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崇祯還是優質資産(緊急呼籲推薦票)(修)
太醫院正八品禦醫曾金華是高高瘦瘦的男子,三十許歲,五官倒還端正,不過是個大近視,鼻梁上架着副水晶打磨的眼鏡,所以常被人在背後叫“曾四眼”。他另外還有一個綽號叫“曾神醫”,并不是因為醫術有多神,而是迷信道教,對于疑難雜症總喜歡引用鬼神之說。
不過他的醫術還是太醫院中最高明的,也算認真負責,又是周皇後的蘇州老鄉,所以很得崇祯夫婦的信任。
對于朱慈烺的病情,他這個“神醫”的判斷倒也靠譜。朱慈烺的肉體的确沒毛病,非常健康。睡不醒的原因,就是新來靈魂和這具肉體之間有個磨合期。
而朱慈烺在夢中埋怨老祖宗的話被他聽見了,自然就聯想到太祖托夢這種靈異事件了。
在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清晨,有點神神叨叨的曾神醫再一次見到了朱慈烺。
一夜未眠的朱慈烺這個時候正伏在案頭寫令旨,在他的書案旁邊,則堆滿了各種空白的,或者已經寫完的本章。
“臣曾金華拜見太子殿下,”行過禮儀,曾神醫又問,“殿下今日可有昏睡之感?”
“有一些,”朱慈烺道,“只覺昏昏沉沉,怕是不能讀書習字了。”
不能讀書習字?那您現在在做什麽?
曾神醫扶了扶眼鏡,瞅着正伏案書寫的朱慈烺,“殿下是想取消日講?”
“本宮需要靜養三日,”朱慈烺直截了當地說,“你照本宮的意思去做就是了。另外,本宮心神不寧,也許随時會犯病,你從今日起就跟随在本宮身邊。”
朱慈烺說話的語氣中自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曾神醫一個八品禦醫哪裏敢違抗,只得連聲稱喏。
朱慈烺又說:“你家在京師有人嗎?如果有人,今日上午可去安頓一番,大寶,去取十兩銀子給曾太醫。”
十兩銀子?什麽意思?
曾神醫愣了又愣,太子好像話中有話啊……不過他也沒細究,因為他是蘇州人,妻兒都在老家,只有一個小妾伺候在身邊。
謝過太子的賞賜,曾金華就和黃大寶去拿來銀子,便急匆匆去自己在外城的宅邸中和小妾相會了——他這個時候可不知道,今日與妾一別,今生便無再見之日了!
Advertisement
黃大寶把曾神醫送走後,再回端敬殿時,便是和另一位伴讀太監邱致中和侍書官、中書舍人畢酒城一起來的。
朱慈烺的這兩個伴讀是輪班的,現在該邱太監上崗了。
邱太監是個瘦子,三十四五的年紀,臉上總挂着溫和的笑容,看着好似的書生秀才。不過朱慈烺知道,這個太監是精通弓馬的“武太監”,朱慈烺跟着他學會了騎馬、射箭和擊劍——大明的太子,理論上也是要文武雙全的。
而侍書官是太子的屬官,屬于侍讀班子中最末的存在,一般由內閣中書科的舍人充任。今年二十出頭的畢酒城就是朱慈烺的兩名中書舍人之一。這人是個胖子,性格非常開朗活潑,見了朱慈烺也不拘謹,還喜歡給太子爺說些宮外的奇聞異事,所以和朱大太子的關系不錯。另外,他是崇祯十六年的新科進士,在北京城裏沒有家眷,可以說是無牽無挂。朱慈烺把他叫來是當個“秘書”的,他眼看着就有一大堆的文書要處理,少不得用過文案。
看到朱慈烺案頭一大堆的文牒,邱太監也有點奇怪,不過并沒有多問什麽,只是提醒道:“千歲爺,時候不早了,該叫人伺候您洗漱了,然後去向皇後娘娘報個平安。”
朱慈烺這才想起自己還得應付周皇後這個親媽呢!
“哦。”他點點頭,對眨巴着圓眼睛,用一種很古怪的眼神瞅着自己的畢酒城道:“畢侍書,我寫的這些東西,都替我看好了,不許人碰。另外,再去尋一些可以寫令旨的本章,越多越好!”
“殿下,這些東西是……”畢酒城看着眼前一大堆的本章,再看看眼神和語氣都犀利了不少的朱慈烺,真有些不知所措。
“是什麽你自己看。”朱慈烺随後又對邱太監道,“伺候本宮更衣吧!”
“喏。”邱致中應了一聲,然後就喚來了幾個宮女和太監,伺候朱慈烺洗漱更衣。
宮女都是上了年紀的大媽。朱慈烺記得自己曾有兩個年輕些的乳母,不過在出閣讀書的時候都遣散了,只以年五十以上的大媽宮女在端本宮中伺候。
所以朱慈烺平日的生活也挺無趣的,身邊除了太監就是大媽,要麽就是胡子一大把的老師來講什麽聖人道理。也就是去坤寧宮見娘親的時候,能見幾個年輕一些的宮人。
說是年輕,其實也都是三十多少的老姑娘了。因為他爹崇祯皇帝一心要當聖君,所以克制自己不好美色,宮中多年也不選一次秀女了,就是一年前給朱慈烺選過一次,不過只留了三兩個女孩,其他都遣散了。
所以現在伺候在崇祯身邊的女人,也就是周皇後、袁貴妃、兩位王妃,還有劉妃、方妃、沈妃,以及幾個三十大幾的老姑娘,此外便再無別人了。
其中周皇後和袁貴妃都是崇祯當信王是選入王府的,同時入選的還有一位田貴妃,已經在崇祯十五年去世了。
除了這幾位崇祯的後妃,此時宮中還有一位張皇後,是崇祯皇帝的嫂子,天啓皇帝的皇後。此外還有一位李太妃,是光宗泰昌皇帝的妃子。
不過明朝宮禁禮重,作為出閣的太子,朱慈烺理論上非上命不得朝後,更不用說一堆皇妃、太妃了。只是崇祯下過旨意,允許朱慈烺“朝後勿問”,所以他是可以經常見到母親周皇後的。
洗漱完畢,又簡單的用了早飯,外面的天色已經大亮。
朱慈烺這才帶着邱致中一起出了端敬殿。
“太子殿下,可是去坤寧宮麽?”東宮侍衛朱純傑見朱慈烺出來了,連忙上前,一邊還招呼太監打起羅素方傘、團扇,擺好隊列。
這位朱純傑二十多歲,生得高大結實,還留了一臉的絡腮胡子,瞧着的确有幾分殺氣。不過也就是看着有殺氣,實際上連個雞都沒殺過……
這家夥是将門之後,祖宗是靖難之役的功臣,成國公朱能。不過朱純傑并不是嫡系,所以沒有資格繼承公爵爵位,只是在族兄朱純臣的推薦下當了朱慈烺的領班東宮侍衛。
朱慈烺吸了口氣,對朱純傑說:“對,去坤寧宮!”
坤寧宮是周皇後的寝宮,就是世人所稱的中宮。
現在擺在朱慈烺面前的出路有兩條,一條是趁着李自成的大軍把北京城團團包圍前溜走去通州;一條則是在北京城被攻破時突圍逃走。
如果選擇前一種方式開溜,朱慈烺就要背負不孝的罪名。在異常注重理論道德的大明,不孝可是個大罪!
而且只帶少數侍衛太監出逃的朱慈烺,也很難從北京城拉出一支團隊。
瞧王承恩的意思,是不大會配合自己提前開溜的,所以很難從北京城中帶走大隊人馬。
大明太子是有自己的官屬系統的,其中文官有四個侍讀侍班官員,六個講讀官,兩個校書,兩個侍書。武官有東宮侍衛班。太監則包括詹事太監、伴讀太監和普通內官,也有一大堆人。
而這些人也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文官有門生,武官有家丁,太監有幹兒子。湊在一起,就是個不大不小的東宮集團。
另外,京師城中還是有一些對大明忠心耿耿的文武官員和太監。朱慈烺也可以把他們一起帶走,從而擴大東宮集團。
而且朱慈烺還能通過突圍行動,從京師帶走一支武裝。哪怕只有1000人,也比赤手空拳跑出去強啊!
當然,京師城中最有價值的“資産”,也不是官員、太監和武裝,而是崇祯皇帝本人!
崇祯皇帝再糊塗,也是個皇帝啊!
在天下人看來,京師淪陷和皇帝非正常死亡同時發生,大明就亡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殉社稷什麽的,的确剛烈,但是也不能否認這是亡國的象征!在這種情況下,朱慈烺想要登上帝位,就必須依賴重臣軍閥的擁戴,這就難免變成人家的傀儡。
如果崇祯皇帝棄京師而走,威望固然大跌,但是皇帝的名分還在!而朱慈烺如果能在突圍過程中拉出一個東宮集團,再掌握一定的武力,那就不怕被人當成傀儡了。
一個真太子,可比一個假皇帝要強多了!
而且由崇祯通過內禪讓位給自己,也比讓江北四鎮那樣的軍閥擁立自己要強多了……
當然了,将逃跑的日子往後推幾天,風險也大了不少!
第七章 有媽的太子是個寶(有收藏,有推薦,羅羅就是個寶了)
“皇後娘娘傳太子觐見。”內侍高聲誦傳聲響起。
此刻,朱慈烺正大模大樣的站在坤寧宮門口,眉頭緊緊鎖着。
這是要見家長了……雖然自己的軀殼如假包換,就是原裝的朱慈烺。可是靈魂卻換了版本,不是原裝貨了!也不知道會不會被周皇後瞧出來?
心裏面雖然有點虛,但是朱慈烺還是整了整大紅常服,往坤寧宮的正殿大步走去。
周後是今兒早上才從乾清宮回到坤寧宮的,眼眸還是有點紅,也不知道是剛哭過還是昨晚上沒睡好?看到兒子的剎那,她的眉頭忍不住就是一皺。這太子咋瞧着有點不對呢?怎麽不是愁眉苦臉的呢?從年初開始,太子就因為憂國憂民,臉上總是愁雲慘淡的,和他父皇好像一個模子裏出來的。
今天怎麽瞧着神氣活現的?難道有什麽好事情發生了?
“春哥兒來了。”周後沖着兒子微微點頭,纖細修長的手指落在座椅的扶手上。充滿憂傷的雙眸中,露出了慈愛的目光。
周後和崇祯同年生人,今年都是三十三歲,保養得很好,又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美女。雖然素顏沒有化妝,但是這純天然的姿容卻可以用沉魚落雁來形容了。
看見她,朱慈烺就忍不住想起前世的妻子了?也不知道她怎麽樣了?自己留下的財産夠不夠她花?她花錢可沒什麽數啊……
想到這裏,朱慈烺對周後就有了一種超越母子親情的好感,想到這樣美人兒再過幾日就要被崇祯那個昏君坑死了,同情心就起來了。
看來還是得救啊……男子漢大丈夫,怎麽能不救這樣漂亮的娘親?這還是人嗎?
“春哥兒,你在想什麽呢?”周後有點沙啞的聲音打斷了朱慈烺的思緒。
朱慈烺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長揖作禮,口中道:“長子慈烺問母後殿下坤安。”
周後擡了擡手,朱慈烺便順勢站直。
宮人搬來了繡墩,放在皇後下首。
朱慈烺穩穩當當的坐了上去,笑嘻嘻的看着漂亮的娘親。
周皇後秀眉微蹙起來。崇祯皇帝一心要當聖君,所以上臺後就大力整頓宮中的禮儀規範。而太子又是個乖孩子,從小就很規矩,簡直就是個模範太子,長大些後,性子也和崇祯差不多,非常嚴肅,很少會這樣笑嘻嘻的。
“都退下吧!”周後低聲道。
這話是對周圍的宮人、太監說的。母子之間,要說點悄悄話了。
看到宮女、太監們都退了出去,周後憐愛地看着兒子,見兒子臉上不正經的笑容,搖搖頭道:“今天是怎麽了?怎麽那麽高興?”
高興?
朱慈烺也是一愣,自己郁悶着呢!一點都不高興,遇到這種事情怎麽可能高興……
哦,她是說自己臉上挂着的笑容?那是職業習慣。和投資人見面的時候都得看上去樂觀一點,不能愁眉苦臉,好像股市馬上要崩盤的樣子。
朱慈烺收起了笑容,換上了一張标準的苦瓜臉——這副表情是和上市公司讨論再融資的時候用的。
看到兒子變臉跟翻書一樣快,周皇後就更訝異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喜怒不形于色?他父皇都沒這樣的功力,他小小年紀居然有這等城府,倒是比他父皇強一些了。
周後壓低了聲音:“曾神醫說你昨日長睡不起不是生病,許是先人托夢……可有這事兒?”
曾神醫還真有點門道啊?
朱慈烺一聽這話,頓時就對那個四眼太醫刮目相看了,連先人托夢的毛病都能看,果真是神醫啊!
他頓了頓,緩緩道:“母後,兒臣在夢中見到太祖高皇帝了!”
周後臉色一變:“真的是老祖宗托夢?老祖宗在夢裏面說了什麽沒有?我大明……能過得了此劫嗎?”
朱慈烺看着花容失色的娘親,尋思着這漂亮媽媽比王承恩還好騙啊!自己一說她就相信了,這種沒心機的女人怎麽和人玩宮鬥啊?
實際上,崇祯的後宮中也沒太多精彩的宮鬥戲。
除了開國之初,後來明朝的後妃都是從小戶人家中挑選的。本就沒有機會在大宅門中接受宮鬥熏陶。如周後這樣,十四五歲正天真的時候入宮,成為信王妃,然後晉升皇後,再順利産下皇子,而且崇祯又是個規矩到乏味的男人。他的後宮中能有多少風波詭異?
另外,周皇後和崇祯帝的感情很好,為崇祯生過三子二女,現在仍有兩子一女存活。而依着明朝的繼承制度,太子必然是她的兒子,而且只要她的兒子不早于崇祯薨逝,儲君之位就不可動搖!
在明朝歷史上,就沒有被父皇廢掉的太子!
大明的文官最喜歡“争國本”了!大鬧起來,崇祯皇帝可受不了!
所以周皇後就是從乖乖女到乖王妃再到乖皇後,雖然和田貴妃鬧過一段,不過并沒有後世傳說中說的那樣,把陳圓圓都買來迷惑崇祯——把一妓女送進皇宮,這種事情要讓文官知道了,還不用唾沫把某國丈給淹死?
再說了,周國丈是有名吝啬鬼,他哪兒舍得買陳圓圓?陳圓圓多貴啊!
朱慈烺看着心思單純的漂亮娘親,嘆了口氣:“母後,太祖高皇帝說居庸關已經陷落,唐通和杜之秩都從賊了……明日闖逆大軍就要到京師城外,後日就會圍城進攻了!”
“啊……”周後的臉色一下刷白,聲音都顫抖了,“這,這,這是真的嗎?我大明……”
說到這裏,眼淚就嘩啦啦流下來了,看着真讓人心疼啊!
朱慈烺連忙安慰道:“母後勿憂,兒臣和王承恩已經在安排突圍了……到時候一定能保母後和父皇安泰的。”
周後神色稍安,但是眼淚還是止不住往下流。京師城破對她而言,就是死路一條!
崇祯作為大明皇帝未必會真的殉了江山社稷,可她這個皇後,在危機之時,卻必須自殺守節……死,周後當然是怕的!
周後哭哭啼啼地問:“你個小孩子,能有什麽辦法?王承恩也指望不上的,他就是個沒用的老實人啊!”
“有辦法的,有辦法的,”朱慈烺故作神秘,“若是沒有辦法,太祖高皇帝也不會托夢給兒臣了。”
“真的嗎?”周後可憐巴巴地看着兒子。
“真的,真的!”朱慈烺認真地點點頭,“母後只管相信兒臣就是了,不過兒臣有個不情之請。”
“慈烺,你和為娘說什麽不情之請?”周後想了想,“是不是要用錢啊?娘親還有些私房,你都可以拿去。”
“母後,”朱慈烺點點頭道,“您的私房就算借給兒臣的,等到了南中,兒臣加倍償還。”
“還什麽呀?再說你哪兒來的錢可以還?”
“那兒臣就多謝娘親了。”朱慈烺嘴上說謝,但是錢一定是會還的。且不說到了江南後由他做皇帝,就算讓他以太子的身份和崇祯共同執政,也有辦法大把撈錢的。
“母後,”朱慈烺接着又說,“兒子的不情之請并不是要錢,而是請母後暫時向父皇隐瞞兒臣被太祖高皇帝托夢,以及兒臣和王承恩安排突圍之事。”
“為何要隐瞞?”周後不解。
朱慈烺道:“因為父皇不應該知道這些。”
“不應該?”
“對!”朱慈烺點點頭,“父皇是明君,只能守國門,殉社稷,怎麽可以安排逃亡?這本就應該由王承恩私下安排,若是捅出來,父皇一定會反對的。”
“說的是啊!”周後連連點頭,“可王承恩卻是個老實督公。”
朱慈烺笑道:“幸而大明有祖宗保佑……但托夢之事,過于玄幻,父皇是明君,是不會輕易相信這種事情的。若讓他知道,定要徹查清楚,可等一切都弄清楚了,闖逆就該進城了!”
周後點頭道:“還是慈烺你考慮周到……你那父皇是榆木腦袋,不會轉彎的,這件事情為娘一定替你遮掩。另外,你還有什麽事情要為娘幫忙,盡管開口,若走不開,就叫黃大寶來說。”
朱慈烺吐了口氣,有娘的太子是個寶啊!有周後配合,自己突圍出逃的成功概率,又大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