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92章
這個秋天, 壩頭村的藏紅花大豐收,一畝地收了近一斤二兩,而醫藥公司自己培育的只有九兩的收成。
技術員哭笑不得, 明明是他們指導壩頭村種藏紅花,結果壩頭村的收成比他們還高!
眼下, 國內藏紅花市場一片空白,醫藥公司的藏紅花不夠用, 只能靠進口, 而壩頭村的藏紅花良品率非常高, 醫藥公司幹脆全部收購。
醫藥公司的收購價肯定比市面售價要低,但好處是全部要了,且一次性付款,壩頭村轉頭就能拿到錢。
藏紅花是以克論價的,100畝地的藏紅花共賣了23萬多,除去貸款和一年開銷,總共賺了18萬多!
王書記拿到錢時都是懵的, 他看着存折上的數字, 手抖得厲害。
“我沒看錯吧?是賺了18萬多吧?”
李德成數了好幾次,高興道:
“沒看錯, 沒看錯!是18萬!老天爺, 我長這麽大, 還沒見過這麽多錢呢!這每家得分多少錢哪!”
王書記粗略一算,去掉明年引種的錢, 再留一部分做備用金,每家能分1500塊!
李德成一拍巴掌,“這個季度服裝加工也分到1200塊錢!加上上半年分到的500塊,這麽算, 今年村裏每家都賺了三千多塊錢!這還不包括冬天賺的!”
王書記高興壞了,脫貧有指望了!
“明年咱們擴大規模,豈不是直奔萬元戶了?”王書記瞪大眼。
李德成簡直不敢想,要是村裏人人都是萬元戶,壩頭村肯定會出名,他跟王書記也成名人了!
李德成提醒道:“您別忘了,咱們還有其他藥材,家家戶戶分田到戶,莊稼也有收成,還有那些養雞養鴨養豬養蜜蜂的,那都是錢哪!多虧了桂芝一家,今年過年村裏一定要擺桌酒席,好好謝謝人家!”
Advertisement
“那一定的!桂芝同志讓我們種藏紅花,還告訴我們路子,就差沒把飯嚼碎了喂給我們吃了!咱村裏不是剩了二兩藏紅花嗎?叫張翠花送給她,再送點米面藥材,可別讓人家覺得,我們壩頭村不懂感恩。”
“哎,我這就去辦!”
甄臻收到村裏送來的藏紅花,這批貨可真夠好的,恰好她更年期到了,當下就捏了幾根泡水喝。
“我還是第一次喝藏紅花泡的水呢。”
張翠花拿個板凳坐下來,跟她唠嗑,“桂芝,村裏人都很感謝你。王書記說明年要擴大規模,種植300畝藏紅花。”
甄臻尋思着這幾年市場好,擴大規模是應該的。
“大家商量了一下,明年都打算做點別的賺錢。我尋思着,我跟茍子娘的辣椒醬,明年再多做點。”
甄臻想了想,“我們工廠今年要推出至少十個品類的食品,如果你們願意,可以合并到我們廠來。”
張翠花一愣,“真有這種好事?”
“當然,不過做成工廠,就得引進專業的生産設備,不能再像現在這樣,小打小鬧了,畢竟,對食品而言,衛生是最重要的事。”
張翠花知道真心食品廠很賺錢,辣椒醬并入後,看起來她跟茍子娘吃虧了,可銷量多,兩人分到的錢就會多。
“你又不會虧待我倆,我跟茍子娘沒什麽不同意的。”
“你回去跟家裏人商量一下,如果都同意的話,我就在廠裏分出一個車間來生産辣椒醬。”
張翠花沒意見,“咱們辣椒醬現在都是散稱的,每次客人拿着碗或者罐子來打辣椒醬,咱們一勺勺打給他們就行了。要是貼上牌子,賣到外面,咱們用什麽裝辣椒?”
“當然是用玻璃瓶。”
“可哪來的玻璃瓶!”
甄臻考慮過這個問題,“玻璃廠肯定能生産,我明天就去找小陳領導,讓縣裏幫忙引薦。”
他們現在産量少,人家玻璃廠未必看得上他們,有縣裏背書,做起事來能容易點。
張翠花知道找領導托關系,不是容易事,沒有甄桂芝,她們的辣椒醬生意做不大。
她從心底感謝這個老姐妹。
沒有她,小紅不會離婚搞事業,小玉不會成長,她也住不成蒙古包,喝不上草原的牛奶。
張翠花次日就叫他兒子跑了一趟,說所有人都沒意見,一切交給甄臻去辦。
甄臻就親自找了小陳領導,小陳聽說他們要賣辣椒醬,愣了好一會,“怎麽忽然想起來做辣椒醬了?”
甄臻笑了笑,掏出一封信遞給小陳。
“這是我們壩頭村的知青程素同志寫來的信,信裏說美麗國的辣椒醬市場是空白的。他們對于番茄醬的需求也特別大,我尋思着,咱們要是能做成辣椒醬,可以反銷去美麗國。”
小陳認真看了信,坦白講,辣椒醬能不能賣火,小陳也不知道。
可是他們農村人能散稱辣椒醬,大城市總不好去村口打醬吧?
方便面都能賣得好,包裝好的辣椒醬,肯定也暢銷的!
畢竟對務工的農民而言,方便面成本太高,用辣椒醬配白饅頭,就能湊活吃一頓了。
“行,我這就去找領導,看能不能幫你引薦給省第二玻璃廠,請他們為真心食品廠生産玻璃制品。”
甄臻很認真地感謝他。
“小陳領導,這幾箱方便面給你拿回家嘗嘗。”
小陳領導受寵若驚,“甄大姐,您跟我還客氣什麽呀!”
“不是客氣,小陳領導,我們真心食品是你一手奶大的娃,讓你嘗嘗我們的産品,這是應該的,你別跟我客氣了。”
小陳領導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行,甄大姐,那我就不客氣了。”
甄臻去市面上打聽了一圈,沒有能買到的辣椒醬生産線,所有辣椒醬廠家都是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
也就是說,搗麻椒、切辣椒這些苦差事,還得靠人來完成。
剁辣椒可不容易,活兒幹久了容易患上肩周炎、頸椎病,手指在辣椒醬進進出出,指甲肯定要感染鈣化的。
晚飯時,甄臻說了這事,孟大國遲疑:“咱多給點錢,應該有人願意幹吧?”
“難!剁辣椒的苦不是誰都能吃的。”
就跟切洋蔥會流淚似的,這種活兒就是給的再高,也很少有人願意幹。
甄臻便在好婆婆店門口,貼上招工啓事。
好幾天過去了,問的人挺多,可一去工廠看到情況,都有點退卻。
“叫我挑糞我願意,剁辣椒真不是人幹的!”一位大姐說,“我剛才試了一下,辣椒汁兒濺到我手上、眼裏、臉上,幹了不到一個小時,整張臉都跟燒似的,手也火燒火燎的。”
甄臻原先不知道做辣椒醬有這麽多工序,看完後也挺佩服張翠花和茍子娘的。
她招工招了一個星期,卻只招到一個人。
張翠花見她犯愁,直擺手,“實在不行,我跟茍子娘先幹着。咱再把工資提高點,我就不信了,農村這麽多人吃不上飯,竟然沒人願意幹!”
張翠花的話倒是提醒了甄臻,她在縣城招工,來應聘的都是附近的居民。
城裏人生活好,都沒窮到為了點錢就去受這種罪。
可農村就不一樣了,農村吃不上飯的人很多,去農村招工,肯定一招一個準兒!
甄臻幹脆拜托了李德成,他認識的人多,壩頭村的人都有活兒幹,肯定是沒人來的,但李德成的老家橋頭村去年還餓死過人呢!
“一個月30多塊錢,還包吃包住,這麽好的活兒,怎麽可能沒人幹!你等着,我這就騎車回老家問問去。”
“我騎車跟你一塊兒去!”
兩人騎車去了橋頭村,別看橋頭村離壩頭村就十幾裏地,可這裏離縣城更遠,路偏僻難走,唯一的優點是土地肥沃。
可靠天吃飯,哪有富裕的?
不過是餓不死罷了!
每年交完公糧,家家戶戶都不剩下錢,日子很難過。
李德成去找村裏說這件事,甄臻就站在附近的田裏,看橋頭村的莊稼,種莊稼是不可能賺錢的,可種辣椒就不一樣了。
市面上收購的三櫻椒可不便宜,要是能引種來壩頭村和橋頭村種,那好婆婆辣椒醬的辣椒,就有保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