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黃藥師畫圖論虛空
餐畢,段譽自去修行,其餘衆人齊至一間敞亮的淨室,虛竹子便開始講道。
首先是通識篇,虛竹琅琅而言曰:
“大地為球,周長凡八萬裏,水七陸三;餘親測之,東西八萬裏有奇,南北八萬裏不足,餘禦劍飛行一日可繞行六周。因其地域頗小,天外之人名之曰:塵星,意為星小如塵也。
天河非河,乃衆星所聚,其狀如盤,內含亮星兩千億枚,暗星不可數。天河之外,又有天河無盡,非吾輩所能知也。芸芸衆生,皆在天河之內。
本天河之內,衆生之居所,有三千大世界,億萬小世界。大世界皆宇宙仙所創,方圓億萬裏,形态不拘,繁育生靈無數。小世界多為羅天上仙所創,天然者僅數百億個,吾等所居塵星乃天然小世界。
凡天然小世界,未現世之時,必有天才地寶聚集,靈獸晶石衆多;一朝現世,自會招致各方争奪。四千餘年前,軒轅黃帝以武入道,于黃山丹爐峰頂破碎虛空而去,塵星始為衆生所知。由是神佛仙魔齊至,各據一方,采尋靈獸奇寶。期間神魔大戰,不知其幾百起也。塵星凡俗,在仙魔眼中,與蝼蟻無異,下場自不待言。
其時雄踞華夏者,乃山海星三清宗,三清者,玉清為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得宇宙仙鴻鈞老祖傳道,道法高深不可限量。其中玉清主戰,上清制寶,太清煉丹,是以玉清門徒最多,實力也最強,師兄道德天尊門人最少。那玉清元始天尊門下有十二大弟子,皆混沌金仙,當時齊至塵星,各據一方,大加搜羅,皆有所得。
千餘年之後,塵星靈晶采完,仙獸捕盡,各路神佛盡皆絕塵而去。唯有太清道德天尊須等待昆侖山一棵靈寶葫蘆成熟,多待了八百餘年,卻因此得遇愛徒莊周。
莊子在飛升之際,将随身佩帶的儲物指環留在了塵星,給後人留了一絲仙緣。此指環,便是我逍遙派的掌門鐵指環,非先天之上,不能開啓。”
通識篇講畢,由衆人提出心中疑問,虛竹子解答。
在座諸人,未聞通識者僅少林二僧和歐陽鋒三人。
歐陽鋒:“請問師傅,既然大地為球,是否群星也為球,可有實證。”
虛竹:“群星亦為球。為師多次登月,月之為球,周長兩萬裏略有餘,除山石灰土,并無別物。你師叔曾登火星,其周長四萬裏。”
小沙彌:“敢問前輩,火星上的火有多熱?”
虛竹:“聽聞三弟所言,火星并無火,其表面密布赤鐵石,故顯紅色。”
衆人又問了些許問題,之後虛竹開始講解修行之道。
Advertisement
虛竹曰:
“道家修行自先天始,所謂不入先天,未得仙緣。我這便講解何謂先天。
上下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宇宙間有真氣十種,為金木水火土,雷光暗時空。前五種為小五行,後五種為大五行。這十種真氣,妙用無窮,諸般仙家妙法皆用真氣施展,是以修道首要聚真氣。
世間真氣,稀薄無比,若要聚真氣于體,須有相應的功法。聚氣功法雖種類繁多,其理則一。諸位看仔細了。”
說着,虛竹端起熱茶杯,在杯口上方輕吹一口氣。
那氣流竟在杯口上方形成了一個小小的氣旋,俗稱‘羊角風’。
那個小小氣旋下端一接觸杯內水面,便将茶水從杯中吸了出來。
“我明白了,是龍吸水。”歐陽鋒說。
虛竹:“孺子可教。聚真氣須以神魂控制自身真氣形成漩流,吸引體外真氣入體。先天需要體內真氣濃密如液,此非數十年苦修不可達。
而且聚真氣僅為修行的基礎,并非僅僅聚真氣便可入先天。入先天需要自身真氣精純無比,不能有雜種真氣入體。
若無人相助,排除雜種真氣非常艱難,因此無門無派之散修很難入先天。若有對應屬性之人相助,吸取雜氣,便容易多了。我便得三弟相助,才能入先天。朝英得我和黃四相助,先天已不遠了。
然後,入先天還有或許是最難的一步,便是神魂入空境。神魂不入空境,便不能完美掌控天地真氣,因此無法入先天。
空境非空。
空無一物,卻有真氣。
空無處不在,卻獨不在塵世。
一次,朝英問我,此句何解。
其時我見地上有只螞蟻正在覓食,便将一塊香油饅頭懸于其上方尺餘,又畫了一個丈許大的圈将螞蟻圍住。
然後,我問朝英:螞蟻可知饅頭。
答:可感知,未必可見。
問:螞蟻可能在圈內找到饅頭?
答:不能。
問:那麽饅頭在不在圈外?
答:亦不在。
螞蟻認為,饅頭就在它身側,卻不在圈內,更不在圈外。
空境與世人,便如饅頭與螞蟻。
空就在你我身側,無處不在,卻偏偏不在這世間。”
衆人正在遐思,忽然黃藥師忍不住說道:“我明白了,四維空間,是四維空間!”
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虛竹:“黃四,何謂四維空間?”
黃藥師暗叫要糟,連忙解釋說:“所謂幾維空間是我在畫陣圖的時候為了畫圖方便想出來的。比如要是有一絲靈氣在一條筆直陣線上前行,我用一個數就可以說明靈氣現在的位置。陣線如絲,我就用一根絲命名為一個維度。要是靈氣在平面陣中一點,我需要用兩個陣絲交叉才能說明靈氣位置,因此我就說平面有兩個維度。空中每一個點,都需要用三條陣線相交才能準确定位,因此俗世空間是三維的。只能在二維的地面上爬行的蝼蟻無法理解三維空間。我等俗世庸人也無法觸摸空的存在,因此我想,俗世三維,而空,一定在不同于俗世的第四維。蝼蟻無法理解天空的廣闊,空若為四維,必定無比廣大。”
虛竹:“不錯,空之廣大,無邊無垠。黃四庶幾得空矣。”
空悟方丈卻說:“師叔,方才藥師所言,老衲實在無法認同。大方廣佛華嚴經有雲:‘如來清淨等虛空,無相無形遍十方,而令衆會靡不見,此福光神善觀察’。老衲解之,所謂空境,乃是心境。心境無限,空境亦無限。衆生惟有修心,方得入空。如若不然,緣何心可入空,體軀卻不得入?”
虛竹:“我和三弟皆是以佛法修心,得入空境。方丈所言,我盡知之。然入空境七十載,吾不能再認同心境一說。空境并非真無一物,我一次于空境偶得一物,諸位或可一觀。”
說着,虛竹從戒指中取出一物。
那物體似是一塊頑石,硯臺大小,形狀略方,色質純黑如墨,表面刻有極為古樸的紋路。衆人細觀之,但覺紋路滄桑無比,神妙異常。衆人似有所悟,卻又不可明言。
黃藥師一看那紋路,只覺嗡的一聲,自己的神智便被吸附于其上,再也離不開了。
黃藥師瞬間發現自己已變成了那塊頑石,身畔是無限星空,自己在無邊的星海中孤寂的穿行。流浪過無限的歲月,一次次進入文明星球,被頑童踢踩,被修士火燒水淬,經歷數千個文明生生滅滅,饒是自己堅硬無比,也漸漸布滿了滄桑。竟有一次,頑石落入了一顆巨大的恒星。恒星內部十億度的高溫,無法想象的高壓,也不能傷自己分毫。千萬年後,恒星毀滅于爆發,自己又重新開始流浪,無盡的流浪。
不知流浪了幾萬億年,自己忽然進入了一個更加孤寂,更加廣闊的空間,滿天的星辰忽然都不見了,世間除了頑石,再也沒有任何別的東西。
不,嚴格來說,還有點什麽,便是那無處不在的真氣。
只是這些真氣,除了自己熟知的木元素和無屬性真氣,竟然還有幾種。
屋內衆人還在交談,并未發現黃藥師異狀。
韓奕箋:“此物是何材質?”
虛竹:“此物斷非俗世之物,又怎能言其材質?”
空悟:“非俗世之物,何以知之?”
虛竹:“諸位且看。”
虛竹輕輕一碰那頑石,頑石的外形就開始緩慢的變幻。
每一刻,頑石都變得和前一刻稍有不同,從外表到紋理,皆在不停變化。
韓奕箋:“其硬如鋼,卻形變若水,果非俗世之物。”
虛竹:“此言差矣,它并沒有變形,只是在旋轉。”
“旋轉?”除了虛竹朝英,衆人皆不解。
林朝英:“師傅,讓我來解釋吧。”
林朝英拿起一個蘋果,右手食指微動,蘋果便被切成兩半,斷面如鏡。
空悟:“好功夫。”
朝英又将兩半蘋果對齊,竟然又變成一個完好的蘋果。然後朝英又指風橫掃,将蘋果攔腰切成兩半。
衆人尚未悟。
林朝英:“兩次的斷面,可相同否?”
“自是不同”,韓奕箋說。
“我明白了”,歐陽峰說,“若蘋果在地面旋轉,地上的蝼蟻,便會認為這是不一樣的蘋果。”