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皇命大過天
第61章 皇命大過天
八歲的半大小子整日吃小竈,被老太太和親娘喂的又黑又胖,力氣自然不小。
中年太監幾乎喘不過氣,臉色憋的青紫,好不容易被随行的護衛扶起來,氣的是跳腳大罵。
“好,好你個唐大勇!自以為立了點兒戰功,就目中無人了!雜家是來傳皇上口谕,你居然敢打我!你給我等着!”
說着話兒,他帶着侍衛就匆忙回宮了。
唐大勇驚愕的目瞪口呆,待得反應過來,扯過侄兒就是狠狠甩了一巴掌。
劉梅花飛快竄過去,把大哭的兒子護在懷裏,就扯着嗓子嚎開了。
“唐大勇,你憑什麽打我兒子!你自己去塞北送死不夠,居然還要拉着全家!我們都沒找你算賬呢,你還跟孩子耍威風!”
唐老太也是爬着上前,摟着大孫子心肝肉兒的喊着,末了罵着兒子,“你快想辦法,我們不想去塞北!冬日趕路,這是要凍死我們嗎?你到底哪裏得罪皇上了,要害死我們一家!”
唐大勇再也忍不住了,暴躁呵斥。
“都給我閉嘴!你們知道什麽,方才那是傳旨太監,是皇上身邊得用的人!我本來要打聽兩句,到底因為什麽突然要咱家去塞外。結果你們哭的哭,鬧的鬧,還把人家打了!這太監回去若是告到皇上跟前,咱們全家也不用去塞外了,都等着掉腦袋吧!”
唐老太等人第一次見唐大勇發火兒,都被震住了,仔細想想也覺得方才太莽撞了,于是縮了脖子裝鹌鹑。
唐大勇腦門上的青筋突突直跳,難道嫌棄起家裏人粗鄙!
烏蘭公主在一邊看着解氣,但也心急。
京都繁華,她才享受沒多久,自然不想去苦寒的塞北。
“将軍,我前日去張家老夫人的壽宴,她特別喜歡我。我這就去打聽一下,到底是怎麽回事。”
Advertisement
張家的家主是兵部侍郎,自然能上早朝。
唐大勇趕緊點頭,然後同公主一起出門,厚着臉皮拐去了親王府,求王妃出面幫忙轉圜一二。
王妃倒也沒推辭,平日王爺對唐大勇很是喜愛,戰場上殺敵勇猛,也是王爺的左膀右臂,該幫丈夫籠絡還是要籠絡一下!
一個時辰後,唐大勇蔫頭耷腦回到家,在門口碰到了氣呼呼的公主。
公主受了委屈,開口就抱怨,“将軍,京都這些人實在是太奸詐了。平日說我千好萬好,如今需要她們幫忙卻各個推脫,連見我一面都不肯。還說什麽,我們家願意出風頭就好,憑什麽拉着他們下水!這到底什麽意思啊,我美貌過人,她們嫉妒不成!”
唐大勇苦笑,應道,“不是這樣,早朝時候有人提議,我們夫妻新婚,不好分開,所以皇上好意,才傳了口谕讓家裏人跟随我去塞北。其餘武将家裏怕是為此氣惱,被我們家連累了。畢竟塞北苦寒,誰也不願意去!”
烏蘭公主氣的甩了鞭子,罵道,“到底是誰,如此多餘?我們夫妻的事同他們有什麽幹系!”
唐大勇皺眉,他也一直在琢磨,上奏折的人是禦史,平日連句話都沒說過,怎麽就“好心”為他們夫妻說話了呢!
即便是王妃也沒打聽出來原委,倒是為他在皇上跟前求情。
皇上沒有重罰他的大不敬之罪,只是要他戴罪立功,否則數罪并罰!
唐老太等人盼紅了眼睛,沒想到唐大勇帶回的消息依舊是要搬家去塞北!
于是,唐家院子裏哭成一片。
但皇命大過天,誰也反抗不了。
第二日一早,唐大勇匆忙趕去兵營,帶兵出發。
唐家雞飛狗跳,所有人都在匆忙拾掇行李,趕在軍戶結伴行路的時候,一起彙入隊伍,起碼有個照應。
其餘武将府邸裏,不好當真都留在京都享福,于是有的派出了小妾,有的派出了不受寵的庶子,有的甚至是被家裏冷落排擠的正妻……
總之,京都的茶館和酒樓茶餘飯後,又多了一個小話題。
而城南小院裏,貴公子和師兄坐在一起,繼續先前沒有兌現的飯局,談笑間,深藏功與名……
一晃兒就是三日,唐家竈間的煙火就沒停下過。
唐甜把廖掌櫃送來的豬肉和羊肉,連同蒸饅頭剩下的細面都蒸了包子。
剃掉了肉的骨架都被她熬湯和炖菜了,放到可以入口的溫度,統統扔進空間保鮮。
李秋霜改好了全家人需要的各種襖子、棉大氅和被褥,又把爬犁棚子裏面縫補好,累的手指頭都在哆嗦。
唐川則把家裏需要帶走的東西,統統整理打包。
出發前的一晚,一家人裝好了兩輛爬犁,給大黑和紅棗穿了保暖肚兜兒。
唐甜特意在空間讓出一塊地方,然後偷偷跑去村裏靠山那幾戶人家,把他們攢了幾年的幹木頭絆子裝了大半。
明日一早天不亮,就要去衛所旁邊集合,這幾戶人家根本發現不了,因為位置偏僻,村裏人也定然沒功夫細看。這般,路上若是不好撿拾柴火也不怕了。
總之,唐甜是絞盡腦汁兒,把所有能想到的困境都考量到了,也做了充足的準備。
照舊是短暫的合衣而卧,一家四口都不敢睡實誠,聽着外邊有動靜就飛快爬了起來。
李二爺爺舉着火把,在村裏穿梭,扯着脖子吆喝。
“大夥兒一定把該帶的東西帶了,孩子也都看好了。到了衛所,幾千人集合趕路,可沒功夫讓你再跑回來。萬一點名,以為你們家裏逃了,小心連累老少都跟着砍頭!”
不必說,村裏家家戶戶也準備了六七日,但過日子總有那不上心的,臨到出發才發現這裏不對,那裏也缺失。
于是,婦人哭唧唧,男人罵咧咧!
“嗚嗚,二叔,我家的手推車轱辘掉了,這可怎麽辦啊?”
“二叔,我家糧袋子被耗子磕了一個的窟窿,嗚嗚,糧食都被糟蹋了!”
李二爺爺氣的臉色鐵青,一邊罵着一邊幫忙想辦法。
有老人舍不得故土,抱着院門兒不願意撒手。
“我不走,這裏是我家,我哪裏也不去,讓我死在這裏!”
李二爺爺勸不動,這時候唐三奶奶就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