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田間筆記
就在胤祥忙着給母妃張羅着改變命運的時候,時間來到了三五年,這一年他正好滿十歲。十歲的他已經能做很多事了,當然,也漸漸脫離了賣萌的人設,如今,他走的是勤奮向學,聰穎伶俐的路線。
乾清宮裏頭的擺設他都十分熟悉,作為有幸能夠在乾清宮學習的皇子之一,胤祥最愛的就是去騷擾自己的皇阿瑪。皇上這兩年在玉露的調養之下,身子好了許多,龍精虎猛。正值壯年的他沉迷于開發建設無法自拔,對于自己管轄下的這一大片土地,皇上有着無限的欲望。
而在胤祥的影響下,玄烨也漸漸從民族的狹隘角度中抽身出來,開始重視商業,重視農業,鼓勵創新。
當絕大部分國家機器握在手中,這種集中治理,分權管理的方式,被很多大多數人反對着,卻又無力反駁。就這樣,詭異地發展着。
胤祥坐在禦書房的書桌前,翻動着各種書籍,他要給自家十哥做一個學習計劃。如今已踏入十一月,初冬降臨,馬上就是他的生辰了。胤祥在皇阿瑪的只言片語中探到了些許不同的意味,似乎是關于後宮嫔妃晉位的。
其實這種事情應該交給皇後的,如今中宮位置空懸,太後又不管事,盡管有人反對,皇上還是定下了這件事。距離上一次大封後宮已經過去好些年,如今很多嫔妃都僅僅是享受着妃位的待遇,卻沒能得到正式的冊封。
他猜着這次晉封,應該要拖到開春。而此次晉封的人選,也不止自己的母妃,八哥的額娘應該也能進上一進,畢竟自從八阿哥胤禩入朝以來,頗得皇阿瑪的喜愛,也深受重視。母憑子貴,大約如此。
新入宮的一批宮妃中似乎也有幾個表現很不錯,其中就有劉佳氏,這位漢軍旗的女子,似乎天生就适合宮廷生活。将将十五歲的她,如今已成了皇上心中的朱砂痣,寵冠六宮。
“十三,這次皇阿瑪南巡,你要去嗎?”太子在一旁幫着皇上整理奏章,一邊問到。胤礽的大兒子今年都五歲了,對着小了他十二歲的胤祥,十分和藹慈祥。再則,兩人常常在書房相遇,讀書的勁頭差不多,共同語言也多,自然就親近些。
而整個皇宮的人幾乎都知道,十三阿哥在江南有個小寶貝,年年都要往江南捎去不少東西。禮尚往來,巡鹽禦史府上也成了進貢胤祥的常客。自從胤祥第一次跟着聖上南巡,這幾年每每聖駕啓程,總不忘帶上他。
今年情況不同,皇上讓大家自己報名,留在京中的孩子要跟着胤礽去祭田,監察春耕。随行江南的話,就會錯過這次好機會,連最喜歡在皇阿瑪面前獻媚的老八這次都跟着大阿哥而不去江南。于是,胤礽也有些好奇,不知道這個弟弟會怎麽選擇。
盡管胤祥看着溫潤無害,可胤礽卻牢牢記得,底下這些正在長成的弟弟們,将會成為自己的威脅。不管他願不願意,他只要一天還在太子這個位置上,就要面對這個事實。
胤礽連跟自己最親近的胤禛都談不上交心,更何況是胤祥。
“不去了,林大人今年回京敘職,到時候可以在京城相見。”胤祥放下書,認真跟太子說話。作為皇朝太子,胤礽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尤其是他深受皇上寵愛。胤祥每每在向他下跪請安時,心中都暗暗安慰自己,他将來不是皇帝,将來不是皇帝……
兩人聊了幾句日常,胤祥就看到了自家皇阿瑪的身影,迎了過去。胤祥今年開始抽條了許多,也不再像以前一樣,會虎撲自家皇阿瑪了。恭敬地行禮之後,他就拉着皇上來到了書桌前,将自己整理好的東西遞給他。
要不是為了這事兒,他早就走了。
“皇阿瑪,這是兒臣在自家莊子裏頭收集的資料,您看看。”自從皇上賜給他一個農莊,胤祥就發揮了自己上輩子的特長,将自己在學院裏頭學到的各種知識應用起來。而徐嬷嬷的兒子徐福作為傳聲筒,來回奔波于皇宮與農莊之間。如今三年過去了,效果自然是出來了。而這些東西,都被彙報成文字,記錄在案。
交到皇上手中的,正是胤祥自己記錄加上分析的東西。
皇上翻閱着,兒子稚嫩中已帶風骨的字跡賞心悅目,而講述的內容更是讓他龍顏大悅。要是按照胤祥這樣的操作,那麽大清朝的農田能夠多出一倍的産出!
一倍的産出意味着什麽?意味着大清将有更多的農民能夠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中脫離出來,投身其他建設中去。原本還在愁着國營作坊人手不足的皇上,瞬間得到了安慰。他将這卷紙握住,另一只手撫了撫兒子的腦袋,拍了拍他的肩膀,誇贊道:“不愧是朕的好兒子!”心中已經開始羅列各種獎勵。
胤祥差點沒翻白眼,就知道皇阿瑪只會誇這一句。也沒再糾纏,他還忙得很呢,“那兒臣先行告退了。”說完給太子作揖行禮,就跑了。
其實剛剛羅讓已經讓人來通知胤祥了,江南又來信兒了。這年不年,節不節的,估計是真的有什麽事兒。對于古代的通信,胤祥本就沒什麽期待。
穿過大半個皇宮,才回到自己的芷蘭軒,一進門胤祥就咋咋呼呼地讓羅讓把東西拿出來看。他迫不及待地扯開來信,不一會兒就垂低了雙肩,沮喪ing。
林如海來信,說他今年不上京了,賈敏身子不好,而皇上已經去了密旨,他續任巡鹽禦史,暫時沒有調動。林黛玉不上京,估計今年就也沒機會見面了,他剛剛交給皇上的筆記,只怕今年春耕,他也要留下來呢。
羅讓小心翼翼地走過來,說道:“主子,該去上課了。”剛剛武課後,胤祥直奔乾清宮,這四阿哥都在書房等了好一會兒了,估計是有事兒先走了,吩咐晚上來加課,這會兒正好到時間了。
胤祥垂頭喪氣拖着喪喪的身體,往書房走去。
胤禛正坐在書房裏頭寫字,看着胤祥這個樣子,忍不住挑了挑眉。最近他都沒什麽時間關注這個小家夥,怎麽感覺瘦了這許多。“怎麽,得了相思病了?”他比胤祥早一步得知了林大人的打算,也清楚胤祥在糾結什麽,忍不住調侃道。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他每天不刺一下這個弟弟都不舒服,這種變态的習慣漸漸養成,現在就是要改也改不了了。
“四哥,今天能減半嗎?”他真的覺得自己完不成這麽多的任務,心情不好,極大影響了他寫字的速度和質量。
胤禛用卷紙拍了拍他的腦門,口是心非地說道:“要給你加課才是,越來越放肆了。”雖是這樣說,手卻不自覺地将他的稿紙減輕了一半,“快寫吧,等會兒老十要來找你了。”
真的是說曹操曹操就到,胤禛的話音剛落,那邊就傳來小太監的傳話聲,胤誐真的就來了。往日裏這會兒是胤祥的休閑時間,可今日他還有好多字沒寫完了,只能跟進門的胤誐說抱歉,“十哥,你先坐會兒,我馬上就寫完了。”有了壓力,也不再悲春傷秋了,打起精神,下筆如有神。
“你們倆可真是勤奮,這個點兒了,還在練字,怪不得好看。”胤誐走過來看了看,忍不住說道。
他知道皇阿瑪吩咐四哥給十三加課,十三的字體較之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想到自己那狗爬似的字,胤誐忍不住有些眼饞。
胤禛斜視了他一眼,“怎麽,羨慕?嫉妒?你要來不?”他作勢要讓出位置給胤誐,将筆遞給他。
胤誐咽了咽口水,猛地搖搖頭,說道:“四哥,您繼續,我先去喝會兒茶。羅讓,快給我上些糕點。”縮着脖子遁了。
一屋子三個人,兩個習字,胤誐在一邊喝着養生甜湯,吃着糕點,看着哥哥弟弟奮鬥,和諧得很。
揚州的巡鹽禦史府上迎來了一位意外的來客,奉命前來的是宮中今年剛剛退下的劉姑姑。這位姑姑與徐嬷嬷有幾分交情,胤祥托徐嬷嬷為黛玉物色一位教養嬷嬷的時候,徐嬷嬷舉薦了她。
作為先太妃宮中出來的老人,劉姑姑接近三十歲的年紀,出宮後能有個好的歸宿,再好不過。未出宮前她是宮中禮儀教司,專門管教剛入宮的小主以及宮女。胤祥也是因此才想将她送到江南來。
對于林黛玉,胤祥有些憂心,如果賈敏真的逝世,多個撐得住的人在她身邊,也能讓她好過些。再則,有了正确的指導,林黛玉才會健康成長。
林家對這位姑姑奉作上賓,而劉姑姑對聰明伶俐的林黛玉,也十分憐惜。林黛玉與劉姑姑的相遇,可謂是一拍即合!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各位撒花的小仙女們,比心!!
可憐的我,今天一大早就起來奮鬥,今天還特意調休,希望我下筆如有神,等會兒時速能翻倍到一千!!!
晚上還有一更,小仙女們可以晚上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