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怎麽回事?”王三叔一聽就急了, “禍害的嚴重不嚴重?”

“三叔,你去地裏看看就知道了。”那幾個漢子郁郁的,還沒從剛才的打擊中恢複過來。

王三叔趕緊去看, 這時村裏的其他人也得到了消息, 大家都湧向自家的田地。靠西邊那些地沒事, 主要是東邊那些田地, 才一指長的小嫩苗,昨天還綠油油的,現在不是被吃了就是被踩在了地上蔫巴巴的,眼看着是沒救了。

“哎呦, 我的莊稼!”“天殺的野豬。”“可要了命了。”有婦人的哭喊聲, 也有男人的嘆氣聲, 大家鬧成一團。

王三叔家的地倒是沒事, 可是他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背着手,他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這其實不是野豬第一次來他們田裏禍害了,可是以往都是莊稼快成熟的時候它們才來,那時村裏會派人專門守着,就算有損失也不會太大, 但這次卻不同。

蘇雲見他回來, 趕緊迎上去問他情況,王三叔坐在那裏嘆氣不止,他憂心的不止是野豬的事。

小王村的祖先是為了避戰亂才躲進這深山的,這麽多年過去, 他們已經在這裏紮了根。只是這裏的生存環境真說不上多好。

因為周圍都是山地,他們很難開墾出大塊的農田來耕種,只能東種一點西種一點的,往往事倍功半。深山裏人少野獸多,他們時刻都要提防那些東西來搗亂。當然,這還是小事,他們就怕有強盜什麽的搶劫……

“外面已經不打仗很多年了,既然這裏這麽苦,你們為什麽不搬出去住呢?”蘇雲聽了以後問。

王三叔無奈,“我們也想搬,可是你看我們這個村子,窮的什麽都沒有,怎麽搬?搬下去總要有地方住,有東西吃吧。”其實年輕人還好,有一把子力氣,只要肯吃苦,應該能活下去的,可是他們是一大家子,總要考慮老人跟小孩吧。

“可是就這麽在這裏熬着……”越熬越苦。

其實不用蘇雲說王三叔也知道,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壯士斷腕那個決心的,搬下去,找到活路還好,萬一找不到,他們可能會比現在還慘。尤其,他是村長,又是族裏輩分最大的人,他真的很難下決斷。

錢,還是錢,蘇雲其實最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烏靈參是沒戲了,太醫說的那種能解劇毒的藥丸也一直沒消息,她估摸着是懸了。還有王爺答應她等皇上走了就讓她當他們莊子的總管,她也沒報多大希望,所以最後,還是要靠她自己。

她現在就後悔那天沒抓住宋嘉元,不然跟他一起做白糖的生意,她哪裏還用想這麽多。

韓珩也在一邊聽着,忽然,他道,“還是先應付眼前的事,那些莊稼,現在月份還早,重新種還來得及嗎?”

“倒是來得及,可是誰能保證那些野豬不再來禍害,況且,種地也要種子的。”一個黑臉漢子從外面走進來道。

Advertisement

“雲義,你不會又想說搬到山下去吧?你家裏就你一個,你當然容易,可是我們怎麽辦!”緊跟着他,一個皺眉很深的漢子走了進來,不滿道。

“不是我說非要搬下山去,而是這裏實在沒法住了。前幾天幸虧有這兩位通知咱們有強盜,不然你想想,那些強盜要是偷摸的進了村子,結果會怎麽樣?”說到這裏,那個叫雲義的漢子往王三叔旁邊一蹲,“反正我家已經沒有糧食了,你們看着辦吧。”

“說的好像誰家有一樣。”後來的漢子哼道。

後面又進來幾個人,有男有女,大家都沉默不語,顯然,這件事對他們影響都很大。最後,大家都看向王三叔,這件事還是要他拿主意。

王三叔也難,“咱們都是同宗同族的人,總不能看着那幾家人餓死吧,這樣,這次的損失大家一起承擔,總能熬過去的。”

大家一聽都擡起了頭,心思各異。

“三叔,一起熬着倒是沒問題,但我就怕那些野豬再來,到時咱們可就得一起等死了。”那個叫王雲義的漢子道。

“那你說怎麽辦?”王三叔诘問。

王雲義搓了搓手,他就想搬家,但就怕別人不同意。

氣氛一下子僵持起來,最後大家不歡而散。

從今天開始,村裏安排人輪流守着地裏的莊稼,至于那些被毀了莊稼的,只能每家每戶出一點糧種讓他們趕緊補種上。因為這件事,村民的關系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

“希望那些野豬別再來了,不然真不知道怎麽辦好了。”王三叔一邊搓麻繩一邊道。

蘇雲覺得他寄希望于那些野豬,還不如靠自己,這次野豬是不來了,那下次呢?或者不來野豬來點別的毒蟲猛獸也受不了啊,這深山裏根本不适合人生活,她其實挺贊同那個王雲義的話的,他們還是搬下山的好。

當然,王三叔也有他的難處。蘇雲其實還挺想幫他們的,不管怎麽說,那天是他們救了他們一命。

看着王三叔熟練的搓着麻繩,她忽然蹲下,“三叔,我記得這苎麻是不是還能做麻袋?”

“對啊!怎麽,你需要裝什麽東西嗎?”王三叔随意道,“你要是需要,西邊廂房裏就有,你自己去拿就行了。”

蘇雲卻激動起來,“三叔,這苎麻是自己種的還是山上長的,多不多?”

王三叔覺得莫名其妙,但還是道,“誰種它啊,山上多得是。”

蘇雲有了主意,“三叔,你不是想給大家找一個賺錢的路子,這麻袋就是。”

“什麽?”

“麻袋啊,大家縫麻袋賣,肯定能賺錢。”

王三叔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這玩意誰要,就算有人要,價錢也便宜的厲害,一大捆能賺十幾個錢就不錯了。你沒做過這東西吧?做這東西看着簡單,其實也挺費工的,不然我們還種什麽地,都做這個了。”

蘇雲卻胸有成竹,現在這麻袋是很少人用,可是等到年底,宋嘉元的白糖生意紅遍全景朝,這臨平府裝糖的麻袋就成緊俏貨了。

“我敢保證,年底之前,這麻袋一定會漲錢。不過,要想賣個高價,我覺得你們可以把這麻袋改良一下,弄的更細一點,更密一點,最後在裏面能襯上一層油紙。”這樣,就跟後來宋嘉元用的那種改良麻袋一樣了,正适合裝白糖。

蘇雲想,如果宋嘉元正為白糖生意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有人能給他提供這麽大一批這種麻袋,他一定不會吝惜價錢的,到時王三叔他們不就有錢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