤禛,太子心裏越發的不痛快,還好他今日有安排,也不去擠兌胤禛了,反而笑着同康熙說起兄弟們給胤禛的賀禮,說的康熙心動,也湊熱鬧要去看一看。
不管私底下是個什麽關系,皇子們講求體面,送來的賀禮自然也都是能拿得出手的。
更何況知道家宴的時候康熙也會來,他們不知道康熙會不會看賀禮,但是表面功夫是要做足了的。
東西在康熙看來還算合适,就是沒瞧見太子送的東西。
康熙問太子:“你就沒賀點什麽?”
太子正等着這一句話呢。
太子笑着讓人拿了東西上來,說:“兒臣送的東西不大,但也是金貴的,放在這裏怕叫人碰壞了。想當着汗阿瑪的面送給四弟。”
太子用來裝東西的長方形盒子一瞧就價值連城。
打開來一看,裏面整整齊齊的放着一把稻種。
康熙仔細瞧了,說:“這隐約像是南邊的稻種。”
北邊的稻種不長這個樣子。
太子說:“汗阿瑪慧眼如炬,什麽都是瞞不過汗阿瑪的。這是南邊新供上來的種子,昨兒個才送到兒臣手上的。”
“先前汗阿瑪同兒臣在暢春園裏查看稻田的時候,汗阿瑪當時說了一句,不知南邊的稻種種出來是什麽滋味。兒臣知道,南邊的在這邊種出來總是不大好,汗阿瑪既然想要,兒臣就讓人尋了上好的稻種來。”
“方才在園子裏逛,見這園子裏也有好些稻田,想起暢春園耕種的時候,汗阿瑪誇過四弟幹活利索,四弟也說過下地讓他靜心他也喜歡,就想着送他稻種,讓四弟好好的種出來,孝敬汗阿瑪。”
太子對胤禛笑得和煦,“我替四弟做了這個主,四弟不會怪我擅作主張吧?也不知道四弟有沒有這個本事把東西種出來呢?”
太子就是處心積慮故意的。
堂堂皇子,怎麽可能下地種東西?
偏偏康熙十分關注農事。暢春園的那些農田,康熙還帶着皇子們親自下地收拾了一天,之後才交給農戶種的。
當時老四表現好,皇父重重誇獎。太子當時就記在心裏了。既然這麽愛表現,那就給老四一個表現的機會。
靜澄園裏也有農田,又是老四自己說的,喜歡種地靜心。連種地都要争強好勝的,那就去種吧。狠狠地種。
這一小盒子稻種只是拿上來的樣子,太子給胤禛整整準備了一袋子。
太子這樣說,康熙也含笑看着胤禛,胤禛哪有不應的?一定要應的。
一麻袋的種子拿上來,衆皇子都在心裏暗暗吸氣,這要種到什麽時候去?那幹脆不要辦差了,天天種田好了。
太子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老四不是喜歡顯擺,不是喜歡争強好勝麽?有了這樁事絆住他,看他還在怎麽在皇父面前顯擺!
太子這一招釜底抽薪,也是夠狠的。
關鍵還利用了康熙重視農業的心理。這幾年康熙都惦記着用南邊的稻種種出來的米吃飯,結果都不好。
對于現在這個處處表現的優秀的四兒子,康熙寄予了厚望。
康熙笑呵呵地望着胤禛:“好好種出來孝敬朕。”
胤禛點頭稱是。
上午逛園子逛過了,中午吃了飯歇一歇,康熙預備着兩三點回暢春園,還有半個多時辰,康熙就想看看孩子們。
視察了園子,看了老四夫妻倆都還不錯,就想看看皇孫們過得怎麽樣。
老四如今文武雙全還挺優秀的,也不知道養出來的孩子有幾個出衆的。
宋氏身份不夠,大格格是自己來的。
盡管早先就預備着可能孩子們要面見聖駕了,但幾個病病歪歪的孩子,也不可能十天半個月就把身體的底子夯實。
也就是瞧着還算齊整,但仔細看過去,大格格二格格似乎都不強壯,身體瘦弱,大格格還有點咳嗽。
二阿哥和三阿哥看着也不是很好,倒是剛一歲的四阿哥弘時很壯實。但孩子還小,教過規矩,可是頭一回見皇上,大概是被告誡過了,有些懼怕,不是很放得開。
康熙就不免想起弘晖來。
這孩子五歲以後進宮,康熙見過好幾回,老四的孩子裏頭,康熙對弘晖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那孩子聰明得體,照康熙看,那才像個皇孫的樣子,現如今的,都還是不太行。
只是瞧着老四和老四福晉好不容易放下了,康熙也就不再提起這樁傷心事了。
只對胤禛道:“咱們講究一個多子多福,你同你福晉抓點緊。再給朕,還有你額娘,多添幾個聰明靈秀的好孩子。”
康熙對現有的幾個孩子,評價就是,都是好孩子,就沒有再多的了。
李氏也在旁邊伺候着。四貝勒府上六個孩子,四個都是她生的,偏偏三個身體都不好,這讓李氏心裏很愧疚,她自己其實身體還行,但不知道為什麽生出來的孩子就不大行,總是有這樣那樣的毛病。
皇上顯然是對此不滿意的,李氏就差跪下請罪了。根本不敢因為生了孩子就冒頭得意的。
康熙還随口說了句:“農戶家的孩子總是好養活的。因為他們總是下地幹活。老四,你試試叫他們跟着你鍛煉鍛煉,咱們大清皇家的子孫,也不能養的太矜貴了。”
這是一個人幹活還不夠,還要把府裏的孩子們都拉着一起來幹苦工。
玉顏看看那幾個孩子,她接觸少,不好下定論說什麽,但确實是沒長好。
康熙催生她還不夠。連帶着把未來貝勒府裏一年的動向方針都定下來了。
大的小的一起種地鍛煉去。
太子這一招,直接把胤禛弄回家裏來種地帶孩子了。
[不爽。]
玉顏站在胤禛的身邊,身邊是臉笑到僵硬,心裏還有些愧疚懼怕的李氏,然後就是弱不禁風的孩子們。
玉顏倒是笑得眉眼彎彎。
她以前有一次參加業內的活動,笑了整整一天還能保持真誠和溫度,因此接待康熙對她來說不是難事。
她可以在心裏吐槽的同時,還對康熙笑得十分的周到。
這是一家子站在園子門口送康熙。
康熙回隔壁暢春園,就是擡擡腳的事情。
接下來也沒有什麽事情了,皇子們送了康熙回去後,也就各自散了。
胤禛聽到玉顏心裏的話,康熙一行浩浩蕩蕩走遠了,胤禛臉上的笑容一頓,福晉不高興?
是因為皇父提到添丁之事,讓福晉想起已經過世的弘晖,所以心裏難過了吧?
[我不想生孩子。]
胤禛一聽,果然。
他心裏一嘆,福晉心裏放不下弘晖,他這個做阿瑪的,又何嘗忘記過弘晖呢?
但人過日子不能總是沉溺于過去。
福晉的身體才好好見好,應當想開些才對。他們還年輕,以後還會有很多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