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關注電影,關注她
“這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電影的故事并不新穎,就是圍繞着九個女人為大姐翠濃複仇展開,新穎的情節是她們發揮自己的專長和實力強大的敵人鬥智鬥勇。女人也能幹成大事,她們最後竟然真的辦到了……複仇的情節設定是精巧的,瞿導的拍攝手法是成熟的,故事講來能讓觀衆聽懂,沒有故弄玄乎。整個電影不論是從畫面色調還是配樂節奏來看,都是明快而溫暖的,不是陰暗沉郁的文藝片——畫面和每個出場的演員都可謂是養眼的,絕對不會讓觀衆打瞌睡,也不會讓人大呼看不懂。
從這些元素來看,《九香》算是一部成熟的,票房基本上得到保證的商業片!
然而,瞿逸飛所謂的新嘗試,就真的只有這點嗎?
不,他好像将有關文藝片的那部分情結,那些人性中的陰暗面,晦澀的隐喻都賦予在了“香雪”這個角色上!
——瞿逸飛選擇啓用新人安妮來飾演“香雪”,無疑是大膽的,你卻不能否認他的眼光,他的選擇有多麽成功!
早在今年初,我就聽人提過有“安妮”這麽一號人。
鋪天蓋地的宣傳,年輕女孩兒們的追捧,我是不置可否的。心裏會嘆息一聲:哦,又一個病毒營銷制造出來的快餐明星。
然而看了九香後,我才知道自己大錯特錯!
安妮并不是快餐明星,她絕對能稱得上一個專業的,讓人驚嘆的新人演員!《九香》是她出演的第一部 電影,你可以在電影前半部分看見屬于新人的青澀,這份青澀奇異的和角色的屬性融合在一起,讓人不覺突兀。在電影的後半段,“香雪”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複仇時,你發現安妮也蛻變了!
我觀影時就在思索,是什麽讓這個新人演員會一邊演,一邊快速進步?
是在和實力影後一次次的飙戲高壓下,被激發了體內真正的潛力嗎?安妮就像疾風中勁草,你以為她被壓得東倒西歪了,她卻奇異般依舊挺立着,逆着狂風屹立不倒!
她的表現,一定也讓導演瞿逸飛同樣驚喜。
起碼最終呈現在觀衆面前的電影,安妮的戲份是能和影後曾穎分庭抗禮的——明暗兩個面,曾穎是明,是符合我們傳統觀念的高尚女人,安妮是暗,她整個人都被負面情緒籠罩着,但你不能說那是錯。
《九香》是一部……”
著名影評人知君,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長篇影評,他是自由撰稿人,影評通常會想發布在自己的微博上,別的媒體會有償轉載。但權威而中立,甚至算得上苛刻的知君,似乎被安妮迷暈了頭,連夜撰寫的影評大半篇幅都在用溢美之詞說着“安妮”。總算在影評的最後,他才想起來電影一般,順便推薦了下《九香》。
Advertisement
習慣性根據知君的點評來決定是否觀影的電影迷們,看見這仿佛情書般的呓語,內心是崩潰的。
握草,這真的是知君寫的?
确定不是被盜號了麽,通篇都在蕩漾着春天的氣息,字裏行間的不矜持,看得出來知君簡直是被安妮搞得神魂颠倒!
影評人,摯愛着電影,将看電影變成了自己的事業,他們會為好的電影茶飯不思,會因為爛片而動怒,在看到好的電影演員時自然會喜歡追捧。如果不是擔心溢美之詞會将安妮捧殺,知君一定會寫的更露骨直白。
就像他在觀影時克制不住的惋惜。
一個優秀的電影演員,為何要長得如此颠倒衆生?
她具備了演技,還具備了脫俗的美貌,她的起點如此高,将來會不會因為觀衆和電影人的瘋狂贊美,而停滞不前不再進步了呢!
……
如果說知君尚且還有理智。
其他影評人也要端着架子,那首映禮結束的當夜,普通觀衆的反應可能會更直接些。
第二次觀影的,如段少或者第一次觀影卻有足夠意志力的沈銘等人,還能知道電影講了什麽,會獨立分析電影的細節,客觀評價着電影裏所有演員的表現,并為安妮有足夠多的戲份而欣喜的話。
第一次觀影的普通人,大概只能沉浸在安妮的美貌中無法自拔。
安妮本人當然足夠美,今夜她的紅毯秀已然豔冠群芳。
但和電影裏,那個刻意“勾引”人的香雪是有不同的。電影裏的安妮,美得更肆無忌憚,在瞿導的鏡頭下,由青澀到成熟,是真正的尤物——現實裏,你不可能一直盯着安妮看,那會顯得自己不禮貌。可大熒幕上,大家不是在看電影麽,可以光明正大聚精會神的看。
不一定是飽含*的,不能公之于衆的心思,僅僅是人類本能裏追逐美好事物的執着。
所以第一遍看電影,醉意朦胧,看完電影才懵逼——咦,情節怎麽連不上,好像錯過了什麽!
“瞿導,您的新片公映時,我一定自掏腰包貢獻一張票房!”
“對對對,拍的可真好。”
“……呃,電影是雙女主嗎?”
某個二缺,傻愣愣說出心聲,他覺得安妮的鏡頭有點多,和曾穎比是差了些,但存在感是不差的。他甚至沒有留意曾穎的表現,潛意識裏影後怎麽會差,都在關注新人安妮。
這話一出,現場就特麽很尴尬了。
曾影後,還沒走呢……被人從頭到腳無視的女二號夏詩語,更是一臉鐵青。
瞿導腦子反應不滿,立刻打着哈哈:“電影裏每個角色都是一樣重要的,卻一不可,何止是雙女主,你完全可以說是九個女主!”
段少帶着小夥伴們剛好路過,他是不用給誰面子的。
段少熱情上前和瞿導握手,“您拍了一部好電影啊!《九香》這樣品質的電影,才是宏萬一直在追尋的,瞿導您的電影,宏萬能放一萬個心!”
安妮戲份要是再多點當然更好了。
段少忍住了沒說出口,他倒是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反正也沒掩飾過自己是個啥玩意兒。但當衆說這話,估計別人就把安妮和他扯在一起了,段少真是罕見的,首次替別人的形象考慮……
是一個娛樂公司的老總挽救了曾穎的尴尬。
該老總是曾穎的多年影迷,死忠粉那種,安妮暫時還動搖不了曾穎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他殷勤而讨好的與曾穎攀談。
夏詩語可沒有這麽好命了,小花咖位,沒有身份足夠的騎士來解救她,只能自己找相熟的圈裏明星勉強說笑,渡過被人冷落的尴尬——私心裏,她已然是恨不得将安妮生吞活剝!
她和曾穎都有個共同點,認為是安妮“搶走”了沈銘。
曾穎認為,安妮已經在影響沈銘,并早晚有一天會奪走沈銘所有的心神,讓她徹底失去沈銘。
夏詩語則堅信,如果沒有安妮,她和沈銘在争吵過,沒有了修複工作關系的可能……安妮今天所享受的一切榮光和關注,本該是沈銘替自己安排的呀!
安妮呢?
她被人殷勤的包圍着。
有導演,也有片商和娛樂公司老板。
只要不傻的人,都能看出安妮的價值,有這樣一張臉,就算從頭到尾在電影裏當個花瓶,觀衆也會掏錢購票的呢。更何況,她還有演技。不趁着沒有一飛沖天前結交,真要等着錦上添花來刷存在感麽。
沈銘在人群外,沖着安妮揮揮手。
“enjoy!”
享受這一切吧,安妮,今夜的星光屬于你,而《九香》只是我們成功的開始!
……
知君的影評最先發表,他大概是太激動了,從電影院回家後,不到一小時就發布了。
而別的影評人,是陸續發表的。
有些影評人也不會将影評發表在微博,而是選擇早報等即時刊物。至于電影雜志……現在誰還從電影雜志上尋找片源?影評上映前鋪天蓋地的宣傳,已經取代了電影刊物的地位。電影雜志,從月刊變成周刊,從周刊又搞出了電子版,在努力緊跟時代的腳步艱難求生存。
買實體雜志的,更多是随意購買打發時間,或出于收藏的目的了。
首映禮在周末舉行,像《大衆電影周刊》等雜志就剛好在周一發行。
連夜取到了幾個知名影評人的稿子,校對後正好能趕上印刷進度。《九香》是最近最火的電影,《大衆電影》這周不報道它的內容,難道要将這個話題留給競争對手嗎?
所以,今天早上的報攤、報亭就出現了很奇怪的現象。
各大早報,娛樂版頭條,娛樂版的頭條,基本上都是安妮的紅毯照。
标題一個比一個取的直白。
“《九香》首映禮宏萬廣場舉行,新人安妮身穿品牌高定驚豔紅毯!”
“紅毯之上瘋狂的粉絲,因為有你——年度最美新人安妮。”
“年度最佳紅毯着裝,新人安妮的驚豔個人秀,《九香》首映禮上最美的星光!”
“慘,衆女星淪為陪襯:既生瑜何生亮?”
報紙的娛樂版,在歌頌安妮的美貌,在說她造成的轟動,也在說她和高駿的互動,說影後曾穎被奪走關注的落寞。
而早報旁邊,就擺着專業的電影刊物,哪一家不報道下《九香》?
說《九香》,必說安妮,說她的演技,驚嘆她的美貌。
“……這電影,我依稀記得是影後曾穎主演的啊?”
一個資深電影發燒友拿起《大衆電影周刊》,被知君的影評搞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